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自觉

2012-04-12 09:38董海霞
山东社会科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全球化价值观

董海霞

(渤海大学教育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当代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自觉

董海霞

(渤海大学教育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道德教育是一种文化性存在。文化是构成并促进道德教育的精神资源和动因。道德教育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追问、延展、传承和开拓着文化命脉。面对当前文化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并存的文化遭遇,当代中国道德教育应当具有文化自觉意识,通过引领青少年精神世界的生成,萃取他者道德文化的精华以及确立道德文化的本土意识等方式完成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

道德教育;文化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文化自觉

一、道德教育是一种文化性存在

(一)文化是道德及道德教育的精神寓所

首先,文化是构成并促进道德教育的精神资源和动因。世界是各种文化的集合体,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生活在特定的文化之中。文化作为社会存在,一个相对于个体存在的宏观环境,承载着实施道德教育的功能和责任,个体道德主体性就是在文化的陶冶中不断重构的。“文化不是与政治、经济等相并列的特殊领域或简单附属现象,而是一切社会活动和社会存在领域中内在的、机理性的东西,是从深层制约和影响每一个体和每一种社会活动的生存方式。”①衣俊卿:《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道德和道德教育始终存在于一定的文化谱系之中,道德和道德教育的价值理想体现了文化的内在精神和价值理想,其具体内容也反映了某种文化类型所要求的人伦规范。或者说,作为生活样式、生活范型的文化从更上位、更宽广、更基础的层面对道德、道德教育具有引领、规约和协调作用,特定社会与时代的文化理想、文化追求与文化发展方向也势必从根本上规约和引导着人的道德追求和理想人格的塑造。”②戚万学:《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困惑与文化选择》,《教育研究》2009年第10期。在这个意义上,道德教育既有鲜明的文化背景,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既有丰富的文化内容,也有多样的文化方式。

其次,道德和道德教育所秉持的核心价值观念,只能在一定的文化母体中找到根据。道德是以人的道德价值观为根据,规范人们的伦理关系,以建立善的生活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人们的现实生活特别是伦理生活的反映,是人们伦理行为自然派生出的“游戏规则”。同时,道德通过解释人“如何行动”、“何以为人”、“如何待人”等基本的规范和意义问题,建立一套关于人的生活“应该如此”的解释系统,用以指导人们的伦理关系和伦理行为。③孙美堂:《文化价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0页。人们的伦理关系和伦理行为不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相反,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文化通过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乃至生活方式。不同文化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与之相应地也蕴含了不同的道德价值观,随之也就产生了不同的道德价值观念、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伦理行为的游戏规则迥然不同。在一种文化当中道德的行为,在另外一种文化中也许是不道德的。道德和道德教育始终处于某种特定的文化环境之中,集中揭示出人的社会性本质,深刻标记着每一社会的文化精神,充分折射出每一时代人的生存方式与文化心理。

(二)道德教育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追问、延展、传承和开拓着文化命脉

首先,道德和道德教育通过对社会个体和群体的塑造,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再生,保持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在中国,从周公制礼作乐到孔子匡复周礼、述而不作,到儒家仁人志士以“五常”、“三纲”为经,以忠孝节义为规训,以学校、家庭、家族、村社、国家和社会生活为道场,最终构建了稳定的“理智、克制、和睦的生活规则和社会秩序,以及维护这种规则和秩序的伦理道德观念”,同时也建构了“以汉民族为主的中国文明的同一性”。①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9页。在西方,古希腊以智慧、勇敢、节制等美德来引领和规范人的理智、激情、欲望,实现正义;中世纪的摩西十诫以不杀人、不偷盗、不说谎等规范作为宗教教化的内容;近代以来则基于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理念来塑造现代道德人格,最终形成了西方世界以“机会、责任和社区”②[美]比尔·克林顿:《在希望与历史之间》,金灿荣等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为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性格。纵观中西文明史,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道德和道德教育始终在依照时代的文化特色传承着特定的价值观,为社会发展和个体的安身立命提供基本框架。

其次,道德教育并非只能被动地适应文化,它也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对时代文化问题作出应答。每当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面临重大转型时,道德教育常常会积极地参与到文化价值观的建构中来,跃出作为一种技术、程序、方法设计的窠臼,转向较为本体性的新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人格的建构与生成潮流中。就西方世界而言,当古希腊民主城邦方兴未艾之际,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贤哲参与了希腊人理性性格的设计;当罗马帝国解体,西方人的灵魂无家可归的时候,耶稣则担当了历史重任;当西方人走出中世纪,开创新的资本主义文明的时候,参与其现代人格设计的思想家、教育家更是灿若繁星,闪闪烁烁。就中国而言,在春秋礼崩乐坏的重大历史关口,孔子删诗书、定礼乐、续春秋、韦编三绝,以仁为核心重构文化价值观,从而为后来的道德教育奠定了文化基础。同样,从10世纪到13世纪,以韩愈、胡瑗、范仲淹、程颐、程颢、张载、朱熹、陆九渊等为核心的道学家,参与、共谋并整合传统的儒学资源,合和佛学和道家的积极因素,创立了宋明理学,进而为两宋、元、明、清的民族性格塑造奠定了价值基础。19世纪中叶以来,当中国文化遭遇两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关口,不仅有严复等人登高一呼的“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呐喊,也有陈独秀等文化巨匠对新青年道德人格的精心设计,更有鲁迅等人对“恨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民族劣根性的深刻批判。由于中华民族遭遇的各种危机使得救亡压倒启蒙,事功压倒心性,所以自那时起中国人的道德人格始终处于一种不定型的变动之中,“新民德”的历史课题在今天仍然成为时代问题。

二、当代中国的文化遭遇对道德教育的诉求

21世纪的中国处于复杂的文化格局之中,中华文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深地焦虑、浮躁和彷徨过:文化全球化使得西方的文化价值观长驱直入,对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及价值观造成巨大冲击,文化多元化使得价值观相对化,引发道德冲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缠绕,呈现出矛盾冲突状态,社会经济、文化价值等正在经历重大转型,现实的文化问题凸显,这些都使得道德的融合与异化的冲突不断加剧。

(一)文化全球化对道德教育的冲击

“作为一股历史潮流,或者更确切地说作为一种时尚,全球化正夹带着各种现实的、思想的和想象的成分,用让人难以捉摸的方式席卷全球。”③项贤明:《教育全球化的后殖民特征》,《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12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多种文化不断相互冲突、融合,不管主动还是被动,所有国家都面临着文化多元的境况,多元文化境遇下的社会伦理问题成为当前的文化热点问题之一。

首先,文化全球化导致道德文化认同危机。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国家的精神纽带。一旦文化遭到侵蚀和消解,必然给民族国家带来深刻的文化危机和民族危机。全球化以多元、平等、对话、交往的文化逻辑,引起人类社会全方位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为每个人从集体意志中抽离出来提供可能。与此同时,认同问题、身份问题的困扰也导致挥之不去的矛盾和焦虑。杜克大学教授阿里夫·德里克深刻地分析了全球化所导致的身份问题。他指出:“文化全球主义者们把全球化上升到一个超越的地位,也使得全球化变成一种神秘的力量,它迫使所有生活在它的统治下的人们都不惜一切代价遵循它的命令。”④转引自孟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247页。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精神,它是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或文明传统的根本气质,具有某种无可抗拒的普遍价值和精神魅力,它既是最抽象的,又是最实在的力量。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地方性知识”,地方性被消解。全球化与民族性之间的矛盾冲突体现为文化传统的危机,传统价值被解构和颠覆,统一的价值观很难通过教育渗透到个体的精神世界之中。表面看来,个体的生存及体验场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世界成为地球村,“四海可以为家”;而事实上却是传统的精神家园受到颠覆和彻底破坏,导致人们的心灵“无家可归”,“文化失根”现象由此产生。因此,在全球化时代,道德教育面对的最大难题之一就是个体的文化归宿问题,也就是道德文化认同问题。

隰县作为一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也不断加码。饮水安全工程不仅为老百姓送来了健康,也让不少农民借“水”生财。

其次,文化全球化引发道德价值路向模糊。从人的生存角度看,最深刻的变化莫过于文化的变化,也就是生存方式的变化。文化全球化使得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接触更趋频繁。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主要体现在西方文化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日益深入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使得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文化趋同现象日益显著。所谓文化趋同,是指随着文化全球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中西文化大融合,出现不同国家和民族生活方式、文化习俗、道德观念的明显接近与相似现象。也就是说,各国文化趋向同一性,表现在习俗文明被其他文化同化出现的趋同、审美文化被其他文化同化出现的趋同以及语言文化被其他文化同化出现的趋同。在现实生活中,身处某个地理意义上的区域,却常常产生身在异国他乡的错觉。放眼都市,满目的欧化建筑、西式Club和餐厅、日韩料理。大街上流行着汉英夹杂的语言和各种各样的外语歌,孩子们已经习惯于用“Good night”表示晚安,用“My God”来表示强烈的感情。年轻人兴高采烈地过着西方的节日:圣诞节、情人节、复活节、感恩节,只要是“姓西”的节日,在中国总能找到市场,从都市到小城镇,西方文化的侵入随处可见。“很多青少年把西方尤其是美国的价值观念奉为圭臬,在心理上体现出对西方文化的接纳和推崇,在行为上表现为对各种来自西方的行为方式的追随和效仿,在生活方式上表现出对西方生活方式的模仿和全盘接受。”①杜时忠等:《多元化背景下的德育课程建设》,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61页。我们感觉到强劲的欧美风、韩日风,却感受不到中华民族风,以至于离自己文化的根越来越远,渐渐迷失在那个仿真的异国他乡之中。“当某些‘西方制造’的各种文化产品在全球泛滥之时,它所负载的价值密码和生活情趣也在向世界蔓延。”②邬志辉:《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和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3页。肯德基、麦当劳、可口可乐、欧美大片……这些源自西方的文化符号已经在中国孩子的头脑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日常生活中成为习以为常、不可或缺的要素。有的孩子甚至成为外黄内白的“香蕉人”。这种存在方式上的“离家出走”,引发了道德价值路向的模糊,形成一种道德和精神生活的无根综合症候。

(二)文化多元化对道德教育的挑战

在原初意义上,文化的多元化是对文化多样性的一种尊重,是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文化与少数民族生存的关注。文化多元化作为当代世界文化的发展潮流,对文化、社会和人本身有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正是由于有了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才使得人类世界的文明进步具有了活力和动力,有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基因’保障。”③万俊人:《全球化心态中“现代心态”与“文化乡愁”》,《科学中国人》2002年第1期。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文化的多元化也给道德及道德教育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首先,文化多元化导致价值相对主义。文化的演进逐渐地改变了人的生存环境、生存条件和生存方式。人们从封闭、传统、保守、静止的文化模式中走出来,越来越走向自由、民主和解放。伴随生存环境、条件和生存方式的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这种文化演进在给社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造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的断裂与重建也让人深深地担忧。后现代哲学家鲍曼指出:“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强烈地感受到了道德模糊性的时代,这个时代给我们提供了以前未享受过的选择自由,同时也把我们抛入了一种以前从未如此令人烦恼的不确定状态。”④[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张成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4页。的确如此,文化多元化使个体摆脱了一元文化的僵硬的束缚,从而获得最大程度的解放,使人们可以放开手脚,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只要这种方式无害于他人,无害于社会,任何人都无权干涉。但与此同时,文化多元化在某种程度上也使个体失去了终极价值的依托,导致价值观的困惑和道德的模糊,不可避免地出现价值相对主义,甚至如费耶阿本德所说——怎么都行。道德在任何时候都是特定社会的道德。社会经济文化结构的变迁使得道德发生重组和变异,道德失范现象在所难免。环顾周围,校园内外的各种道德观念的冲突普遍存在,道德问题行为屡见不鲜。这充分地反映了社会伦理的危机与道德教育的困惑。道德教育尚未真正适应当代的社会文化,被驱逐出社会的中心而边缘化,出现滑坡现象。

其次,文化多元化引发道德冲突。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一元独尊,在道德价值上强调价值一元论。道德的价值诉求就在于“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通过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使其无限接近道德至善的目标。在日常生活世界,每个人的行为方式、思想方式和情感诉求都紧紧围绕一元的道德价值要求,这已成为不证自明的前提。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不需要也不可能对道德进行反思,道德教育只要规训个体朝着社会既定的道德目标不断前行即可。文化多元化强调价值的相对性,任何文化都只是众多文化当中的一元,不具有绝对权威的地位。没有哪种道德所推崇的至善观念可以凌驾于其他的善观念之上而成为唯一具有正当性和合法性的道德。文化多元化强调每种文化间地位的平等,允许文化差异性的存在,对每种文化存在的内在合理性和独特魅力都予以承认。在这个意义上,文化多元化是对传统文化一元至尊的反动。与此同时,在多元文化的视域中,每种文化所主张的价值观也不存在主次之分,处于同等地位,这导致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必然出现多种价值标准。在道德教育领域,文化多元化表现为提倡价值澄清,主张每个人具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和道德自主性,道德完全在于个人的选择,选择何种道德只代表个人的价值偏好。就此而言,尽管文化多元化使人们摆脱了传统一元文化的价值独尊的局面,在思想上和行动中获得了自由和解放,但是,由于对多种文化及价值观都予以认可,缺少一种起主导作用的文化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引发了道德冲突。

三、文化自觉是当代道德教育的必然使命

麦金太尔指出,道德观念一致性的丧失是最为深刻和危险的现代性危机。如今,共有的价值体系已名存实亡,生活的伦理秩序失去了一致性,各种利益行为的冲突和某些极端的利己行为把社会推向道德失序状态。①刘智峰:《道德中国——当代中国道德伦理的深重忧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6页。在文化全球化、多元化共存的文化图景下,当代中国人体验着各种价值观的彼此冲突,经历着价值选择的困惑,对成为何种人、持有何种道德价值观无法作出抉择,处于一种漂泊的无根境遇,失去了固有的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面对这一急剧凸显的文化问题,道德教育应当自觉地作出回应。借助费孝通先生关于文化自觉的思想,我提出道德教育的文化自觉问题。所谓道德教育的文化自觉,是指道德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性存在,并非只是文化的被动适应者,更重要的是还具有一定的主体性,通过对道德人的培养重塑道德,引领个体精神世界的生成,实现对文化发展的影响。道德教育的文化自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领个体精神世界的生成

人降生于世后,在严格意义上尚未成为真正的人,只有经由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的教化被赋予文化性之后,个体才可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杜威认为:“教育的意义本身就在于改变人性以形成那些异于质朴的人性的思维、情感、欲望和信仰的新方式。”②[美]约翰·杜威:《人的问题》,傅统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55页。从一般意义上,道德教育通过有目的的精神引领与教化,以精神的天性替代生物性,使个体完成从自然的生物性存在向文化性存在的转化,赋予个体以文化生命。“道德教育的本质是将个体从有限的本体世界中解放出来,建构其意义世界使其获得无限和自由。”③许敏:《道德教育的人文本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8页。任何民族的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核、文化境界。就个体精神而言,最本源的就是对自我本身的认识与认同,个体道德自我的精神成长与意义世界的获得是个体获得文化性的过程,也是个体从生物人成长为文化人的标志。在这个意义上,道德教育不同于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比照其它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主的教育方式,它发生的场景不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学校中,其核心旨趣都是改造人的精神观念,使人具备文化特性。

(二)萃取他者道德文化的精华

如果说引领个体精神世界的生成是道德教育的根本旨趣的话,那么萃取他者道德文化的精华则是使我国道德文化不断发展的方式。中国拥有几千年灿烂的传统道德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道德文化闻名世界,成为世界道德文化花园之中的一朵奇葩。但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主意识必定内含着文化的开放意识”。①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5页。随着全球文化的演进,经济全球化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各种类型文化之间的交往日益加深,与他者文化交流机会的增多,全球文化彼此融合、对话,各种文化价值观相互渗透、影响,我们发现他者文化之中同样也存在着丰富的道德文化思想资源,能够为我们的道德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首先,与他者道德文化形成平等的文化主体间性。文化之间的交流应当建立在彼此平等的基础之上。“在世界文化中,没有哪一种特殊的文化可以成为一切文化的榜样、基础,并为全球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提供一套元规范和元标准。”②丁立群:《文化全球化:价值断裂与融合》,《哲学研究》2000年的第12期。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道德文化都具有独特的存在意义与价值,彼此之间应当取长补短。在与他者道德文化的交流、碰撞过程中,在坚信本国本民族道德文化的独特价值的前提下,承认自身道德文化的不足,“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骄矜;既拒斥‘文化霸权主义’,也反对‘民族中心主义’”,③冯建军:《文化全球化与道德教育》,《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始终坚持各国、各民族道德文化的独特性与存在价值。坚持文化对话意识,既不夜郎自大也不奴颜婢膝。只有当不同的道德文化之间实现真正的平等对话、产生共鸣、各是其所是之时,世界道德文化的大花园才会异彩纷呈,争奇斗艳。

其次,对他者道德文化进行选择性的吸收。他者道德文化尽管具有丰富的思想资源,但是由于其存在于不同的文化模式之中,有着独特的生长土壤,如果采用“拿来主义”的立场,不分良莠地照单全收,势必会使本土的道德文化产生强烈的“排异反应”。因而,在与他者道德文化交流、接触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有选择地吸收那些能够与本土道德文化有效对接的优秀道德文化资源,将其与本土道德文化相互融合,在本土原有道德文化的基础上,创造生成新的道德文化成果。同时要坚决拒斥那些不适应本国文化风格的糟粕,实现自身道德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讲,与他者文化的融合,正是为了改造我们自身的文化,使其不断地创新,进而得到更大的发展。

(三)确立道德文化的本土意识

人需要自我,文化同样需要自我。在文化全球化、多元化时代,突出文化的本土意识、文化的特色格外重要。全球化与多元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也潜移默化地渗透进来,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的困扰也随之而来。西方发达国家一直狂妄地认为自己的文化是最优越的,他们以发达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技手段以及自认为先进的政治制度为依托,“控制着文化交流的主动权,它们以强权的形式向对象国(或地区)输出和传播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极力兜售以西方中心主义为基础的各种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大肆宣扬西方社会制度,否定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杂志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或公开或隐蔽地推销其社会政治理论和价值观念,对维系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念或主流意识形态产生重大影响”。④李普涛:《文化霸权与文化主权》,《理论前沿》2005第10期。文化输入国(或地区)如果接受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就极易产生文化依附心理或文化自卑心理,从而全面接受外来的文化观念,认同、仰视发达国家的文化,贬低、抛弃自己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自己的文化观念被发达国家的文化形态所代替。因而,在文化多元化盛行的当下,中国道德文化与西方他者文化之间充分地接触、交流,彼此影响,一方面,我们要吸收他者道德文化的思想精华,为我所用;另一方面,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确立道德文化的主体意识和本土意识,牢固树立吸收学习他者的道德文化只是为了让本土的道德文化更好地发展和繁荣、并非盲目地照搬模仿的意识和理念。要知道,文化发展不能脱离现实,更不能离开历史文化的传统。传统是既与的,是现实存在的根基。当前国学热的兴起,正是面对全球化、多元文化的冲击,我国文化本土意识觉醒和发展的表现形态。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今世界变成了平地,文化与文化之间交流与融通早已习以为常。正因为如此,才更需要对本国传统文化予以关注。可以说,在当代,确立道德文化的本土意识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根本和前提。

B82

A

1003-4145[2012]01-0058-05

2011-09-12

董海霞,渤海大学教育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道德教育和教育哲学。

本文是教育部重点研究课题“网络文化境遇下我国中小学校道德教育的变革研究”(DEA08017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周文升wszhou66@126.com)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全球化价值观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全球化陷阱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