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识别和防治技术

2012-04-13 02:12陈晓娟
四川农业科技 2012年8期
关键词:黑褐色白背飞虱飞虱

□陈晓娟

我省川南稻区每年均有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发生和危害,一般年份表现为6月迁入,7~8月份造成危害。但是,近段时间白背飞虱已在泸州、宜宾、自贡、广安和达州等地大面积危害,其迁入时间早、灯下虫量大、危害面积广、田间危害重,为近20年来罕见。

一、稻飞虱的发生

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成虫、若虫主要群聚在水稻下、中部的叶鞘和茎秆上危害,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刚发生时很容易使人疏忽,等到人们发现稻株萎黄时已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要密切注意稻飞虱动向,尽量在其发生危害之初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治,而准确识别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则是进行有效防治的前提。

飞虱在分类地位上属于同翅目、蝉亚目、蜡蝉总科、飞虱科,为不完全变态昆虫,一生要经历卵、若虫和成虫3个虫态。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均属于飞虱科昆虫,个体小,能跳跃,后足胫节末端有一显著的能够活动的距,触角短、锥状,翅透明,有长翅型和短翅型两个类型,短翅型腹部肥大,翅较短,前翅端不超过腹部,均有翅斑。要对二者进行区别,还需要从成虫体色、后足第1 跗节、头顶、额、颊、中胸背板等几个方面来看:

1.体色 褐飞虱体色分暗色与浅色两型,暗色型体褐色至黑褐色,浅色性全体黄褐色;白背飞虱则是淡黄色或黄白色。

2.跗节 褐飞虱后足第1 跗节的外侧有小刺,而白背飞虱没有。

3.头顶 褐飞虱头顶近方形、稍突出于复眼前方;白背飞虱头顶近长方形,明显突出于复眼前方。

4.额 褐飞虱的额中部最宽,而白背飞虱的额是近端部1/3 处最宽。

5.颊 褐飞虱的颊褐色至黑褐色,白背飞虱颊的颜色因雌雄而异,雌虫黑褐色,雄虫灰褐色。

6.中胸背板 褐飞虱中胸背板褐色至黑褐色,白背飞虱中胸背板是中部黄白色,两侧黑褐色。

褐飞虱若虫近鸡蛋形,头圆尾稍尖,白背飞虱若虫近橄榄形,头尾均稍尖。褐飞虱卵长约1.04mm,宽0.22mm,卵帽高0.24mm,宽0.15mm,香蕉形。初产乳白色,后变锈黄色,卵产于叶鞘或叶片中脉组织内,数粒或十余粒单行排列。白背飞虱卵长0.8mm,宽0.2mm,卵帽高0.17mm,宽0.14mm。新月形或豆荚形,初产乳白色,后变淡黄色,产于叶鞘中脉附近及叶片中脉组织内,通常不外露。

二、稻飞虱的分布

我省稻飞虱的发生分为3个区,川东南的泸州叙永、古蔺以及攀枝花金沙江及支流河谷地带为常发区。川东、川东北、川中部稻区为间发区,川西、川北为波及区。2012年稻飞虱在常发区早期的种群数量巨大,田间危害面积广危害重,为间发区和波及区提供了充足的虫源。我省川西等稻飞虱间发区和波及区由于防治稻飞虱的经验少,更要做好后期的稻飞虱监测和防控准备。

当田间稻株生长旺盛、营养条件好,有利于形成短翅型成虫;田间出现大量短翅性成虫时,预示着田间种群数量将急剧增加,气候条件适宜可能导致稻飞虱的爆发。当植株衰老、营养条件恶化,有利于形成长翅型成虫;田间长翅型成虫出现数量大增时,意味着外地虫源的迁入或者本地虫源即将迁出。稻飞虱发生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迁入虫量和迁入后的田间气候条件。如果迁入数量大,夏季凉爽、秋季气温偏高,则有利稻飞虱的繁殖危害,导致爆发。

三、稻飞虱的防治

稻飞虱的防治要根据发生虫种、虫态、虫情轻重及药剂特点等综合考虑。一般地,从数量上来看,稻飞虱百丛虫量达1500 头以上时,就要立即进行药剂防治。

有机磷类的毒死蜱、敌敌畏,烟碱类的吡虫啉、噻虫嗪、氯噻啉、烯啶虫胺、啶虫脒,氨基甲酸脂类的异丙威,以及具有抑制昆虫几丁质形成的噻嗪酮等农药,目前均可用于我省稻飞虱的防治。

不同药剂的速效或持效性均有不同,应根据田间飞虱发生情况选择用药。吡虫啉、毒死蜱、敌敌畏、异丙威等农药均是作用于乙酰胆碱酯酶的神经毒剂,因此对稻飞虱的速效性很高。而噻嗪酮主要是抑制飞虱的几丁质合成,在幼虫蜕皮时引起死亡,因此其速效性较差,而持效性较好。

若田间以长翅型成虫为主,说明是刚迁入的种群,应首选速效性好的药剂品种如10%吡虫啉(30~50g/亩)、48%毒死蝉(50~80ml/亩)等,以迅速降低田间种群数量减低危害;若田间以短翅型成虫或若虫为主,则一定要速效持效的药剂同时选用,或者直接选用复配药剂如18%吡噻嗪WP、25%噻异WP 等,以提高防治效果。常发区施药周期长,施药次数多的情况下,切记不同农药品种交替使用,尽量减缓稻飞虱的抗药性上升,确保农药的使用寿命。

需要注意的是,白背飞虱和褐飞虱主要在植株中下部取食危害,施药时以稻株中下部为重点喷施部位,并且一定要保证对水的量(亩用水量不得少于50kg,机动弥雾亩用水量不得少于25kg),确保中下部打透。而且最好选择晴天的早晨或傍晚施药,遇雨则增加施药次数,保证防治效果。

猜你喜欢
黑褐色白背飞虱飞虱
广西野生稻Y11抗白背飞虱QTL定位
50%吡蚜酮WG对水稻褐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褐飞虱体内共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南安市白背飞虱发生的气象条件及虫源地分析*
平铺镇近20年来白背飞虱发生特点、成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三种稻田常见螯蜂对半翅目害虫的寄主偏好性及控害作用
紫苏种子表观性状与含油率的相关性分析
珍奇的贝壳
广东稻区褐飞虱对烯啶虫胺和呋虫胺的敏感性测定
不同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取食和产卵选择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