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晓明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奶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乳品是重要的“菜篮子”产品,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政府为促进奶业持续发展,先后出台了奶牛良种补贴政策等一系列扶持政策。2011年5~12月,调研组对全国180家规模奶牛场进行了调研,就奶业扶持政策落与实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奶牛补贴政策的建议。
为加速奶牛品种改良,促进奶牛养殖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国家于2005年出台了奶牛良种补贴政策。奶牛补贴品种主要是荷斯坦奶牛、奶水牛、乳用西门塔尔、褐牛、牦牛、娟珊牛和三河牛。补贴对象为使用优质种公牛冷冻精液进行品种改良的奶牛养殖者,包括散养户和规模养殖户都能拿到。补贴标准是按照每头能繁母牛每年使用两剂冻精计算,分不同品种,荷斯坦牛、娟姗牛每剂冻精补贴15元,其它奶牛品种每剂冻精补贴10元。
调研的规模奶牛场中有132家享受到良种补贴,占牛场总数的73.33%;32家奶牛场没有享受到良种补贴,占牛场总数的17.78%;16家牛场不知道良种补贴,占牛场总数的8.89%。
为保护奶牛后备资源,“婴幼儿奶粉事件”后,国家出台了后备母牛补贴政策,对享受奶牛良种补贴改良后的优质后备母牛每头一次性补贴500元,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给予补助,东部地区补贴由地方财政负担。
调研的规模奶牛场中,有66家享受到后备牛补贴,占牛场总数的36.67%;60家牛场没有享受到后备牛补贴,占牛场总数的33.33%;54家不知道后备牛补贴,占牛场总数的30%。
为改善奶牛场农业装备结构,提高农机化水平,国家将牧业机械和挤奶机械购置纳入财政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国家对奶牛养殖农户购置牧业机械和挤奶机械给予补贴。
调研的规模奶牛场中,有78家享受到机械购置补贴,占牛场总数的43.33%;62家没有享受到机械购置补贴,占牛场总数的34.44%,40家不知道机械购置补贴,占牛场总数的22.23%。
为降低奶牛养殖业的疫病风险,国家将患布氏杆菌病、结核病而强制扑杀的奶牛,列入畜禽疫病扑杀补贴范围,具体办法比照口蹄疫扑杀补助办法执行。
调研的规模奶牛场中,有38家曾享受过奶牛重大疫病方式和扑杀补贴,占牛场总数的21.11%;90家没有享受到奶牛重大疫病和扑杀补贴,占牛场总数的50%;52家不知道奶牛重大疫病防治和扑杀补贴,占牛场总数的28.89%。
为增强奶农抵御风险的能力,有效保障奶牛养殖安全,国家建立了奶牛政策性保险制度,政府对参保奶农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中西部地区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补助,东部地区补贴由地方财政负担。
调研的规模奶牛场中,有72家享受到了奶牛政策保险补贴,占牛场总数的40.00%;70家没有享受到奶牛政策保险补贴,占牛场总数的38.89%;38家不知道奶牛政策保险补贴,占牛场总数的21.11%。
为加快推进奶牛养殖方式的转变,由传统养殖模式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国家发改委在2008年决定安排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改扩建。国家对符合中央补助标准的养殖小区(场)的水电路、粪污处理、防疫、挤奶设施及饲草料基地建设等给予适当投资补助。对年存栏200~499头的养殖小区(场),中央每家平均补助投资50万元;年存栏500~999头的养殖小区(场),中央每家平均补助投资100万元;年存栏1000头以上的养殖小区(场),中央每家平均补助投资150万元。
调研的规模奶牛场中,有68家奶牛标准养殖场建设补贴,占牛场总数的37.78%;有66家没有享受到标准养殖场建设补贴,占牛场总数的37.67%;有46家牛场不知道奶牛标准养殖场建设补贴,占牛场总数的25.56%。
为了帮助奶农渡过难关,恢复信心,保护奶业基本生产能力,国家相关政策要求,金融机构要对奶牛养殖农户、奶农合作社等提供信贷支持,开发适应奶业的金融产品,搞好金融服务;地方人民政府给予适当贴息补助。
表1 奶牛养殖补贴和落实政策情况
调研的规模奶牛场中,有38家享受过奶牛养殖信贷优惠,占牛场总数的21.11%;114家没有享受到奶牛养殖信贷优惠,占牛场总数的63.33%;28家不知道奶牛养殖信贷优惠,占牛场总数的15.56%。
上述各项奶牛扶持政策的落实情况如表1所示。
奶牛补贴政策的实施,调动了奶牛场的积极性,稳定了奶牛场的收入,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奶牛养殖者风险防御能力,有利于奶牛养殖业的平稳发展,得到了大部分奶牛场负责人的认可。但由于我国奶牛补贴政策开展时间不长,仍处于探索阶段,还有些问题需要解决:
当前养殖户对国家的奶业补贴政策有所了解,但不全面、不准确。调查显示,在所列举的奶牛良种补贴、机械购置补贴、奶牛政策保险、标准养殖场建设补贴、后备母牛补贴、奶牛重大疫病防治和扑杀以及养殖信贷优惠7项扶持政策中,不知道其中1~2项的有43.4%,不知道其中3~5项的有27.2%,全都不知道的有8.5%;有些即使了解,也说不清楚。这充分说明,奶业补贴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不足,宣传不到位。
在已经实施的各项奶牛养殖扶持政策中,从享受到补贴的奶牛场比例来看,奶牛良种补贴最高,为73.33%,其余各项政策奶牛场享受比例较低,均未超过50%,分别是:机械购置补贴(43.33%)、奶牛政策保险(38.89%)、标准养殖场建设补贴(37.78%)、后备母牛补贴(36.67%);享受补贴比例较低的是奶牛重大疫病防治和扑杀(21.11%)和信贷优惠(21.11%)。
在调查的180 家奶牛场中,养殖户获得信贷优惠比较困难,获得此项优惠的奶牛场仅占牛场总数的21.11%。奶牛场负责人普遍反映:奶牛养殖业周期长、风险大、投资大,当前,饲料价格上涨迅速,奶牛场需要资金的支持,迫切需要政府能将贷款优惠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以奶牛养殖户在生产中的实际需要为制定和调整政策的重要依据,因地制宜地出台相关政策。同时,政府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完善补贴政策的标准和操作流程,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奶牛补贴政策体系。
政府应加大对奶牛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让更多从事奶牛养殖的奶牛场(户)了解国家对奶业的扶持政策,让有条件的奶牛场及时申请国家补贴项目和资金。同时,要树立典型,用身边的实例证明奶牛补贴政策的积极作用。而各级政府也要及时下发各项符合条件的补贴,让补贴政策真正发挥实际作用。
针对商业银行往往害怕奶牛养殖场(户)无力偿还,不愿意贷款给奶牛养殖场(户)的实际情况,政府有必要加大对奶牛养殖业的信贷扶持,创新信贷担保和抵押方式,放宽贷款额度和时限。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给予贷款贴息、贷款展期和免收罚息等优惠政策,积极开拓农村信贷,设立和用好小额贷款,或由地方政府或龙头企业出面担保,让奶牛场(户)获得发展奶牛养殖所需资金。
由于奶牛养殖业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和运行周期,补贴政策也不是万能的,况且我国奶牛养殖补贴政策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因此需要政府从大局和长远考虑,实现扶持政策的连续性和长期性,根据奶牛养殖业的发展规律和市场需求建立起能够促进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