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的综合防治

2012-04-13 10:28郑玲玲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2622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2年2期
关键词:法氏囊病鸡毒株

郑玲玲 (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 262200)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的综合防治

郑玲玲 (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 262200)

1 疾病概述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名腔上囊炎、传染性囊病,又称甘保罗病,是一种破坏鸡免疫中枢器官的免疫抑制性传染病。是由病毒引起的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法氏囊肿大、出血、坏死及肾脏损害为主要特征。该病于1957年在美国特拉华州甘布罗地区的肉鸡群中首次发现,因此又称甘保罗病。1987年在比利时北部和荷兰南部均发现IBD超强毒株(vvIBD),英国、土耳其、南非也报道有强毒株存在。18周龄的鸡也可感染,死亡率高达70%。英国1989年本病强毒株流行,每周死鸡达30万只,被称为鸡的“艾滋病”。目前本病作为危害养禽业的三大主要疫病之一,呈世界性分布,该病引起雏鸡的免疫抑制,使病鸡对大肠杆菌、腺病毒、沙门氏菌、鸡球虫等病原更易感,对马立克疫苗、新城疫疫苗等接种的反应能力下降,因此该病对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2 病原

病毒属于双核糖核酸病毒,能在鸡胚及鸡胚成纤维细胞、肾细胞。非洲绿猴肾细胞及幼素领猴肾细胞等各种细胞上生长良好。病毒抵抗力强,能耐受乙醚、氯仿、高温及胰酶的处理,对紫外线有抵抗力,56℃5h、60℃30min均不能使其失活,耐酸(pH2)但不耐碱(pH12)。1%石炭酸、甲醇、福尔马林或70%酒精处理1h可杀死病毒,3%石炭酸、甲酚或0.1%汞溶液处理30min也可灭活病毒,0.5%氯化铵作用10min能杀死病毒。病毒分为2个血清型,即I型和II型。血清I型对鸡致病,II型对火鸡致病。I型又存在不同的亚型,两型之间交叉免疫保护性极差,但亚型之间有一定的交叉保护性。

3 流行病学

3~6周龄的鸡对本病易感,3周龄以下的雏鸡受感染后不表现临床症状,但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火鸡和鸭也能自然感染。该病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毒能持续存在于鸡舍的环境中。饲养过病鸡的鸡舍在清除病鸡之后的54~122d,对其它鸡仍有感染性。病鸡舍的小粉甲虫、蚊子、鼠等均有感染性。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种蛋可感染本病,经常是通过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垫料、粪便、尘土、鸡舍用具、人员衣服、昆虫等途径而传播。各种品种的鸡均可感染,来航鸡尤为易感,在易感鸡群中,感染率高达几乎100%,发病率为7%~10%,有时达30%以上,死亡率不定,但在来航鸡可能高达50%。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4 临床症状

在易感鸡群中,本病往往突然发生,潜伏期短,感染后2~3d出现临床症状,早期症状之一是鸡啄自己的泄殖腔现象。发病后,病鸡下痢,排浅白色或淡绿色稀粪,腹泻物中常含有尿酸盐,肛门周围的羽毛被粪污染或沾污泥土。随着病程的发展,饮、食欲减退,并逐渐消瘦、畏寒,颈部躯干震颤,步态不稳,行走摇摆,体温正常或在疾病末期体温低于正常,精神萎顿,头下垂眼睑闭合,羽毛无光泽,蓬松脱水,眼窝凹陷,最后极度衰竭而死。5~7d死亡达到高峰,以后开始下降。病程一般为5~7d,长的可达21d。本病明显的发病特点是突然发生、感染率高、尖峰死亡曲线、迅速康复。但一度流行后常呈隐性感染,在鸡群中长期存在。

5 病理变化

病死鸡呈现脱水、胸肌发暗,股部和胸肌常有出血斑、点,肠道内粘液增加,肾脏肿大、苍白,小叶灰白色,有尿酸盐沉积。法氏囊是病毒的主要靶器官,感染后4~6d法氏囊出现肿大,有时出血带有淡黄色的胶胨样渗出液,感染后7~10d发生法氏囊萎缩。变异毒株引进的法氏囊的最初肿大和胶胨样黄色渗出液不明显,只引起法氏囊萎缩。超强毒株引起法氏囊严重的出血、瘀血,呈”紫葡萄样”外观。受感染的法氏囊常有坏死灶,有时在黏膜表面有点状出血或淤血性出血,偶尔见弥漫性出血。脾脏可能轻度肿大,表面有弥散性灰白的小点坏死灶。偶尔在前胃和肌胃的结合部黏膜有出血点。

6 诊断

根据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迅速发病、高发病率、有明显的尖峰死亡曲线和迅速康复)和肉眼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但确诊仍需进行实验室诊断。(1)以无菌操作法取肝、脾触片检查未见细菌。(2)取病死鸡的法氏囊研磨,加入生理盐水制成1:5的悬浮液,经离心沉淀加青霉素和链霉素处理后取上清液接种健康的21~25日龄的仔鸡,2d后发病,表现出特征症状,剖检法氏囊有特征性病变。

7 防治措施

7.1 预防 (1)加强环境卫生消毒工作。鸡法氏囊病病毒对各种理化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患病鸡舍病毒可较长时间存在,因此必须做好彻底地消毒,保证鸡场各环节的卫生。消毒卫生工作,必须贯穿种蛋、孵化全过程和育雏等阶段中。所用消毒药以次氯酸钠、福尔马林和含碘制剂效果较好。(2)免疫接种是控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主要方法,特别是种鸡群的免疫,将其母源抗体传给子代使雏鸡免受法氏囊病病毒的早期感染。法氏囊病疫苗有注射、滴鼻、点眼、饮水、气雾以及胚胎接种等多种方法,常根据疫苗的种类、性质、鸡龄、饲养管理等情况具体选择。制订免疫程序时,应根据当地本病的疫情状况、饲养管理条件、疫苗毒株的特点、鸡群母源抗体水平等来决定,以便选择适当的免疫时间,有效地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

7.2 治疗 在发病早期,使用高免血清、高免卵黄抗体及中草药方剂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以减轻病症,控制疫情。(1)抗血清的治疗。利用病愈鸡的血清(中和抗体价在1:1024~1:4096之间)或人工高免鸡的血清(中和抗体价在1:16000~32000),给刚发生法氏囊病的鸡注射0.1~0.2ml,有较好的治疗效果。(2)高免卵黄抗体。为了减少法氏囊病造成的大量鸡只死亡或保护雏鸡渡过生理性免疫缺陷期,可用高免疫蛋黄匀浆制剂给鸡注射,病鸡每只0.5~10ml,效果比较可靠,多用于该病高发日龄前后或发病早期。采用高免蛋黄进行法氏囊病的紧急治疗效果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制备卵黄抗体的母鸡多射后大批死亡,温度过高易变质等。(3)中草药方剂。党参、黄芪、金银花、板蓝根、大青叶各30g、蒲公英40g、甘草(去皮)10g、蟾蜍1只(100g以上)。先将蟾蜍置于沙罐中,加水15kg,煎沸后,入其它7味药,文火煎沸,放冷取汁,供100只中雏1日3次用,药液可饮用或拌料,若制成粉末拌料,用量可酌减至1/2或1/3。板蓝根、紫草、茜草、甘草各50g,绿豆500g,水煎,取煎汁拌料喂服,或一煎拌饲料,二煎作饮服用,对重症鸡灌服,连用3d。金银花100g,连翘、茵陈、党参各50g,地丁、黄柏、黄芩、甘草各30g,艾叶40g,雄黄、黄连、黄药子、白药子、茯苓各20g,共为细末,混匀,按6%~8%拌入鸡饲料中,任其自由采食,少数病重不能采食者,可水煎取汁灌服,每次5~10ml,2次/d。一般用药后2~3d病鸡采食饮水恢复,停止死亡,渐而痊愈。穿心莲、甘草、吴茱萸、苦参、白芷、板蓝根、大黄共粉成细末,混匀。按0.75%混料,连喂3~5d,或将药物制成片剂,0.6g/kg体重,维生素B110mg,2次/d,连用3~5d。黄芪、党参、金银花、冰片等,各药适量配制成散剂。按2g/kg·d,拌料。病鸡不能采食者,用开水冲调成10%的浓度,再加5%葡萄糖,喂服4~6ml/次。2~3次/d,治疗3~4d。预防在3~6周龄易感期每隔7~10d,或在转群、断喙等诱因存在时,按1%~2%的比例拌料,服用2~3d。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效果显著。另蒲公英200g、大青叶200g、板蓝根200g、双花100g、黄芩100g、黄柏100g、甘草100g、藿香50g、生石膏50g,加水煎成3000~5000ml,服5~10ml/次·只,4次/d,连服3d。治疗鸡法氏囊病效果较佳。

8 结论

发生法氏囊病后,除了用抗血清、卵黄抗体、中草药方剂及时治疗以及应用疫苗的紧急接种外,改善饲养管理提高鸡舍温度,饮水中加5%的糖或0.1%的盐充足供应饮水。或在饮水中加入“口服补液盐”,以利于鸡只不脱水,有利于减少对肾脏损害,促进病鸡体质恢复,适当降低饲料中的蛋白含量,同时提高维生素含量,在并发细菌感染时,投服对症的抗生素药物。发病期间保证不断喙、不倒群,并减小饲养密度。

(2011–09–07)

S858.31

B

1007-1733(2012)02-0025-02

猜你喜欢
法氏囊病鸡毒株
法国发现新冠新变异毒株IHU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蛋鸡得了疲劳症咋办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控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
广西鸭圆环病毒流行毒株遗传变异分析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V/JZ06-3基础毒株毒力返强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