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莲
(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7)
2009年,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享誉海内外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逝世后,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时任教育部的部长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人们在缅怀和追思中,不时会被钱老提出的一个问题所震撼——‘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上个世纪,英国生化学家李约瑟在其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也曾提出了著名的难题:“为什么像伽利略、托里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呢?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这被称为“李约瑟难题”。“钱学森之问”与“李约瑟难题”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的同一问题: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都曾遥遥领先于世界,欧洲能从中世纪的千年落后背景下创建近现代科技,为何近代落后的中国不能急起直追,培养出自主创新型杰出人才,再度成为创造发明的强国呢?特别是迄今为止已有八位华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但无一人为中国本土的华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北大教授詹克明在分析中国未获诺贝尔奖的原因时认为,从素质上比,中国科学家与外国科学家的差距并不明显,明显的只是所处的科学环境与科学土壤。移居美国的华人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等获诺贝尔奖就是证明。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科学环境与科学土壤,以使“境内为枳,过海为橘”?为什么我们培养不出杰出的科技人才,以致迄今与诺贝尔奖无缘?一些学者从经济基础、政治制度、资源因素、地理环境、市场化等不同角度来破解这一问题。本文试图从思想、文化的层面来思考和分析影响中国科技发展的因素。
(一)语言文字的影响
语言文字与文化密不可分,对文化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世界上有几千种文字,从基本单位记录的语言单位来看主要分为三类:记录音素的音素文字,如英文;记录音节的音节文字,如日文的假名;记录语素的语素文字,如汉字。音素文字和音节文字合起来叫做表音文字,也叫拼音文字。表音文字的基本单位是字母,语素文字的基本单位是字。汉字是语素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汉字最初是根据事物的形态而创造出来的文字,契刻的甲骨文和铸模的金文还是象形字,经过大篆、小篆、隶书的演变,基本丧失了图画形状,楷书诞生后,汉字在形体上确立了由基本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也称为“方块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汉字由原来的象形文字(表形文字)演变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但总体系属于表意文字,即通过笔画的勾勒,就能概括它所代表的事物的含义。汉字不需要通过词的内部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作用,只要关键词语在意义上搭配得拢,就能言简意赅地达到交际目的。汉字为独体字,书写均匀,一字一音,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汉字的这些特征使汉字具有其他文字无以能比的灵活性,意合性和简约性,给以人美的享受,引起人们美妙的联想。而且从使用角度而言,汉字能设计出各种版式,具有其他文字所不能比拟的审美性和趣味性,尤适用于各种视觉上的文字游戏。如汉时苏伯玉之妻所作盘中诗,将诗写于盘中,从盘中央起句,一点点往外读,回环盘旋而至于四角。北朝前秦女诗人苏蕙作《璇玑诗》,以五色丝线织成《璇玑图》。这首诗共有841个字,纵横各二十九字,方阵纵、横、斜、交互、正、反读或退一字、选一字读均可成诗,诗有三、四、五、六、七言不等,有人说可以读出几千首诗。类似的文字游戏和中国语言文字有关,西方文字是根本做不到的。
西方文字来源于古拉丁文字,属于拼音文字中的音素文字。音素文字的基本单位——字母只有几十个。例如,英文字母有26个,德文字母有27个,俄文字母有33个。每个字母有确定的音值而没有意义,书写时需按照字母的音值把词的发音记下来组成长短不均的书面文字。西方拼音文字需要借助词的内部变化表达语法作用,书写必须留有空间,否则会混乱不堪。因此, 拼音文字的文字游戏远不如汉语丰富,使用的趣味性和审美性也大为逊色。使用拼音文字语言国家的人不喜欢填词赋诗行酒令,更不善于猜灯谜、对对子的文字游戏,于是只好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学游戏之中。比如意大利的达·芬奇,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工程师和发明家,而如果他生长在中国,很可能会成为一个在自己的画上题诗的艺术家和一个了不起的书法家。再则,相较于拉丁语系的西方文字,中国的表意文字缺少逻辑性,中国的古文字系统尤难以对科学的描述做出准确的定义和演绎,这严重阻碍了科学氛围的形成和科学技术的传播与发展。因此,虽然中国古代也产生过做出很大贡献的科学家,但他们受人尊敬的程度远不及文人。这说明科学思想在中国这块古老土地上扎根和探求不够,科学土壤和科学环境不尽如人意。不得不承认,科学在西方拥有更好的群众基础和文化氛围。
(二)哲学理念的影响
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并称世界三大哲学体系,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以儒、释、道为主干,具有丰富的内容。其中儒家思想是主流,佛家和道家思想只有一部分人了解和信仰,并在一定程度上也兼有儒家思想。因此中国人的哲学理念基本上以儒家思想为代表,而最为重要、浸润至国人骨髓、对人们的言行起着指导作用的理念主要有四种:
一是作为传统文化的基本哲理的阴阳五行思想,它是传统文化各个领域共同的哲学根据。主要是以《太极图》的模式形象地表明一切事物阴阳并存、对立统一,用阴阳两种对立的力量此消彼长来解释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相生相克来说明世界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在阴阳五行思想指导下,中国人习惯用阴阳交替、五行相生相克模式探讨人、事、物间的生克关系,善于“由小见大,见微知著”, 讲究为人处世以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积极心态辩证地看问题,认同事物的相对性和向对立面转化的必然性。
二是解释大自然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天人合一理念,主要认为宇宙是一个整体,人是天地万物中的一部分,人类社会在大自然中生成并发展,人与自然相类相通。由此强化人道和天道合一,人道要以天道为准则,人要适应尊重自然,事事处处要“顺应天时”,顺从天地的发展。天人合一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中最根本的一条,体现了中国人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整体关系的文化思考。
三是指导解决社会问题的中和中庸理念,主要是尊重和正确认识事物的多样性,差异性,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追求和谐;通过中庸的方式和手段实现万事万物的多样性统一和复杂的平衡。中国人以“和”为万物兴盛的根本,以中庸为实现和谐的根本之道,讲究不偏不倚,强调做人的艺术和处事的方法。
四是指导如何对待自身的修身克己理念,主要是以修身为本,对人自身进行塑造,正确处理好人与自我的关系,实现人生价值;通过“内省”、“慎独”、立志有恒等方法努力求仁克己,磨砺自我,克服自私自利之心,培养恢宏的气度,修炼真、善、美的品格。
从历史上看,对中国影响最为深远的哲学流派主要是儒、道、法、墨四家。儒家哲学充满了人类社会世俗理性和道德实践精神,思考的都是关于人生的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和人与社会的问题。儒家文化至今影响最深的是“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治国平天下。1300多年的科举制,使得读书做官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中国社会的“精英集团”,全国的知识分子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如何考官和如何当官,使官场文化主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道家是中国哲学中惟一侧重于探讨宇宙观、人生观问题的哲学流派。它提出了“道”的概念并进行了论证,认为“道”是世间万物的终极本质或者自然规律,揭示了事物总是向自身的反面发展的规律。道家思想充满了辩证法的光辉,将这种思想推广到人生观上的时候,一方面展现了人们对自由境界的向往,另一方面也导致了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倾向。道家的思想与儒家的理论互补而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干。两汉时期,儒家学说经过新的整合取得了思想上的统治地位,而道家学说则成为影响中国最大的非正统思想。
法家建立了完整的法治理论和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国家就是按照法家的理想建立起来的。但法家宣扬的丝毫不加掩饰的君权专制、惟法是尊而不分贵贱亲疏的非道德主义主张,不适合于中国后来的宗法社会现实,故在秦亡以后趋于瓦解,但其倡导的刑罚、法治等合理思想被保留在了儒家思想体系中。
墨家在先秦时与儒家并称两大“显学”。墨家学说对哲学的主要贡献是认识论,是中国惟一自觉讲求逻辑学和认识论的学派,是中国古代罕见的对自然科学研究感兴趣的一个哲学流派,但因汉代统治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成绝学,其传承亦绝。这使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先天缺失严密的逻辑体系,不能上升到理论层面。缺乏系统理论和基础学科支撑的科学技术只能停留在经验技术的层次,体现出工匠文明的特征。这是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上分析,中国传统哲学不是以研究本体论和认识论为主,而以人生哲学为核心,强调天人合一,追求天人和谐。中国哲学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特征,与政治伦理紧密联系,重视现实的人生,崇尚中和中庸。中国哲学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精神和无神论传统,富于辩证法思想,讲求对立统一,强调事物发展变化的连续性与合理性。中国哲学总体上不像西方那样以自然为认识对象,而是把自然人化,或者把人自然化,以人伦推天道,以人事推天理,使思维对象指向自身而非自然。因此中国自然哲学的主要动力不像西方那样向外发现和寻找宇宙秩序的规律,而是在系统内寻找有机联系,从而导致中国对自然和谐与自然变化有深邃的哲学理解。
(三)思维方式的影响
中西方文字和哲学的差异也导致了中西方思维的差异。中国文字的灵魂是表意符和声符并用文字,体现出典型的整体性思维。中国哲学把天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视为一体,具体的认识路径是从总体的直观到经验到直觉,依靠体验、证悟等方式从总体上把握对象,通过类比联想对客体进行抽象,寻求其普遍性,具有鲜明的直觉经验性整体特征。这与西方字母文字体现出典型的线性思维和西方哲学导致的解析思维有着根本的不同。西方人的思维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凡事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思考,做深入的分析研究,从已知推导未知。中国人的直觉经验性整体思维机制,容易把握事物发展的全貌,但不向分析判断的抽象思辨发展,忽视了演绎和因果关系的探求,难以对事物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进行分析,很少进行枯燥的纯理论研究,以致长期没有建立起严谨的理性思维体系。在科学研究方面,中国人崇尚整体论的思想方法,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对世界从整体把握,笼统而随意,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中国科学家从整体上把握复杂体系规律的能力比谁都强,但由于缺乏希腊式的理性自然观或公理化的知识系统,中国古代虽有重大的发明和发现,却没有上升到系统理论。
中国传统的官场文化塑造了崇拜权力、对上负责的奴化性格,社会的等级化和官本位,使得上级喜欢听话和顺从的下级,而下级则是千方百计揣摩上级的意图,按上级的意思行事。这种文化观念形成人们的思维方式是“聚合思维”,讲究的是集中、求同、正向的思维,而不是发散、求异、逆向的思维。中国人以“中庸”作为观察问题、认识问题的基本方法,为人处世讲合情合理。这使中国人的思维又具有典型的人际思维特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互惠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互惠是一种长期的信任关系,在任何一个时点都不可过多地计较,一个太明确、太认真的人会让人觉得小气和难以相处。大家喜欢含含糊糊的和气,做人做事讲究“差不多”,追求难得糊涂。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难以有创造性的萌芽和创新性的成果。
(四)宗教信仰的影响
信仰尤其是宗教信仰,会告诫人们做什么事都是有底线的,有些事情是要承担责任的。有了信仰,人们就会对彼此负责,对自己负责,对一种更高的真理负责。看西方科学家传记会发现一个现象,许多自然科学家都相信宗教。例如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建立经典力学体系的牛顿,信仰耶稣基督和救世主,并写了大量宗教方面的手稿;电磁理论的集大成者麦克斯韦,认为是上帝命令人们征服地球,提供个人动机去追求科学事业;发展了电学和磁学基础概念的法拉第,积极从事教堂的活动,对圣经和祈祷有持久的信仰;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不仅有强烈的宗教信仰,而且选择了修道士的生活;被称为原子理论之父的道尔顿,天文物理学的奠基人开普勒,细菌学之父巴斯德等,都是具有强烈宗教信仰的教徒。
科学和宗教从根本上而言是相互矛盾的。但在西方,科学精神和宗教土壤却有着一定的渊源。欧美传统的基督教文化,培养了深厚的宇宙宗教感情,即相信上帝创造了世界,世界在本质上是有秩序、有规律的,人生在世的意义就是追求真理、认知世界。这使西方历史上形成了信仰上帝并按上帝旨意办事的文化环境与传统。知识分子把发现和论证大自然的秩序和规律当作是认识上帝创造的世界,证明上帝的伟大的方法,是为上帝做事。这一信念一直以来成为知识分子摆脱仕途的诱惑,追求并献身于科学研究活动的强大心理动机。基督教文化激发了西方的科学精神,鼓励人们从事探险活动,不断地去探索、征服未知世界。宗教对终极世界的执着信仰和追求,能够增强抵抗风险、挫折等险途逆境的心理承受能力,把人从私欲的镣铐中解放出来,成为科学的强大动力。宗教精神中包含的坚忍、执著、牺牲、为信念献身等成分对从事枯燥的科学研究十分有用。如果没有那种对宇宙认知合理性的深信不疑,没有信徒般的清心寡欲,许多艰巨的科学研究工作是根本难以完成的。
与西方相比,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孕育出严格的宗教体系。中国人追求天人和谐,而不是认识和征服自然。中国人信仰“天神”,敬奉诸神,缺少基督教那种对上帝的绝对敬畏,相信天神与诸神多位一体,天地万物无不有神灵。比如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土地有土地神,一棵树长得久了也有了树神,一般不会去砍伐它。中国人遇事求“老天爷”,信奉举头三尺有神明,天与神灵庇护有德行做善事的人,相信“人在做,天在看”,人要通过修身克己,提升修养品德取得神灵的保佑。在西方人看来,尤其是信基督教的人看来,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上帝同时创造了人和自然界,人和自然界在上帝的面前是兄弟关系,兄弟关系就可以打架。中国人讲“天生地养”,天地养育了我,我不能违背天地的意志,不敢向自然开战。因而就不能站在主人的立场上去反观自然,自主意识处于沉睡不醒之中。因此在中国,知识分子“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以人与天地的精神往来为意境,体悟万物生灵的情感交融,在与自然宇宙的沟通合一中,品味人生的悲喜忧愁,追求生活的情趣和美感。这种中国式的“美学”宗教,有助于营造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但并不鼓励人们钻研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的程度上,因受这种精神的制约而受到限制。
(五)人性理论的影响
中西方人不同的人性理论及对人性的基本判断,影响着文化的根本构造,也影响了科学的地位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总体上对人性持乐观主义态度,其主体部分是性善论,即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每个人都有成为尧舜的可能性。从“人性本善”的信念出发,儒家学说进行了完美的道德设计,为理想主义道德的追求提供了理论依据,将理想人格形象定位于君子和圣贤。这种人性论一方面蕴含着对法律的漠视,因为人心内在是善的,也就没有必要用外在强制的手段来制约人的行为。另一方面导致国家治理的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保证选拔最优秀、最可靠、最完美的“德才兼备”者当政。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这种思路将“出相、入将”作为人生最大价值体现,科学和科学家没有社会地位,科学发现与发明没有厚重的社会土壤。尤其是宋代以来,以朱熹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念, 要求人们消除各种欲望,服从集权制度下“三纲五常”制度,杜绝非分之想和奇巧之念,从礼仪乃至从法律的层面禁锢创新意识和行为,严重地扼杀了人们的创造性思维与动力。
西方的文化观念对人性持悲观主义态度,一般主张性恶论,认为只有饥饿才能使人勤奋,只有法律才能使人为善。对公共权力也多持否定性倾向,认为公共权力本身就是“恶”,用好了能以“恶”制“恶”,用不好就更是变本加厉,雪上加霜。所以,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好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使“好人”不会变“坏”,使哪怕是“坏人”也无法“作恶”。 这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这种政治设计思路形成以 “国”为特征和单位的西方政治学说,是被公认的现实主义治国方案。这种治理方案注重民主和科学,注重人的价值最大体现,科学发现和科学发明受到极大的重视,科学家受到应有的尊重。
(六)价值取向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轻个体、重义轻利、重道轻器的价值取向特征。儒家思想提倡道德价值至上,关注的是人和社会,肯定人的至上价值不是以否定自然本身的独立价值为前提,形成了“重文轻理”、“重政治轻科学”的社会风气和文化形态。中国历代知识分子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理想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和自我塑造,重视儒家经典和偏爱文学,主张文以载道,崇尚立德、立功、立言。这种道德价值取向把人的兴趣和精力引向道德修养和政治活动,绝大部分知识分子对科技知识或无所用心,或斥之为淫技奇巧,不以从事科学研究为己任。因此,中国古代的科学家并没有身为科学家的自豪感,相反,在中国科技史上做出巨大发明的科学家大多困窘潦倒,结局可悲。比如发明造纸术的蔡伦,被西方学者列为影响人类历史的一百位名人之一,因不能摆脱宫廷政治的陷害而最终服毒自杀;三国时杰出的医学家华佗,因得罪了丞相曹操,被拘捕下狱,后被曹操杀害;北宋时期的沈括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所著科学巨著《梦溪笔谈》被西方人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但他却连遭儒学大师朱熹强烈的人身攻击,其科学巨著也被贬斥为是乱说。
今天,中国科学家的地位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影响力仍远远低于其他国家的科学家。比如,几乎各国的货币都有科学家的头像,而中国的人民币上却没有一个科学家。《百家讲坛》里人气最旺的演讲者是那些讲解人文历史养生知识的学者,普及自然科学的学者却鲜有人挂怀。这与欧美国家科普节目拥有极高的收视率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追其根源,这可能和我们的核心价值取向有关,使得我们的民族对科学缺乏一种自发的兴趣,使我们对于科学总是有一些隔阂。
(一)以人为本,重视国民科学素养
人类科技发展史证明,人是第一生产力的开拓者,国民科学素养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国家科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国民科学素养和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文化是人类与自然和社会环境斗争的产物,亦是一个国家、民族长期思想行为教育和统治的沉淀。中国传统文化以人文精神为特点。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下,中国人的人性被奴性化,同质化。人治治人拜权意识深植于我们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中,一代一代犹如血脉一样传承下来,导致我国家庭与社会教育长期以来注重实用和功利,忽视国民科学素养的培养。今天,中国的父母仍是世界上最功利的父母。他们衡量教育孩子的标准是用有用和无用来划分。能帮助升上重点中学、大学的有用,能找到好工作的有用,能当上公务员的有用,能权财兼收、有房有车的有用,简而言之是钱、权、名,或曰“成功”的有用。为此,被西方人认为不可理喻的“虎妈”、“狼爸”在中国遍地都是,剥夺孩子兴趣施加沉重学习压力成为社会普遍现象。台湾教育部门在反思大学联考制度时说:“一个国家如果大多数国民只知道在个人的近利和物欲中打拼,这个国家的前途着实堪忧。”近年来,迫于就业的压力,一些大学和大学生只注重职业与就业功能,大学生一入校,就探讨将来的职业和收入。长此以往,我们国民的科学素养很难提高,很难造就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因此我们应当注重科学和人文的动态平衡,转变用单一的模式和标准来塑造人才的格局,改革用人和容人机制,创造各类人才应运而生的环境和文化氛围。探求培养科学素养及新知识能力的机制,重视创造能力、动手能力,转变跟踪国际新科学、新技术的被动为自主创新开拓的主体,使中国社会涌现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二)打破惯性思维,克服迷信权威心理
中国传统文化带有浓厚的伦理专制主义色彩,在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以伦理原则作为绝对价值尺度的衡量标准,重群体,轻个体,强调人对社会的服从,强调家长、师长、长官的绝对权威,要求一致性,反对多样性,忽视独立人格,打压个性化需求。受这样文化的长期熏陶,个人的利益和需要不被重视,从小就被要求听话,从托儿所、幼儿园到大学,听话的就是好孩子、好学生。工作后听领导的话、听组织的话,凡听话的就顺达,不听话的就被纠正。这种削足适履的育人和容人方式不仅导致整个社会缺乏鲜活多彩的个性,在思维领域也会形成迷信权威的惯性思维和从众心理,对各个领域的诸如权力上、知识上、学术上的“权威人士”“迷信”,对书本和古人、名人迷信,固守本本、墨守成规。我们常常习惯于引证权威和书本的观点,执着于执行领导、专家或是书本的方案和意见,导致思维僵硬固化,失去灵性和创意,注重继承和模仿,缺少原创动力。长此以往,抑制了人们探索性智慧和好奇心,阻碍了人格的全面发展,压抑了人们的创造潜能。思维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创新性的人才,首要的思维品质就是批判性。没有批判性的思维品质,一个人是不会有太大的创造力的,是不会取得抑或是取得大的创新性的工作业绩的。因此,必须打破“迷信权威”的局面,营造“批判探究”的氛围,消除人们的从众心理、惰性心理,培育大胆质疑、谨慎求证、勇于创新和探索的品格。要结合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弘扬创造性教育,重视人的个体发展对社会的创造作用,挖掘无穷的创新能力,大力培养学习型、创新型的人才,成就经济转型下的中国式创新。
(三)弱化“官本位”,改善社会生态环境
在传统“官本位文化”的影响下,权力的大小与个人收益和声誉成正比,中国人的崇权媚权求权意识根深蒂固,在官场表现为唯上是从,在民众表现为唯官是从。当下,官本位意识更是越演越烈,做官被看做是人生成功的标志,是身份、尊贵、权利、金钱的象征。人们以“官”的职位来衡量人的社会价值,与官不相干的职业也比照“官”来定位,甚至寺庙的僧侣也有处级、科级之分,社会被严重等级化、官僚化了。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说:“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教师开始在意‘位子’而不是教学质量”。一些科技人员、学者、教授不惜荒废自己辛苦耕耘的专业,稍有成绩就作为资本跑官争官,甚至出现四十个教授争一个处长位置的情形。即使有些人不去争官,上级也要给你安排个一官半职,以示肯定、奖励或者说是一种待遇。这样的生存生态环境,使公务员成为获取成功和相关利益的最合情合理合算的不二选择。加之,一些掌握公共权力的人在用人制度、容人制度、就业制度等方面的钱权交易、潜规则运行、特权招聘、内部政策等方面的违规操作,造成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公和社会分层的不平等,吸引人们无论在哪个行业,无论做什么,最终的发展前途都要向官场迈进。任何时候,做官第一成为一种社会价值观念,成为知识分子最大的人生追求,这个社会就会从行为规范和价值实现方面阻碍主体意识和创造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扼杀创造产生的基本因子,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必须改善社会生态环境,弱化“官本位”意识,把做官第一的价值观颠倒过来,尤其是要淡化学术领域的官本位,激励学术创新,才有可能培养大批的科技创新人才,在争夺人才的“世界大战”中不打败仗,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去高校行政化,还原大学本质教育
大学是最具有科学精神、培养创新人才的专业性社团组织和机构。由于中国传统文化负面包袱的影响,中国的大学有着异常浓厚的“官学”传统,权力过度集中,缺乏应有独立与创新精神。这不仅体现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学术自由受到一定的制约和束缚,在大学的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也受行政干扰而缺失独特的理念和创新。有学者指出:我国儒学时代是知识进入官场,非儒时代的问题是行政进入大学。我国在经过30多年改革之后,大学和研究机构被进一步行政化。尤其是大学实行扩招以来,高校追求办学层次高、规模大、学科专业全的升格风,追求科层等级的行政风。大学在设置和运行方面实行科层制管理,依据行政和商业规则运行。研究经费被无实际贡献的行政官员占用,一项研究成果有若干无关的人挂名的现象大量出现,大学因热衷于创收而把学位、职称甚至研究机构的外聘职务当作商品,学术研究在金钱推动下趋于浮躁,学术制假层出不穷等等。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安于清贫,争当杰出人才的学人寥寥无几。
大学偏重于经济、政治价值,偏离独立、创新的大学精神内核,不能在打造独特的精神视野和路径上沉下心来,是很难培养出优秀的杰出人才的。大学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专业性社团组织,必须建立宽松的研究环境,给思想以自由驰骋的空间和平台,使学人们能够自主地追求大学的核心价值。我们应该放开精神理念,摈弃“官学”传统,改变大学作为政府机关或商业机构管理的格局,去大学的行政化。要立足于人类大学文化的积淀,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超脱于权势和利益,走内涵式自主发展的道路。大学管理要以学术、育人为目的和必要的手段,遵从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还原大学教育本质,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敢于作为的杰出性人才。
(五)尊重科技人才,提高知识分子待遇
中国要真正崛起,掌握核心技术、成为技术大国是最明显的标志。而掌握新技术一靠重视人才,二靠资金投入。战后日本、德国、以色列的崛起都得益于重视人才和对教育的高投入。中国对教育、科技的投入既不如发达国家,也不如发展中国家,对科技人才的重视也远远未达到应有的程度。改革开放使一批政府官员先富起来,对社会和民众心理形成一定的影响,官员被当作最重要的人才,政府制定的各种待遇都向公务员群体倾斜。2011年11月,中国人力资源强国战略高层论坛暨相关成果发布会透露,中国的公务员平均年薪比事业单位人员平均年薪高出一万元,而企业人员的平均年薪又低于事业单位人员。这样的收入现状体现不出科技人才的价值,科技人员的社会身份和地位处于较尴尬境地。我国缺乏尊重科技人才的相关体制机制的支撑,大量的人才不愿意从事科学研究而流向公务员阶层。
另一方面是引进人才问题。中国引进人才往往当成政治任务来完成。有些单位引进人才不是从需要出发,而是当作为政绩为自己贴金,向上交差,人才引进之后就完事大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受益于全球战乱,全世界高科技人才都聚集到美国,造就了美国今日的辉煌。据统计,现在留在美国的顶级科技人才仍占全球的一半左右。而中国高校高科技专业的顶级人才更是成批量流向美国,学成回国者不及30%。一段时间,中国最好的人才不在中国成为共识。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大力培养和引进有知识、见识和胆识的人才,提高科技人员的待遇,让科学家、教授成为最受人羡慕的职业。同时也要有开放吸收人才的眼光和气魄,面向全球70亿人中的人才开放吸收,给他们发挥个人潜力的平台和用武之地,真正发挥引进人才的作用,在开放的心态中成就中国式创新。
:
[1]俞吾金.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政治诉求[J].探索与争鸣, 2009, (4).
[2]田友谊.论中国教育传统对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影响[J].教育发展,2008,(13).
[3]李伟言.中国传统人性论对德育价值取向的预制及其批判[J].东北师大学报,2005,(4).
[4]白苏.中国古人为何不崇拜科学家[J].大科技.百科新说,2010,(6).
[5]曾志.哲学引论—中西哲学基础问题举要[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6]王浦劬.政治学原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7]储朝晖.中国大学走偏:重经济、重政治而轻学术[N].光明日报,2012-01-30.
[8]金开诚.中华传统文化的四个重要思想及其古为今用http://www.gmw.cn,2006-11-12.
[9]郎咸平.中国人的价值观[EB/OL].http://www.infivision.cn/bbs/viewthread.php?tid=73009.
[10]楼宇烈.中国传统文化精神[EB/OL].http://www.cssn.cn/news/3793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