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行性感冒继发猪支原体肺炎病的治疗
张亚娟 宋荣华(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畜牧兽医站 223800)陈艳艳 王 森(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顺河镇畜牧兽医服务站)
猪流行性感冒是由猪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突然发病,并迅速蔓延全群,表现上呼吸道炎症,一般呈良性经过。猪支原体肺炎病,又称猪喘气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病,主要特征为咳嗽和气喘,发病率高,死亡率低。近期,宿豫地区这两种病广泛流行,且多为流行性感冒继发猪气喘病,现将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宿豫区大兴镇一养猪大户饲养105头猪,其中母猪12头,育肥猪65头,其余为仔猪。2010年11月,天气突然转冷,由于未能及时做好防寒保暖,猪群突然发病,食欲不振,并伴有咳嗽等症状。畜主依据自己多年的养猪经验,按感冒给予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一停药,病情又复发。病猪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日渐加重,而且迅速波及全群,并伴有病重仔猪死亡,畜主遂带病死猪前来就诊。
病猪初期主要症状为咳嗽,病猪体温升高到40~41.8℃,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不食,趴窝不愿站立,眼和鼻有浆液性或粘液性液体流出。个别病猪呼吸困难和喘气,个别病重猪呈犬坐姿势。成年母猪多耐过,数头仔猪因窒息而死亡。
共剖检2头病死仔猪,病变主要表现在呼吸器官,气管和支气管黏膜充血,有较多量黏液样分泌物,肺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气肿,在肺的尖叶、心叶、中间叶和膈叶的前缘呈肉样或虾肉样实变,肺门和纵膈淋巴结明显肿大,质硬,呈灰白色,切面多汁,脾稍肿大,胃肠呈卡他性炎症,其他内脏无明显变化。
采集肺组织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37℃培养4d后,培养基pH值下降至7,轻微浑浊。经涂片、染色、镜检可见有球状、环状、两极形等多形性菌体。将采集的肺组织用划线法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平板,37℃培养48h后,无细菌生长。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可诊断该猪群为流行性感冒继发支原体病。
(1)加强饲养管理,及时做好猪舍防寒保暖,采用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以提高猪体抗病力。(2)对已患病的猪进行隔离治疗,对圈舍及周围环境用百毒杀进行彻底消毒,1次/d,病猪热毒快康(双黄连注射液)0.15~ 0.2ml/kg体重肌肉注射,泰乐菌素5mg/kg体重肌肉注射,2次/d,连续用药7d,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经采取以上治疗措施后,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
此次猪群发病是由于气候变化,畜主饲养管理水平低下,导致猪群发生流行性感冒,又没有对患猪按疗程用药,以致病猪病情严重,继发感染猪气喘病。流行性感冒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秋末、寒冬和早春气候寒冷多变的易发季节应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防寒保暖、通风换气,定期消毒,对患猪要早发现、早治疗,且按疗程用药。
(2012–06–19)
S858.28
B
1007-1733(2012)11-00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