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琳,魏广清
膝关节炎是中老年人最常见非炎症性疾病。笔者所在干休所2004-08~2010-08对此类患者采用中药熏洗治疗186例。其中男73例,女113例;年龄44~79岁,平均57岁。病程最长16年,最短3年;左侧72例,右侧65例,双侧49例;职业:干部102例,农民84例。186例患者主要症状均为疼痛,初期为轻微钝痛,以后逐步加剧。活动多时疼痛明显,休息后好转。患者多在静息或晨起时感到疼痛明显,稍微活动后减轻,称之为“休息痛”。疼痛可与天气变化、潮湿受凉等因素有关。患者常感到关节活动不灵活,上下楼困难,晨起或某个体位较长时间关节僵硬,稍活动后减轻。关节活动时有各种不同响声,多因关节面摩擦引起,有时可出现关节交锁。治疗方法:适当休息,较少负重,每天将中药:川芎15 g、当归15 g、乳香 10 g、没药 10 g、艾叶 10 g、透骨草 15 g、伸筋草 15 g、宣木瓜 15 g、血竭 3 g、苏木 15 g、桑寄生 20 g等加水 2500 ml,浸泡30 min,煎沸约15~20 min,药液滤入盆内,先熏后洗,等药液温度适宜时,用毛巾浸药液不断敷揉膝关节30 min/次,若药液变凉可稍加温后再洗。2~3次/d,每剂药煎2次,连用15 d。熏洗后逐渐进行股四头肌和膝关节屈伸活动。腿部肌肉练习,先练直腿抬高,在抬腿时逐渐给予阻抗。关节屈伸练习有一定基础后进行负重训练,辅助药物可用不良反应小的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186例患者经过以上方法治疗,随访1~4年,78例膝关节疼痛消失,功能良好,行走2 km患者关节无不适感,占42%;89例膝关节疼痛减轻,功能改善,占48%;19例膝关节疼痛缓解,生活自理,占10%。
膝骨关节炎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中老年多见,年龄是骨发病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某些内分泌、关节结构异常、对线不良及饮食习惯、遗传、种族等因素。长期疼痛导致膝部肌肉痉挛,使血液循环受到障碍,风寒湿趁机而入,疼痛逐渐加重、肿胀、屈伸不利或功能受限。拟方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消肿镇痛功能;有利于部分肌肉的操练和关节活动,改善膝关节僵硬状态,防止骨质疏松、脱钙、退行性改变加重。治疗简单,无痛苦,疗效好。适用于老年体弱,合并其他脏器病变和手术禁忌证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