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开放式分层教学模式探讨

2012-04-12 15:04豆艳荣
关键词:开放式分层思政

豆艳荣

(安徽科技学院 思政部,安徽 蚌埠233100)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信息化、多元化社会的到来,以及当代大学生主动意识增强、主体地位提升,高校思政课继续沿用传统的 “一刀切”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也影响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时代需要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开放式分层教学模式凭其实用性与科学性优势应运而生。

一、开放式分层教学模式简介

(一)基本概念

何谓开放式分层教学模式?这是一种在分层教学模式基础上,增添了开放式教学理念部分元素的新的教学模式。 “开放式”,指的是教学理念。按照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开放即 “解除限制、禁锢、封锁等”。运用于教学理念中,表现为教师在教学中要解放思想,同时具有使学生解放思想、活跃思维的意愿与能力。 “分层教学”,是教师有意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根据学生情况、按照一定标准打乱原自然班进行重组,分成各学习小组或新的班级,在学生层次接近的小组或班级内统一授课;各小组或各班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与课程考核根据学生的层次差异而遵循不同的标准。

开放式分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 “个别化教学”[1]理论与人本主义的教学思想,着眼于学生个体潜力和人格的发展,是一种在开放式教学理念下运用分层教学的个性教学模式。

此模式的教学目标是:认识并充分尊重、包容学生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二)基本原则

1、分层要坚持服务学生发展的动态性原则。动态性原则 “根据不同情况,确定和采取不同的措施、方法,实行动态调节,使行为结果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2]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与理念各有不同,教育对象有特定的成长规律,各门课程的性质与特点也相差甚大,这些客观因素都会影响到分层标准。因此,分层标准要服务学生发展的动态性原则,切忌短视和一成不变。分层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基本情况,还要考虑社会需求对学生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需求更加务实,其学习的目的除获取知识外,更看重知识能够为其带来的经济利益以及能否为他带来一份理想的工作。”[3]以及知识、能力与情感培养的动态性、长期性、阶段性,各层次的连续性。

2、分层教学要体现出层次性原则。分层教学要避免过去 “一刀切”模式忽略学生的差异,在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考核上要体现出鲜明的层次性。至少应分出两个层次,一般会确定三个层次。“以分层的整体性和激励性为原则”,[4]各层次既要有差异,也要有递进的关系,以便学生作出调整时,能找到容纳、适合自己的层次。这是鼓励学生的举措。既不反对学生满足自己所在层次,也不压制学生提高或降低所在层次。毕竟学生是有生命力的个体,存在很多变数。

3、课程考核要以面向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原则。传统的 “一刀切”模式下,统一的课堂教学出现部分学生 “吃不饱”,部分学生 “吃不下”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统一标准进行考核,出现所谓优生、中等生和差生现象。而开放式分层教学模式具有包容性的特点,根据多层标准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考核,使学生在自己所在层面得到考核,更适合自身特点。这种模式以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原则,可以照顾到全班同学,针对不同层次设置不同标准来考核,避免一个模子衡量所有学生的弊端。

4、采用开放式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遵行兼容性原则。开放式分层教学模式反对用同一标准面向所有学生,因此在开放式教学理念下,按照分层标准重新组合成学生较接近的小组或班级。在重组的小组内或班级内仍是统一授课,只是各小组或各班级之间存在层次差异。所以,本模式在教学方法上可以与各种教学方法兼容,如案例教学法、研讨式学习、情景教学、体验式学习等。分层后各小组或各班学生基本处于同一层次,在选用教学方法时,可以依据学生的层次以及特定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高校思政课实施开放式分层教学的必要性与实效性

(一)落实思政课教学效果的要求

高校思政课的课程性质是公共必修课,多是大班教学,有的课堂是三个、四个不同专业班级的合班。“一刀切”统一教学模式显然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对比一下高校其他公共课的教学情况,如公共英语、高等数学课程。“教育部发布的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要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立体化、网络化、个性化英语教学和学习的实际需要。教师应创造合理的教学环境,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力,以达到掌握学习的目的。”[5]在教育部的鼓励下,很多高校公共英语课程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重新组班,进行分层教学,制定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课程执行计划,在课程考核上也有区别,可谓大班实施分层教学的典范。除公共英语外,高等数学课程实施分层教学的也很多,如 “浙江海洋学院高等数学分层教学始于2005年”。[6]可见高校公共课中,只有思政课仍进行“一刀切”教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注重‘通才’教育,也要注重 ‘专才’教育”。[7]思政课能否实现分层教学、何时进行分层教学,这是思政教育改革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统一教材下进行教学改革的结果

虽然高校教学资源丰富,但是毫无疑问教材是一项重要的教学资源。高校公共英语、高等数学课程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或文理科基础差异而选用了不同版本的教材,但是高校思政课的教材、教学大纲基本是统一的,不管是北大、清华这样的985高校,还是普通的全日制本科院校,抑或高职院校,也不区分文理科。关于这一点可在 《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找到依据:“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宣部、教育部负责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工作,组织由学术带头人任首席专家,理论研究人员、教学人员以及实际工作部门同志组成的编写队伍,编写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教材没有差异,说明我国对高校思政教育的目的与要求是全国统一的。采用统一教材不能掩盖大学生在思政课程学习上存在的能力或基础的差异。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考验了大学生对相关史实的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涉及诸多相关理论,即使教师教学时深入浅出,对很多理科生来说从理解到运用还有很大难度。知识欠缺,加上社会认知能力的局限,导致大学生在思政课学习中、思政素质的培养上出现问题。因此,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如何在统一教材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落实实效,分层教学是有必要的。

(三)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满足感

在大班教学使用的阶梯教室中,常常是学生乌压压一片坐在下面,思政课教师孤单地停留在讲台上。距离遥远,学生众多,常使学生忽视自我,有被放养的感觉;也不能对该课程或教师产生认同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不能产生学习的满足感与自信心。如果思政课教师继续 “一刀切”授课,很难扭转这种不利态势,教学效果堪忧。开放式教学理念可以从教学内容上弥补思政课理论性和社会生活结合力的不足,以 “解决理论和社会实践相脱节的问题”。[8]通过分层教学,使学生重组后,了解到自己所在层次,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学习得到自信与自我满足,并强化继续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实现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懈追求”。[9]

三、高校思政课实施开放式分层教学的障碍

(一)分层教学的落实问题

1、分层标准不科学。分层教学要将具有共性的学生集中起来学习,那么通过什么样的标准?分层标准过细会增加教学难度,同时泯灭学生之间的共性;过粗达不到分层目的。中小学通常根据学习成绩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生,或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组成数学小组、英语小组等。大学生之间差异更多、更明显,不能像中小学那样笼统地划分;何况思政课还有其特殊性,既是通识教育,又是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课程,应该根据 “智力、能力、学业成绩、非智力因素”[10]等确定综合指标,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2、分层目的不到位。分层教学的目的是区分学生的差异,便于因材施教。但是分层教学涉及的层次区分,使很多师生误以为分层教学是为了更好地照顾成绩好的学生,对其他的学生是放养、放弃。这就失去了开放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包容性、开放性内涵,更不要说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了。分层教学仍要坚持 “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发 [2004]16号)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11]

3、分层教学的心理与技术障碍。在大班教学中确实不易实施分层教学。公共英语、高等数学课程主要是根据考试成绩进行分层教学,虽有争议,但已基本被公众接受;很少提到思政课根据考试成绩来分层,原因很多,如思政课程性质特殊、教育目的统一,以及思政课实施分层教学时面对的心理、技术障碍。多数人认为公共英语、高等数学课程确实存在学习难度,有必要分班重组,却不认为思政课程存在重组班级的必要。也因此,考虑到分层教学带来的教学管理繁琐、教学工作量增加,涉及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考核等各环节,远不如按部就班省事,因而排斥实施分层教学。

(二)开放式教学理念缺席的问题

1、顾此失彼——强调 “分层”,忽视开放式教学理念。运用开放式分层教学模式,应该是开放式教学理念与分层教学的结合。但是现实中多将重点放在 “分层”上,主要探讨学生分层、教学各环节分层等,似乎实现 “分层”即达到目的,忽视了开放式教学理念的指引,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落后、僵化。缺失开放式教学理念的分层教学,结果是 “新瓶装旧酒”的尴尬。

2、缩小开放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内涵。一些师生将开放式分层教学模式视为教学形式的更换,不理会教学内容的优化。这从研究现状上也可窥些端倪。关于教学模式的研究多集中于课程改革、教学体系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或是从理论层面探讨分层教学、开放式教学理念,鲜有将开放式教学理念与分层教学结合起来,从运用层面探讨教学模式的改革。

四、高校思政课开放式分层教学模式路径——从教师分类入手

(一)优势

1、背景。在高校思政课中实施开放式分层教学,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对学生的分层问题。没有一个有说服力的标准超越心理障碍与技术障碍,去打乱学生原班级、重新组班。根据学生成绩来分班,使分层标准过于单一与呆板,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如果根据学生的学习爱好、潜力等,又不宜掌握。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由教师主导对学生分层不易实施。

2、教师的差异性——教师分类的前提。基于对学生分层的难度,不妨换个角度,从教师分类入手,实现对学生的分层。运用开放式教学理念,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强化教学风格,形成鲜明的教学特色,树立品牌。正如大学生之间千差万别,不同性格、教育背景也使教师的差异性非常明显,表现在教学方式方法的使用、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与选择、师生关系的沟通处理等方面。尽管高校思政课有统一的教学目标、教材,但是教师之间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教学能力上参差不齐,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即使通过教师进修、培训等方式弥补教学能力的不足,教学风格也很难整齐划一。只要教师遵循思政教育的要求与原则,正确运用教材,选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方法,不妨接受教师在教学风格上的多样性。与其抹杀教师在教学风格上的个性,不如承认其个性,并且鼓励其发扬个性、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并树立起品牌。形成不同教学特色的思政课教师群,由学生自主选择任课教师,重组后的班级跟随该教师上课。

3、学生的倾向性——教师分类的必要性。经过十几年的中小学教育,大学生基本可以确定自己喜欢的课程、教师类型与教学方式。每位学生都会表现出程度不一的倾向性,对于某类型教师、教学风格比较欣赏,同时会反感另一些教师、教学风格。其间学生的个人喜好占很大比重。虽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的态度也会发生变化,但是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师、教学方式去享受课堂,和被迫跟随一个不喜欢的教师、教学方式相比较,在学习上会更有效率。

从教师分类入手解决学生的分层难题,避免了硬性给学生划分层次引来的不理解与非议;通过给予学生自主权选择心仪的老师,可以满足学生学习上的愿望,由该教师发扬自己的教学特色,引导学生继续进步。对教师来说,自己的教学风格得到认可,还可以在原有风格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与强化,并且凭借这种风格来吸引学生,是一种职业满足;如果没有学生愿意跟随自己学习,也给教师敲响了警钟,达到鞭策之效。

4、学生选择教师,反向推动教师分类。目前有些高校已经在尝试让大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思政课的时间与任课教师,这是对传统思政课按照教学计划规定、于固定的时间、自然班合班教学是种改革。这种改革虽然没有明确提到分层教学,但实质上也认可了学生的分开、重组,是学生自我分层;这种改革有助于推动教师分类的实现。对教师而已,只有形成教学特色、树立自己的品牌,才能吸引到学生。所以教师分类与学生分层可以互为因果,从教师分类导致学生分层;由学生选择教师、自我分层推动教师分类。很多高校在探索思政课改革,培养教师形成教学特色,推进教师分类,实现学生分层。

(二)问题与思考

教师分类以实现学生分层作为开放式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也存在一些问题,从当前一些高校由学生选择任课教师的思政课实践中即可看到,发人深省。

1、师资不足——学生愿望落空。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师,初衷是通过学生选择心仪的教师完成课程学习,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出现部分教师过热,选择的学生太多,无法满足全部学生的需求,只好把多余的学生分给其他教师;还有的教师过冷,选择的学生太少,无法正常开课。将部分学生调剂给其他教师,就使学生的自主选择落空。

这种现象提醒部分教师必须反省,对教学能力、教学风格进行改革、完善,才能吸引学生,站稳讲台。

另外,还有其他问题,引人深思。在选择任课教师前,很多是根据学生的口耳相传了解到各位教师的部分情况;还有的学生事前并不了解,只是从众。学生的选择标准也五花八门。如教师是否点名、课堂管理是否严格;或教学内容趣味性如何、考核是否严格;教师是否形象好、风度翩翩;是否常组织辩论会等活动;是否联系时事讲解;对考研是否有帮助等。这让教师感到无奈。

2、师资能力——学生愿望聚焦。仔细分析学生的选择,虽有随意的成分,其实包含了学生对思政课教师形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考核方式的期盼。思政课教师如何对应学生的这些选择标准,运用开放式教学理念,有意识地完善自身,提升教学能力,在教学内容上注意深入浅出、联系时事、增加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方式方法、考核方式上更加灵活多样;并且内外兼修,做到为人师表,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树立品牌,实现思政课教师队伍的风格多样性,使学生能够多听到教师的各种教学风格,从中选择自己中意的类型,是教师面临的挑战。

再看开放式分层教学模式的目的,本是希望通过开放式教学理念实施分层教学,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但是,从教师分类实现的学生分层,是不是能实现此目的?选择同一位教师的学生相互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新组成班级中的统一教学,显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三)前景

尽管开放式分层教学模式在实践操作中还有很多问题,鉴于国家和社会对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高校思政课实现分层教学的各种障碍,由教师形成教学特色、进行教师分类,以及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师、实现学生分层是势在必行的,是思政教育改革的趋势。这也是教师教学竞争的体现,能促进教师完善教学能力、吸引学生。为了落实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高校采取督导组、学生信息员、学生评教等各种措施推动教师优化教学能力、改革教学内容、方式方法,所以让学生选择教师,使部分责任心差、能力不足的教师无法站稳讲台,也是思政教育改革的内容。

对教师来说,不管从自身着眼以吸引更多学生,还是服务于培养学生的需要,必须充实、完善综合素质,优化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考核,将开放式教学理念渗透教学的始终,做到“新瓶装新酒”。同时,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也要认真对待分层,了解不同教师的特色,反思自己向往的教师与教学风格,选择心仪的教师完成本科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敷衍了事,否则教师的分层就失去了科学依据,开放式分层教学模式也失去意义。

[1]姜新生.个别化教学策略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

[2]陈娟.运用动态性原则优化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系统 [J].成人教育,2008(1):75.

[3]金艾裙,李震.基于大学生需求现状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善探究 [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4):104.

[4]陈秀丽,杨海艳.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5(6):81.

[5]刘欢.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有效性之实证研究 [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32(2):7.

[6]张野芳,李长青,吴伟志.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2,31(1):92.

[7]张轩.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层次性 [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43.

[8]季开胜.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J].党史文苑,2012(10):78.

[9]陈选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 [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23(2):127.

[10]刘晓芳,骆毅.我国分层教学的历史演变 [J].南都学坛 (人文社科版),2006,26(2):41.

[11]刘德权.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差异化 [J].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8(1):6-7.

猜你喜欢
开放式分层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雨林的分层
开放式计算机实验教学自主学习平台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