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信
(山西省阳城县畜牧局,山西 阳城 048100)
今年以来,生猪和禽类产品行情一直低迷不振,而饲料价格却在节节攀升,在同时遭遇饲养成本大幅上涨、主要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的双重压力下,当前养殖户被迫清栏的现象再度上演,养殖行业风险不断加剧。业内人士担忧,如果此种局面得不到尽快扭转,将为未来畜产品供求市场的大幅波动埋下伏笔,这些信号值得引起人们警惕和重视。
今年以来,我国生猪价格总体呈现持续下跌走势,而与猪价及蛋价不断下跌相反的是,饲料行情热度不减,价格节节攀升。8月末,全国玉米平均价格达到2.54元/千克,同比上涨6.3%,豆粕平均价格4.13元/千克,同比上涨14.7%。当前国内鱼粉报价也在继续走高,8月初国内主要港口普通鱼粉报价大多在11 500元/吨,超级蒸汽鱼粉达到11800元/吨,均比年初上涨3000元以上。此外,人工、水电及防疫费用的增加均推高了养殖成本,使得同比效益大幅萎缩,养殖业面临“冰火两重天”的亏本境地。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肉奶蛋等畜产品的消费需求大幅增加,极大地刺激了养殖生产,国内主要畜禽存栏总量明显增加,对饲料的需求始终处于刚性状态,促使玉米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涨幅不断。今年以来通胀压力逐步加大,人工、石油、物流等成本不断上涨,也为饲料原料价格营造了很大的上涨空间。另外,天气因素的影响导致国际市场异常波动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玉米和豆类来说,尽管近年国内玉米生产连年丰收,总产量基本保持在每年1.8亿吨以上,但由于养殖生产需求强劲,长期以来工业深加工用热度不减,使之一直处于供应偏紧态势,企业竞价收购已成常态,导致玉米价格居高不下。另外,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种植成本增加也成为支撑玉米价格上行的动力。豆类方面,年初全国豆粕均价在3.30元/千克左右,但现在大部分地区已经突破4.0元/千克,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达到10%以上,与6月初相比累计涨幅在30%左右。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近期国内玉米、豆类价格的快速飙升,还与国际市场的异常波动习习相关。6月份以来,作为全球粮食主要出口国的美国,遭遇近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酷暑和干旱天气,玉米、大豆受灾严重,减产预期必然引发国际市场粮价的上涨。
由于中国对美豆的进口依赖程度较高(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为80%左右),中美大豆价格联动性高度一致,国内的豆类期货紧随外围市场翘尾,从而拉动国内豆粕价格连续大幅走高。另外,国内豆油被施行强制性限价销售,企业迫于压榨利润下降,只能将其亏损部分转嫁于豆粕身上,加之投机炒作,也成为涨价的因素。
目前,虽然国内玉米深加工行业需求相对疲软,很多玉米深加工企业处于亏损状态,玉米酒精、玉米淀粉、玉米糖浆等下游产品价格下滑,但作为玉米消费大户,深加工企业的需求始终存在。从美国市场来看,由于玉米减产已成定局,如此,玉米价格的上涨必然传导到饲料方面。
而位于涨势榜榜首的鱼粉价格又是什么推动的呢?一是外盘一路高涨,主产区捕鱼形势不佳,更加剧紧张氛围。今年5月以来,主产区秘鲁气温偏高,对中北部实行局部禁捕,导致捕鱼量减少三成,完成配额缓慢,引发市场担忧,拉动价格上行。二是国内主要港口鱼粉出货量上升,库存下降。据有关机构统计,自5月开始,国内主要港口鱼粉出货量明显增加,6月以来日出货量环比增长均在10%以上。而库存方面,由于6~7月到货量处于年内较低水平,使供需差距逐步拉大。三是国内产区进入伏季休渔期,供应减少,对后期价格形成支撑。据农业部公告,从6月1日起,伏季休渔正式开始,其中黄、渤海休渔期时间为6月1日至9月1日,东海休渔时间为6月1日至9月16日,南海休渔时间为5月16日至8月1日。前期捕捞形势不理想,加之伏季休渔,当前鲜鱼原料数量有限,国产鱼粉可售库存降至较低水平,且进口鱼粉价格大幅上涨,内外共振,价格大涨势属必然。
今年上半年,饲料行业的火热与养殖业尤其是养猪行业的清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边是饲料原料价格不断攀升,另一边是生猪出栏价格始终不见起色,养殖户在饲料价猛涨而生猪又卖不上好价钱的情形下一直喊“亏”。鸡蛋也在饲料涨价的战斗中挺直了脆弱的小蛋壳前行。面对玉米、豆粕、鱼粉现货价格上涨带来的冲击,养殖户和饲料生产商都有一肚子苦水。一些养殖户表示,现在养殖利润已经接近于零,谁也不知道这股饲料涨潮会持续多久,为了规避更大的风险,撑不下去就只有尽早退出市场。业内人士指出,为防止被迫清栏现象再度上演,避免后期供求市场大幅波动,在当前市场大气候难以自我控制的情形下,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饲料转化率,对养殖效益的提升可能是条出路。
饲料转化率一般是按照实际日消耗饲料量和畜禽的日增重量计算得出。受畜禽营养情况、养殖场的管理水平、疫病等因素影响,饲料转化率会产生一定的波动。笔者在猪场调查时发现一个普遍现象,即猪场地面比较干净,没有饲料颗粒,表面上看不存在浪费饲料的现象,但是从营养方面来说则存在深层次的浪费问题。因为饲料的营养供给首先得满足维持机体需要才作用于猪的生长。因此,饲喂量减少,用于猪生长的量就少了,这就延长了其出栏日龄,降低了饲料转化率,增加了生产成本。在饲料加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配比,致使配方不准确,各营养成分不均等造成营养的浪费,从而也能降低饲料转化率。
同时,转化率低与管理、疫病也是密不可分的。如未做到适时出栏和淘汰;未按体重供给饲料都会增加成本;对猪场来说,疫病带来的隐性饲料浪费也是导致饲料转化率低的因素。某些慢性病不一定造成畜禽死亡,但会造成生长速度缓慢,导致饲料转化率降低。
因此,在当前饲料价格高涨之下,提高饲料转化率对增加效益尤其重要。如在营养方面可通过加大饲喂量、科学投料等方法来改进。高温季节要适当调整配方,提高营养,保证猪只在采食量不足时营养依然能满足生长需要。管理应严格规范,做到适时出栏。同时,对一些生产力低下的母猪须及时淘汰。
猪场做好疫病防控也是提高饲料转化率的关键,不能为节省成本而放松疫病防控,否则一旦发生疫病,往往会血本无归。其关键是坚持全进全出制度、严格免疫程序、做好预防保健工作。此外,在疫病防控成本方面需严格统计,记录好投入药物的总成本,以便后续的核实和管理。
另外,在低谷中养殖户一定要着眼长远,主动调整,以适应市场形势和竞争需要。要科学研判形势,既不要盲目扩张,也不能大肆宰杀清圈歇养。如果饲养的种猪品质不好,要抓住当前价格较低的有利时机,对种猪进行更新,借机调整猪群结构。要及时淘汰老、弱、病、残、差母猪,适当降低能繁母猪的存栏量,控制产能。要不断总结市场经验,重视信息收集,改变养殖产业进出无序的状态。大力提倡规模化养殖,发展产业化经营,提高组织化程度,这样才能不断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有关人士表示,保持畜产品价格平稳,是比较好的趋势,既不能大涨,也不能大落。大涨会使消费能力受到损害,对消费市场的开拓也不利。价格猛烈下跌又会影响养殖积极性。当前尤其要注意因饲养成本上涨过快,养殖行情持续低迷,导致养殖利润大幅缩水而造成的大量清圈减栏现象,以免形成新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