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晓波
(浙江省东阳市医药药材有限公司 东阳 322121)
在江南近现代农村,竹编器物在民众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浸淫于民间诸习俗中。其中不少竹编日用品,书有内容多变的号字,犹如一道璀璨的文化风景线,横亘于人们的视界。像托篮、酒箩、凉笼篮等盛器和斗笠,均书有吉祥语。号字多以毛笔书写,极富笔情墨趣,亦有托篮系竹嵌文字,也是风格情调十足。
号字倚书法艺术之精妙,展文学语汇之精深,使竹艺佳品更显高雅精致,是一项文化蕴意深厚、群众性特色鲜明的民俗活动,既具观赏价值,更具传承意义。
本文所列,是流行于浙江东阳、诸暨等地、书于竹编器物的典型号字作品,现就其思想表达和艺术创造作粗浅的探讨。
这是号于托篮上的常用吉祥语、祝愿语。在号字竹器中,最大宗要数托篮。托篮在义乌一带又称“凉篮”。 聪明的能工巧匠用端直柔韧的竹材破成轻薄的篾片、精细的篾丝,在进行设计造型的基础上,织出美观结实的托篮。托篮成对,可供肩挑。每只由3级托盒叠成,高约70 cm。顶部有盖,上面2托活动,底托进柄。每托中空,礼物或赠物盛其中。托盒外侧分成4格,每格由篾匠在平面上编出一字,连成4字吉祥短语。其汉文字外观形态有着斑斓多姿、规整秀气的表现。
最热烈的表达当属“洪福齐天”。 该词称颂人福气好,运道佳,与天相齐。文学作品多有使用,如元关汉卿《西蜀梦》二折:“这南阳耕叟村诸葛,辅佐着洪福齐天汉帝王。”该号字用极其精练的语言,抒写了亲戚之间因长期交往而形成的真挚情感和对未来灿烂生活图景的憧憬,刻画了祝福操办喜事者福气临门、财运亨通、阖家幸福、诸事顺利的心理特征,显得简洁丰蕴。
这是酒箩所书之语。该器物分为2层,外为浑篾即竹丝所编,内由扁篾织成各种形状。主要用作装酒。编制好后,必定要油漆一新,光鲜红亮,以显喜庆气氛。在江南农村,每逢嫁女仪式,男方必用酒箩挑酒4担送至女方,作为聘礼。也有在亲友新房落成时挑酒行礼的。号字时,以毛笔书于酒箩外侧。字皆方正清雅,不可有些许随意,更不能潦草歪斜。
“永结秦晋”一语堪称中华典故之精品,耐人寻味。春秋时,秦晋2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号上此语,喻指2家联姻。文学作品引用,如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六回:“主公慕将军,欲求令爱为儿妇,永结秦晋之好。”此语显示出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历史知识方面的积淀,体现了天下夫妻应坚守爱情之忠贞,相互提携,白头偕老的思想精髓,在语言技巧和书法艺术上均达到较高的水平,具有经典号字的永恒价值。
这是号写在“凉笼篮”、“小饭篮”、“小斗篮”上的吉祥语。所号物事,均为亲眷间往返时使用的各种盛具。凉笼篮有柄可提,篮呈椭圆;小饭篮上口大,下口小,有柄,篮呈圆形;小斗篮扁篾所织,有柄,篮呈正方形。号字均在篮外侧。
最值得赞赏的还是“礼轻义重”,凉笼篮之类的确盛装不了多少礼物,礼物虽然很轻,但情意却很深厚。词固然俗气,不过,古典文学中屡见其语,如元李致远《还牢末》:“兄弟,拜义如亲,礼轻情重,笑纳为幸。”该语展现了喜事的热烈和人们的欢乐,诠释了亲戚间的绵绵情意和休戚与共之意向,语言朴实,感人至深。已成为凉笼篮书写最多的字号。
这些斗笠上的号字做的是头顶文章。作为竹编器物,斗笠外层裹织扁篾,内藏箬叶或棕丝,中间突起,有大箬帽、小箬帽之分。号字多见之于大箬帽。大箬帽在防雨方面功能突出,适合下雨天在田间干活。农夫多配以蓑衣。斗笠号字所呈意境清新淡雅,内容皆跟云雨有关。
语意颇为含蓄的自然是“结箬成云”。 该词采用了暗喻修辞格,且用得很好很成功。作者在不出现斗笠相关字眼的情况下,将其比喻成阴雨天青灰色的云朵,说明了箬帽的形态美,描述了箬帽防雨之效,描绘出一幅清丽动人的画面。其实,云体往往由液态水滴所组成,当云滴增大为雨滴,就会下雨。不过,文艺岂能和科学划等号呢!
竹编器物上这些充满思想光辉的号字,在弘扬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同时,唤起人们强烈的亲情意识和高雅的文艺情趣,成为教育下一代的生动教材。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消费观念的变化,托篮、酒箩、凉笼篮、斗笠等竹编器具,在江南地区全然没有了往日的兴盛局面。即使在农村,使用人群也在日渐缩小。而挥洒于竹器上的号字,更是属于稀罕之物,满目所见皆为无字竹器。幸得文化界人士广泛搜罗竹器号字,使一部分号字作品得以保存和流传。江南地区在传承竹编技艺,传播竹编文化的同时,更要关注和拯救号字习俗。可在新型器具上提倡号写吉祥语,使之发扬光大。
[1]蒋贵荣.画水民俗文化[M].东阳:画水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