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素 萍
(石家庄铁道大学人文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43)
校园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其在营造高雅庄重校园文化氛围、提高思想教育质量、深化育人效果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尤其在校园文化传承和提振人心方面作用突出。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曾经是中国文化的“正声雅言”,从“诗三百”到屈宋楚辞,从汉大赋到汉代文人五言诗,从唐诗、宋词、元散曲到现代诗歌,五千年的文化史同时也是一部诗歌史,其间著名的诗人如灿烂星辰,无以计数,屈原、曹操、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李清照、纳兰性德、毛泽东、郭沫若……其脍炙人口的诗篇,就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精神高原,我们从中所受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我们民族认同、爱国爱家的精神源泉。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毛泽东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抗日名将吉鸿昌临刑前写下的气贯长虹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等诗句,不仅仅是一句句精彩的诗句,而是中国人肯于为国牺牲、勇于担当、勤于思索、舍我其谁等民族精神的高度凝练。
诗歌在民族精神文化的传承中意义重大,在校园文化的精神传承中也同样不可或缺。 “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精心育人、志在四方” 是石家庄铁道大学的优良校风,而这“志在四方”的传统来自哪里?当然是当年的铁道兵部队传统,但也不能否认《铁道兵志在四方》的诗歌文化传承——背上行装扛起了枪,/雄壮的队伍浩浩荡荡,/同志呀!你要问我们那里去,/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离别了天山千里雪/但见东海万顷浪,/ 才听塞外牛羊叫,又闻江南稻花香。/ 同志们迈开大步呀朝前走,/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这首歌当年曾激励了包括我校历届毕业生在内的无数铁道兵,他们为国家建设勇于开拓,不怕牺牲,修建出了经济建设的铁路大动脉。今天,“志在四方”已是学校的优秀传统和优良校风,被全校师生接受,为社会各界赞叹。在2010年六十年校庆之际,我校校友、现任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的《铁道大学赋》[1],因其对“志在四方”精神准确的文学解读而得到全院师生的认可,成为学校的文化史诗,该赋“体物而浏亮”[2]99,许多老铁道兵读到其中“遥忆当年披戎装,举军旗,耀军徽,铸军魂。硝烟方尽兴大业,志在四方献青春。逢山开新路,遇水架高桥,不坠青云志,永驻奋斗心”时不禁潸然泪下,仿佛又回到了激情燃烧的岁月;而青年学子则在对诗歌的含英咀华中再次感受到了学校光荣的军队历史和前辈们志在四方艰苦创业精神的豪迈,在骄傲激动之余暗生继承创新之想。《铁道大学赋》现已成为校史馆的镇馆之宝,是进行校史、校风教育的好教材。
校园的诗词文化建设需要大力倡导,创作是最大的作为。李东东这样的大家创作为我们做出了典范。《铁道大学赋》发表在《光明日报》上,提高了我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我校端午诗歌节中有主题的“诗歌征文”环节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步骤,如第三届端午诗歌节的“‘中华赞’诗词歌赋楹联征文”活动,收集到作品数百份,这些作品有歌颂屈原爱国精神的,有歌颂祖国的,也有歌颂我校近年涌现出的见义勇为模范的。在获奖作品中,建0701-3班韩鹏的《写给杨之亚学长》令人印象深刻,全诗如下:
写给杨之亚学长
青春如火,是他,用一腔热血将如此火势漫至燎原。
青春如水,是他,凭借一股信念将如是水源润泽人间。
该电机在设计过程中须合理安排好各零部件的结构及尺寸分布,考虑磁旋转编码器转子的防松。由于电机功率小,各种损耗对电机都有可能造成很大影响。目前该类型电机已出了两款,经过试验后性能很好,满完全足GB 1863A-2015及主机提出的功能试验及环境试验要求,在高集成度的同时提高了控制精度,减小了尺寸。
青春如歌,是他,揽一己之力将如此歌声喊入云天。
青春如诗,是他,用一种执着将此诗诠释——真爱满人间。
寒冬腊月,霜冷长河,祸起堤岸。
呼声如电,闻讯惊出,临危受难。
难以想象,面对暗流汹涌如割刺骨冰寒,他是如何纵身一跃,激起冰河万丈,直落九天。
难以描摹,面对大自然雄威下己命如悬,他是如何决断瞬间,置死生于度外,气慨恸天。
难以磨灭,面对苍茫人世变乱你欺我骗,他是如何风姿傲然,铁骨铮铮,好一个人间硬汉!
什么是“精心育人、志在四方”?即学校“精心育”德智体全面发展之人,学生“志在”国家、人民需要的地方。杨之亚就是我校培育出的优秀学子,他在人民需要的时候纵身一跳,高度诠释了“志在四方”的深刻内涵;韩鹏在诗中赞誉杨之亚舍己救人的精神是“真爱满人间”、“风姿傲然,铁骨铮铮,好一个人间硬汉!”情真意挚,形象鲜明。杨之亚是我校“志在四方”精神的实践者,韩鹏是我校“志在四方”精神的书写者,他们以各自的努力,丰满着校园的精神文化。没有自我楷模的校园文化是浅薄的,但有自我楷模的校园文化如果没有诗歌的传承,是单薄乏味的,诗歌创作,在创造和传承校园文化中作用独特。
《中外诗歌鉴赏》课已经开设十几年了,至今已有上千人学习过此课,该课程不仅普及诗歌理论的一般知识,更多的是欣赏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保留下来的风格各异的优秀诗篇。笔者选择的多是具有“文化传承力和提振人心力”的诗歌,目的是使大学生在接受美的熏陶的同时更感受到肩头的责任。如毛泽东诗歌,把政治家的毛泽东与诗人毛泽东融合在一起,把求个人发展的毛泽东与求民族解放的毛泽东交织在一起,把抒发政治怀抱的毛泽东和爱家庭亲人、爱自然山水的毛泽东穿插在一起,让大学生们从毛泽东的生命实践和诗歌实践中去感受一种“壮美”情怀,这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从2011年开始,又把李东东的《铁道大学赋》当作该课“开头炮”,主要讲授诗歌的文化传承意义,由于是结合学校的历史讲起,深受学生的欢迎。有学生在课下说,以前觉得咱学校特没文化,通过李东东的《铁道大学赋》,我真的认识了咱们学校了;也有同学在百度贴吧中说,“中外诗歌鉴赏课,太给力了”,这力,来源于诗歌中蕴含的国家、学校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
从2006年起,由人文学院倡导,学校开始举办端午诗歌节,至今已经6年。其在营造校园人文文化环境,建设和谐校园,丰富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诗歌节一般分两部分进行,一是“诗词歌赋楹联”征文,一是开展经典诵读。此活动很快就与国家的相关政策吻合在一起。2007年,国家语委以“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为主题,在天津、山西、辽宁、江苏、福建、江西、山东、甘肃八省市试点开展了“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取得了轰动效果;2008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国家语委联合下发了《关于以传统节日为主题开展经典诵读和诗词歌赋创作活动的通知》(国语〔2008〕1号),端午诗歌节也在校语委的支持下办得越来越好。选择以诗文诵读的方式过端午节,既是一个庄严的仪式,又是每年一次的诗歌浪漫之旅,从屈原——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出发,经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再到校园诗歌,一诵一叹,一吟一得,大学生们就是通过这样的校园节日文化,在诵读中走近、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学校的历史文化,正如周济部长所言,“‘中华诵’是非常有创意的一项活动,符合爱国主义教育的宗旨。”[3]
和一般政治理论课学习注重理性接受不同,诗歌教育的完成是通过审美来实现的。无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课下的阅读与实践中,诗歌对大学生的精神塑形作用是隐行的,但效果持久。
审美接受是以审美为目的的接受,是非功利性的接受。学生阅读作品时,其心理功能处于无限自由的状态。这自由是高度的和谐状态,即感性与理性、意识与无意识、记忆与幻想等一切心理机制都处于高度的活跃状态。诗性逻辑以情感体验为核心,在非理性的背后积淀着一种理性。比如在鉴赏《铁道大学赋》时,文本的大气豪迈,用典的精心,辞章的雅致,引人深思,味之不尽。在审美的瞬间,学生们内心发现了美的对象,美的对象与学生们内心的美的观念密切吻合,于是学生们陶醉了,获得了情感的满足与精神的愉悦。这就是审美接受。
个体的艺术审美欣赏是一逐渐从被动向主动转移的过程,是由表及里、逐层深化的过程。意蕴的显现是与主体心理功能的活动同时发生的。审美接受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认真研读
这主要表现为学生对作品感性存在的直观把握。诗歌的审美接受首先是从学生被文本的语言打动开始的,文本的语言特质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并使之产生一种特殊的情绪体验。毛泽东的诗歌对学生完成的首先不是思想征服,而是气场笼罩,语言征服。高尔基曾经说过,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住一切东西。学生通过认真研读,即通过直觉循着客体形式所蕴含的力的结构及其运动完成知觉完形。这是审美的第一步。
2.仔细品味
这主要表现为学生对文本中意象的解读和体会。如果说研读阶段主要是根据作品的形象来理解作品,品味则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审美前结构(包括生活阅历、知识水平、艺术素养等)来丰富作品。在研读阶段,学生的审美前结构处于潜在状态,至多是在知觉完形中起着有限的作用。在品味这一阶段中,这种审美前结构明显地活跃了起来,发挥着主动创造的作用,表现为以想象的方式来填补作品中的空白。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丰满学生的审美前结构,比如要欣赏《铁道大学赋》,就要先把铁道兵的历史、我校的历史给学生有一准确的介绍,这才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刻认识。
3.创造理悟
这是诗歌鉴赏的高级阶段,它是一种对艺术世界在品味、体验基础上的哲学思考。如果说学生在欣赏中的研读、品味是主体的完全进入作品,那么欣赏中的理悟,则是理性的把握,是主体出乎其外。说这悟是创造性的,就在于每一个学生对同一首诗歌产生的理悟绝不完全相同,俗话说,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当《铁道大学赋》经教学而进入到学生心中后,每个学生对“硝烟方尽兴大业,志在四方献青春。逢山开新路,遇水架高桥,不坠青云志,永驻奋斗心”的理解和感受定会不同。但无论感知多少,其作为一种精神记忆将从此“潜伏”在学生的头脑中,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将会多次作为“审美前结构”出现,决定着其在未来对事物的态度和选择。
人之为人,是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高级理性情感动物,有着自身独立的精神家园需要坚守。通过诗歌审美地把握世界,使学生在鉴赏中让生命力超越现实生存,体悟深沉而丰富的人性,实现对超越精神和完美境界的追求,从而不断净化灵魂、陶冶情操、升华人格、提高素养。
优秀的诗歌可以从审美创造——到审美接受——再到提振人心,这是一个流程,不是是否可能,而是肯定如此。审美接受是中间环节,提振人心是必然结果。诗词抒情言志,往往蕴含着特定的时代内涵和思想情感,阅读者会在文字的召唤下跨越历史与情感的长廊经文学审美体验之途而达致振奋精神之目的,《铁道兵志在四方》、《铁道大学赋》、《写给杨之亚学长》等诗在隐形宣传校园文化的同时,还能达到提振人心之目的。
但必须承认,现在的校园文化中,有这样主题与承担并广受学生欢迎的诗歌越来越少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审美创造面临着商品大潮的冲击和“后现代”话语的消解。而感性的解放与宣泄,必然导致价值理论的匮乏,妨碍感性和理性在更高层次上的结合。表现在审美创造上是理想式微、崇高消隐、诗意淡化,而代之以欲望的膨胀、游戏的盛行、用身体写作。“显然,审美创造存在着反美学、反人文、反文化的倾向。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追求世俗生活有天然的合理性,但人不能因此而沉沦于世俗的生活中,丧失精神之维,泯灭良知、正义和是非标准,去承受一种没有敬畏心情和崇高仪式的生命的贫困。”[4]87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在全体人民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培养,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5]21.22通过诗歌创作、课堂讲解、诗歌节诵读等审美接受方式,充分发挥诗歌提振人心、积极的自我教化功能,完成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做出自己的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