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文献综述

2012-04-13 04:39黄小勇陈运平
华东经济管理 2012年7期
关键词:包容性共生理论

黄小勇,陈运平

(江西师范大学 财政金融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首次提出“包容性增长”,它指的是有效的包容性增长战略需集中于能创造出生产性就业岗位的高增长、能确保机遇平等的社会包容性以及能减少风险,并能给最弱势群体带来缓冲的社会安全网。而共生是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然而地球上大多数生物都是生活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达尔文式的纯粹竞争过程中,并没有自觉意识和认识到共生的意义,所以协同发展总是要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施。为了使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在自组织发展中实现自觉的共生效应,就需要采用包容性增长模式,并使和谐共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和实践过程中要坚定:实现区域经济共生是目标,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是模式,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模式能够产生区域经济发展的共生效应。通过本文的文献综述,能够在区域经济理论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把包容性增长范式向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理论延伸和拓展,同时在区域经济实践方面开创较好的应用前景,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谐共生与绿色转型提供指导思想。共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也是区域经济发展要达到的目标,而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模式是区域经济发展达到共生的桥梁。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遵循这样的脉络:共生理论——包容性增长——区域经济发展。

一、共生理论是包容性增长的理论基础

共生理论提倡共生效应,使生物之间形成生物共同体,在外在力量引导下能够实现和谐共处,这其中引导的模式主要是包容,可以做出判断,共生理论是包容性增长的理论基础。

(一)共生理论的延伸与拓展

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 de Bary)在1879年首先提出了共生概念。认为不同种属生活在一起就是共生。这是共生在生物学领域的最早运用,是指动植物互相利用对方的特性和自己的特性一同生活、相依为命的现象[1]。共生理论和方法在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开始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主要是医学领域、农业领域和经济领域。西方社会学者们认为,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具有高度知识的人与生产工具的综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密切。因此,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已经结成了一个互相依赖的共同体。在此基础上,西方的一些社会科学家提出了一种“共生方法”的理论来设计社会生产体系”,强调社会生产体系中各种因素的作用与关系。袁纯清(1998)通过引入共生理论对小型经济进行了研究,通过创新和界定一系列重要概念,建构了共生理论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所必须的概念工具体系、基本逻辑框架和基本分析方法,从而将作为生物学的共生学说创新为社会科学的共生理论,给人们提供一种对于自然、社会现象认识的新的境界、新的思维和新的方法[2]。

(二)包容性增长是共生效应的实现模式

共生理论在社会学领域得到了成功应用,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实现共生,达到共生效应,要选择什么样的模式?包容性增长的提出正好符合了这一要求,包容性增长模式以共生为理论基础也是以达到共生为目标。最终目的是能够让经济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普通民众。包容性增长即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包容性增长包括: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加强中小企业和个人能力建设;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强调投资和贸易自由化,反对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重视社会稳定等。包容性增长倡导的理念也是为了实现全人类共同享用经济发展的成果,以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共生,也可以说是在共生理论的指导下,使人类自身认识到共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所以要在全球发展模式做出新的选择,这就是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增长概念更多的体现在社会学领域,这与共生理论有了较好的理论交叉,在社会学领域实现了相容。

(三)共生理论与包容性增长的交融是区域经济发展领域的必然选择

然而共生理论已经先于包容性增长在经济学领域得到了延伸和拓展,并得到了较好的论证。日本建筑和城市规划学者黑川纪章曾从后工业社会生产和信息的共生出发,探讨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和文化以及农业、工业和信息技术等的共生问题,认为全球已进入了一个共生时代[3]。共生在经济学领域的拓展不断深入,并延伸到产业发展领域形成了产业共生思想。Engberg H(1993)认为,产业共生是以共生理论和产业生态学相关理论为基础,研究不同企业间通过相互利用副产品(废弃物)而发生的各种合作关系,通过这种合作,共同提高企业的生存和获利能力,实现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4]。Martin、Sunley(1998)认为,区域经济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存在各种物质和信息联系,使区域经济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影响,一个区域经济体的增长不仅依赖于自身的基础,也依赖于其他区域的增长轨迹[5]。在生产领域中以生产要素的移动和重新配置为主要内容而进行经济协作活动。这恰恰是生态共生理论中一个较高层次——共生模式的形成和运行过程。刘荣增(2006)认为,在21世纪前10年,促进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必须兼顾系统性、综合性和全局性,是国家确立的区域发展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运用共生理论来指导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慎重选择合适的共生行为方式和共生组织方式,构建东、中、西部三大共生单元之间的共生机制[3]。冷志明、张合平(2007)认为,基于区域经济合作的内涵及目标,引入种群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剖析其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适用性,将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各方作为具有复杂相关关系的生态有机种群,进而通过分析区域经济合作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和共生界面,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提出区域经济合作的运作机理和对策[6]。李刚、周加来(2008)认为,区域合作除了涉及经济因素外,还涉及到政治、生态环境、人口、文化及观念等因素。因此,选择一种超越纯经济视角的共生理论来诠释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全面刻画出区域合作的本质。齐宇、李慧明[7]将共生理论引入到产业共生实践中,通过借鉴共生理论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的三要素分析,重新诠释产业共生的构成要素,并对其理论内涵和基本特征进行剖析。吕爱华[8]认为,东部和西部的共生关系主要表现为:资源是共生单元,合作是共生模式,互补关系是共生环境。东西部和谐发展需要坚持3B 和3E 原则,文章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朱俊成[9]认为多中心是区域和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多中心问题与多中心关系成为影响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要因子。在大转型背景下,运用共生理论,从多中心主体、多中心层级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区域多中心共生的机理、结构与模式,提出了区域多中心嵌套共生结构模式。

共生理论作为包容性增长的理论基础,在经济学领域的研究也可以为包容性增长提供研究的范式和形成合符逻辑的理论研究框架,延伸和拓展包容性增长的研究空间[10]。

二、包容性增长研究现状与动态分析

包容性增长是一个新的名词,从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首次提出到现在也不过五年时间,但是随着对这一概念的深入研究,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此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并形成了相应的研究成果。

(一)包容性增长的基本内涵

包容性增长概念体系的界定对后续的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包容性理论深入研究和结构的关键。根据包容性增长的理论基础,相关的学者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和理解。包容性增长是包含所有国家的每一位公民在内的发展过程,广泛参与并致力于减少贫困和社会排斥的过程[11];包容性增长是收入与非收入(教育、健康)层面不平等的减少(Kanbur&Raunniyar,2010)[12];Ali(2007)和Zhuang(2007)认为,包容性增长是为促进机会平等的增长[13-15];Son 等人(2007)则认为,包容性增长是社会机会的贫益性增长,且与Klasen(2010)提出的非收入曲线直接相关[16],Rauniyar&Kanbur(2010)整合亚行的研究成果,将包容性增长定义为不平等减少的增长[12]。孙翎(2010)认为,作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一种状态,包容性增长包括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对所有社会成员的包容、平等的机会利用[17]。陈宪(2010)认为,包容性增长要求包容经济、社会和生态,包容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包容本土化和全球化,最为重要的是包容效率与公平。在经历了有失偏颇的高增长和全球化以后,要让低收入人群在增长过程中更多受益,让低收入国家在增长过程中更多受益[18]。俞宪忠(2010)认为,包容性增长具有显著的民本主义发展旨向,更关注民权民生[19]。伍山林(2011)认为,在一定规则和条件下,让企业自主选择改制深度和分享比例,将产生劳动者、雇主和政府三方共赢的格局,有助于实现“两个提高”和“包容性增长”目标[20]。包容性增长理念的提出为更多的专家学者提供了理解的空间和研究的方向,对其概念深究就有了许多不同的理解。对其进行研究的还有周建军(2010)、邢小强(2010)、梅伟霞(2011)等[21-23],他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包容性增长的基本内涵或者自身的理解,对包容性增长理论的后续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包容性增长的理论基础

包容性增长目的是为了消除社会排斥,构建福利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共生。正如范轶琳、吴晓波(2011)所认为的,社会排斥理论和福利经济学是包容性增长的理论基础[24]。自1974年法国学者Rene Lenoir 首度提出社会排斥概念之后,社会排斥理论有了较大的变迁,Social Exclusion Unit(2001)认为,社会排斥是指某些人们或地区受到诸如失业、技能缺乏、收入低下、住房困难、罪案高发的环境、丧失健康以及家庭破裂等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问题所发生的现象[25]。Silver(1994)则将社会排斥划分为团结型、特殊型和垄断型三类范式,并对三者进行了解释。而包容性增长就是要突破社会排斥,达到社会的和谐融洽[26]。包容性增长也是构建在福利经济学基础之上,从福利经济学角度来看,Sen(1970)认为,帕累托原则剥夺了存在私人空间的可能性,在个人对偏好不受任何限制的条件下,帕累托最优和个人自由完全不相容。这些内容为包容性增长的提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7]。Anton de Bary(1879)提出的共生理论也是包容性增长理论基础之一,虽然与当初的生物学上的概念想去甚远,但是它是包容性增长最重要的理论基础[1]。世界银行于1990年提出“广泛基础的增长”,其后进一步提出“对穷人友善的增长”的理念,并以此制定世行的贫困减除政策以及指导各国相关实践[28]。进入21 世纪,亚行和世行在“对穷人友善的增长”基础上,先后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理念。蔡荣鑫(2009、2010)曾两次撰文提到此内容,表明了包容性增长对区域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这些理论基础上衍生出了其它理论基础:一是参与共享增长理论,林毅夫认为,以共享式增长为基础的发展战略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二是经济社会协调理论,马晓河认为,“包容性增长”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互相协调的;三是低收益者收益理论,汤敏认为,包容性增长最核心的涵义就是经济增长让低收入人群受益,最好是让其多受点益;四是增长价值导向理论[29,30]。向德平(2011)年认为,在包容性增长理念的指导下,我国扶贫政策在新阶段将呈现新的走向:重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突出发展机会平等、加强贫困人群能力建设、坚持并完善开发式扶贫、建立社会大扶贫格局[31]。郭俊华(2011)进一步认为,可以通过发展战略的转型为包容性增长提供新的战略导向;通过新的改革共识的转型为包容性增长提供思想导向;通过经济增长伦理的转型为包容性增长提供价值判断;通过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为包容性增长提供社会环境;通过经济增长制度的转型为包容性增长提供新的激励;通过人的转型为包容性增长提供新的主体[32]。

(三)包容性增长的实证方法

包容性增长研究目前才刚刚开始,与传统经济学领域比较,在实证研究方面还比较薄弱。范轶琳、吴晓波(2011)提出了只有这些经济学家做了尝试,通过构建若干指标用于测量包容性增长[24],具有代表性的有Ail、Son、McKinley、Klasen 等人。Ali&Zhuang 强调过程导向的概念有一定联系,但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指标来实现对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仍旧是十分困难的[33]。Ail&Son(2007)认为,就业和生产率、人的能力发展、社会保障是测量包容性增长的三项重要指标。研究表明,包容性增长的程度依赖于机会曲线向上移动的程度以及移动发生在收入分配的哪一部分。机会曲线不但适合收入分配,还适合教育、健康以及政府政策的包容性增长。用这种方法对包容性测度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度量:(1)人均经济机会;(2)经济机会的共享程度。测量指标的操作性不够强,在具体操作中会产生较大的系统误差[34];Klasen(2010)的观点则认为,可用于测量包容性增长的指标主要有:绝对贫困是否减少?穷人就业是否增长?收入和费收入的不平等是否减少?贫困地区和人群面临的体制和结构障碍是否得到根除?人的能力是否得到提升?穷人的非收入性福利如住房是否得到改善?[16]McKinley(2010)对包容性增长的测量更具炒作性,他构建了一套测量体系,将包容性增长划分为七个维度,并在每一个维度下开发了相应的指标。同时用这些指标对孟加拉国、柬埔寨、印尼、菲律宾和乌兹别克斯坦五国的包容性增长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这种测度方式具体、易操作,但权重的赋值缺乏严谨性,如何确定包容性增长的指标,并为每个指标的测度确定一套科学的方法,这是今后需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刘嫦娥、李允尧、易华,2011)[35-36]。

三、包容性增长在区域经济共生发展中的应用分析

包容性增长与共生理论的交集与融合,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与活力,为未来经济发展找到了新的范式。

(一)包容性增长是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共生效应的关键模式

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贫富极端差距、生态破坏、区域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就业压力、公平与诚信缺失等问题日益严重,经济增长的成果并没有被社会大多数贫困人口所分享。针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现实,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正式讲话中曾两次提到包容性增长,提出并强调“统筹兼顾,倡导包容性增长”,实现“包容性增长”,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弱势群体,尤其是少数民族,在偏远农村地区的人们和妇女并没有按比例受益于这种快速的经济增长,从而越来越被边缘化。这些差距,任其发展,会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及政治稳定的隐患(Ali,2007;ADB,2007a)[13-14]。钱凯(2011)认为,包容性增长概念提出是因为在中国经济增长过程出现了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收入分配不公。经济增长了,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受益,有的人受益多,有的人受益少,特别是贫困人口受益更少[37]。王红茹(2010)认为,“包容性增长”这个概念其实跟这些年中国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是一脉相承的,单纯地发展经济是不好的,而更加全面、均衡的发展,才能使得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步进行。这才是发展的目的,这样的发展才能够可持续[38]。陆岷峰、张惠(2011)也认为,包容性增长可以解决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事实和各种与民权、民生密切相关的社会矛盾[39]。吕福新(2010)认为,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转型升级与适度增长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和方式是创新创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包容性增长”,需要具备相应的主体属性及行为。“新浙商”就是这样的主体并具有相应的属性。新浙商创业是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需要,可以再创“人口红利”和再造竞争优势,但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行为[40]。

(二)共生理论与包容性增长结合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实证分析

包容性增长理论在经济学领域的应用给了共生理论与其有机融合的机会,共生理论与包容性增长在区域经济发展领域有了结合点。共生理论在区域经济学领域是为了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问题而提出的,而包容性增长就是提出了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直接模式、方法和路径,目标和模式在区域经济领域达成了最大限度的一致。研究者(Ali,2007b;Ali&Son,2007;Ali&Zhuang,2007)[13-15]宣称促进有效的可持续发展在实现包容性增长中起了重要作用。Ali & Son(2007)提出提供就业机会和促进生产有利于实现包容性增长[34]。Ali&Zhuang (2007)提出创造体面的就业机会有利于高持续增长[15]。高持续增长主要关注基于广泛基础上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包括私人部门在内的创造体面的工作机会。他们还提出政府通过消除市场失灵为商业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Fernando(2008)强调政府需要平衡干预力度来确保它的行为不会排挤私营部门。政府的干预应该要激活而不是限制私人的投资[41]。Lin(2004)认为技术与工业创新是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他指出在发展中国家由于政府不能理解工业特性及采取合适的技术结构,从而导致经济上未能获得动态增长以及分配公平。他主张亚洲发展中国家应鼓励公司加入到有竞争优势的工业中,采取合适的技术结构,强化相应的制度建设,这样就能实现动态的包容性增长(刘嫦娥、李允尧、易华,2011)[42,36]。Ali(2007b)推荐了三种包容性增长方式:(1)促进有效的、可持续的、环保的经济增长;(2)确保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公平机会参与及收益于新的机遇;(3)提供有效的社会保障系统来减轻弱势群体的被极端剥夺[14]。Fernando(2008)提出了影响农村发展的问题需要用以上三方面一致及相互增强的方式来解决。在处理农村包容性发展的方面,Fernando(2008)也做了相应的研究[41]。这些研究都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包容性增长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其中最大的是经济问题,而共生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领域的研究也是要解决这些问题,所以目标和方法在区域经济发展领域达成了一致,从而可以开创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的研究,也就是本文的核心思想“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

(三)区域经济发展动态监测方法的研究趋势

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要想达到共生效应,实现和谐共生的目标,对其进行适时监测,并形成常规化的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动态监测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动态监测理论主要应用土地监测、房地产监测和环境、气候等监测领域,应用到经济学领域中,并对经济现象进行实证分析的文献并不多见,但是已有的动态监测文献中的实证方法可以为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动态监测模型的构建提供思路。张增祥等(1999)在《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与动态监测的空间信息定量分析方法及应用》中通过建立指标体系、专题数据采集和管理、数字环境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环境综合评价及其动态监测的定量化研究方法。同时提出利用环境综合指数反映区域环境状况的思路。将此方法应用于西藏中部地区的资源环境监测与综合评价,得到了1990年和1995年2期环境状况综合评价及动态对比结果[43]。黄承伟(2001)在《贫困程度动态监测模型与方法》中通过阐述贫困标准与贫困程度的基本概念,以实例对贫困程度监测模型进行应用分析,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对于更准确地界定反贫困对象以及动态评价反贫困战略实施的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44]。黄隽、金可音(2011)提出了一种由策略驱动的监测模型,该模型由适应性策略选择AOP切面,监测模型的监测器由这些切面组成。利用动态织入机制,在目标系统运行过程中,随着监测值的变化,适应性策略动态地增加或删除监测器[45]。这种思想能够嵌入到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动态监测中,使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能够实现常规化、动态化监测。

四、文献述评

综上所述,从国内外对与本项目相关的问题研究来看,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局限性或者需要在未来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加以解决的问题。

(一)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概念体系有待完成

根据众多专家学者的思想理论,共生理论和包容性增长在社会学已经形成了可以相融的契合点,并在理论和实践领域得到了较好的证明。然而,共生理论与包容性增长在区域经济研究领域的交集还鲜有研究,现有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包容性增长的内涵、政策、路径的研究,然后结合包容性增长理论对产业、企业、创新的研究,提出产业发展的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创新体系研究等。基于上述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与局限的分析,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使共生理论和包容性增长在经济学领域找到新的契合点,形成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模式,并提出“区域经济共生是目标,包容性增长是模式,包容性增长模式能够产生区域经济发展的共生效应”的观点。

(二)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水平的测度体系值得研究

当前,虽然有少数专家学者提出了包容性增长水平的测度体系,但还未形成公认一致的指标及评价方法,而且体系仅仅是一种借鉴,并且没有详细研究体系中的影响因素,也没有对影响因子进行探索性分析,在指标设计和评价体系的整体架构上需要进一步完善,而对于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水平测度体系就更需要在本课题中得到有效的解决和突破。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在共生理论的基础上,去研究影响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水平的因子,并进行探索性分析,从而设计出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进而对我国各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水平进行实证分析。

(三)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动态监测体系有待形成

在包容性研究的文献中提出的政策建议或者路径突破的政策针对性和实践性还不够强,很难去解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实践问题,必须把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的测度变成常规化,并进行动态监测,从而提出适时的、有针对性的区域经济发展路径与策略,才是有价值和意义的。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把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水平的测度变成常规化,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考核指标,并提出相应的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实施路径,促使区域经济能够实现健康、持续、生态、低碳发展。

[1]Ahmadjian V.Symbiosis:an introduction to biological association[M].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1986:1-10.

[2]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5-18.

[3]刘荣增.共生理论及其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的运用[J].工业技术经济,2006,(3):19-21.

[4]Engberg H.Industrial Symbiosis in Denmark[M].New York:New York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 Press,1993.

[5]Martin,Ron Peter Sunley.Slow Convergence?The New Endogenous Growth Theor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J].Economic Geography,1998,74:201-227.

[6]冷志明,张合平. 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经济合作机理研究[J].未来与发展,2007,(6):15-24.

[7]李刚,周加来.共生理论视角下的区域合作研究——以成渝综合试验区为例[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8,(6):39-45.

[8]齐宇,李慧明. 基于共生理论的产业共生构成要素分析——以滨海新区泰达生态产业园区为例[J]. 现代财经,2009,(3):57-60.

[9]吕爱华.基于共生理论的东西部和谐发展研究[J].河南科学,2008,(11):1422-1425.

[10]朱俊成.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多中心协同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10,(8):1272-1277.

[11]黄祖辉. 包容性发展与中国转型[J]. 人民论坛,2011,(12):60-61.

[12]Rauniyar G,Kanbur R. Inclusive development:Two papers on conceptualization,application,and the ADB perspective[J].Independent Evaluation Department,2010,6:46-48.

[13]Ali I. Inequality and the imperative for inclusive growthin Asia[J].Asian Development Review,2007,24(2):1-12.

[14]Ali I. Pro-poor to inclusive growth:Asian prescriptions[J].ERD Policy Brief Series,2007,3:32-48.

[15]Ali I,J Zhuang. Inclusive growth toward a prosperous Asia[J].ERD Working Paper Series,2007,3:93-97.

[16]Klasen S. Measuring and monitoring inclusive growth[J].ADB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orking PaperSeries,2010,8:7-12.

[17]孙翎.包容性增长与基本社会保障均等化——基于机会平等的视角[N].光明日报,2010-10-19.

[18]陈宪.包容性增长: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增长[N].文汇报,2010-10-14.

[19]俞宪忠.“包容”是民众发展的制度诉求[N]. 人民日报,2010-10-14.

[20]伍山林.劳动收入份额决定机制:一个微观模型[J].经济研究,2011,(9):55-68.

[21]周建军.如何理解包容性增长[N].人民日报,2010-10-27.

[22]邢小强,周江华,仝允桓.面向金字塔底层的包容性创新系统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11):27-32.

[23]梅伟霞.从“排斥”到“包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之路探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1,(3):45-74.

[24]范轶琳,吴晓波. 包容性增长研究述评[J]. 经济管理,2011,(9):19-23.

[25]阿马蒂亚·森,王燕燕.论社会排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3):1-7.

[26]景晓芬.社会排斥理论研究综述[J].甘肃理论学刊,2004,(3):20-24.

[27]周林刚.论社会排斥[J].社会,2004,(3):58-60.

[28]Asian Development Bank.Special chapter on measuring policy effectiveness in health and education[R].Manila:In Key Indicators,2006:20.

[29]蔡荣鑫.“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及其政策内涵[J].经济学家,2009,(1):102-104.

[30]蔡荣鑫.“益贫式增长”模式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0-25.

[31]向德平.包容性增长视角下中国扶贫政策的变迁与走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1-8.

[32]郭俊华.后改革时代中国践行包容性增长的原则及路径转型[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3-16.

[33]Zhuang J A. Ali.Inequality and inclusive growth in developing Asia[J]. Introduction to a book publication,2009,2:18-31

[34]Ali I,H Son.Measuring inclusive growth[J].Asian Development Review,2007,24(1):11-31.

[35]McKinley T.Inclusive growth criteria and indicators[J].ADB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orking Paper Series ,2010,8:10-14.

[36]刘嫦娥,李允尧,易华.包容性增长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11,(2):96-99.

[37]钱凯.“包容性增长”的观点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11(24):38-46.

[38]王红茹. 什么是包容性增长?[J]. 中国经济周刊,2010,(38):38-41.

[39]陆岷峰,张惠.关于“包容性增长”的内涵辨析及实现要点研究[J].桂海论丛,2011,(1):68-72.

[40]吕福新.转变发展方式与新浙商创业[J].管理世界,2010,(12):164-167.

[41]Fernando N. Rural development outcomes and drivers[J].EARD Special Studies,2008,3:11-15.

[42]Lin Y F.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inclusive growth indeveloping Asia[J]. Paper presented for Asian Development Bank’s Distinguished Speakers Program,2004,3:8-12.

[43]张增祥,彭旭龙,陈晓峰,等.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与动态监测的空间信息定量分析方法及应用[J]. Environmental Science,1999,(1):68-72.

[44]黄承伟.贫困程度动态监测模型与方法[J].广西社会科学,2001,(1):62-63.

[45]黄隽,金可音.一种动态监测模型的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1,(3):55-58.

猜你喜欢
包容性共生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夜经济要有“包容性”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Diversity:Driver of Innovation and Grow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