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大众传媒中受众最广的媒体之一,新闻报道对新闻消费者意识形态的引导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作为脉络,对欧美涉华经济新闻报道中的意识形态引导进行研究,将力互动图示与传统隐喻构建结合起来对美国经济新闻进行分析,揭示新闻语言的使用对新闻消费者认知和意识形态的引导。
关键词:经济新闻报道;意识形态;认知语言学
Abstract: as the mass media audience in one of the most extensive media, news reports of the news of the ideology of consumer guide has been a topic of concer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ognitive linguistics as a skeleton, and SheHua of European economic news reports ideology in the guide, will force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traditional metaphor construction combined on the U.S. economy news analysis, reveals the news the use of language on news consumers and ideology guidance.
Keywords: economic news reported; Ideology; Cognitive linguistics
中图分类号:K825.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涉及中国经济的报道在欧美国家新闻媒体上已是屡见不鲜。然而由于东西方经济利益、政治立场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与冲突,以及媒体机构本身经济利益的驱使,欧美主流新闻媒体对涉华新闻的报道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偏见[1]。由于缺乏非西方意识形态主导的替代新闻来源,这种对中国“负面他者”形象的塑造深刻影响了欧美新闻消费者对中国的认识,对其意识形态产生了引导,甚至是操控的效果。而此种意识形态的引导又是通过新闻报道的语言来影响新闻消费者的认知,使其形成特定的认知模式和构建系统,进而达到意识形态引导和操控的目的。
在对于语言与意识形态关系的研究当中,批评性语篇分析和认知语言学有着极强的分析与解释力。批评性语篇分析主要研究语言的特征和这些特征的社会文化背景,以揭示语言构建的意识形态及其对社会活动产生的效果和作用,而语篇生产者在这些不同构建系统中做出的选择正是其意识形态的反应,而通过不同构建系统的选择,其便能根据自己要达到的目的来影响语篇消费者的意识形态[4]。
2 力互动图式
力互动图式是美国心理语言学家Talmy根据力学原理提出的一种语言认知构建系统。其植根于体验哲学,通过引入无处不在的力的概念,探讨不同实体之间力的互动关系。力互动的图式不仅能够帮助构建物理力的互动,还能通过隐喻延展帮助理解社会、心理、政治以及语篇中力互动的认知构建[5]。Talmy认为句子的表达有力互动和动力空位两种状态。譬如例句the door is closed当中,并没有两种力之间的互动,所以是一种力互动的空位。而例句the door cannot open中则包含两种互相作用的力,门倾向于打开的力和阻止门打开的力。Talmy认为力互动图式中存在两种力,作用力(agonist)和反作用力(antagonist)。这两个力有着相对立的运动倾向,一个倾向于运动,一个倾向于静止,并且必然有一方的力大于另一方。其运动的结果是力量大的那一方实现自己的运动倾向。例句the door cannot open中door是作用力(ago),而阻碍门打开的力是反作用力(ant);Ago倾向于运动,ant倾向于静止;ant的力大于ago,所以ant实现了自己静止的倾向。门虽然倾向于打开,但是由于某种原因却打不开[6]。
3 涉华经济语篇中的概念隐喻应用中的意识形态操控
商务、经济语篇中的理论和内容大都比较抽象,所以其中概念隐喻的应用较为频繁。其中比较常见的隐喻包括:战争隐喻、水力隐喻、容器隐喻、机械隐喻、生物隐喻等等[7][8]。本文利用从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中搜索得到的语料,对这些隐喻中的几种进行力互动的分析,探究其对意识形态操控的作用。
3.1战争隐喻
由于力互动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对正反两力互动关系的研究,而战争隐喻涉及的也是对抗双方,两种力的互动关系,其应用有着自然的兼容性。
(1) USA Today (2006/12/12)
Tens of thousands of jobs in textile plants in states such as North Carolina have been wiped out by low-wage Chinese competition…
(…数以万计的纺织工作岗位却已经被来自中国的廉价竞争全部消灭,其中包括北卡罗来纳等州。)
新闻(1)中所研究的力的中心是来自中国的竞争,也就是作用力(Ago)。而与之相反的反作用力(Ant)则是没有直接说明的那成数以万计工作岗位的持有者。这里的been wiped out原指战争中将对手完全消灭,也就是说Ago的力强过Ant,并压倒性地战胜和摧毁了Ant。语篇生产者不但通过隐喻将中国的低工资工人和美国工人敌对起来,还将中国工人潜在地描述为残忍无情的敌人。
(2) Jerome Corsi's Red Alert reports. (2011/1/30)
China has decided to invade the United States, not with tanks and airplanes, but with an army of workers…
(中国已经决定入侵美国,不是用坦克和飞机,而是用工人组成的军队…。)
新闻(2)中的Ago为中国,Ant为美国。虽然此处单从invade这个词并不能看出两者之间力的关系。如果入侵成功并达到目的,那Ago则为力的强实体;相反,如果失败,或是目的没能达成,Ant则为较强的实体。虽然力的互动关系没有明确,不过战争中invade本身就带有非正义地发起战争的意思,所以意识形态的导向依然完成了。同样的客观语言事实可以使用动力中和的语言来表达。这种对构建系统的选择,体现出了新闻媒体对意识形态的引导和操控。
3.2水力隐喻
(3) New York Times (2004/04/03)
At a time when toys, televisions and other products made in China are flooding into the United States…
(虽然如今玩具、电视机等中国制造洪水般涌入美国...)
新闻(3)中的Ago为一系列的中国制造,Ant则是没有明确的实体,可能是缺陷的政策、或是阻挡商品大量流入的政策不再存在。不论是那种情况,力量较强的Ago都打入了美国的市场。由于洪水带有消极意义(灾难、混乱),其目标域—商品入市也被涂上了消极的颜色。语篇消费者的意识形态则可能会被引导至:中国产品的到来会给美国带来混乱和灾难。
(4)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09/11/6)
Each year, tens of millions of poor Chinese pour into large cities from the countryside in pursuit of better-paying work.
(每年在中国,来自农村数以万计的贫困人口涌入大城市以追求报酬更好的工作。)
新闻(4)中的Ago是中国贫困人口,Ant则同(4)一样没有明确指示。Ago的内在运动趋势倾向于静止,但是为了寻求收入更好的工作,便进入城市。pour into给人的感觉是量大且混乱。使人形成的概念是中国城市由于大量农村人口的涌入而人群混杂,形成一种对中国城市的负面印象。
3.3 容器隐喻
(5) USA Today (2005/9/13)
Earlier this month, bilateral talks aimed at capping surging Chinese textile shipments to the USA failed to reach an accord.
(本月早些时候,旨在封顶高涨的来美中国纺织品的双边谈判未能达成一致。)
新闻(5)的Ago为高涨的中国纺织品,内在力倾向于运动,Ant为双边谈判,内在力倾向于静止。由于此次的双边谈判没有达成一致意向,,那么就会造成麻烦。而此处语篇生产者要传达的意识形态是,中国纺织品入美的发展需要控制和管理起来,以防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6) The Economist (2011/7/13)
The rub is this: an artificially cheap yuan is one of the ways China suppresses household purchasing power and consumer spending.
(恼人的是,人为地压低人民币价值是中国压制家庭购买力和公众消费的手段之一。)
新闻(6)中的Ago为中国,内在力倾向于静止,Ant为家庭购买力和公众消费,内在力倾向与于运动。此条新闻和新闻(6)颇为相似,只是Ago和Ant内在力倾向正好调换了过来。但是由于suppresses带有抑制本该自然地运动或释放的情感或物体的含义,所以此处传达的认知概念则是家庭购买力和公众消费本该自然发生,而不该将其压制在容器之内,借此达到指责中国政策的目的。
4 结语
语篇生产者在不同构建系统中做出的选择反应了其意识形态,而通过不同构建系统生成语言表达,便能根据自己要达到的目的来影响语篇消费者的意识形态。报刊作为大众传媒中举足轻重的一种媒介,其报道对大众意识形态的导向力与操纵力不可小觑。在两则容器隐喻的新闻中,当中国的发展不利于美国经济时,中国被塑造为一股应该被封存管制起来的负面力量(新闻5),而当中国实施对自身有利的政策时,却仍被塑造为一股压抑活力的负面力量(新闻6)。
作为社会学科重要论题之一的意识形态研究一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单一的学科和理论都无法很完善的对这个问题进行解答。鉴于意识形态的构建与交流主要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本文通过结合认知语言学之中的概念隐喻、力互动图式以及批评性语篇分析三种理论,再将这种互动的理论运用于研究英美报刊涉华经济新闻报道中的意识形态引导。由于历史文化,价值取向和世界观等差异,西方媒体对中国在西方形象的构建不可避免地带着其烙印,而在这追求文化多元的今天,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不可忽视[9]。这就让了解西方意识形态的构建、提高对其的敏感度变得更为重要。了解语言和认知的互动作用,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和抵御对认知的操控。
参考文献
[1] 张丽君. “中国威胁论”:美国对中国偏见“意象”的生成 [J]. 探索与争鸣, 2011, (3).
[2] 辛斌. 批评语篇分析的社会认知取向 [J]. 外语研究, 2007 (6) : 19 - 24.
[3] Van Dijk, T. A. Multidisciplinary CDA [A]. In Wadak &Meyer (Eds.), 2001, 95 - 223.
[4] Hart, Christopher. Force-interactive patterns in immigration discourse [J]. Discourse & Society, 2011, 22(3).
[5] [6] Talmy, Leonard.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00.
[7] 李明. 商务用途英语中经济类文本里的隐喻机制及功能 [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5, (16)
[8] Henderson, W. Metaphor in Economics [J]. Economics, 1982, 18(2).
[9] 施旭. 话语分析的文化转向:试论建立当代中国话语研究范式的动因、目标和策略 [J]. 浙江大学学报, 2008, 38(1).
作者简介:梁启超,男,广州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