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人才创业教育目标体系研究

2012-04-12 07:15许继芳彭燕东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体系人才目标

许继芳, 彭燕东

(1.苏州大学 科学技术与产业部, 江苏 苏州 215006; 2.苏州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 苏州 215123)

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是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要.IT人才创业教育,是适应IT行业发展对创新创业型IT人才需要提出的要求.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IT人才创业教育取得显著成效,但目前IT人才创业教育中还存在目标模糊、体系单一、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优化IT人才创业教育的目标体系,将直接影响IT人才创业教育开展的实际效果.

1 构建IT人才创业教育目标体系的意义

创业教育是指以创造性和开创性为基本内涵,以课程教学与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开发和提高创业主体综合素质为终极目标,培养其未来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备的知识、能力与心理品质等的素质教育[1].其特征表现为创业教育是一种主体性的教育,是一种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是一种健全人格的教育,是一种超越式的教育[2].因此,创业教育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而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容的增减.

创业教育目标是指创业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标准[3].因对创业教育有不同的认识和观点,从而形成创业教育不同的分类.如国外学者将创业教育的目标分为三类[4]、四类[5]、五类[6],还有学者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创业教育的目标[7-8].国内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创业教育目标进行不同的分类,薛敏兴将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9];杨益彬从基础性目标、普及性目标及提高性目标三个层面上加以定位[10].笔者比较倾向认同夏人青和罗志敏将创业教育目标分为高校创业教育的总目标和高校创业教育目标的分层,进而形成纵横结合、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创业教育目标体系的分类方法[3].也就是说,创业教育目标既要从高校整个人才培养框架来考察和确定,也要结合生活实际考虑目标的发展与分步实现,即在培养创业素质人才这一总体目标指引下,从低到高分层培养具有良好创业素质的社会公民、自我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以及新型企业的创办者[3].

总体看来,虽然不同学者对创业教育目标有不同的分类,但对创业教育目标重要性的认识却是一致的.因为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创业体系构建的基本前提和依据,是创业教育内容、方法和形式的出发点和归宿[11].明确的创业教育目标关系到国家、社会相关政策和制度的正确制定及相关支持体系的构建,也是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对IT人才创业教育而言,IT人才创业教育目标体系构建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社会对IT行业相关制度和政策的制定及相关支持体系的构建,事关IT人才创业教育课程方案的设置和IT教育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直接影响到IT人才创业教育的内容和过程,最后直接影响到IT创业人才基本素质水平的提高.因此,加强对IT创业人才创业教育目标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IT人才创业教育已在部分高校成功开展,强化了部分IT人才创业教育理论,提升了部分IT人才创业技能,IT人才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目前IT人才创业教育目标体系的设定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很大程度上制约了IT人才创业教育效果的取得.总体看来,IT人才创业教育目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创业教育观念滞后,目标定位模糊

尽管部分高校把IT人才创业教育纳入到系统的学习和课程体系中,IT人才创业教育在这些高校得到良好开展,但仍有部分高校对创业教育,尤其对IT人才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仅通过举办一些创业讲座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IT人才创业教育理念的滞后,将导致IT人才创业教育思路不宽、方法局限等,进而极大地限制和影响IT人才创业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效果的取得.

同时,由于社会各方面对创业内涵认识不一致,导致对IT人才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产生较大差异,对IT人才创业教育目标体系的定位较为模糊,并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代表性的认识误区有“创办企业论”和“第二课堂论”[2].“创办企业论”认为IT人才创业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创办IT企业或公司;“第二课堂论”认为IT人才创业教育就是IT教育开展第二课堂的创业实践活动.诚然,教会学生如何创办IT企业或公司是IT人才创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但与培养具有创业综合素质的创业教育终极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为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充分体现第一课堂课程教学和第二课堂创业实践活动的有机整合,单纯把IT人才创业教育等同第二课堂是不科学、不合理的.IT人才创业教育观念滞后和目标定位模糊,将影响和制约着后续创业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2.2 培养目标单一,目标体系不够全面

由于在IT创业和IT创业教育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导致高校对IT人才创业教育目标设定的单一化.“创办企业论”的认识误区,导致IT人才创业教育的目标仅仅局限于创办和经营一家IT企业;“第二课堂论”的认识误区把IT创业教育作为IT教育开展第二课堂的创业实践活动,其目的也在于教导和培育IT人才创办IT企业的能力,进而创办一家IT企业.对IT人才创业教育认识的两大误区,其最终目标都趋于统一,都指向指导和培养学生创办、经营一家IT企业或公司.

由于创业教育的市场需求是多元的,而IT人才创业教育目标体系不够全面,必将影响IT人才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及其效果,从而出现过度重视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创办和经营企业及从事商务活动,忽视对IT创业人才知识、技能、综合素质乃至个性的培养和提升,最终影响IT创业人才的开创性自主创业能力的提升.

2.3 IT人才创业教育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

创业,是一项需社会各方协调配合的系统工程,而创业教育只是其中一部分.目前我国的创业教育,尤其是IT人才的创业教育,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资金支持等技术基础建设上,还不能满足当下IT专业人才创业教育的现实需求.

同时,我国以企业为主的社会经济组织,在对待IT人才创业教育方面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只形成部分企业和经济组织对IT人才创业教育的支持体系,当前IT人才创业与创业教育的社会组织体系平台建设与IT人才创业教育需要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

另外,包括IT人才创业教育评价机制、监督管理机制等在内的大学生创业和创业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尚不健全,尚未形成整个社会对IT人才创业的支持体系.尽管国家和社会已经在大力推进相关体制的建设与创新,但在一定时期内仍存在影响推动IT人才创业教育的体制性障碍,影响IT人才创业教育目标实现时对社会各种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3 优化IT人才创业教育目标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上述IT人才创业教育观念滞后、培养目标单一、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和不足,笔者认为有如下优化的对策和建议.

3.1 转变教育理念,消除目标定位误区

创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要求在办学理念上尊重人格自由,尊重个性发展和调动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学会发展[12].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应确立科学的IT人才创业教育理念,实现从就业型人才观向创业型人才观的转变.创业型人才观是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观,而非传统的学历为导向的人才观.高校应顺应时代要求,转变育人观念,切实消除“创办企业论”和“第二课堂论”等认识误区,确立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做到兼顾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在此基础上,设立适应经济社会环境的创业教育课程,努力实现创业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和调动IT人才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其自身的能动作用推动创业能力的增长.

3.2 构建多元化创业教育目标体系

IT人才创业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应结合学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构建多元化创业教育目标体系.温州大学确立的“主动就业+岗位创业+个人创业”多元化创业教育目标体系[13],可为我们提供良好的借鉴和参考,这一目标体系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层次,即全体学生接受创业知识普及教育,部分学生接受岗位实训后在成长型企业进行岗位创业或成为企业接班人,部分学生成为个人创业型人才.另外,IT人才创业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还应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把IT创业人才培养目标转向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创业人才上来.同时,把IT创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从单纯的学术专业水平标准变成社会适应性标准,以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为衡量指标,把IT创业人才培养成为具有较高创新意识、勇于承担风险、敢于行动、不屈不挠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3.3 健全和完善IT人才创业教育的体制机制

1) 加强IT人才创业与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制度建设.由国家和政府牵头,组织社会各方力量,对IT人才创业和创业教育进行深入研究,在对IT创业教育相关政策设置和落实情况、高校师资配备情况、资金投入支持情况等进行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加强IT人才创业与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制度建设,为推动IT人才创业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2) 加强IT人才创业与创业教育需要的社会组织体系平台建设.构建以高校为主、企业为辅的IT人才创业教育培训组织体系,形成IT人才创业教育的理论教育体系;创制以企业为主、融合其他社会事业组织广泛参与的实习实训体系,为IT人才创业教育提供社会实践组织体系平台.

3) 建立健全IT人才创业与创业教育需要的社会资源支持体系.在健全和完善IT人才创业与创业教育理论和制度建设的基础上,鼓励社会各方从资金、物资、技术设施、技术力量等方面,对IT人才创业与创业教育提供支持与帮助,形成IT人才创业教育专项资助.构建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为主的社会管理、沟通、服务组织体系,为IT人才创业和创业教育提供应对各种情况的社会保障组织平台.

参考文献:

[1] 吴金秋. 创业教育的目标与功能[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1):99-101.

[2] 丁立群,吴金秋. 创业教育的目标与功能[J]. 中国高等教育,2004(22):14-15.

[3] 夏人青,罗志敏. 论高校人才培养框架下的创业教育目标——兼论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J]. 复旦教育论坛,2010,8(6):56-60.

[4] JAMIESON I. Schools and enterprise[M]//WATTS A G, MORAN P. Education for enterprise. Cambridge: CRAC Ballinger, 1984:19-27.

[5] SEXTON D L, KASARDA J D. The state of the art of entrepreneurships[M]. Boston: P.W. Kent Publishing Co. Ma, 1992.

[6] JOHANISSON B. University training for entrepreneurship:a swedish approach[J]. 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1991,3(1):67-82.

[7] BANDURA A.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M]. New York: Freeman, 1997.

[8] SHANE S. A general theory of entreprenthership: the individual-opportunity nexus[M].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2003.

[9] 薛敏兴. 关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目标定位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10(3):89-91.

[10]杨益彬. 基于多层次创业教育目标的高校多维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 教育探索,2010(6):38-40.

[11]朱俊玲,郑华. 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 教育,2011(14):58-59.

[12]张立杰. 地方高校自主创业人才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 科教新报,2011(11):79-80.

[13]卢立珏,林娟娟. 地方本科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温州模式”为案例[J]. 大学教育科学,2010(2):57-59.

猜你喜欢
体系人才目标
人才云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