陶兴周,陶顺华
(云南省麻栗坡县董干镇畜牧兽医站,云南 麻栗坡 663609)
1.1 饲料因素 部分粮食作物、油料作物及其副产品中含有有毒成分,用未经脱毒处理的作物喂母猪,会引起母猪流产。
1.1.1 棉子饼及棉子叶中含有棉子油酚,若母猪长期食用可发生中毒。棉子毒是一种细胞毒和神经毒,对胃肠黏膜有强刺激性,并能溶解红细胞,它可使神经机能发生紊乱。怀孕母猪食用未脱毒的棉子饼饲料后常发生流产。
1.1.2 麦类作物(如裸麦、燕麦、大麦、小麦)生育期感染了麦角菌后,可在穗上形成麦角,怀孕母猪吃了麦角菌寄生的糠麸饲料后会发生麦角中毒。麦角的有毒成分主要是麦角毒和麦角胺,其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并可引起血管收缩、痉挛和子宫收缩而导致母猪流产。
1.1.3 酒糟含有一定的乙醇,长期过量饲喂酒糟可引起怀孕母猪流产。
1.1.4 长期饲喂霉败、变质、冰冻的饲料或饲料中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E)和矿物质(如锌),喂饲不定时,母猪贪食过多亦可引起流产。
1.2 环境因素 怀孕母猪与育肥猪同舍饲养,猪只的追逐爬跨,造成怀孕母猪受惊、碰撞、跳跃、滑跌、急跑等都可能引起流产。
1.3 疾病因素 母猪患子宫内膜炎、阴道炎、肺炎、胃肠炎或热性重症及胎儿和胎膜异常时可引起流产。
1.4 药物因素 误用大量泻剂、糖皮质激素或促进平滑肌收缩的药物,如大剂量的硫酸钠、大黄、青霉素配合地塞米松都会引起怀孕母猪流产。
1.5 病原微生物因素 造成怀孕母猪流产的病原微生物很多,常见的引起流产的细菌有衣原体、布氏杆菌、钩端螺旋体、李氏杆菌、链球菌等;常见的引起流产的病毒性疾病有蓝耳病、伪狂犬病、乙型脑炎、细小病毒等;寄生虫病中的弓形虫病也会引起怀孕母猪流产。
孕猪拱腰,屡作排尿姿势,阴道流出血液或不断地排出红色的污秽分泌物,患猪有腹痛表现。
流产时,母猪频频卧地,腹痛显著,出现努责症状,随后胎膜从阴道露出,并因母猪的强力努责而破水,有时破水后,胎儿仍停留在子宫内,其组织水分被吸收,变为棕黑色,似干尸样。有的胎儿在母体内发酵、腐败、分解,此时母猪阴道内流出污秽不洁的恶臭液体,并常混有腐败的胎儿组织碎块。胎儿的骨片停留于子宫内,如治疗不及时,可并发子宫内膜炎及败血症、子宫体高度水肿。患猪精神高度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升高,病程长者,极度消瘦,直致死亡。
3.1 非传染性流产的防治
3.1.1 饲养中喂给孕猪营养丰富、新鲜、干净的饲料,按妊娠母猪饲养标准,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应达到12%,同时应适量喂给食盐和骨粉等矿物质。可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类添加剂,有条件的,补喂维生素含量丰富的胡萝卜,这对怀孕母猪特别重要。饲喂做到定时定量、少喂勤添;不喂发霉、变质、有毒的饲料,如棉子饼、菜子饼等,不宜大量使用酒糟喂孕猪,否则会导致中毒、流产。
3.1.2 不要空腹饮水,冬季不要饮冷水,饮水必须新鲜清洁。
3.1.3 怀孕母猪与育肥猪和空怀猪分槽(分群)喂养。母猪舍应采用防滑地面,并尽可能宽大,以免拥挤、滑跌,孕猪出入厩舍不要驱赶太快。
3.1.4 治疗孕猪疾病时应注意用药禁忌,泻剂、糖皮质激素和促进平滑肌收缩的药物应慎用。
3.1.5 母猪流产,胎膜已破,胎水流出,子宫收缩无力,胎儿不能产出时,需及时进行助产,可肌肉或皮下注射乙烯雌酚注射液5~10 mg。流产时,如子宫颈口已经开大,但胎儿的位置及姿势反常或胎儿已亡,则需校正后用手将胎儿拉出,随后用2%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子宫。
当胎儿浸溶,母猪阴道内流出污秽不洁的恶臭液体并混有腐败的胎儿组织碎块时,需及时进行剖腹术,以结扎子宫体,摘出子宫及胎儿骨片,否则可危及母猪生命。抗感染可用青霉素,每千克体重3万U肌肉注射3~5 d,每天2次。
3.2 传染性流产的防治
3.2.1 购进健康猪进行繁殖、育肥。从外地购进种公猪、种母猪、育肥仔猪时,必须严格检疫,特别应注意对可导致繁殖障碍的传染病,如布氏杆菌病、伪狂犬病等的检疫。
在排除患病后方可购入,购入后隔离饲养30d,再作一次检疫,结果为阴性方可混入健康群饲养,阳性猪应作淘汰处理。
3.2.2 防疫免疫。了解当地生猪疫病动态,做好免疫工作,特别应注意对能导致母猪流产的传染病的防疫免疫,并建立免疫程序。
3.2.3 建立兽医卫生制度。经常开展灭蝇、灭蚊、灭鼠工作,消灭传染媒介。定期选用对病毒、细菌有强力杀灭作用的消毒药品消毒圈舍及环境。
3.2.4 应急处置不可预见的传染病。一旦发生传染病,应及时隔离病猪,深埋处理死亡猪及胎儿、流产物。
3.2.5 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诊断确诊疫病,选用敏感药品治疗病猪。消毒处理粪便和被病猪、死猪污染的场地、圈舍、饲养用具。对烈性传染病要划定疫区(疫点),严禁染病猪及同群猪外流,并预防接种未表现症状的健康猪,建立免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