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霞
(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天津 300112)
浅谈海洋行业计量认证的发展历程与经验
刘景霞
(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天津 300112)
海洋行业计量认证已成为海洋监/检测技术机构获取从业资质和拓展业务的途径,是海洋界有目共睹的一个热点。阐述了海洋行业计量认证工作的重要性和发展历程,总结了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以供海洋监/检测管理部门、技术机构、计量认证评审员借鉴,也为有志提升监/检测能力、拓展业务的科技工作者和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海洋行业;计量认证;发展历程;经验
计量认证是我国通过计量立法,对凡是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实验室进行强制考核的一种手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对第三方实验室的行政许可。
海洋行业实验室的国家级计量认证是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授权国家计量认证海洋评审组(以下简称“海洋评审组”)来具体实施。
国家计量认证海洋评审组成立于1991年。至今海洋行业计量认证工作已历经20 a,期间逐步规范评审工作程序,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评审通过的海洋环境监/检测机构已从最初的7家逐步扩大到现在的62家。这62家机构的检测地域覆盖了我国的沿海四大海域,检测领域覆盖了海洋环境各个要素,出具的监/检测数据为海洋战略决策、海洋科技发展、海洋资源勘探与开发、海洋预报、海洋灾害预防与污染防治、海滨旅游、海洋权益维护、海上现代化战争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1-2]。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所拥有的“蓝色国土”为我们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是解决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项重要基础。海洋管理的科学性、海洋开发利用的合理性必须是在掌握海洋环境资源状况的基础上。为此,需要通过海洋监测、调查所获得的大量的、长期的、连续的五维特征的海洋基本要素数据,将浩瀚、奥秘的海洋“数字化”、“透明化”。这里,数据“单位制统一、量值准确可靠”是“数字化”的核心,五维特征量同步、准确、可靠是海洋数据的特征。由于海域的广阔性、海水的流动性和海区的相关性,海洋要素彼此关联、相互影响,又瞬息万变,导致海洋监测调查是多学科综合、多手段交叉、多单位合作的集成性工作,也形成了海洋计量、检测的不可替代性。为了确保无论在何时、何地,采用何种方法,使用何种计量器具,以及由何人测量,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下所获得的多源头数据都是准确可靠的,必须对从事海洋监测、调查的机构加强计量监督管理,让这些机构按照计量认证的要求建立并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其效果的确认形式就是计量认证。
海洋环境监/检测实验室通过了计量认证,能够提高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水平,确保业务化运行的有效性,提高权威性和知名度,拓展监/检测业务,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家海洋局青岛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02年主动向海洋评审组提出接受计量认证的申请,以规范其内部管理,提高海洋环境监/检测数据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很多实验室凭借计量认证资质从国家和地方申请获得多项海洋环境监/检测或海洋环境调查任务,一方面为实验室创造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其出具的科学、准确、可靠的监/检测数据也为其在海洋行业乃至社会上赢得了较好的口碑和诚信,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1991年由国家海洋局和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发文批准成立了国家计量认证海洋评审组,统一受理全国海洋行业监/检测机构的计量认证工作。海洋行业计量认证日常工作由国家计量认证海洋评审组办公室具体承担,海洋评审组办公室目前挂靠在国家海洋计量站。
海洋评审组成立之初,国家海洋局为了保障、促进海洋监测工作进展,要求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和三个海区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作为强制认证机构首批申请海洋行业计量认证。在国家海洋局的全力支持和海洋评审组评审员的辛勤努力下,四家监测中心经过充分准备,于1992年底第一批顺利通过了海洋行业计量认证评审,为海洋行业计量认证工作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随后,国家海洋局要求具备较强调查监测能力的三个局属海洋研究所充分利用其较强的技术资源和人才资源,在所内设立具有第三方公正地位的非独立法人监/检测机构,以该监/检测机构的名义申请接受海洋行业计量认证。1995年,这三个海洋研究所内设的监/检测机构也顺利通过了海洋行业计量认证评审并获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至此,共有7家监/检测机构通过了海洋行业计量认证评审,获得了国家级计量认证资质。
20世纪90年代,国家体制改革下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加上大家对初始的计量认证缺乏认识,大部分机构关心更多的是单位生存和职工生活问题,无暇关心质量问题和计量认证工作。基础薄弱的海洋站等机构缺乏经济实力和精力接受计量认证,局外海洋技术机构同样因经济实力困扰无暇顾及海洋计量认证,导致海洋行业计量认证工作自1995年之后一直难以继续推进。甚至有人曾提出“计量认证含金量不高”、“为何局外机构不接受计量认证”等问题。直到2002年,随着国家经济形势好转和对科技投入的增加,海洋机构的资源配置和经费来源得到很大改善,拓展业务范围的欲望和质量意识空前提高。面临这样的大好机遇,国家海洋局推动局属监测中心站以强制认证机构接受计量认证,国家海洋局南海工程勘察中心、宁波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和深圳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等三家主动要求接受认证的机构同步申请并通过了海洋行业计量认证评审,成为海洋行业计量认证工作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自此,越来越多的海洋环境监/检测机构意识到计量认证的重要性,以致接下来的2003年至2008年期间,几乎每年都有一些海洋环境监/检测机构申请并通过海洋行业计量认证评审。
目前,通过海洋评审组评审获得国家级计量认证资质的海洋环境监/检测机构已达62家,除国家海洋局系统内监/检测机构外,还涉及一些高校、科研院所内从事海洋环境监/检测的机构、与国家海洋局共建的地方海洋环境监/检测机构、地方省部级海洋环境监/检测机构等,局外机构数量远远超过了局内机构。2008年下半年国家认监委对申请首次国家级计量认证实验室的条件进行了限定,所以近几年虽仍有一些像集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胜利油田海洋勘察测绘中心等从事海洋监/检测工作的机构向海洋评审组提出计量认证申请,但因不符合认监委规定的条件,我们只能让其转到其所在地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认证部门申请省级计量认证。
海洋行业监/检测工作专业性强、科技含量高、资金投入大,需要全国范围内的相关机构彼此交流合作。各单位对计量认证取得共识,也认识到只有海洋监/检测机构通过计量认证才能实现单位内部有效规范的管理,才能促使本单位取得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资质,才能确保在海洋工作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为此,2002—2008年,申报计量认证成为海洋行业监/检测机构发展的潮流,而认真准备计量认证评审则成为大多数机构的工作重点。2008年以后,申报接受海洋计量认证的大潮才降了下来。
总之,计量认证在海洋行业监/检测机构中已经深入人心,也正是有这么多机构的积极参与,才为海洋行业计量认证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计量认证评审为国家认监委最终做出计量认证的行政许可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它也是一个严格的质量评定过程。海洋评审组在每一次现场评审过程中,都把严格依据《评审准则》作为根本要求。根据计量认证工作的要求和海洋行业的特点,海洋评审组专门制定了《国家计量认证海洋评审组工作程序》,编写了海洋评审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等质量体系文件。在评审员的选派上,注意专业搭配和回避原则。在现场评审中严格对照准则的每个条目逐一核实,始终以准则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由于海洋评审组的严格要求,在初始的几年里,几乎每年都有个别机构由于未达到评审准则要求而在现场评审中被判为“基本符合(需现场复核)”,还有一些由于准备工作不充分就盲目申报计量认证的机构被告知延缓评审,有效地确保了评审质量。
为确保被评审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海洋评审组并没有将现场评审作为工作的唯一内容。为了完善巩固被评审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海洋评审组几乎每年都针对海洋行业计量认证获证机构和拟申请计量认证机构组织举办实验室资质认定内审员培训班。由于海洋行业的专业性和特殊性,海洋评审组还专门举办海洋环境监/检测人员上岗培训,提高了海洋环境监/检测人员的检测技术能力和水平。由于培训中兼顾了来自各单位监/检测人员的业务状况、坚持了公正性,培训效果较某些专业机构举办的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和普遍性,更能得到海洋监/检测机构的广泛认可。
目前,海洋评审组工作已经基本形成一套规范管理的体系。每年年初都以正式文件将年度海洋行业计量认证工作计划上报至国家认监委审批,根据批准后的计量认证工作计划制定具体的评审工作方案,要求各被评审机构认真做好评审前的准备工作。
前几年,因为申请首次计量认证的机构较多,海洋评审组每年都会定期召开年度计量认证工作部署会议,向申请认证机构详细介绍计量认证申请书填报要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计量认证准备工作及计量认证现场评审的相关注意事项等内容,甚至提供质量体系文件、申请书的电子模版,细微的咨询使各机构对计量认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尽快地进入角色,为迎接计量认证评审做好了更充足的准备。部署会上,海洋评审组还会通过对某一机构实施模拟评审,组织申请认证机构学习掌握计量认证评审准则的各项要求,检查督促各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初步运行情况和评审准备工作进展。海洋评审组对申请认证机构的这些指导决不以赢利为目的,而是将为申请认证机构做好服务作为宗旨,使各机构计量认证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
在申请认证机构现场评审通过并获得计量认证资质后,海洋评审组一般还针对这些机构组织召开计量认证颁证会议,并将这些机构获得计量认证资质的信息公布在海洋行业权威报刊《中国海洋报》上,既有效宣传了计量认证获证机构,又能督促各获证机构持续做好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海洋评审组注重充足的经费投入,从软硬件两方面加强自身建设。硬件建设的重点是加强评审员队伍建设,评审员应符合身体健康、作风正派、具备高级职称、本科以上学历、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条件,由所在单位推荐,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派出。在培训方面,海洋评审组评审员除了参加国家认监委组织的培训考核外,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即参加两次见习评审后才能作为正式评审员参加评审工作。通过岗前对评审员进行的评审技巧与评审准则的培训与演练,统一了对计量认证法律法规和《评审准则》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评审员的评审能力和素质,为确保计量认证评审的客观、公平、公正奠定了重要基础。在每次现场评审中,都公示评审员的职责和“五要五不要”道德规范,对评审员进行提醒教育,明确规定不允许评审员进行咨询认证一条龙服务活动,并欢迎被评审机构进行监督。还将骨干评审员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采用示范评审、保驾跟评等方式,培养了若干名评审组长。在软件建设上,海洋评审组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计量认证工作档案,各机构首次评审、监督(扩项)评审及复查评审资料井然有序,并做到定期更新。
2004年年底在国家认监委组织的对行业评审组的专项监督检查中,海洋评审组的工作得到了国家认监委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们坚信在国家认证认可工作的蓬勃发展趋势下,在国家对海洋工作日益重视的大好形势下,经过不懈努力,海洋行业计量认证工作的发展必将更上一层楼。
[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86号),2006.
[2]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
[3]康寿岭.计量认证—海洋监测技能之关键[N].中国海洋报,第1217期,2003.
Development and Experience of Metrological Accreditation in Marine System
LIU Jing-xia
(National Center of Ocean Standards and Metrology,Tianjin 300112,China)
Metrological accreditation in marine system has become one way for marine monitoring and testing technical bodies to obtain operating qualifications and extend business,and also a hotspot in marine industries.The impor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metrological accreditation in marine system was introduced and summarized,which would make contributions for th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and technical bodies for marine monitoring and testing and the metrological accreditation assessors.Also,the experience would provide reference for scientists and administrators aspiring to promote marine monitoring and testing capability and extend business.
marine system;metrological accreditation;development course;experience
P7,TB9
C
1003-2029(2012)-01-0127-03
2011-08-18
刘景霞(1981-),女,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计量管理。Email:Liujingxia0085@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