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岩
(山东科技大学 文法学院,山东 青岛 266510)
任何教学改革都是为了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也不例外。 提高实效性既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直接目的,更是衡量和检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1]。 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一方面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在校大学生的吸引力、 说服力,以及大学生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接受、认同及实践,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程度;另一方面是指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的程度。以往谈到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往往是围绕提高前一方面的实效性进行的,本文则主要探讨如何为提高第二个方面的实效性而进行改革。 概括地说,这方面的教学改革应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 “四有”新人为宗旨,着重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关怀功能。
知识经济的特点是以智力资源(以智力劳动为主的人力资本和构成知识产权的无形资产,即知识和资本的统一)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和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形态[2]。 它将人类的主导资源由能源、物质变为知识,并且会更加注重人类自身价值、尊严和潜能的开发。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思维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前所未有地增大,在知识创新及其引发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成果中,无不凝聚着创新思维的贡献。 创新思维显然已成为一个国家富强的源泉,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推动力。 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 我们培养的人才应具备创新思维的能力。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而创新型国家要由创新型人才来创造,因此,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环节。 尤其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正在追求跨越式发展的大国而言,建设创新型国家,更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要激发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造就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 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发展”揭示的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变化。 这样看来,人的“发展”同时也意味着人及人类社会的不断创新。 而这一切必然以人为主体,是人通过实践活动能动地改变客观世界、借以创制新事物,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不断走向自由和进步的历史。 人的本质和价值也就是创新,因而人的创造性就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价值的体现,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特点。 正如马克思所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3]“现实的人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物是有意识、有目的、有理性、能思维的存在物,是有精神能力、精神生活的存在物,这决定了人最终是一种理想性的、追求自由的存在物。”[4]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其创新性的表现, 是人类不断地否定现实、发展现实的活动,同时也是使人类的创新性得以更充分地表露出来、使人的本质属性更为丰富和完善的活动。
大学生“人文情怀”教育的依托或载体是人文学科。 从高校开设课程的普遍情况来看,与“人文情怀”教育有关的课程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具体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这些课程无疑是大学生创新思维培育的特有资源。
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全面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5]。 高等教育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一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思维,目的在于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 这就决定了当今高等学校既要重视其工具性的功能,即教给学生知识和能力;又要重视其目的性功能,即塑造人的精神家园和思维能力方面功能。 人文资源以其特有的方式关注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而创新的目的也就在于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更是一个 “总体的人的教育生成过程”,“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使人的价值不断升值或增值的过程”。 “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人的价值最充分的体现,又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理想境界。”[6]
当前高等院校学生、尤其理工类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由于普遍面临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相对匮乏,而使得学生在知识视野的拓展和思维方法的贯通上大受限制。 这就为我们从人文教育的视角探寻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现实途径提供了有利的根据。一方面,人文教育为创新思维的衍生拓展了坚实广阔的知识视野,唯有立基于广阔的知识视野之上,才有可能在触类旁通中悟出思维方法的形而上之道。另一方面, 人文教育对整体世界规律性问题的关注,为知识的创新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
20 世纪科学的空前繁荣和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也给人类造成了诸如战争、环境破坏以及人自身危机等巨大的灾难和威胁。 正如胡塞尔所批评的,这不仅无助于科学,而且无益于人生。 “科学观念被实证地简化为纯粹事实的科学。 科学的‘危机’表现为科学丧失生活意义”[7]。 解决危机的关键在于对科学在观念上的正确把握和定位,而这有赖于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清晰体认、有赖于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弘扬[8]。 人文教育可以弥补科技创新的不足,促使其以人文理性纠正当前工具理性单向度发展的偏向,保障创新思维本身健康向上的发展维度。 同时,人文教育本身的政治性关怀和社会性关注,有助于为创新思维创造自由、宽容而又充满竞争激励元素的社会环境,使人的精神、思维在自由、和谐状态中得以展开创新的翅膀。
科学的思维能力是基于表象、直感和想象为主的形象思维能力与基于概念、判断和推理为主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机结合和具体运用。 创新思维则是指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 一切需要创新的活动都离不开思考,离不开创新思维,可以说,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开始。 而创新思维需要创新思维能力的支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哲学部分系统地阐述了一些普遍的科学规律,如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 对于这些规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对事物的观察从现象上升到本质,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 同时,又可以使学生在创新活动中不会墨守成规, 只拘泥于单一的思维方向,而是去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从而使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全面启发。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要传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更重要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还是关于方法论的科学。 通过教学,可以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使他们通过科学的选择和学习, 去优化知识结构、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 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机械灌输知识的片面性,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们所说的创新,在一般意义上是指有利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 当然,一个新的理论观点、一项新的技术成果也可能为个人或某些集团所利用而危害人类,这就要靠社会意识形态的引导去规避。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肩负着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重要使命。 通过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可以使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从而引导和保证大学生创新行为的正确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作为引导大学生成长的主流意识形态, 从根本上决定着他们的世界观、思维方式、价值导向、审美情趣和理想信念,可以帮助大学生用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9]。 2004 年8 月6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也强调指出,要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在学生素质全面提高中人文关怀的特殊作用。 我们应本着尊重规律、解放思想、贴近实践、注重内化的基本原则,围绕教材建设、课堂内外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改进等各方面着手进行改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施改革的力度明显加大,这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也随之出现了一些创新误区,当前这些误区主要表现为“泛政治化”、“去思想化”、“不作为化”和“多媒体化”等[10]。导致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等同于一般自然科学的知识传授、 知识教育,忽视其精神实质及现实运用,淡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功能,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功能。 着眼于开发创新思维能力、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应本着突显人文关怀、启发创新思维的原则进行设计,具体举措如下。
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首先应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的育人规律。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规律通常是指一种联系或关系, 是事物本质的体现,而这种联系或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所谓的教学规律,“在教学理论界,大多以列宁关于规律的经典定义,即‘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作为理论依据”[11],可以理解为,教学规律是客观存在于教学过程中的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本质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稳定性、必然性等特点,是制订教学原则、选择和运用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科学依据。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同样应遵循本学科自身的规律,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同学科的具体特点,探寻其内在规律。 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偏重于抽象思维,法制教育则体现为实践应用,等等。 在教学中,教师应遵循知、情、信、意、行相结合的教学规律,通过一系列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活动,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 也有些规律是各学科所共同的,例如诸学科的教学体系都具有相对完整性, 教学体例都具有严密的逻辑顺序性等。准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各学科的内在规律,充分尊重教学规律,就能事半功倍,顺利实现教学目标,进而为学生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能力支撑。
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 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应将马克思主义的这种精神贯穿于大学教育的课堂之中。 我们应当在尊重客观实际的基础上,真正实现思想的解放, 不能拘泥于书本和形式。 2004 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任何学科的教学内容都必然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同样应随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不断调整教学内容。 我们应从“基础”课的特点出发,真正贯彻“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把具有逻辑性、系统性和创新性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 应根据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尤其是针对我国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更新、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富有时代气息。 因此,我们应及时吸收当前理论界和具体科学发展的新成果,积极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特别是应根据时代发展变化的特点增加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能力的教育,尤其应注意在组织、安排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合理地进行知识的整合及问题情景的设置,侧重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实践不仅是真知的源泉,也是创新的源泉。 在实践中,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对实践对象的认识,增强情感、磨炼意志,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而且也能够锻炼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2]。 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本身就是对人民群众实践、创新活动的概括和总结。 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在实践教学中,首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教育,特别是对现实和未来的重大问题,以及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学生提高认识。 还应充分利用课堂以外的时空,组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如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网络调研、课外阅读、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时事报道评论等活动。 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对社会实践中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进行概括和总结。 对新出现的问题,教师应结合身临其境的感受提出解决的设想和建议。 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更多地接触、了解和认识社会,拓宽视野、活跃思维,从而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潜力。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中介环节。 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因此,在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上,教师一方面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满堂灌式”、“填鸭式”授课模式,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提高教学实效,另一方面,则应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双向互动式教学等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学生在探讨、质疑和研究中进行探究式学习,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当然,对于教学手段的改进也应有足够的重视,关键是电化、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适度应用。 不能因其直观性、生动性和趣味性的特点足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单调的缺陷, 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流于 “多媒体化”,因为再好的形式也是要为内容服务的。
正如前文所论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宗旨一方面是提高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在校大学生的吸引力、说服力,以及大学生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接受、认同及实践,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另一方面是指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前者要求我们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后者则要求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内化。 以“灌输”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只拘泥于灌输式的书本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缺少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改革应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指导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的欲望,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13]。 教师应在教学中营造民主氛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培养“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的精神,敢于向教师、书本质疑、问难,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要引导学生从学会回答教师的提问转为学会向教师提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现阶段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改革,应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主旨。 为此,我们应始终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和创新教育相结合,把培养学生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结合起来。 教学改革应秉承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坚持把“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个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最终目的和归宿,还应遵循学习主体理论,切实发挥学生主体性,体现把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窠臼中解放出来的人文关怀精神。
[1] 聂 毅. 议高职实践教学定位管理[J]. 职业技术教育,2002(31):32-35.
[2] 赵玉林. 创新经济学[M]. 北京: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28.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
[4] 倪志安 侯继迎. 实践思维方式与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关于人学的总体性方法论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10-16.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6] 李建俊.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视阈下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8):30-31.
[7]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 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张庆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5-7.
[8] 王帆宇.人文教育: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J].现代教育科学,2011(1):50-52.
[9] 谢旭辉. 用科研方法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9(8):59-64.
[10]王雄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摭论[J].江苏高教,2010(3):80-82.
[11]胡淑珍.论教学规律的特点——兼论教学论教材中的某些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1999(5):62-65.
[12]张洪儒 谢志英.大学生创新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39-141.
[13]王晓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J].教育探索,2006(7):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