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述评

2012-04-10 13:00赵鹏飞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经济社会区域服务

赵鹏飞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北十堰442002)

1 国内外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综述

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既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同时也是高校发展的源泉。国外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和实践,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最早从美国开始,其中以威斯康星大学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成绩显著,校长范·海斯(Charles R·Vanhise)提出的“服务应该是大学唯一的理想”,“学校的边界就是州的边界”等思想,被总结为“威斯康星思想”。这种理念为其它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导向。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逐渐认识到大学在国家或地方科学事业、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专家学者从宏观的角度分析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并从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探讨大学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提出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及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过程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提倡大学实施社会服务职能。知识经济的到来,对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认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专家学者对区域高校社会服务的意义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有的学者认为区域高校对社会服务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轴心”、“重要杠杆”、“成为周围社会的源泉”,有学者提出了建设“服务型大学”的理念。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自19世纪中期以来,国外关于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研究,一直是各国学者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并在理论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主要形成了以下3种主要理论观点:1)新增长理论。该理论观点明确把教育的作用放在重要的位置,认为教育通过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积累与科技进步影响国家和区域经济的增长。2)三螺旋理论。该理论观点认为,政府、企业与大学和科研院所以市场要求为纽带而联合起来,形成三种力量交叉的三螺旋关系。其核心在于,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区域内的大学与科研院所通过其组织机构最下层的研究中心、科研小组等,建立起与市场经济活动良好的接口,在区域内发挥技术创新辐射作用,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3)后发优势理论。以高等教育为动力的创新是后发优势的关键,经济欠发达地区有效利用人才、创新、机遇等优势获得更佳的经济效益和更高的增长速度,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国外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从相互独立到建立起相互需要、相互依赖的互动关系的演进,在其发展过程中,主要有3种模式:

第1种模式是地方高校直接为经济发展服务。例如19世纪英国剑桥大学的推广运动明确提出为当地经济服务的理念,在教学上率先冲破传统大学授课的方式;又如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创办者怀特强调大学应开设通用课程,向社会提供必要的服务,大学向社会各阶层开放。这种模式满足了社会和群众的需求,最直接的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第2种模式是建设大学科技园。如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沃维克大学积极从事科学成果的研究,主动成立大学科技园,使其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大学,由其衍生出来人员的眼球,一度成为高校融入企业发展、服务社会的重要标志。大学科技园的建立使得高校在较短时间内汇集了雄厚的技术支撑,而且密切了高校与地方企业的联系,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第3种模式是进行产学研合作。如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同近8000家公司密切合作,为企业提供了技术与人才,企业则为大学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投资,二者相辅相成。

与国外相比,我国学者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不少成果。总体说来,从理论上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互动研究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

第1阶段是高等教育区域化研究的提出,即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界出现的一种新思想。潘懋元在《关于新技术革命与高等教育对策的若干意见》一文中指出,”根据科学技术与生产、生活发展的需要,高等学校应当承担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技术指导、成果转让、业务咨询、科研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从此,关于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研究广泛开展起来。高等教育地方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关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道路的认识。主要代表作有李化树的《论搞到教育的区域化发展方向》[1],邢元敏的《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化问题的思考》[2]。

第2阶段是高等教育区域化研究的拓展阶段,即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调整和改革,地方高等教育管理权限的逐步扩大,使得高等教育区域化的问题再次得到了理论界和学术界的关注。其主要代表作有《高等教育区域化研究》[3]、《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科技发展的区域协调研究》[4]等。此阶段的研究主要基于理论和宏观层面的拓展,尚未有实证研究和具体的可操作性研究成果。

第3阶段是高等教育区域化研究的深化阶段。这一阶段的研究采取了多维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相结合,更深入地对此问题进行阐述,使得研究达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升华阶段。主要代表作有《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首都为视角的考察》[5],《中国区域教育发展概论》[6];《区域大学的使命》[7]等。这一阶段研究存在的不足是对具体省域的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才刚起步。

借鉴前期的理论研究和局部实证考察成果,近年来,专家学者又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实证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检索,此类研究文章有近百篇之多。存在的不足是缺乏系统性的可操作性比较强的措施与对策。

2 国内相关文献研究述评

近年来,关于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在学术界受到广泛和普遍重视。当前,理论界对我国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方高校社会服务模式和服务机制”、“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地位与作用”、“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内容和形式”等方面。

2.1 关于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研究

近年来,我国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国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工作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地方高些社会服务工作的纵深发展。这些问题是复杂的、多方面的。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概括起来主要有地方高校自身和社会两方面问题。

从地方高校自身讲,既有其主观认识方面的问题,也有客观条件方面的问题。由于没有形成完善的合作机制和体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覃雯以广西地方为例,分析了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认为高校自身存在5个方面的问题:办学理念中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意识不强;社会服务的管理机制不成熟;高校与社会之间信息交流不畅;专业设置滞后于社会需求;服务社会实践的能力不强[8]。林仲英就高校专业设置失衡做了进一步分析,认为地方高校的部分专业设置不能随着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调整,存在专业设置滞后,雷同现象严重,结构不合理,培养方案不尽符合实际情况等问题。进一步认为地方高校研发能力相对薄弱,社会服务机构不完善,有些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组织管理不健全,没有相应的工作管理机构;有些高校重计划无落实,有口号无行动,措施不力,社会服务整体能力不强[9]。王楠、毛清华认为,地方高校参与经济建设的程度不高,其表现是: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参与地方经济决策不够,产、学、研的关系处理不当[10]。

从地方政府和企业来讲,专家学者也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比较深入的研究。关于主观认识方面,聂娜、谭树华认为,合作主体之间存在着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上的差异,地方企业对地方高校科研成果的评价机制不完全认同,对地方高校存在不够信任和偏见现象[11]。吴淑娟认为,地方政府对大学生地方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和合作的重要性还缺乏认识[12]。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认识的深度关系到行动的力度,认识问题不解决,导致合作工作无法顺利进行。林仲英认为,地方政府对地方高校发挥社会服务职能重视不够,不少地方政府大力宣传科教兴市,大讲依靠地方高校的智力优势,但对如何依靠和利用地方高校的人才和科技来提升与发展本区经济发展水平这一根本性问题则考虑不多[9]。从企业角度看,他认为一方面地方高校与本地区企业之间缺乏沟通联系。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对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状态缺乏了解,甚至对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持怀疑态度[9]。姚志平、卢志勇认为,地方企业受“品牌”效应影响,地方有些企业对地方高校服务水平能力缺乏依赖感,宁愿舍近求远,花高价寻求重点高校的技术支持[13]。

2.2 关于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对策研究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动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领导高度重视,而且需要多方支持。不仅需要提高认识,而且双方需要搭建互动的平台,建立互动互惠、双向互动的发展机制,在互动对接过程中实现共生发展,在发展中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围绕上述思路,专家、学者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和探讨。

付义朝、申富强认为,加强宣传引导,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合作共赢的思想共识和浓厚氛围;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发挥政府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完善相关政策环境,如激励政策,完善风险投资环境和人才环境等,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加强需求对接[14]。田淑芳、田伏虎认为,高校应转变观念,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增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度,提升科研水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切实构建有利于促进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15]。谢鹏、邹树梁认为,构建地方与高校与区域社会互动平台,包括人才供需平台,校企合作平台,科研转化平台,校外实践教学平台[16]。王益萍认为,地方高校应鼓励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帮助教师在深入了解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实务的同时,提高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共建实习基地,满足“阶梯式”实习需求,提高实践动手能力[17]。贾晓梨、王凯认为,地方政府应积极营造有利于地方高校服务地方建设的平台,地方企业要树立依靠高校的观念,吸纳高科技的人才,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双赢[18]。陈海利、邹树梁认为,地方高校提升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能力,应强化服务意识,夯实服务基础,构建服务地方的有效机制[19]。周旭清、王思民认为,地方高校必须建立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本科特色专业,按照“一改造、两延伸、三拓宽”的专业建设思路,构建起与区域经济产业调整相适应的专业群。“一改造”,即改造老专业,增强适应性,培植新的增长点;“两延伸”,即站在产业关联的高度,向政府重点支持的产业前、后延伸;“三拓宽”,即拓宽学科专业领域[20]。

3 研究评价及展望

高等学校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职能已被广泛认可,社会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也日益多样化。与此同时,在服务当地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高校与各产业建立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密切联系,这也有助于实现高校自身的跨越式发展,并解决向大众化教育转换中应用型人才培养等问题。因此,关注和研究高校与地方经济建设的互动关系和模式,逐渐成为在理论、实践和政策等层面上都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综观近年来,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对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已进行了较多的探讨,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这些探讨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可供借鉴的经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增强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参与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因此,关于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在今后注重把握以下3个方面:一是注重个案研究,目前的研究侧重于地方高校的共性,结合各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研究还比较欠缺,尤其是对地方中心城市的高校的个案研究不够;二是加强可操作性强的对策研究,目前的研究策略和途径研究可操作性不够强,对于落实这些政策建议的机制研究不够,系统深入的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专题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展;三是注重对区域经济主动关注高校发展、参与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企业视角是本课题今后一个时期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方向。

[1]李化树.论高等教育的区域化发展方向[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4(3):89-91.

[2]邢元敏.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化问题的思考[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1):43-47.

[3]董泽芳,沈百福.高等教育区域化研究[J].江苏高教,2000(5):49-52.

[4]沈百福,董泽芳.高教发展与经济、科技发展的区域协调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0(2):27-30.

[5]吴志攀.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以首都为视角的考虑[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4):68-77.

[6]吴宣德.中国区域教育发展概述[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7]徐同文.区域大学的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8]贾雯.广西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5):162-165.

[9]林仲英.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咸宁学院学报,2009(5):133-134.

[10]王楠,毛清华.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模式创新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1(3)∶62.

[11]聂娜,谭树华.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7):157.

[12]吴淑娟.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障碍与对策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20-124.

[13]姚志平,卢志勇.新时期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困境与对策建议[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11-15.

[14]付义朝,申富强.湖北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10(6):71-73.

[15]田淑芳,田伏虎.地方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思考[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3-126.

[16]谢鹏,邹树良.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探析[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2-34.

[17]王益萍.地方高校社会服务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互动模式研究[J].台州学院学报,2010(1):70-74.

[18]贾晓梨,王凯.推动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途径和方式[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1(1):9-10.

[19]陈海利,邹树梁.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2):149-151.

[20]周旭清,王思民.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11(1):46.

猜你喜欢
经济社会区域服务
分割区域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劳动报酬偏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