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影视作品助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开展

2012-04-12 10:51闫书华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影视政治思想

闫书华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0064)

一、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道德建设工作的生命线,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三观”教育的重要职责,也是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2005年1月17日《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强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校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近几年来,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所呈现出来的问题——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以及个人主义极度膨胀,道德、审美观念扭曲,缺乏理想信念以及自杀事件等等,逐渐浮出水面。大学生价值行为失范现象的频频出现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敲响了警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时代发展与大学生的成长规律是否契合?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相对普遍单一,主要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和“说教式”管理,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往往遵循传统思维,采用简单刻板的单向信息传输方式,这种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黑板的单调理论教学单一且呆板。当今,社会环境急剧变化,大学生的主体意逐渐觉醒,他们不愿意被教育和指正,对改变其价值观念的思政教育有种本能的抗拒,久而久之,很多同学对思政课产生逆反心理和厌倦情绪,最终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至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内在魅力无法发挥出来。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个性张扬,喜欢追求新事物,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说教管理理念无法给学生新鲜感、吸引力、认同感,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不相符合,甚至相背离。因此,如何把冷冰冰的说教化作可感可知、可亲可敬的教育行为,如何让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真正融入学生的心灵,充分发挥其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教育功能,值得每一位思想政治工作者深思。

江泽民同志在2002年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创新和改进,特别是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时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1]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法遭遇发展的瓶颈,而影视作为一门声画结合、亦动亦静兼具思想性和教育性的综合艺术,摆脱了一般教学的空洞说教和大话套话,形象地诠释着人生和做人的道理,惩恶扬善、寓教于乐,学生容易接受。因此,针对时代特征和大学生思想状况、心理特点,把优秀的影视作品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中不失为一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影视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在资讯发达的时代,影视文化成为大众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体和人们消遣娱乐、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大学生作为影视文化的主要接受者和传播者,其受到影视文化的影响尤为明显,特别是在价值观方面。因此,把影视作品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意义甚大。

(一)有助于了解历史、展望未来,增强爱国意识。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学生在道德领域完成由爱国认知到爱国意识再到爱国情感的升华,关系到思政教育是否有时效性,引入爱国主义影视剧无疑是切实可行的。比如纪录片《圆明园》,圆明园这座旷世名园,经过一个多世纪的修建,充满了珍奇异宝,在外国列强的铁蹄下毁于一旦。通过观看此片,学生啧啧怒斥,爱国之情油然而生,这是单纯的说教和描述力量所达不到的极佳效果。再比如《鸦片战争》中对爱国主义荣辱观的诠释、《黄河绝恋》里对保家卫国的歌颂、《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对我民众的蹂躏与践踏,等等,诸如此类的影视作品真实地再现了历史,使学生在愤怒、悲伤的同时,也激起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为祖国强大而奋斗的动力。

(二)有助于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育完善人格。影视具有形象的艺术感染力,欣赏影视的过程就是心灵升华、道德情境化的过程。在观看影视作品时,随着剧情的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变化,学生们也表达着自己的感情变化:欢呼、担忧、激动、愤怒、悲伤等等。影片中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动人的情节、唯美的画面激发着学生们内心深处的道德情感和理想信念[2]。像《阿甘正传》里的阿甘,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没有停止奔跑的脚步;《当幸福来敲门》展示了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只要勇敢的坚持不放弃,梦想就不会遥远,这些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于无声处教化着学生。优秀的影片犹如一碗温暖的心灵鸡汤,使学生在得到生活真谛的同时完善其人格。

(三)有助于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增强使命感。大学生成长及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家庭和学校,由于环境的局限性,其接触社会和社会生活体验往往受到限制。影视作品从根本上消除了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阻隔,承接过去、现在和未来,并以其广泛性、新颖性、多样性、鲜活性等特点,负载许多新的知识和现代观念,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又通过对旧观念的冲击,强化了大学生新的生活观念。在影视文化的长期熏陶下,大学生扩大了知识容量,更新了思想观念,并以新的知识和观念面对世界。近几年来,大量影视文化产品的出炉为大学生精神需求提供了丰富素材,就像《美丽的大脚》这种真实反映西部教育、生活等各方面情况的电影电视,给当代大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震撼,还有思考和为梦想奔赴而去的使命感。

三、以优秀的影视作品助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相互激荡,文化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作为文化传播最直接方式的影视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小视。如何发挥影视作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影视观,刻不容缓,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李岚清同志曾说:“运用优秀影视片加强对孩子和青年进行素质教育肯定是有效办法。”因此,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积极转变观念,学会运用影视作品进行思想政治工作。

(一)把影视作品引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理论性强,如果采用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的传统教学方法,会使学生觉得这类课程索然无味,进而产生厌学情绪。而影视作品以声、光、形、影的强烈感官感受直接为学生所接受,例如在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时,中国为何选择马克思主义以及为什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材内容很简单很笼统,抽象的讲解仍会使学生感到迷惑。在此处引入电影《建党伟业》不仅会给学生以视觉冲击,更会形象地让学生理解这个问题,提高其学习兴趣,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要把影视作品,特别是红色影视,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改变目前思政课空洞、枯燥、不受学生欢迎的尴尬境遇,以期思政课的教育功能能真正的落到实处。

(二)创立影视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长效管理机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影视文化也是一面双刃剑,它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前所未有机遇的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诸如大学生心理问题、道德沦丧、人际互动障碍等等。因此,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构建完善的校园文化体系,营造良好的影视文化氛围。首先,建立校园影视文化管理机构。在完善硬件基础的同时,设立专职岗位、专职人员,加强与影视部门的沟通与联系,为高校影视文化建设积累素材、拓展渠道,做好影视文化信息输入的调控问题。其次,将受教育者心理、年龄特征和成长需要以及学校德育的任务和目标结合起来,加强影视文化的软环境建设,使校园影视文化内容既与学校德育目标相协调,又为大学生乐于接受[3]。再者,定期为学生播放国内外经典影视剧,并邀请知名电影学教授作报告,以经典和知名来熏陶、震撼、激励和引导学生。此外,对校园周边的网吧之类的影视基地予以沟通和监控,以净化学校周遭环境。

(三)提高大学生对影视文化的鉴别力和鉴赏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影视产品蜂拥而至,其中不乏黄潮滚滚、暴力成堆的低俗产品。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又具有感性认识占主导的特点,思想容易受外力所影响,因此,必须提高大学生的鉴别力和鉴赏力,对影视作品有所选择。列宁曾说过:“在所有的艺术中,电影对我们是最重要的。”他还说:“电影具有在精神上影响群众的非凡能力。”一部好的影视作品总能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打动和震撼人的心灵,从而提升人的思想和道德境界。因此,高校要及时适时地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审美教育,开设一些影视作品欣赏讲座、经常组织学生观看品位高、艺术欣赏价值高的影视作品,通过这种形式帮助大学生提高审美情趣和鉴别审美能力,使学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1]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12-08,(1).

[2]张云波.影视文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1).

[3]程新桂.思想政治教育与影视文化[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6 (1).

[4]吴清霞.浅议和谐社会视野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07).

[5]柳礼泉,张红明.“红色影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亮点[J].思想教育研究,2007(02).

[6]郝英杰,赵治,王集令.谈红色影视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J].中国高等教育,2008,(10).

猜你喜欢
影视政治思想
影视展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