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蓉(黎族)
(琼州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海南 五指山 572200)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涵义,理论界还未形成统一的说法。目前,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观点。狭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区别于课堂教学,是利用社会实践等形式组织的教学活动,主要采取参观、实地考察、实地调研、现场参与、共同研讨等形式;广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除了进行理论教学之外所有与实践相关的教学方式,它既可以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之中,更多的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之外。
无论是狭义和广义的观点,必须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用实践活动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行为,它是在教师指导下,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教学大纲,按照教学计划组织和引导大学生参与实践学习,以获得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方面的直接体验,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为目标的教学环节。应该区别于一般的社会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一)以社会实践代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虽然《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教社政〔2005〕5号)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强化的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但是并没有明确开展实践教学的具体形式。当前,部分教师和高校管理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把握不准,在一些人看来,只有走出课室,组织学生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烈士陵园、展览馆等,或者走出校门到工厂、农村、社会进行参观访问、调查研究才算得上是实践教学。如果这样认为,就会让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举步维艰。由此带来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全面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困难。《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教社科〔2008〕5号)中明确提出:“要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践教学已经纳入学分管理,对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有了“量”和“质”的要求。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和场所都比较匮乏,加上综合经费不足、师资短缺等方面的因素,组织大规模的“走出去”实践教学是很难经常做到的。如果仅仅以参观、考察、调查等“走出去”的社会实践作为实践教学活动,其难度实在太大。
二是限制了学生广泛参与实践的途径和空间。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体现,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联系历史和社会现实讲解理论、阐明问题,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实际说明问题、理解问题,从而增强思想理论的时代感和针对性。为契合这一基本要求,许多高校通过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参观企业事业单位、乡村、革命纪念地等方式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活动。这些活动无疑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方式,但是,如果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仅仅局限在社会实践上,甚至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必须离开课堂、离开学校到社会中去联系实际,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学生通过其他方式参与实践教学的途径,把实践教学仅仅停留在“走出去”,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广泛参与的空间。
三是无法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规范性和教学质量。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政治性、政策性、理论性和教育目的特殊性等特点,在实践教学实施环节,在内容上也应有针对性,组织形式上也应有可控性。目前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尚停留在一般性要求上。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思想政治任课教师已经默认了一个事实:凡是学生走出校园,开展志愿服务、参观调查、“三下乡”或者“四进社区”活动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而不用管学生开展什么类型的志愿服务、参观什么地点、调查什么情况等,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很难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由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普遍沿袭过去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考核的内容仅仅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认知”的考察,或是简单机械地给学生的实践心得打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考核,还没有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也没有明确、规范每一个环节的评分标准,综合评定成绩,更缺乏通过多种考核方式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检查。因此,对学生的实践活动难以作出准确、客观地判断,也无法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全过程围绕高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质量目标,循序渐进地开展各项教学实践活动。
(一)明确实践教学的具体形式。结合各方观点,笔者认为实践教学形式大致分为以下四种:一是课堂实践。课堂实践是指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组织的由学生自己完成的实践活动。包括课堂讨论、演讲、案例分析、辩论、影视教学资料片观摩等。二是校内非课堂实践。校内非课堂实践是指在校园内、课堂外,教师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的,要求学生课下完成的;或是学校和各类学生组织组织的各种实践活动。包括专题讲座、撰写论文、科技文化艺术汇报演出、知识竞赛、辩论赛和各类纪念日、节假日、校庆等庆祝活动等。三是网络实践。网络实践是指学生在网络上,通过浏览红色主题网站、网上党校、网上团校等教育网站并主动参与师生网上互动、校园BBS以及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等方式,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网络文明习惯。高校还应充分运用校园网络系统,构建网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基地,设置教学要点、教师释疑、教案参考、资料查询、热点讨论、教师信箱、模拟测试题库等功能,实现资源共享,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领域。四是校外实践。校外实践也叫社会实践,是指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实践活动。包括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义务劳动等。
(二)建立多样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在确认实践教学考核占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考核适当比例的原则下,应提倡实践教学考核内容、方式的灵活性。
在考核内容上应该注重考核过程中对于实践态度,实践能力和实践成果的考核。如通过考核学生是否按照教师的安排参加实践活动及参加活动的数量来考察学生的实践态度;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马克思主义运用的熟练程度来考核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能力;学生为实践活动作出贡献大小以及活动结束后形成的体会、论文及调研报告等文字成果来考核学生的实践成果。
在考核方式上,以参观、调研等方式进行的实践教学,由学生提交调研报告或小论文;对某一个问题专题研讨的实践教学,视学生现场答辩情况或提交讨论发言稿。实践教学考核,还应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将学生个人评价与学生集体评价相结合;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评价与辅导员、班主任的评价相结合,形成多方合力,共同参与的评价模式,力求做到实践教学考核的科学、客观和公平,使考核成为增强实践教学实效的重要手段。
(三)整合资源构建“大思政”教育模式。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三条主线:一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以思政教育教师为主;二是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包括学生工作处、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和班主任;三是群团组织,包括团委、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学生社团等。如果在学校主管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将三条线有机结合,统筹制定完善科学的实施方案,整合资源、部门联动,形成合力,那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空间将会有很大程度的扩充。比如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各类学生社团活动以及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等都紧密联系当前形势,设计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上升到教学行为的高度。
校园文化活动和辅导员的常规管理工作融入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体系,可以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提高文化品位,也能使辅导员工作实效性和针对性更强。在整合资源对学生实践教学进行考核时,可以借鉴“大学生素质拓展卡”和“青年志愿者服务登记制度”,以活动量兑换教学学时,以活动效果和成果兑换学分,其具体做法,还需要各学校根据校情拟定周密的考核方法。
[1]张国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本涵义和基本方式 [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2).
[2]郭纯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J].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8,(5).
[3]刘建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究 [J].咸宁学院学报.2010,(3).
[4]刘世华,吴绍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认识局限及对策论析 [J].教学与研究,2008,(4).
[5]王江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综述 [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1(12).
[6]李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若干问题解析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