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现状分析与展望

2012-04-13 02:43:36李志元纪军徐佳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5期
关键词:曲池荨麻疹针灸

李志元,纪军,徐佳



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现状分析与展望

李志元1,纪军2,徐佳3

(1.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2.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上海 200030;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上海 200437)

针灸疗法;荨麻疹;综述

荨麻疹(urticaria)俗称“风疹块”,属中医学“风疹”、“瘾疹”范畴,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1]。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及瘙痒等症状。本病在急性期经系统治疗后多可以痊愈,部分患者转化为慢性型,即慢性荨麻疹。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机制可分为变态反应与非变态反应两类,治疗原则为抗过敏和对症治疗,首选抗组胺药物。针灸疗法治疗本病具有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势,易于被患者接受。现对2000年至2010年间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报道进行综述。

1 方法

1.1 数据库选择

选取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

1.2 检索时间限定

2000年至2010年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

1.3 检索策略

CNKI检索策略为(题名=慢性荨麻疹*针灸)或者 (题名=慢性荨麻疹*针刺)或者(题名=慢性荨麻疹*穴)(模糊匹配);2000—2010;全部期刊;时间排序。

维普数据库检索策略为(((题名或关键词=针灸)+(题名或关键词=针刺))+(题名或关键词=穴))*(题名或关键词=慢性荨麻疹)*(医药卫生)*全部期刊*年=2000—2010。

1.4 文献纳入和排除原则

选取以针灸疗法为主要干预手段的临床治疗类文献,但排除其中数据信息错误、一稿多投及个案心得报道。

2 结果

根据纳入排除原则,对检索出的文献逐条进行筛选和归并,最终获得符合条件的文献115篇。对各篇文献的内容信息进行抽取汇总,从治疗方法、取穴、治疗用药、治疗频次、疗效标准、疗效等方面对慢性荨麻疹的针灸治疗概况做出综述。

2.1 治疗方法的选取

115篇文献涉及到的针灸治疗方法有针刺、灸法、拔罐疗法、穴位注射疗法、穴位埋线疗法、放血疗法、耳穴贴压、头皮针疗法、腹针疗法。其中,单纯采用针刺治疗8篇,单纯采用穴位注射治疗17篇,单纯采用穴位埋线3篇,其余均为2~3种方法综合运用,或为单纯针灸疗法组合运用,或为针灸疗法结合中药治疗,或为针灸疗法结合西药治疗。

由此可见,大部分研究人员主张采用复合疗法,相比单一疗法,综合疗法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痛苦。

以下将对各种方法进行总结并列举部分代表性文献。

2.2 针刺疗法

采用针刺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较常用的穴位为风池、曲池、合谷、风市、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大椎、肺俞、心俞、脾俞。随症配穴为胃肠积热加天枢;恶心呕吐加内关;烦躁失眠加神门、印堂;气血亏虚加气海、关元、中极等。按发病部位配穴,上肢配曲池、外关、合谷;下肢配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等。

宋宁宇[2]用毫针强刺激曲池穴为主治疗本病,全身泛发者配风池、合谷、血海;胃肠积热者加泻中脘、足三里;伴腹痛者配天枢。共治疗30例,全部治愈。高宏等[3]观察了粗针神道穴透刺治疗慢性荨麻疹,以及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两组对血清免疫球蛋白E的影响。12星期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在治疗2星期、6星期、12星期后血清IgE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1)。西药组血清IgE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0.05)。提示粗针神道穴透刺可以有效降低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血清IgE水平,且疗程短,中远期疗效稳定。陈晓薇[4]针刺“荨四穴”(曲池、血海、足三里、三阴交)为主,风热犯表型加大椎,泻法;风寒束表型加肺俞,行泻法;胃肠实热型加合谷,行泻法;血虚风燥型加膈俞、脾俞,补泻兼施,每星期治疗2次,治疗4星期后统计疗效,总有效率为96.7%,优于对照组。艾宙等[5]针刺肺俞、脾俞、肾俞、合谷、血海、足三里、三阴交为主,并在肺俞、脾俞、肾俞行温针灸,并配合口服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32例,痊愈14例、好转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1.3%。

2.3 灸法

采用灸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文献报道较少,只有4篇,分别采用热敏灸、雷火灸、隔蒜灸及艾箱灸治疗。

李金娥等[6]采用“热敏点”灸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30例,具体操作为,先在患者风门、肺俞、膈俞及神阙、关元、血海、足三里等处施行温和灸寻找“热敏点”,对“热敏点”实施温和灸,直至“热敏点”现象消失,每日治疗1次,1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总有效率为76.7%,优于中药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王英杰等[7]采用赵氏雷火灸治疗本病,将点燃的药艾条置于灸盒圆孔中,将药艾固定,对准患者脐部施灸15 min,每日治疗1次,每星期复诊1次,共治疗3星期。治疗1星期后治愈4例,显效28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53.3%;治疗2星期后,痊愈7例,显效37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3.3%;治疗3星期后,痊愈8例,显效38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76.7%。治疗2星期、3星期后总有效率与治疗1星期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

耿萍等[8]采用针刺配合隔蒜灸治疗本病,观察组取曲池、三阴交、血海,配穴取委中、尺泽、合谷、足三里、大椎、风市,每次根据病情辨证选取主、配穴3~5个;隔蒜灸取足三里、血海、曲池、大椎、膈俞、外关、太溪,用新鲜大蒜切成片,放置于选定的穴位上,每穴7~9壮,针刺和隔蒜灸交替治疗,10次为1个疗程。并与单纯针刺组对照。结果显示,观察组46例中痊愈34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30例中,痊愈12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

路一[9]采用针刺配合艾箱灸治疗本病,取气海、内关、血海、足三里、三阴交,风盛加风池;热盛加曲池、合谷;寒盛加大椎;湿盛加阴陵泉,气海行补泻后罩上艾箱灸30 min。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结果显示,16例治愈9例,显效4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8%。

2.4 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一种常用辅助方法,主要包括神阙拔罐、闪罐;背部膀胱经、督脉走罐及留罐;以及背俞穴刺络拔罐。具体操作为,选择中号或大号玻璃罐用闪火罐法在神阙上闪罐4~5次,留罐5~10 min;背部膀胱经和督脉上行走罐,至皮肤出现红色为度,留罐5~10 min。

高秀领等[10]采用针罐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治疗组取曲池、合谷、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双侧同取,行平补平泻;同时在背部膀胱经和督脉上行走罐,至皮肤出现红色为度。40例患者中,痊愈12例,好转2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张颜等[11]取腹四关(左右滑肉门和外陵)、四神聪、曲池、血海、足三里,施平补平泻,每隔5 min行针1次,留针30 min;选择中号或大号玻璃罐用闪火罐法在神阙上闪罐4~5次,留罐5~10 min。主穴取肺俞、肝俞、脾俞,用梅花针叩刺至皮肤潮红渗血,用玻璃罐迅速拔在刺络部位;面部肿胀发热配耳尖放血,上肢皮损配曲池,下肢皮损配委中。治愈16例,好转10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为86.67%;疗效优于对照组。

2.5 穴位注射疗法

穴位注射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其取穴基本与针刺疗法相同,但取穴数量相对较少,每次选取1~3穴,所取穴位以四肢为主,多用曲池、足三里、血海、三阴交、风市。此外,还有选取耳穴进行穴位注射治疗的,取穴为内分泌、荨麻疹点,每穴注射扑尔敏注射液0.1 mL,每月治疗3次[12]。

穴位注射所用药物有使用单一品种注射液和几种药液联合使用两种情况。

文献报道中单独使用的注射液有以下几种,一般为每日治疗1次或隔日治疗1次。①自血注射,根据取穴的多少,每穴注射0.5 mL、2 mL、5 mL不等[13-15];②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每次注射总量1 mL[16-18];③复方甘草酸铵,1 mL/穴[19];④人胎盘组织液,2 mL/穴[20];⑤复方丹参注射液,2~5 mL/穴[21];⑥黄芪注射液,1 mL /穴[22];⑦喘可治注射液,1 mL/穴[23];⑧甘草甜素注射液,2 mL/穴[24];⑨盐酸异丙嗪注射液,0.1 mL/穴[25];⑩苯海拉明注射液,0.2 mL/穴[26];⑪转移因子3U,用注射用水溶解后注射,1 mL/穴[27];⑫组胺人免疫球蛋白注射液12 mg,选取3个穴位注射,每3 d注射1次[28]。

联合使用的情况如下,①药用扑尔敏注射液10 mg(有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甲亢者可用盐酸异丙嗪25 mg代替)、维生素B12注射液1000mg、当归注射液2 mL,维丁胶性钙注射液2 mL。用10 mL一次性注射器,5号注射针头抽取上述4种药物混合液分别注入选定的4~6个穴位内,每个穴位1 mL。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29];②维生素B12500mg(即1 mL)、维丁胶性钙2 mL,两药混合,0.5 mL/穴,1次/d[30];③654-2注射液10 mg和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混合,分两份注射双侧足三里,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星期,每个疗程第三天起地塞米松均减为半量[31];④西咪替丁注射液4 mL(含400 mg)加利多卡因2 mL混匀后,将穴位常规消毒分别快速刺入穴内,每穴注1.2~1.6 mL,每日治疗1次,7 d为1个疗程,间隔休息2 d后再行第2个疗程,第1个疗程后用药减量,抽西咪替丁注射液2 mL(含200 mg)加2%利多卡因1 mL,每穴注0.5~0.7 mL[32];⑤药用扑尔敏注射液10 mg,维生素B12注射液1000mg(或维生素C注射液100 mg亦可),分两份注射于一对穴位中,每日1次,连续治疗2~3次即停[33];⑥苯海拉明注射液10 mg(20 mg/支)、维生素C针0.5 g(0.5 g/支),分两份注射于2个穴位中,每日治疗1次[34];⑦静脉血2 mL、苯海拉明注射液20 mg,混合摇匀,注射于2个穴位,每日1次[35];⑧醋酸强的松龙混悬液25 mg加2%普鲁卡因2 mL,注射双侧曲池穴,每5 d治疗1次[36];⑨维生素B122 mL加利多卡因1 mL,1 mL/穴,3 d后改为当归注射液2 mL/穴,交替使用[37]。

2.6 穴位埋线疗法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取穴基本同针刺主穴,采用可吸收性羊肠线,有文献报道在埋线前先将羊肠线用西咪替丁[38]或中药[39]浸泡后使用。常用治疗频次为每星期治疗1次,10 d治疗1次,14 d治疗1次,20 d治疗1次。此疗法与针刺疗法相比,其优势在于能够减少患者就医次数,提高患者依从性。

孙刚等[40]取双侧膈俞、合谷、曲池、足三里、三阴交穴,用00号医用羊肠线剪成长1 cm的线段若干,浸泡在75%乙醇内备用。在无菌条件下,将羊肠线从针尖入口处穿入8号注射针头,将0.38 mm×50 mm针灸针剪去针尖,从注射针的针尾插入针芯,消毒穴位处皮肤,将注射针刺入穴位所需深度,出现针感后轻推针灸针,同时退出注射针,将肠线埋入穴位内,局部以无菌干棉球按压片刻即可,1星期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有效率88%。黄河等[41]取肺俞、膻中、曲池、足三里、血海、阳陵泉、三阴交等穴位并标记,根据取穴部位嘱患者采取合适体位,按照先背面,后正面的顺序埋线,以进针点为中心常规消毒皮肤。依需埋线穴位的深浅,用2%利多卡因1~2 mL局部麻醉。左手固定皮肤,右手持12号注射针,根据穴位深度,把1~3 cm0号或2号羊肠线送入预定位置。取出注射针,用无菌棉球或纱布固定保护1~2 d。5~20 d埋1次,3次为1个疗程。经治1~3个疗程后,痊愈率为62.9%,总有效率为90.3%。曾红英[38]取曲池、血海、膈俞、足三里穴,用9号注射针头作为套管,0.35 mm×50 mm毫针剪去针尖作为针芯,将先后用乙醇及西咪替丁浸泡过的3号羊肠线埋入上述穴位,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53例,经治1~2个疗程治疗后随访半年,其中治愈39例,占73.6%;显效7例,占13.2%;好转4例,占7.5%;无效3例,占5.7%。总有效率为94.3%。

2.7 其他疗法

2.7.1 头皮针疗法

莫晓枫[42]取额旁一带(双侧),顶颞后斜带(双侧),额中带,针体与头皮呈30°夹角刺入,得气后行小幅度提插泻法。结果显示,40例患者中痊愈29例,好转11例,总有效率为100%。

2.7.2 腹针疗法

陈丽仪等[43]以腹针引气归元方(中脘、下脘、气海、关元)为主穴,腹四关(滑肉门、外陵),调脾气(大横)为配穴,用0.22 mm×40 mm薄氏腹针专用针针刺,并配合神阙穴温和灸,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31例,痊愈15例(48.4%),好转10例(32.3%),总有效率为80.7%。2.7.3 He-Ne激光穴位照射

杨宇辉[44]采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10 mg/次,1次/d,同时联合He-Ne激光穴位照射(功率25 mV)曲池、血海、三阴交,每个穴位5 min/次,1次/d。总有效率为90.7%,优于单纯西药组(74.1%)。

2.7.4 穴位敷贴

张玉琴[45]采用中药加穴位敷贴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64例。穴位敷贴药物组成为,生地20 g,熟地20 g,当归10 g,丹参15 g,地肤子20 g,蝉蜕15 g,浮萍草20 g,诸药共研细末,以凡士林作为基质制成丸剂,每丸约9 g。使用时取一丸置于神阙穴处,并以特定电磁波照射,每次20 min,后以无菌棉垫覆盖药丸,外用医用胶布固定保留,次日治疗前除去。每日治疗1次,3星期为1个疗程,治疗1、2、3星期后,总有效率分别为46.9%、75.0%、93.8%。

3 讨论

综上所述,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或针刺配合火罐、药物、艾灸等治疗本病疗效肯定;采用针刺、火罐、药物等综合疗法较单纯针刺治疗,不仅提高临床效果,且能有效减少患者用药量,减轻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然而,从上述文献报道看,临床研究中尚存在以下几点不足,①评分标准不一致,即关于本病的治疗疗效,大部分文献都采用症状积分指数,但多为研究者根据诊断标准制定而来,缺乏统一评分标准,不同研究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别;②缺乏统一对照标准,现代医学治疗本病首选抗组胺药物,但各种抗组胺药物之间疗效各异,且疗程长短不一,不利于本病的规范化治疗研究,且有一部分文献仅为疗效报道,缺乏对照比较;③研究内容单一,即在上述文献中,大部分文章研究内容都停留在临床疗效的观察阶段,只有一小部分文章涉及到机理研究,如血液、免疫指标[3,46-48]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等;④关于运用艾灸疗法治疗本病的文献报道极少,表明该疗法在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中尚未得到重视。

针对以上不足之处,今后研究中可着眼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完善。

3.1 评分标准

可参考2009年10月欧洲变态反应和临床免疫学院皮肤病学组(EAACI)、全球变态反应和哮喘欧洲协作网(GA2LEN)、欧洲皮肤病论坛(EDF)、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联合发布的新版荨麻疹指南。新版荨麻疹指南关注的两个核心症状为风团和瘙痒。采用0~3分四级评分法,风团,0分为无;1分为轻度(<20个风团/24 h);2分为中度(20~50个风团/24 h);3分为重度(>50个风团/24 h或者大片融和的风团)。瘙痒,0分为无;1分为轻度(有瘙痒、但不引起患者的烦恼);2分为中度(引起患者烦恼、但尚未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或睡眠);3分为重度(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或睡眠)。统一评分标准,有利于各文献之间比较[49]。

3.2 加强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机理研究

目前国内外研究发现关于慢性荨麻疹的发病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①外周血的Th1/Th2失衡[50];②与IgE水平升高[3];③与血清白三烯水平升高[51];④与嗜酸性粒细胞升高[52];⑤与抗HP(+)[53]。可从上述几方面出发,探索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机制。

3.3 灸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研究

古代医学文献有关灸法治疗本病有着详细记载,如《千金要方·卷二十五·第五》:“隐轸:举体痛痒如虫齿,痒而搔之,皮便脱落作疮,灸曲池二穴随年壮,发即灸之神良。”《千金翼方·卷二十八·第五》:“头痛瘾疹,灸天窗七壮。”《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磐石金直刺秘传》:“风毒隐疹,遍身瘙痒,抓破成疮,曲池(灸、针泻)、绝骨(灸、针泻)、委中(出血)。”说明古代医家早就认识到灸法在治疗本病中的作用,然而从目前的文献报道来看,采用灸法为主治疗本病的研究稀少,有待今后加强研究。

[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521.

[2] 宋宁宇.针刺曲池穴治疗荨麻疹30例[J].河北中医,2005,27(9): 706.

[3] 高宏,李雪珍,叶文伟,等.粗针神道穴透刺治疗慢性荨麻疹对血清IgE的影响及疗效分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1):111 -112.

[4] 陈晓薇.针刺“荨四穴”方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论文,2009,5:25.

[5] 艾宙,张倩如,刘媛媛,等.温针灸治疗慢性瘾疹的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6,22(12):47-48.

[6] 李金娥,康明非,吕曹华,等.“热敏点”灸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30例[J].福建中医药,2009,40(1):13-14.

[7] 王英杰,柴维汉,王海瑞,等.赵氏雷火灸治疗慢性荨麻疹60例[J].陕西中医,2010,31(10):1387-1388.

[8] GENG Ping, TIAN Yu-hua, LIN Zhao-juan,.Therapeutic Effect Observations on Treatment of Urticaria with Acupuncture plus Garlic-partitioned Moxibustion [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04,2(1): 44-45.

[9] 路一.针刺合艾箱灸治疗慢性荨麻疹16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9,16(5):358.

[10] 高秀领,赵彦波,何力,等.针罐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4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8,40(4):74.

[11] 张颜,周建伟,黄蜀,等.针刺、拔罐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慢性荨麻疹3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7,16(2):42.

[12] 林蔚,夏晓燕.耳穴药物注射治疗急慢性荨麻疹[J].中医外治杂志, 2001,10(5):46.

[13] 石文英,钟荷君,章薇,等.自血穴位注射配合四物消风散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0,16(12):69 -71.

[14] 雷喜荣,周洁仙,丘红.经络穴位介入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应用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1):126-127.

[15] 徐佳,曲惠卿.针灸加自血穴注治疗慢性荨麻疹3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5,26(7):34-35.

[16] 陈志伟,聂小玲,苏爱雪.卡介菌多糖核酸穴位注射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34(5): 329.

[17] 纳猛,李兰英,王人可.卡介菌多糖核酸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2,16(1):32-33.

[18] 翟灵仙.卡介菌多糖核酸穴位注射联合口服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J].青海医药杂志,2010,40(8):22-23.

[19] 刘慧,张志勇.复方甘草酸铵穴位注射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8(5):303 -304.

[20] 王秀丽,马冬梅,秦兰英.胎盘组织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56例[J].中国针灸,2006,26(5):327.

[21] 朱云群,何川.针灸与穴位注射并用治疗慢性荨麻疹[J].中国乡村医药,2004,11(8):48.

[22] 刘富生.穴位注射黄芪液治疗慢性荨麻疹36例[J].医药产业资讯, 2005,2(18):71.

[23] 王金锋,张明,李斌,等.喘可治穴位注射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9):542-544.

[24] 陈勇.甘草甜素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5):318.

[25] 原凡惠,潘学东,张文宪,等.穴位注射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78例[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5):40-41.

[26] 刘汉利,张敬翠,陈东业,等.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35例[J].山东中医杂志,2004,23(1):32.

[27] 刘军,李西萍.转移因子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05,27(2):17-18.

[28] 董平,顾百文,王勇.组胺免疫球蛋白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120例疗效观察[J].沈阳部队医药,2007,20(6):414.

[29] 孙朝辉,王玉中.辨证选用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4):117.

[30] 廖军芳.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50例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 2001,12(5):67.

[31] 张姝.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57例分析[J].甘肃中医,2001, 14(4):61.

[32] 魏玲,苑贵毕.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1,21(12):715-716.

[33] 孙朝辉.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J].河南中医,2001, 21(4):55.

[34] 吴瑞兰.中西医结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5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7(9):82.

[35] 覃观华.苯海拉明加自血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80例的临床观察[J].肇庆医学,2008,(3):29-31.

[36] 刘新生.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23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0, 2(16):15.

[37] 徐火金,程玉芳.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53例疗效观察[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3(2):149-150.

[38] 曾红英.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53例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3,19(11):44.

[39] 岳代荣,李燕萍,龚一云,等.中药浸泡肠线穴位埋植治疗慢性荨麻疹[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0,21(5):42-43.

[40] 孙刚,孔兵,安祯麟,等.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0,26(1):85-86.

[41] 黄河,徐丽军,陈远胜,等.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124例[J].临床军医杂志,2009,37(6):1031.

[42] 莫晓枫.头皮针治疗慢性荨麻疹40例[J].浙江中医药杂志,2003, 13(7):360.

[43] 陈丽仪,郭元琦.薄氏腹针治疗慢性荨麻疹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5,25(11):768-770.

[44] 杨宇辉.左西替利嗪联合He-Ne激光穴位照射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0,23(8):701.

[45] 张玉琴.中药内服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J].光明中医,2008,23(10):1551.

[46] 艾宙,杨廉,路礅.针刺治疗慢性荨麻疹32例[J].上海针灸杂志, 2000,19(4):26.

[47] 唐春蕾,刘新国,刘丽君.针刺治疗慢性荨麻疹80例[J].中国针灸, 2005,25(4):252.

[48] 张冷,黄丽萍,唐春蕾.针刺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其对组胺和IgE的影响[J].临床军医杂志,2007,35(2):251-252.

[49] 赖维,谢小元,龚子鉴,等.荨麻疹:欧洲2009年指南和2006年指南的比较[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0,17(3):176-177.

[50] 张敏,李春阳.Th1-Th2失衡与慢性荨麻疹[J].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5,34(5):336-337.

[51] 林中方,温炬,陈宝田,等.消风散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白三烯水平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28(12):2169-2170.

[52] 林中方,陈宝田,曾抗,等.消风散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嗜酸粒细胞计数的影响[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7):7-8.

[53] 王亚美,吴远,李红艳,等.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9,34(4):409-411.

2011-10-24

李志元(1985 - ),男,2009级硕士生,E-mail:379363672@qq. com

纪军(1969 - ),女,副研究员,E-mail:acumox_sh@126.com

1005-0957(2012)05-0360-05

R246.7

A

10.3969/j.issn.1005-0957.2012.05.360

猜你喜欢
曲池荨麻疹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曲池穴主治病症的古代文献研究*
艾灸曲池穴防过敏
艾灸曲池穴防过敏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小穴位 大健康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中医研究(2014年8期)2014-03-11 20:29:2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39例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