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治研究

2012-04-13 14:14:46
四川畜牧兽医 2012年5期
关键词:琼脂平板仔猪

钱 峰

(江苏省泰兴市古溪镇畜牧兽医站,江苏 泰兴 225417)

1 猪大肠杆菌病的特征

1.1 病原及临床症状

1.1.1 病原 本属菌呈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一般有数根鞭毛,常无荚膜,两端钝圆。从病猪身上分离到的大肠杆菌有溶血性或非溶血性两类,其O型抗原因不同地域和时期而有变化。多数病原菌株都有菌毛吸着因子并产生肠毒素,已知吸着因子(也称粘着因子)有K88、K99、987P、F41 4 种,且各具独特的抗原性。

1.1.2 临床症状 临床上以排灰白色粥样稀便为主要特征,发病率高而致死率低。神经症状表现为盲目行走或转圈,共济失调,口吐白沫,叫声嘶哑,进而倒地抽搐,四肢呈游泳状,逐渐发生后躯麻痹,卧地不起,在昏迷状态中死亡。体温在病初可能升高,很快降至常温或偏低。眼睑或结膜及其他部位水肿,病程在数小时至1~2 d,潜伏期短,一般在24 h左右,长的也仅有1~3d,个别病例到7日龄左右发病。

1.2 病理变化 尸体脱水,表现为皮肤干燥、皱缩,口腔黏膜苍白。最显著的病变为肠道有急性卡他性炎症,其中以十二指肠最为严重。全身多处组织水肿,特别是胃壁黏膜水肿是本病的特征。大肠肠系膜水肿,结肠肠系膜胶冻状水肿亦很常见。此外,大肠壁、全身淋巴结、眼睑和头颈部皮下亦有不同程度的水肿。除了水肿病变外,胃底和小肠黏膜、淋巴结等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心包、胸腔和腹腔有程度不等的积液。

2 病原分离及鉴定

2.1 试验材料 大肠杆菌标准O抗原(O1-O163),购自中国兽药监察所,病料分别来自江苏泰兴市14个乡镇,编号为:长生(CS)、古溪(GX)、黄桥(HQ)、泰兴(TX)、溪桥(XQ)、河失(HS)、横垛(HD)、横巷(HX)、刘陈(LC)、广陵(GL)、曲霞(QH)、宁界(NJ)、元竹(YZ)、大生(DS)。所有病料均为典型肠炎病死猪的肝、脾、淋巴结和胃壁水肿液;实验动物购自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实验中心,为60日龄左右的健康小白鼠。

2.2 细菌分离及培养试验 无菌采取病料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培养24h,挑取红色中等大小光滑菌落接种于普通肉汤,再划线于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培养24h,然后挑取单个菌落将其接种于鲜血琼脂上培养,并观察是否有溶血现象。分离菌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鲜血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巧克力琼脂平板、伊红美蓝琼脂平板、普通肉汤培养基,于37℃有氧条件下培养;同时设立另一组于厌氧条件下培养,并观察其生长表现。

2.3 生化试验 参照《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进行鉴定,分别进行了吲哚试验、M.R试验、V-P试验、硫化氢试验、尿素试验、葡萄糖、麦芽糖等发酵试验。

2.4 血清型鉴定及细菌毒素试验 将待检菌株接种于营养斜面,37℃培养24h,用生理盐水制成浓菌液。均参照中国兽药监察所抗O血清试剂说明书操作。

将纯种菌接种于普通肉汤内常温培养24h,菌液先用比浊法进行计数,然后倍比稀释。取不同浓度菌液涂布平板培养24h后进行计数,然后将菌液稀释至18亿CFU/mL备用。将备制的菌液用0.22μm滤膜过滤,取无菌液尾静脉注射小白鼠,0.1mL/只,注射5只;空白对照组5只,注射灭菌肉汤(0.1mL/只),观察注射后的小白鼠发病及死亡症状,对死亡的立即剖检,并取肝、脾、淋巴结等涂片镜检。

2.5 动物致病性试验 将以上菌液腹腔注射小白鼠,0.2mL/只,对照组腹腔注射普通肉汤0.2mL/只。对注射后的小白鼠进行隔离饲养并观察其发病及死亡情况,对死亡的立即进行剖检,并取肝、脾、淋巴结等涂片镜检。

2.6 结果

2.6.1 细菌分离及形态 从14个疑似病料样品中分离到大肠杆菌12株,在血琼脂上均可见明显的溶血现象。分离菌为革兰氏阴性,两端略圆、中等大小的杆菌,无芽孢单个存在。

2.6.2 生化及培养特性 参照《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的判定标准,分离菌均符合大肠埃希氏菌的特征;分离菌为兼性厌氧菌,在巧克力琼脂平板上形成边缘整齐的白色菌落,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形成黑色带金色的菌落,在普通肉汤培养基内生长的液体浑浊,管壁有菌环。

2.6.3 血清型鉴定结果 共有6个血清型,其中O139有 3株(LC、TX、XQ),O138有 4株(HQ、HD、GX、YZ),O48有 2株(GL、QX),O8、O54、O141 各有 1株(分别是 LJ、HX、DS)。

一般认为,仔猪大肠杆菌感染通常以出生仔猪的黄痢、哺乳仔猪的白痢以及断奶前后的水肿病这3种形式出现,而我们分离菌株的病猪所表现的症状和剖检变化也明显有别于仔猪黄痢、白痢和水肿病,提示该菌株不同于引起猪大肠杆菌病的大肠埃希氏菌的某些血清型,可能另有所属。对照《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有关资料记载,认定该病原属出血性大肠杆菌这一群。

2.7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上述病原分离结果,初步认定该病属出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病。

2.8 药敏试验 取典型菌落均匀涂布于普通琼脂平板上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该菌对氯霉素、丁胺卡那、环丙沙星高敏,对磺胺嘧啶、土霉素中敏,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低敏。

2.9 防治

2.9.1 西医治疗 立即将圈舍清洗干净并用1%百毒杀消毒,停喂饲料半天。每头猪口腔灌注0.1%高锰酸钾溶液20mL;每头猪腹腔注射5%葡萄糖氯化钠20mL;每头猪肌注“6542”注射液5mg;板兰根注射液10mL+维生素B125mL+100万单位链霉素1支,静脉注射。

2.9.2 中医疗法 中药组方:焦山楂20g、焦六曲20g、牡蛎 30g、半支莲 30g、垂盆草 30g、鸡骨草 10g、黄芪50g、白芍 30g、熟地 30g、甘草 15g、茵陈 20g、薏苡仁15 g、陈皮20 g,共研细末拌料饲喂,每日一次,连用3 d。效果:当天止泻,3d后痊愈。

3 小结与讨论

3.1 猪大肠杆菌病是危害仔猪生长发育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对该病的治疗通常使用抗生素,如:痢菌净、链霉素、庆大霉素、痢特灵、环丙沙星等药。而常见病原菌耐药菌的传播又使很多抗生素在治疗该疾病时效果不明显,常引发人们过量用药的错误治疗行为,致使细菌耐药性增强或出现大量变异菌株,从而加重了病原耐药菌的传播,对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的影响,且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防治此类疾病的药品往往都是偏重治疗且功效单一,虽能解决一些问题,但却忽视了整体性及相关器官功能的平衡与协调关系,并容易因此掩盖其他问题甚至是实质性问题,进而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3.2 口腔灌注0.1%高锰酸钾溶液20mL,是为了净化胃肠环境;停止采食半天,是为了让肠胃充分休息以及恢复、调整肠胃功能。

3.3 本中药组方药理是:焦山楂、焦六曲、薏苡仁、陈皮、鸡骨草、甘草有健脾、养胃、助消化等作用,主治食积腹胀、菌痢腹泻;半支莲、垂盆草、鸡骨草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等作用,主治急慢性肝炎;黄芪有补气固表、生肌利尿等作用。

3.4 本中药组方打破了传统的以痢治痢的治疗方法,通过提高脾胃的运化功能达到燥湿、健脾、保肝、润肠的功能,对肠黏膜有收敛和吸附作用,从而有效地保护消化道黏膜减少细菌毒素及食物异常发酵产物的侵蚀,使炎症得以缓解,达到清热解毒、开胃消积、祛湿健脾、保肝止泻的目的。充分体现了中医药的整体观念和优势,使药效和功能更为全面达到标本兼治,从而拓开了中医药辩症施治的具体内容和应用范围。

3.5 中药在我国资源丰富,应用历史悠久,价格低廉,并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毒素、免疫调节和提高生产性能等多方面作用,且毒副作用小,在治疗仔猪腹泻方面,能与抗生素媲美,它一般不受大肠杆菌血清型的影响,不存在耐药性问题。在畜牧业生产中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在营养、保健、提高免疫力、抗应激、抗氧化和改善畜产品品质等多方面的应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传统的对仔猪进行抓捕注射,不仅劳动强度大,还易对病猪造成各种应激反应;中药喂服投药简便省工、安全实惠,疗程短、疗效高、保护率高、克服了打针灌药的困难,易于在生产中推广。

3.6 仔猪消化道未发育成熟,消化机能不健全、消化腺不发达,体温调节及应急能力差,再加上饲养管理粗放、圈舍肮脏潮湿导致仔猪消化机能紊乱是引发本病的主要原因。病猪喜舔食粪便污水,致使病原体在整个消化道形成恶性循环,故而必须首先清理胃肠。

3.7“6542”注射液有抑制腺体分泌、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因此运用该药治疗在本案中能起到很好的协同疗效。

3.8 长期剧烈的腹泻使机体体液减少,钠离子大量丧失,体内电解质失衡,引起机体等渗性脱水,因此必须补水。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多,有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性等,往往是混合存在相互促进诱发,因此治疗时必须有一个综合全面的措施。

4 结语

本病只要正确诊断,及时做好中西医结合治疗,采取消毒隔离、加强饲养管理等综合性防治措施,是可以控制的。建议兽医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认真进行病死猪的剖检,特别是在基层化验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此项工作对任何疾病的诊断尤为重要。

参与文献:

[1] 钱锋.仔猪出血性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9,(4).

[2] 宋秉生,王兴亚.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J].甘肃畜牧兽医,1997,(3).

[3] 李永明.猪大肠杆菌病病原学研究概况[J].贵州农业科学,1990,(4).

[4] 钱锋.仔猪腹泻与饲料中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含量的研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4).

[5] 刘纯杰,苏维萍.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毒力相关质粒研究进展[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1994,(3).

[6]高崧.猪水肿病的研究进展 [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1995,(3).

[7] 钱锋.规范兽医市场确保食源健康[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9,(6):13.

[8] 成进,徐定法,黄炯,等.肠毒性大肠杆菌K99抗原和F41 抗原的纯化及特性分析[J].中国兽医科技,1991,(4).

[9] 杨伯华,常剑鑫,黄志琴,等,猪大肠杆菌出血性肠炎的防治[J].畜牧与兽医,1998,(5).

[10]钱峰.治疗仔猪腹泻病的药食两用中药组合物:中国,200910027894.2[P].2009-5-19.

猜你喜欢
琼脂平板仔猪
春季仔猪白肌病如何防治
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11-27 17:22:19
秋冬季仔猪保暖措施有哪些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 05:07:00
注意预防仔猪腹泻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1-11-26 01:23:56
马传染性贫血琼扩试验中琼脂配比浓度及温度因素对琼脂板制作的影响
新农业(2021年9期)2021-06-20 11:26:32
属于你的平板电脑
出彩的立体声及丰富的画面层次 华为|平板M6
欧盟食品安全局重新评估琼脂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建构数学模型领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生物学教学(2016年9期)2016-08-21 02:37:00
仔猪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21
八寸新标杆四核皓丽H8平板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