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玉娟 刘 喜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450052)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一项相对比较复杂的工作。一方面,管理人员必须对建筑工程施工背景有深入的了解,熟悉工程施工中的每一道程序,针对具体施工要求,并结合人力资源、成本、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综合思考,全面优化工程的施工,真正做好施工中的技术组织和实施工作。施工管理人员要对施工图纸有全面深入的理解,从宏观的到微观,保证明晰其中的每一个细节的具体实现方法以及如何控制,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了解,这样才能保证有科学合理的工程计划理念和严格的施工要求,才能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工作顺利、高效进行。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建筑工程的一些具体特点,综合制定与之相对应的科学合理的组织方式,还要在相应的施工工艺上作好技术准备,尤其是高新技术所要求的施工工艺。
建筑工程施工具有人员组成复杂、材料种类庞杂、设备多样、工艺要求严格等特点。因此,要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认真作好技术准备工作。工程施工技术准备大致有:对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和现场技术监理人员的管理,对施工人员进行集体技术培训,对施工技术流程中的各项标准进行规范化等具体工作。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还需要有较强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因为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可能经常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紧急情况。为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技术操作熟练程度,及时熟悉和掌握新的施工工艺和新材料的特征和整体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施工单位必须通过开展有效的技术培训。
一项建筑工程主要是通过施工人员将建筑材料按照一定的计划合理组织创造出来的。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对象是施工人员。工程施工人员的管理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和关注。考虑到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职业素养普遍偏低,不适应现代化施工的商业要求。施工单位必须注重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以确保建筑工程各项施工工作的顺利有序实施。施工队伍绝不是一盘散沙,特别是针对农民工的集群,不能停留在片面的意识之中,而是要通过有效地组织形式,将施工人员团结到一起的。只有施工人员在工作中积极配合、通力合作,才能使工程施工有序开展,保质保量的完成。
对于施工人员的管理,重点是科学管理制度的制定,特别是要明确各岗位职责,合理的进行任务分工。为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管理制度的合理性、全面性和科学性,要充分结合国内外的先进管理制度和经验以及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同时,还要具有人性化的特点,要全面考虑到施工人员的接受能力、执行能力,对不同人员,不同性质,制定不同的执行标准。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就是为了有“制”可依,执“制”必严,而不是做“表面文章”。
施工过程的科学管理就是施工方为使项目达到合同要求所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措施,它是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国内建筑业已从落实组织,明确职责,有物质保障,有具体工作措施等方面来考察施工过程管理的科学性。为建立合理公平科学的管理体系,施工方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组建相关的施工管理委员会。合理的人员配置负责施工全过程的科学管理。为了促使施工过程合理有序的进行,我们应制定一套切合实际的透明的管理制度。另外,在对施工过程的监管过程中也应注重方式和方法的选择。
2)有节奏的完善各级人员分工协作的责任制。为了极大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核心项目上要施行领导负责制,将各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与工程质量联系起来,施行公开透明的奖惩制度。另外,企业法人代表也可把管理工作作为项目经理的重要指标加以考核。
3)注重管理体系的高效,灵敏性建设。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摒弃一切陈旧理念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现代化手段,及时地收集,分析和处理各类管理的前沿信息,进而为管理人员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来适时有效的控制施工全过程。
4)重视管理过程的组织性与协调性。在施工过程的管理中,我们应充分的调配各级各部门乃至工程所涉及的各地区政府和人民的积极性,使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走出部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富含更加深远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1]卢一凡.项目管理在建筑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运用[J].建筑工程,2006(5).
[2]刘向敬.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重点和方法硼[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6(11).
[3]杨志惠.浅谈创精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福建建设科技,2007(3).
[4]邬伟彬.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建材与装饰,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