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文化境遇下道德教育的变革

2012-04-12 09:38唐爱民贾素宁
山东社会科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学校

唐爱民 贾素宁

(曲阜师范大学教科院,山东 曲阜 273165)

论网络文化境遇下道德教育的变革

唐爱民 贾素宁

(曲阜师范大学教科院,山东 曲阜 273165)

网络文化的弥漫与发展是21世纪的显著特征。作为一种广泛影响人们生存与生活方式的新的文化样态,网络文化正以自身的方式对学校道德教育产生着正反双重影响。唯有坦然面对其客观影响,冷静分析其对于道德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在道德教育理念、方式、环境诸方面作出主动变革,方能与时俱进地推进学校道德教育的良性发展,进而使学校道德教育的效力、活力与魅力得以不断提高。

网络文化;学校道德教育;变革

一、网络文化的时代特征

文化是特定社会中规范人们思想与行为的特定的生活方式,是历史地凝结成的、在特定人群中占主导地位的生存方式。当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全方位渗透,一种新的文化样态——网络文化正在迅猛发展,其波及范围之广之众,影响势头之猛之深,史无前例。其“现代性意义决不在于作为一种新兴的传媒对传统传播工具的改变,而在于它所构筑的网络社会及其在此基础上衍生的网络文化技术理性,对人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与价值理念的改变与重塑”。①曾盛聪:《伦理变迁与道德教育:市场化、全球化、网络化际遇中的现代性追寻》,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2页。在这个由无数个没有质量、长度的比特(bit)构成的信息世界、虚拟世界、数字化世界里,人类原有的文明成果以千变万化的形式得以重新呈现,并以最迅捷的方式得以发布、传播;同时,新的文化观、生活观、价值观、道德观喷涌迭现般地生产出来,真真假假、亦庄亦谐地影响着人们的职业生活与日常生活。网络生活之现实性与虚拟性的交融,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成为新的价值理念的栖身之基。“网络社会永远不能脱离现实社会而单独存在,而现实社会正越来越依赖于网络社会,甚至已经达到离开网络社会就会陷入瘫痪的状态。”②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8页。

就其实质而言,网络文化是指以国际互联网为中介对人类生活的一切事物、现象进行思考、研究、评判、传播的无时空限制的全球性、开放性文化形态。与传统文化不同,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发展迅猛的新生事物,不仅为人类开辟了新的交流和沟通的文化生态空间,而且迅速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公共领域,于无形之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这样一种以互联网为物质基础与载体的特殊文化模式,是以个体为中心、以世间万物为对象的自由、独立、流动、开放的文化形态。对规范、权威、制度的拒斥,对个性、人性、自我、自由的张扬,成为其核心精神。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样态,网络文化全方位地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状态,而人之新的交往与行为方式又反过来培育着新的网络文化。这种相互牵扯、互倚互动的势态,使得网络文化流溢出新的时代特征。

(一)主体的虚拟性和多元性

虚拟性是网络文化最本质的特征。在网络世界里,交往主体各自藏匿在网络终端的背后,以极具个性和粉饰性的身份参与对话、交往与讨论,而其真实的身份、性别、年龄、相貌等标识则处在隐匿状态,无法窥视,甚至交往双方凭个人的心境与喜好可以随心所欲地申请新的网名,塑造另类的形象,发出新的心声。在这里,交往对象的身份、观点、情感都凭借互联网络而呈现出虚拟性、隐蔽性。虚拟的网络文化为人的生存和发展创设了新的天地。它消除了“这里”与“那里”的信息界限,赋予了信息资源以无限性、多样性、开放性和生产方式的多元主体性。它既可以使个体在随意浏览网络的任何信息中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也可以借助个体的博客、跟帖、信箱等方式实现信息的自我生产,自我创造。网络生活使得个体主体性得以最大程度地显现,其“自由的信息交流、精神交流范式与渠道,开掘与高扬了人的个体性、主体性、自由性、平等性的个性理念与人格特征”。①曾盛聪:《伦理变迁与道德教育:市场化、全球化、网络化际遇中的现代性追寻》,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4页。个体借助网络技术平台,可随时发布自己的体会,宣泄自己的情绪,网络生活成为带有显著个体化、私人化、个性化交往的生活。这样,在人与人、人与世界的相互开放中,人的精神与社会活动的范围大大拓展了。

(二)交往的平等性和自由性

网络世界中,交往的开放性、瞬时性、仿真性带来了人们主体意识的多极性、自由性和地位的平等性,传统交往方式的单面性、单一主体性被网络文化的多面性、交互主体性所取代。人们之间的交往变得非中心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进而变得真实、真诚了。在网络世界中,任何人都可以随意进入网络平台中交流思想,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平等、自由的交流。所谓“网络不认可上级与老师,也不拒绝下级与学生”。②苏振芳:《网络文化研究——互联网与青年社会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9页。无论人们身在何处,都可以借助网络随时与他人在线交流。网络社会中这种人际交往方式的变革,改变了传统道德的栖身之基。因为,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交往关系、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不能不受变化了的新的交往关系的影响。事实上,网络文化正在不断冲击着传统伦理文化的保守性、自足性、封闭性的精神理念,给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生活带来愈来愈多的困惑与煎熬。“由于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社会生活基础、交流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会形式的巨大差异,在传统的现实生活世界衍生和发展的伦理精神、原则与规范就无法全然适应虚拟社会,现实的道德难以直接运用于评价网络社会中的伦理问题。”③曾盛聪:《伦理变迁与道德教育:市场化、全球化、网络化际遇中的现代性追寻》,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要适应网络社会对人的生存方式、日常生活的新挑战,就必须建立网络社会特有的道德规范与伦理精神,包括民主、平等、公正、真诚、开放、竞争、高效等网络文化道德。

(三)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和跨时空性

网络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为一种信息交流和交往的关系,信息的共享、共用而非独占、垄断或单向传输、灌输,成为人与人交往的主要方式。这种全新的人际交往超越了距离、时间的限隔而使人们“面对面”地交流、沟通,以致“交往具有了普遍性和无限性,交往走向了世界”。④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0页。全球信息资源的开放和共享使得每一个互联网用户都能随时搜集到想要的资源,网络资源可以互通有无,这就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传统的信息传递媒介诸如广播、报刊、电视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空间覆盖面有限,而互联网的普及很好地弥补了这些缺陷,它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了解过去或者现在世界各个角落已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的事情,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再受到时间和地域条件的限制,世界真正步入了信息开放、资源共享的信息时代。

二、网络文化给学校道德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与传统文化样式相比,网络文化的崭新特征使其吸引力与影响力与日俱增,进而使其成为现代人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文化生活与精神栖息的主要场所与平台。作为互联网技术的主要使用群体,青少年学生与信息网络技术有着天然的亲和力。然而,网络文化在弥补传统道德教育在内容、方式、效率等方面存在的缺陷,使青少年学生在共享网络信息资源所伴生的文化盛宴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网瘾、网络欺骗与犯罪等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道德问题,给学校道德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

(一)网络文化为学校道德教育的改革带来了机遇

首先,信息资源的开放性改变了道德教育内容的片面、僵化和枯燥的弊病,使多样化、生活化、趣味化的德育内容成为可能。传统学校德育侧重于对学生道德知识和规则的传授,并且受到地域文化、意识形态的限制,道德教育的内容相对固化、僵化,很难得到及时更新。然而,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尤其是在现代性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会变迁的速度不断加快,人类的活动范围也在不断拓展,个体对人生、社会、自身价值的追求和选择也有了更为多元、新颖的认识。青少年唯有及时更新知识储备,方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现代社会。由于互联网能够及时传播不同地区、民族、文化背景下人们的风俗习惯、价值理念、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因而使多元价值理念进入学生的认识视野和日常生活,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由交流和讨论国内外重大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事件。藉此,道德教育的内容不再僵化生硬,而是变得生动丰富起来。

第二,信息交往的平等性、自由性使道德教育主体之间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学校道德教育恪守师道尊严的道德权威,教师作为学生获取道德知识的唯一来源,“理所当然”地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占据高高在上的权威地位,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屈居“劣势”地位,道德教育也因此收效甚微。网络文化冲击着传统的“师道尊严”的道德教育模式,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道德知识的唯一通道,相反,在信息资源大量涌现并不断更新的网络文化背景下,没有人能够自动拥有道德权威的身份,教师亦不再是道德教育中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师生之间的道德关系成为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的自由、平等的关系。在这样一种轻松、融洽的学习气氛之下,师生共同对某一社会现象或道德问题进行讨论,共同思考问题背后的道德寓意,在教学相长中,师生双方的道德水平获得了共同提升的可能性。

(二)网络文化对学校道德教育提出的新挑战

首先,网络文化冲击着学生的道德认知和价值选择。网络社会是一个没有文化疆域、虚拟而实在的社会,在这里,不同的文化与价值观在汇通中融会交织,而传统的一元化价值范式与道德权威不断被解构,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在人的社会角色、身份、地位被隐藏的境遇下平等相处、共生共在。“一元化价值范式和神圣的权威模型在网络化生存环境中从此被肢解成相对的价值,而平等性则在无差异的虚拟存在中充分彰显。”①曾盛聪:《伦理变迁与道德教育:市场化、全球化、网络化际遇中的现代性追寻》,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2页。网络文化便捷、生动的互动交流方式更符合当代青少年追求个性与独立的年龄特征。亦真亦幻的情景游戏,浩瀚无涯的信息资源,平等开放的交友平台,炫目华丽的视觉冲击,使得青少年成为网络信息的主要受众。②高中建:《当代青少年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第151页。有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网民年龄结构表现出极强的年轻化特征,在1.62亿总网民中,25岁以下网民数量已达到8294万人,占网民总数的51.2%,30岁以下网民超过七成,青少年学生占网民总数的35.8%。③《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7),http://www.cnnic.cn.诚然,网络文化的普及能够使青少年更为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和知识,但也对其道德选择带来了价值困惑。青少年群体正处在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期,其心智发展尚未成熟,缺乏甄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同时,他们又渴求独立,排斥成人对其施加的干涉和束缚。这就使其在纷繁复杂的网络文化中无所适从,困顿焦虑。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网络中随处可见的低级庸俗的文化腐蚀着儿童的道德认同,瓦解着其道德防线。网络文化是由人创造的,人理应成为网络文化的主人。学校教育应当在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选择与自我控制,以免沦为网络信息、技术、文化的奴隶。这是网络文化时代学校教育无可回避的崭新任务。否则,“教育如果对电脑、信息、网络等等对象,只停留于技术、知识层面的传授,不去关怀这些知识和技术的人性内涵、人的主体性统摄,这种意识的滞后可能导致网络社会中人和人的主体性失落”。④鲁洁:《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讨》,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13页。主体的道德失落,必然引发其不正确的道德认知、选择与生活。

其次,网络文化限制了学生面对面的人际交往,不利于其道德情感的发展。不可否认,网络文化的繁荣扩大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范围,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与远隔万里的对象沟通交流,人们的交往变得更为便捷了。但也应看到,网络文化正使得人们逐渐远离现实世界,虚拟的网络世界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现实交往的重要性。人们之间无需见面,只需通过数字、视频就可以进行聚会交谈,传统的面对面的人际交往模式逐渐被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所取代。受此影响,青少年的情感逐渐变得淡漠和疏远,其内心空虚失落,失去了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力,许多青少年因整日与机器交流而不是参与到本真的现实生活中去而产生了诸如紧张、孤僻、冷漠、逃避等消极心理,影响了其道德情感的丰富和发展。“毫不夸张地说,赛博空间就是一个并不存在的地方,不过是一个电子空间,虽然模仿了社会生活的种种形式,但却加深了我们的孤独。”⑤[美]马克·斯劳卡:《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黄锫坚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00页。此言甚确。

再次,网络文化诱发了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冷漠。新颖有趣的网络文化吸引着充满好奇心的青少年。然而,如果缺乏必要的监管、引导,过度的网络生活极易导致其道德冷漠、责任感淡漠等后果,甚至诱发网瘾、网恋等危及正常生活的行为。“通过信息与行动比的下降,电子信息的娱乐本性使苦难的日常化、惯例化等多种机制大量生产旁观者,消磨着我们的道德观。”因为网络交往是一种身体隐退、身份消失后的无实体性的交往,这种交往最易导致“网络生活中的伦常松懈和言行粗鲁”,导致“人际关系的短暂、肤浅和相互间义务的淡漠”。①高德胜:《道德教育的时代遭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前言第3-4页。如果沉迷于网络生活,现代人往往疏离亲情与人伦的交往而频现道德冷漠之举。据统计,在网络发达的美国,成年人平均每天花费6.43小时沉湎于网络交流,而与家人沟通的时间平均每天只有14分钟。②[美]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13页。在我国,根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2005年的调查,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总数的13.2%,另有约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③高中建:《当代青少年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第155页。网络文化中身份的隐匿化及行为的娱乐化,使得人们无法追究交往对象的行为责任,这使得他律道德的范导作用变得十分脆弱,网络失范行为频频发生。“在网络世界里,身体隐退了,既无情面可讲,也不需要承担后果,所以可以肆无忌惮地谩骂他人。”④高德胜:《道德教育的时代遭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5页。由此,加强自主性道德教育体系的建构,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自律、自理的道德意识,是网络文化时代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在使命。“在网络时代中,教育要利用网络对自律道德的吁求与发展自律道德的可能,因势利导促进这种自律道德的发展,促进道德主体的形成。”⑤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48页。

最后,网络文化消解了教师道德引导、价值引领的作用。在网络文化兴盛的境遇下,传统学校道德教育中教师独享的知识权威和信息垄断地位被瓦解,教师的道德权威地位也随之丧失,有人甚至提出了“网络教育下学校教师消亡论”的观点。其实,这是因对网络文化的过度崇拜或畏惧而产生的错误观点。因为教育究其本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只有在真实的道德生活中成长起来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完满人性的人。网络文化对教师道德权威的挑战,恰恰要求德育工作者既要掌握系统的道德知识,又要掌握娴熟的网络技能,以接受新的思想和观念,拓展自身的知识领域并及时了解学生最新的思想动态。教师具备网络信息的敏感性和辨别力,实现由“知识权威型”教师向“魅力权威型”教师的角色转变,能够增强教育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使师生双方在平等自由的网络互动和交流中实现心灵的共契与共鸣。

三、网络文化背景下学校道德教育的革新和走向

网络文化背景下,青少年学生在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等方面出现了新的变化,多元的价值观念和道德选择使其目不暇接,无所适从。不同文化背景下价值观念的相互碰撞增加了个体价值选择的自由度,冲击着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在此际遇下,学校道德教育如何调整教育理念,革新实践策略,成为无法回避的时代课题。

(一)学校道德教育理念的创新:回归主体的现实道德生活

从我国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德育首位”的理念并未在实践中得以贯彻,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一直在低效中徘徊。究其原因,是因为道德教育被附加了太多外在的功利性、政治性内容。“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看,我国的道德教育至今还处在传统的模式之中。这种模式把道德教育的过程仅仅看做是对学生施加外部道德影响的过程,而所施加的道德影响又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⑥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当代转型的思考》,《教育研究》2000年第7期。网络文化境遇下学校道德教育应该树立怎样的理念,才能使学生获得健康的道德成长与道德进步呢?

首先,适应网络文化迅猛发展的需要,创新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理念。网络文化必然引发教育的世界化,而“教育的世界化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以世界历史性个人的发展为其目标”。⑦鲁洁:《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讨》,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10页。学校教育应当通过网络文化这一媒体使学生了解这个世界每天真实发生的各种事件,并在此基础上树立一种自觉的世界意识、全球意识、人类意识和全球伦理观、正义观和胸怀世界的价值观;学会尊重差异,尊重他者,学会相互欣赏,共同生活,共同担当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责任,进而为成为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公民奠定基础。

其次,借助网络文化,使道德教育内容贴近学生现实的道德生活。当前学校道德教育最大的弊病就是囿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而脱离了学生现实的生活。道德并不是先验世界的再现,而是对人类生活世界的价值规范与精神引领。道德是在生活中、通过生活、为了生活的特殊的精神实践活动。“每个人的道德都是在每个人的现实生活过程中形成的”,①[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现代教育学基础》,钟启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68页。因此,学校道德教育必须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导向,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方能生发出道德的力量。真正的道德教育并不是仅通过课堂上的几次说教、课外的几次活动就能实现的,只有把道德教育融入学生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才能引发其真切的思考、判断、体验和省思。网络文化以其多样性的表达方式、无约束的思想诉求和个性化的生活感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真实的生活与思想状况。借助于师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伦理与道德问题乃至人类共同关注的全球问题的讨论、争论,网络文化能唤起学生对共同人性、共同价值的热切关注,唤醒人与人之间跨地域、跨文化的情感共鸣。“网络社会普遍交往的出现,使人们有可能加强对共有人性的感受,寻找到人与人之间的共同点。”②鲁洁:《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讨》,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07页。这为学校道德教育活动的开展拓宽了渠道,提供了多样的空间。通过合理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会提高其对道德问题的敏感性,加深其对道德生活的体悟,学校道德教育的成效也会在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及真情实意的表现中得以提高。

第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生活观。良莠不齐且海量的网络信息不会自动地、全部地成为对一个人有价值、有裨益的信息,要使其转化为提升人的智慧与道德水平的有效资源,就必须具有基于当前任务的甄别、选择、利用和管理能力,否则,就会或无所适从,或沉湎其中,从而沦为过度依赖网络的“网奴”、“网虫”。知识有限且天性好奇、冲动的青少年之所以成为“网瘾”、“网迷”而不能自拔,原因就在于其对网络和网络文化的过度依赖与迷恋。学校教育唯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信息观、闲暇观,才能使网络成为其学业进步、道德养长的有利手段而非有害的因素。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学校教育在此方面的任务愈益紧迫。应引导学生认识到,网络不过是实现人们目的的一种技术、手段、工具而已,它不能代替人的实践活动与思考活动;而且,真假难辨的网络信息可能成为阻碍人实现自由意志与自主创造活动的障碍。沉湎于虚拟的网络文化,会使人远离真实的生活世界,丧失对现实世界的判断能力,进而丧失真实的自我。这同样需要引导尚处在心智发展初期的青少年儿童学会与网络文化保持必要的距离。“教育要使人走进网络,同时也要使人能走出网络。”③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41页。

第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的网络生活。网络文化的多元价值取向及异质文化的激荡,使得社会主流道德观和核心价值的传授变得愈发困难,“网络中的人容易处于一种道德上的分裂、冲突、无序的状态中,容易在道德上无所适从,随波逐流,甚至任意放纵,丧失道德意识和道德判断力”。④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46页。对学校道德教育而言,必须充分发挥现有德育课堂的道德引导、价值整合作用,用有魅力的德育课堂与德育活动吸引学生的道德需要与热情,增强学生在面对网络文化时的自我控制能力、理性选择能力和科学加工能力,使网络成为学生道德养成、求善向善的有利手段。应引导学生学会借助多元的网络文化建构既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独立人格、又秉有服务社会、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新的道德品质。

(二)学校道德教育方式的革新:在师生角色关系转变中实现教学相长

传统的学校道德教育是保守和封闭的。在这种教育中,教师一直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道德规范的解释者、道德行为的评价者,拥有“法定”的道德权威。建立在这种范式之下的道德教育过分注重他律过程中的道德塑造,德育内容片面僵化,德育方法机械灌输,德育成效不尽人意。而开放、多元的网络文化冲破了传统道德教育的种种藩篱,使教师的权威地位不断被瓦解,教师不再是道德知识的权威解释者,而是和学生一样,平等地面对网络文化所引发的种种道德问题,共同讨论,共生共长。学生获取道德知识的渠道多样化了,教师甚至对学生提出的道德问题闻所未闻,这就使得学校道德教育中教师原有的威信随之淡化。因此,如何在新的网络文化背景下转变师生的角色,建立平等、对话、共生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学相长,以适应网络时代对道德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成为道德教育亟需正视的问题。

首先,教师要实现道德身份的转变,从传统道德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道德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借助无时无处不在的网络文化,学生可随时随地获得德育课程之外的丰富的道德知识,德育课堂不再是学习道德知识的唯一渠道,教师也不再是“先知先学”的道德典范或道德权威。然而,网络信息繁杂无序,优劣参半,加之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对纷繁的网络信息缺乏理性判断,道德迷茫、价值困惑、精神焦虑现象常常无法避免。这就需要教师重新定位自身角色,实现由道德知识的“教”向网络文化背景下“导”的角色转变。如果说过去的学校道德教育是单一主体中心的教育,那么网络文化境遇中师生的交往已变成多极主体的自由交往。“在这种自由交往中,每个主体实现了对交往关系的自由占有,交往的方式也由单向度向交互性、非中心化转变,它使交往异化的消除具有了可能,为实现主体交往中的真实性、真诚性、正确性开辟了道路。”①鲁洁:《网络社会·人·教育》,《江苏高教》2000年第1期。易言之,网络文化境遇中的学校道德教育已不存在单一的主客关系,相反,师生双方的平等对话、相砺相长成为制约德育成效的关键。道德教育的过程成了师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过程。因之,教师既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也要使自己成为一个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和理念、勇于探索的学习者。“教育者不能置身于网络之外,应当与青少年一起投入其中,在共同的经历与体验中去发现和认识问题,使自己真正能成为一名网络社会的教育者。”②鲁洁:《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讨》,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27页。

其次,教师应学会利用网络技术,构建民主平等、对话交流的师生关系。在传统学校道德教育中,课程是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而德育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使得道德教学带有显著的封闭性和机械性。教育过程中教师的道德权威地位又使得学生有问题不敢问,有质疑不敢说,师生之间的道德交往始终隔着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而网络文化的发展为信息技术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在网络对话中,师生互不谋面却能够敞开心扉,自由阐发自己的观点。通过网络平台的交流和沟通,师生、生生之间可以对某些道德现象和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切磋,教师籍此可以更为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道德发展水平,从而使道德教育过程更契合学生的道德需要与期待,道德教学也因之更具针对性。

(三)学校道德教育环境的更新: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道德文化土壤

学校道德教育环境对青少年良好品德的养成起着价值熏陶和情感熏染的重要作用,成为影响学生道德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隐形课程。然而,长期以来,学校道德教育环境因缺乏深厚、适宜的人文土壤而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千校一面的布局、形式主义的宣传、机械僵硬的科层管理、喧嚣低效的社团活动等使学校缺乏基本的人文气息与精神含量,影响了学生健康的道德追求。人文精神是一种体现人的尊严、价值、生命关怀的文化气质,它牵引并规约着人的价值追求与意义诉求。网络文化自身的特点及其向日常生活的普遍渗透,使得众多青少年学生的生活变得虚拟化、机器化、浪漫化,不少“网络一族”习惯忽略他者的存在,无视他人的尊严,把他人视为符号、过客或消遣的对象,而学校教育又缺乏契合网络文化特质的有效引导,未能营造积极向上、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环境,制约了学生的道德发展与进步。学校教育环境中人文关怀的弱化、虚化,导致道德教育浮光掠影、成效低下。人文关怀是培育学生优良道德人格的精神沃土,唯有在学校中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道德土壤,“把德育工作建立在人文精神的沃土上”,③吕型伟:《为了未来——我的教育观(续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28页。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素养,引导其关注和思考“为何而生”、“如何做人”等深层问题,才能使学校道德教育取得扎实的成效。学校应善于利用校园网、班级网、校长信箱、班主任博客、教师博客、学生博客等媒介,宣传学校的德育规范与措施,讨论学校面临的共同问题与对策,发表师生对社会热点问题及教育问题的心得与心声,鞭挞不良的思想与行为,以营造积极进取、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与工作作风,进而不断提升师生的道德觉悟与水平。

总之,网络文化的发展使道德教育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处在网络风雨之中的教育,要想在弥补网络的道德后果上出一份力,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教育的自我反省”。④高德胜:《道德教育的时代遭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4页。学校教育必须调整自身的对策,作出积极而务实的应对。生硬的禁止、单一的监管无法阻抑作为“网上一代”青少年的网络交往与生活。教育者要学会科学而合理地利用网络媒介、网络文化,用心灵与情感的沟通、道德与精神的濡化来代替单一的知识传授和机械的技能操练,用真诚、持久、亲近的交往对话关系代替单向的训导和机械的规训。唯此,网络文化所伴生的诸多不良道德后果方可被祛除,网络、网络文化由此才真正成为道德教育有用、有益的手段。

B82

A

1003-4145[2012]01-0052-06

2011-09-12

唐爱民,曲阜师范大学教科院副院长、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道德教育哲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贾素宁,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基金项目:本文是教育部重点课题“网络文化境遇下我国中小学校道德教育的变革研究”(DEA080175)的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周文升wszhou66@126.com)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道德学校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学校推介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