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海洲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浙江 台州 317100)
泥鳅素有“水中人参”之称,不仅是高蛋白、低脂肪的一种美昧佳肴,还有补血益气、壮阳利尿等药用价值,不仅为国内各地消费者所喜欢,还出口到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近年来,随着泥鳅的国际贸易和国内市场需求量大增,价格不断上涨,人工养殖也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根据近几年实践和探索,现将池塘精养泥鳅高产高效技术分成苗种培育和成鳅养殖两方面介绍如下:
养殖场以土池为好,所在场地应水源充足,排水方便,能自灌自排,水质清新,无污染,土质中性或弱碱性,阳光充足,环境安静,交通便利,供电正常。
1.池塘规格
苗种池面积一般为50~100m2,池塘四周高出水面20cm,池深80~90cm,池塘挖成后应把池壁夯实,用50×50cm水泥板做护坡,池底铺设腐殖泥土20cm左右,水深保持在30~50cm。池中可投放浮萍,覆盖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4。
2.防逃设施
养殖池周围用网片、塑板或瓷板做围墙,以防蛇、鼠等敌害进入养殖区。进排水口用120目网布包裹,防止泥鳅逃跑及敌害生物和野杂鱼卵、苗种进入池塘。
3 进排水设施
进排水口呈对角线设置,进水口高出水面20cm,排水口设在鱼溜底部,并用PVC管接上以高出水面30cm,排水时可通过调节PVC管高度任意调节水位。
4.鱼溜(集鱼坑)
为方便捕捞,池中应设置与排水底口相连的鱼溜,面积约为池底面积的5%,比池底深30~50cm,鱼溜四壁用木板围住或用水泥砖石砌成。
1 池塘清整
新建的水泥池首次使用前必须进行脱碱处理,向水泥池里注满清水浸泡10d,每两天换水一次,或者用药物进行脱碱处理。浸泡后,在使用前用清水将池子洗刷干净,曝晒4~5d。
泥鳅放养前两个星期,清整池塘,查洞堵漏,疏通进排水管道,翻耕池底淤泥。放水深至10cm后,每10平方米用1kg生石灰化浆后全池泼洒,消毒。
2 蓄水施肥
清塘3~4d后,加水至30cm深,施基肥,每10m3水体施入发酵鸡粪3kg或猪、牛、人粪5kg,也可以每立方米水体施入氮肥7g,磷肥1g,待水色变绿,透明度15~20cm后,即可投放泥鳅苗。
泥鳅苗下塘时间为每年5月,投苗密度以1300~1800尾/m2为宜。鳅苗出膜第2天便开口进食,饲养3~5d,体长7mm左右,能自由平游,可下池进入苗种培育阶段。同一池中要放养同批孵化规格一致的鳅苗。
1 前期培育阶段(泥鳅苗体长小于2cm)
泥鳅喜肥水,根据水色情况,适量追肥。追肥可用经过发酵的猪、牛、鸡、人粪等农家肥,也可用过硝酸铵,磷酸钙、尿素、碳铵等化肥,水温较低时可施硝酸铵,水温较高时可施尿素,采取少量多施的方法,水色以黄绿色为好,水深控制在30cm左右,透明度控制在20cm左右。刚下池的鳅苗,需培育轮虫、小型浮游植物等适口饵料,用50目标准筛过滤后,沿池边投喂,并适当投喂熟蛋黄、鱼粉、奶粉、豆饼等精饲料。
鳅苗体长达到1cm时,可用煮熟的糠、麸、玉米粉、麦粉等植物性饲料,拌和剁碎的鱼、虾、螺蚌肉等动物性饲料投喂,每日3~4次,初期日投饲量为鳅苗总体重的2%~5%。
在鳅苗体长为1cm时,此时的鳅苗体色正处于由黑色转为黄色阶段,容易发生‘寸片死’现象,其根本原因是转食不成功,卵黄快耗尽时,水体中的轮虫跟不上。在转食过程中,可在不同的时间,阶段性的投入轮虫等适口饵料,保证鳅苗有足够的生物饵料,顺利完成营养转型。
2 后期培育阶段
泥鳅苗种规格达到2cm后,逐步加深水位到50cm。除继续培肥水质外,还应投喂配合饲料,每天早、中、晚各投喂1次,日投饵量为泥鳅体重的5%~10%。投饵量应视水质、天气、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水温15℃以上时,泥鳅的食欲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强;25~27℃时,食欲特别旺盛;28℃以上,食欲则逐渐减退;超过30℃或低于12℃时,应少投甚至停喂饲料。
1 调节水质,加注新水。每周换水1~2次,勤施肥,保持池塘水色“肥、活、嫩、爽”,水色以黄绿色为佳。
2 加强巡塘。苗种培育阶段要经常巡塘,至少早、中、晚各巡塘1次,观察泥鳅活动和水色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定期预防病害。平时要做到勤打扫,及时清洗饵料台,做好饲料台、工具等消毒工作,定期投喂预防鱼病的药物。
4 防害防逃。注意防止敌害入侵和泥鳅逃跑,要经常检查进排水口和池埂。
当饲养1个多月,鳅苗体长3~4cm,开始有钻泥习性时即可进行筛选分塘,转入成鳅养殖。在苗种分塘的过程中应注意放养前先进行试水,检查水体毒性是否消除。放苗时盛苗容器内的水温与池水水温差距不能超过3℃。如泥鳅苗种用尼龙袋充氧运输,则应在放苗下塘前作“缓苗”处理,将充氧尼龙袋置于池内10~20分钟,使充氧尼龙袋内外水温一致时,再把苗种缓缓放出。
1 池塘建设
成鳅的养殖塘应选择避风向阳、引水方便、弱碱性底质、无污染的地方建池,池塘可以是水泥池,也可是土池。土池做到坚固耐用无漏洞,池底铺入20~30cm的肥泥。水泥池可建成地下式、地上式或半地上式。池壁最好用24cm砖墙砌成,池底先用“三合土”打底,然后浇一层5~10cm的混凝土,内外壁及底面用水泥抹光。根据地形,可修成长方形或圆形,养殖面积1~3亩为宜,池深1.0~1.2m,水深0.5~0.7m。长方形的池子容易修建,便于拉网。圆形池子排污能力较强,底面中心为全池最低处。由于泥鳅具有避光性,水泥池上可搭建遮阳网,在炎热的夏季也起到降温的作用。
2 排灌设施
排灌设施的要求是能自行排尽池水,并能及时加注新水。进排水口呈对角线设置,池底向排水口倾斜,进出水口用铁丝或塑料网拦住。排水口直径10~20cm,其上用直径60~80cm、高1.0~1.2m的圆桶状滤网罩住,既避免因吸附污物而影响排水,又不伤鱼。在池外的排水口,可设一活动的竖立园管,池水从该管上部排出,该管的高度即为池水的深度,可根据需要设计该管的高度。将该管从排水口拔出,则可排尽池水。进水口应高于池水水面,用60~80目的滤网罩住。如用地下水,在加水时应有一段曝气的过程,以便给地下水增温、增氧,再注入池内。
新建的水泥池首次使用前必须进行脱碱处理,向水泥池里注满清水浸泡10d,每两天换水一次,或者用药物进行脱碱处理。浸泡后,在使用前用清水将池子洗刷干净,曝晒4~5d。
在放养前2周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池塘进行消毒,每10平方米用生石灰1kg加水溶解,全池泼洒以杀灭寄生虫、病原菌,且有改良肥泥性状和增加钙肥的效能。也可用漂白粉(20g/m3)等消毒液全池泼洒消毒,24h后将消毒液排净,然后加入新水50~70cm,4天后每亩施有机肥400kg。
消毒后可将干燥无霉的玉米秸、稻草等秸秆,用铁丝捆扎成直径40~50cm的秸草捆,再用木棒在扎好的秸草捆上捣几个眼,用石块等作沉石,将秸草捆平行沉入池底,每亩放秸草捆15~20个,10d后就可以放泥鳅苗了。
泥鳅的养殖周期一般为5~8个月,有当年苗(人工繁育苗)直接养成和隔年苗(野生苗)养成两种形式。放养的鱼种要经过严格筛选,确保无病无伤,游动活泼,体格健壮,规格尽量保持一致。
3.1 鳅苗消毒
放养前,可用3%的食盐水浸洗鳅种5~10min,杀灭病菌和寄生虫。但在用食盐水消毒时,由于食盐溶液对泥鳅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泥鳅分泌大量黏液,不利于泥鳅成活,故建议有条件情况下最好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用量为 10~20mg/L,浸浴 5~10min。
3.2 鳅苗的放养
由于泥鳅对低氧的耐受力较高,其放养密度可按春季水体缓冲度的上限来设计,这是泥鳅进行高密度养殖的依据之一。当年苗的放养规格3~5cm,密度120~150尾/m3;隔年苗的放养规格6~8cm,密度90~120尾/m3。放苗时入池水温差不超过3℃。
有条件的地方与鲤、鲫、鳙鱼等混养,投放比例:每投放50~100尾泥鳅种,投放混养鱼种1尾。
4.1 饲料
泥鳅喜肥水,应及时追施经发酵的鸡、鸭、猪粪等有机肥,每次用量约0.5kg/m2。平时投喂可以购买泥鳅专用(膨化颗粒和沉性颗粒)饲料,也可以自己加工。参考配方:鱼粉10%~15%、豆粕25%~20%、花生饼20%、菜籽粕5%、啤酒酵母5%、膨化玉米粉35%,另加食盐0.2%、磷酸二氢钙2%、添加剂等。在提供天然饵料的基础上,增加投喂蛆虫、蚯蚓、蚌肉、鱼粉、小杂鱼肉、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以及麦麸、米糠、豆渣、饼类等植物性饲料。
4.2 喂料
一亩池子一般设饲料台4~5个。饲料台面积1m2左右,其周边应有10cm左右的垂直沿,以防饲料团被泥鳅拱落水中。饲料台应沉入水中20~30cm,每隔3-5d清洗一次饵料台,以防疾病发生。
鳅苗入池第2天就可以投喂。将粉状配合饲料拌合成软团状置于饲料台上,如有条件,可将动物性饲料剁碎掺入(鳅苗40%、中鳅20%、成鳅5%左右)。投喂要做到“四定”,水温适宜时每天早上6点、中午1点、晚上8点各投喂一次,水温较低时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
日投饵量按池中泥鳅总重的5%~10%计算,并根据季节、天气、吃食情况适时增减,以投喂2h后无残饵为宜。不同水温条件下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投喂比例:水温低于10℃或高于30℃时,少投或不投;水温11~20℃,植物性饲料占60%~70%,动物性饲料占30%~40%;水温21~23℃,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各占50%;水温24~29℃,植物性饲料占30%~40%,动物性饲料占60%~70%。放养野生苗时,放养后1星期内投饵量应为正常的50%,驯化适应后按正常投喂。若发现泥鳅窜出水面“吞气”或在水面浮头时,表明水中缺氧,应立即停止施肥,注入新水。越冬季节,12月至翌年2月可不投饵,只需增加池水深度,并可在池角放入猪、牛粪,以提高水温,确保泥鳅安全越冬。
5.1 换水
水质管理应保持“浓、爽、活”。要及时换水和定期消毒。池水透明度控制在15~20cm,水色以黄绿色为好。当水温达到30℃时要增加水的深度;以降低水温。并每隔一定时间(15~30d)用1~2ppm的漂白粉消毒一下,以达到灭菌防病目的。每半月使用EM菌泼洒一次调节水质。
一般来说春秋季7d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3~1/2,夏季3d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5~1/4,并要尽量排出底层污水。
淡水养殖水体pH值一般控制在6.5~9.0之间,最佳pH值范围为7~8之间。当池内水质pH值偏低时,可用生石灰每次每亩用10~15公斤进行调节;或用少量多次用氢氧化钠调节,先调配成1/100原液,再用1000倍水冲稀泼洒;平时可以加速培植浮游植物,促使藻类繁殖茂盛。当池内水质pH值偏高时,应及时注入新水,施用明矾,每亩可用0.5~1kg加以控制;或用盐酸调节,一般每亩用300~500mL,充分稀释后全池泼洒。
5.2 光温控制
春秋季需要阳光照射,夏季需要遮阴。水温应控制在30℃以下,以不超过28℃为佳。控制方法为池子上方设置遮阳网和加换新水。加换新水时要注意新水的量和温度,避免换水前后水温变化超过5℃。
5.3 有害藻类的控制
青泥苔是泥鳅池中常见的有害藻类,常生长在池壁、滤网、饲料台,与水体浮游生物争夺营养,缠绕泥鳅,败坏水质。一旦发现必须清除。可用0.7×10-6硫酸铜全池泼洒清除。
5.4 观察摄食情况
每天投喂饲料时都应观察泥鳅聚集、摄食状态,观察长势,10~15d抽样1次,抽查测算泥鳅生长速度、饲料系数,以便调整日投饵量和饲料配方。
5.5 巡塘
每天早中晚巡塘,及时捞除病泥鳅,清除残饵和杂物,尽可能做到早发现问题早解决,并做好记录。
秋末冬初,水温降至10~15℃,泥鳅摄食量降低,即可进行捕捞。泥鳅捕捞可采用冲捕法、诱捕法、干塘法。一般多采用排干池水进行人工下池捕捉的方法。根据当地市场价格情况适时起捕上市,捕大留小。一般国庆节以后便可以起捕,此时泥鳅个体长到投苗时的2~3倍,料肉比最合适。起捕时把个体较小的泥鳅留下待来年出售。
运输一般采取干法运输,即把泥鳅装在容器内,保持皮肤湿润,可作近距离运输。
如果塘内留住个体较小的泥鳅时,要做好越冬保温工作。冬季水泥池中要保持一定的水位,结冰时每天要把冰面打破保持水体溶氧量,有条件的还可以搞塑料大棚,保证鳅苗、鳅种安全越冬。
7.1 预防措施
7.1.1 消毒
放养前对养殖池和鳅苗消毒。15~20d 用生石灰(20g/m3)或二氧化氯(0.15g/m3)全池泼洒,保持良好环境,并对食料台经常清洗消毒。
7.1.2 药饵
每月投喂药饵1次,药物为大蒜素或保肝解毒宁等,每次连喂3~6d,可清热解毒,增强泥鳅体质,预防肠炎。
7.2 常见病害防治与处理
7.2.1 气泡病:因水中溶解氧不足、溶解氧过饱或其他气体含量过多引起。其症状表现为泥鳅浮于水面,肚皮鼓起似气泡。防治方法是加强日常管理,防止水质恶化,发病时,立即加注新水,并每亩用食盐4~6kg化水后全池泼洒。
7.2.2 烂鳍病:病鳅的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并溃烂,鱼体两侧自头部至尾部浮肿,并有红斑。防治办法是用浓度1g/m的漂白粉全池泼洒。
7.2.3 赤鳍病:由杆菌引起,症状是背鳍附近肌肉腐烂,严重时背鳍脱落,鳅体内侧浮肿,并有红斑,严重时出现鳍条脱落,不摄食,直至死亡。主要流行于夏季。防治方法是应避免鱼体受伤,可用每毫升含30~40微克的土霉素或金霉素溶液浸洗8~10min。
7.2.4 水霉病:泥鳅苗孵化中,受伤的泥鳅也易染此病,防治方法是在捕捉、运输泥鳅时,尽量避免机械损伤,发病时,使用浓度0.15~0.30g/m3水霉净全池泼洒,1天1次连用3天。
7.2.5 车轮虫病:寄生于鳃部和体表。患病后摄食量减少,离群独游,严重时虫体密布,流行于5~8月份。预防措施是用生石灰清塘;治疗方法是按池水用浓度0.7g/m3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
7.2.6 寄生虫病:病鳅瘦弱,常浮于水面,不安,或在水面打转,体表粘液增多。多由车轮虫、舌杯虫和三代虫寄生虫所致。防治办法是每立方米用0.7克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可防治车轮虫和舌杯虫病。
7.2.7 生物敌害泥鳅的生物敌害较多,蛇、鸟、鸭等都吞食泥鳅,均应予预防。孵化期间蛙类、夹子虫、水蜈蚣吞食和夹死泥鳅苗,影响育成率,可将蛙捕移于其他池中,用95%晶体敌百虫5ppm全池泼洒,也可用煤油灯诱捕夹子虫和水蜈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