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恩伟 (山东省兖州市畜牧兽医局兽医站 272100)
2011年11月2日,兖州市一家养殖场主到市兽医站来咨询,该场共有128头育肥猪,部分有咳嗽发烧症状,皮肤发红发紫,发病2d左右。笔者到该猪场后发现该场猪舍为简易塑料大棚,地面潮湿,进门就闻到刺鼻的气味。此时正是气温多变的季节,为了保温,封闭的比较严,空气流通较差并且粪尿未能及时清理。病重的2头已经死亡,由于刚死亡不久,从口和鼻流出带泡沫血样的渗出物。
病猪咳嗽,呼吸困难,体温升高到40~41.5℃,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严重者呈犬坐呼吸,张口伸舌,耳鼻和腿部皮肤发红发紫。死亡的猪只口和鼻流出带泡沫血样渗出物。
肺脏发炎和胸膜炎,气管和支气管内有血色液体和纤维素。黏膜水肿增厚。肺脏充血、肿大和出血,有大小不等的坏死灶。胸腔积液,胸膜表面覆有纤维素,肺和胸膜发生粘连。
4.1 猪气喘病 该病是有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一般体温、 精神和食欲正常,病程较长。两肺心叶、尖叶和隔叶发生对称性实变,肺中间叶实变,肺门淋巴结肿大增生。
4.2 猪肺疫 急性咽喉炎,颈部高度红肿,热而硬。散发或继发的慢性病肺脏有纤维素渗出。慢性表现呼吸困难,持续咳嗽,关节肿胀,腹泻消瘦。
4.3 诊断与紧急治疗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初步诊断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在未进行药敏试验前采用氨苄青霉素,按商品说明剂量进行肌肉注射。
5.1 染色镜检 直接从鼻腔、支气管分泌物或肺的病变部位采取病料涂片,革兰氏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多形态两极浓染的革兰氏阴性小球杆菌或纤细杆菌。
5.2 病原分离与鉴定 病原主要存在于病猪的呼吸道,如鼻腔分泌物、支气管、病变肺组织中,有时还可能存在于血液或其它脏器如扁桃体中。采取以上病料在温度37℃条件下与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上培养24~48h,形成不透明淡灰色的菌落。
5.3 血清学诊断 采用补体结合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通过化验室确诊该群病猪患有传染性胸膜炎。
取所培养的细菌作纸片药敏试验,发现该菌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和头孢霉素敏感,恩诺沙星高敏。
由于本病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所致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各年龄猪都易感,尤其是育成猪和成年猪。根据本病的流行病学特性和化验室诊断结果进行治疗:(1)改善猪舍内卫生条件:立即清除猪舍内的粪尿,傍晚清除1次/d,并采用0.2%的过氧乙酸消毒。水槽、料槽彻底清洗、消毒,并且早晨清洗1次/d,以减少病源污染。并且根据天气的冷暖变化确定每天的通风换气时间,增加通风量,以保证猪舍的空气新鲜。采用适当的取暖设施保持猪舍温度在17~20℃之间。(2)及时挑出症状明显的病猪进行隔离,单独治疗,以减少病原的传播。(3)药物治疗:对发病的猪群在饲料中加入泰乐菌素500~1000g/t,连续使用5d,以防止新的病例出现。隔离有明显症状的病猪,根据病情轻重分别治疗。11月4日,对症状较轻的35头病猪采用肌肉注射头孢噻呋注射液,采用剂量5mg/kg体重,1次/d。到11月9日这33头病猪临床症状消失,基本恢复正常。继续用药(酌情减量)2d,防止病情反复。对6头重症患猪肌肉注射2.5%的恩诺沙星注射液。按0.2ml/kg体重,2次/d。药敏试验恩诺沙星效果虽好但口服效果不佳故采用恩诺沙星注射液(因其成本较高,故只对重症患猪使用)同时肌肉注射地塞米松0.1mg/kg体重,以缓解肺炎症状。为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肌肉注射复方黄芪多糖注射液按2~3ml/10kg体重,连续使用5d。11月9日这6头患猪有1头因病情太重死亡其余5头除有轻微咳嗽症状,其它症状基本消失趋正常。继续用药2d症状消失恢复正常。
根据发病情况、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该猪场病猪患病为猪传染性胸膜炎肺炎。主要原因是饲养管理不当,在5~8周龄时未注射此病疫苗。(1)严格猪场消毒,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圈舍的卫生消毒工作,降低猪群的饲养密度,做好通风、保温和防暑工作,禁喂发霉饲料,防止产生免疫抑制。(2)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选用国内主要流行菌株或本场分离菌株制成的灭活苗预防本病。一般5~8周龄首免,2~3周后二免。母猪产前4周进行免疫接种。(3)加强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坚持自繁自养,从无病猪场引进公猪或后备母猪,防止带菌猪。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出栏后彻底消毒,1周后方可使用。抗生素尽管能在临床治疗本病,但不可能在猪群中消灭感染。尽量淘汰那些久治不愈失去经济价值的重病猪,杜绝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