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2012-04-13 05:43:15闫韩韩,史杨,崔金光
山东畜牧兽医 2012年11期
关键词:体病土霉素出血点



一起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闫韩韩 史 杨 崔金光 万 雪 (山东省胶南市畜牧兽医局 266400)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红细胞表面、血浆、骨髓中引起的一种以黄疸、贫血高热为主的人畜共患病,又称红皮病。近年来,猪附红细胞体病在我国很多地方广泛流行,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它的发生不仅可引起猪的大批死亡,而且还会影响猪只的生长发育,使出栏推迟,甚至引起种猪的繁殖障碍,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1 基本情况

近期,胶南市某一养猪场薛老板反映,场内饲养生猪512头。有98头猪发病,以育肥猪为主,为同一栋猪舍,经自行诊疗3d,并没有好转,死亡2头。

2 临床症状

病猪食欲不振,精神萎顿,趴卧挤堆。体温升41~ 42℃,呈稽留热。可视黏膜黄染,初发病猪皮肤发红,有的猪腹下及后肢下部皮肤出现紫色,有的病期长的猪表现消瘦,并且皮肤发白。病猪有饮欲,投喂稀料也能勉强吃几口。病猪拉栗状粪便,有的表面有肠粘液,也有的还见有血液。有少数猪便秘、腹泻交替发生。有部分猪两耳水肿,眼睑灰暗水肿,也有的猪颈部注射针孔四周因血凝不良而被流出的多量血液所污染。偶有咳嗽,气喘。

3 剖检变化

解剖病死猪可见后肢皮肤上有紫癜。眼结膜发白有黄染。颌下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周边出血,切面淡黄色有坏死灶。肾脏贫血,表面有出血点,脾稍肿胀呈紫黑色,脾脏被膜有散在出血点,边缘有锯齿状梗死点,胃底部片状出血,回盲口有溃疡。胆囊、膀胱、喉头黏膜充血。胸腹腔及心包有积液,心内外膜有出血点。

4 实验室检查

4.1 鲜血压片镜检 取病猪新鲜血液1滴于载玻片上,加等量生理盐水混匀,盖上盖玻片,在高倍镜和油镜下观察,发现血浆中有多量椭圆形、短杆形及月芽形强折光性的虫体,使红细胞呈菠萝状或星芒状。

4.2 血涂片镜检 取病猪血液制成血涂片,然后用瑞氏和姬姆萨氏染色油镜观察,用瑞氏染色后,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周围的附红细胞体被染成蓝紫色。用姬姆萨染色后,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周围的附红细胞体被染成紫红色或红色。根据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可初步诊断该批猪患了猪附红细胞体病。

5 治疗

(1)确诊为附红细胞体病后,及时隔离发病猪,对未发病的猪投喂土霉素按30mg/kg·bw,连用7d。(2)病猪深部肌肉注射贝尼尔,按5~7mg/kg.bw,1次/d,连用7d。同时,长效土霉素按20mg/kg.bw,隔日1次肌注,连用7d。(3)养殖场址全部清毒。用2%苛性钠溶液消毒环境及用具,1%敌百虫溶液喷洒猪体表,杀灭猪虱、蚊虫;注射的针头和器械严格消毒,连用7d。(4)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猪舍通风,减少不应发生的应激,提供全价饲料。一周后畜主反映,病情已有明显好转,全群基本恢复食欲,发病猪只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38.5℃左右,食欲正常,也无出现新的病例和继续死亡的情况。

6 小结

(1)本病的传播途径尚不完全清楚,报道较多的有接触性传播、血源性传播、垂直传播及媒介昆虫传播等。猪只之间、人与猪只之间长期或短期接触可发生传播。被附红体污染的针头、注射器等器具或打耳标、人工受精等可经血液传播。猪的传播方式主要是垂直传播。另外,夏季高温高湿也是本病的一大诱因。因此,在夏季做好防暑降温的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工作,做好驱虫,防蚊虫叮咬。(2)猪的附红细胞体病的隐性感染率非常高,在猪受应激,以及并发其他病时会引起暴发。本病治疗尚无特效药,笔者临床应用长效土霉素注射治疗急性病例,效果很好。土霉素类药品拌料喂服,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3)猪附红细胞体能通过共用针头而传播,在免疫、治疗中注意打一个猪换一个针头。

(2012–07–16)

S858.28

B

1007-1733(2012)11-0047-01

猜你喜欢
体病土霉素出血点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畜禽肉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的残留检测研究
Mutually Beneficial
Beijing Review(2016年32期)2016-08-30 02:42:51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及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31
间接竞争酶联适配体检测食品中土霉素
土霉素高产菌株N56育种及工业发酵条件优化
猪弓形体病的诊治
生物质碳点的合成及初步用于盐酸土霉素的测定
羊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
一例猪弓形体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