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殿禄(贵阳骏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水电工程行业概况。我国的水电工程建设一直以国有性质存在,采取自我经营方式,国家从拨款、施工到收益,都是一个经营主体,成本控制和工程质量都得不到保证。改革开放以后,很多国际上水电工程的先进做法传播到中国。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国外的先进经验并没有立刻让中国的水电工程焕发出活力,利用外资是很难被企业接受的。资金缺乏、管理方式陈旧制约了水电工程的发展,水电项目和水电管理成了矛盾的结合体。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国有企业与世界接轨,水电工程项目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项目分布和管理方式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利用国外贷款解决了资金周转问题,从而解决了施工的核心问题。中国水电管理体制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不断更新变化,以最符合时代要求的方式给国家重点项目提供有力保障。
20世纪80年代至今,水电工程建设可分为3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初步引进国外管理体制。1983年,成立鲁布革工程管理局,鲁布革水电站,隶属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调峰调频发电公司,位于云南省罗平县,负责运行管理位于云南省与贵州省交界的黄泥河上的鲁布革水电站,是珠江上游南盘江左岸支流黄泥河上的最后一座梯级电站。电站总装机容量60万kW(4×150MW),年平均发电量27.5亿kW·h。鲁布革电站是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首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并实行国际招投标,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建设的电站,被誉为中国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对外开放的“窗口”。鲁布革工程是一个工程两种体制,对水电工程管理产生巨大冲击。
第二阶段,进行与国际接轨探索。在鲁布革水电站成功建成的基础上,全国一部分水电站开始了利用外资的尝试。福建水口,广西岩滩利用世界银行和日本政府贷款进行建设。水口水电站位于福建省闽清县境内的闽江干流上,水口水电站以发电为主,兼有航运、过木、防洪等综合利用效益。电站厂房共安装七台单机容量为200万kW的轴流转浆式水轮发电机组,装机容量140万kW,保证出力26万k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49.5亿kW·h,是华东地区当时最大的水电站。国外先进的工程理论、管理体制、工作方式进入中国企业。在实践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意识形态上的矛盾,尽管如此,水电工程管理还是走过了艰难的探索过程。
第三阶段,入世后的全面改革与长足进步。20世纪90年代初到末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迅猛发展的时期,是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各项事业都有了目标和规划。二滩水电站的建成,是检验我国水电工程与国际接轨的最好标准。二滩水电站采用真正的国际工程实施管理,在管理体制和方式方法上严格按照国际惯例办事。这个阶段水电工程管理做到了自主经营。
3.1.1 搞好制度建设
企业要良好运转,就要制度先行,用制度约束人和事。权利、责任和利益是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规范员工的行为标准,首先就要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理顺好,明确责任、规范权利、重视利润,养成良好的规范的行为方式。工程建设初期,就明确岗位职责、后勤、合同、分配、生产、物资、劳务等问题,从各个方面建章立制,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和现行办法。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以人规定制度,以制度管人。
3.1.2 注重人力资源培养
良好的资源配置是保证生产计划顺利实施的有利条件。人力资源管理是项目顺利进行的中心环节。水电项目对人力资源的要求高,必须具备专业技术水平。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资源进行配置,会让水电工程项目得到优秀的技术支持。
3.1.3 提高技术创新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我国水电建筑工程市场的逐步规范,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要求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层次化。水电工程资料管理对工程结算、竣工验收及经济问题都起到关键的基础作用。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施工技术经验,为日后水电工程建设提供了新的科学数据。
3.1.4 健全水电安全管理机制
水电安全管理应实施“一把手负责制”,各级水电工程企业都要把行政一把手定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全面负责。对安全管理人员定期考核,实行奖罚机制,严格考核制度,按职工权限逐级管理,同时做好安全技术培训,加强安全信息和事故报告系统,对安全工具做到细致管理。确立安全生产战略机制,对设备治理、资金使用、设备改造有明确的规定。在施工过程中,抓重点,抓难点,抓主体,抓指标。
3.2.1 企业发展的重点是要有充分的利润空间,效益好坏是衡量水电工程企业盈利与否的标志
水电工程项目多为国际合作,在国际工程施工环境中,合同贯穿全过程,合同签订的同时,预算成本基本确定,事实证明,以科学保技术,以效益促发展能带来水电工程的美好前景。
3.2.2 企业文化在水电工程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是一个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该组织特有的文化形象。企业文化对于水电工程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拓展水电工程效益管理的过程中,企业文化让水电工程企业变得饱满丰盈,从建立制度入手,规范企业运行流程,加强制度执行力。增强企业文化建设,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开展适应时代要求,符合企业特点的活动。在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同时认清职工“企业为家”的概念,用“拼搏进取、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创先争优”思想鼓舞人和引导人。
3.3.1 学习国际先进管理方法,建立核心管理运行机制
水电工程项目实施对于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有良好的环境。把合同管理放在核心位置,按照国际通用条款管理项目,依据国际规定开创符合中国特点的管理模式。项目管理与国际接轨,在思想观念、机制、行为规范上分别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做到机构设置和人员安排力求完善,施工管理措施得当,制度全面,步骤清晰。
3.3.2 建设一支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的管理队伍
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理念。生产力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是人,人的素质是企业整体水平的决定因素。首先要建立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出一支技术过硬、作风优良、服务高效的队伍。领导班子成员在工作中要做到事必躬亲、真抓实干。在工程招标、财务审核等方面要科学决策。领导班子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会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其次,水电工程项目施工要求高,工期长,这就要求管理人员要细致耐心,把每项工作做到实处。对工程施工人员的管理要坚持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结合的原则。思想教育是前提,是保证,队伍建设要靠规章制度。只有人员素质达到了先进水平,工程质量才能得到良好提升。
3.3.3 找准经营方向,转变经营方式
对于大型水电施工企业来说,工程项目经营管理是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目前大中型水电工程企业经营方式存在一些弊端,对水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问题。向家坝水电站是金沙江最后一级水电站,向家坝电站装机容量600万kW,加上1260万kW的溪洛渡电站,其总发电量约大于三峡水电站。实践证明扩大经营范围和加强合作才是水电经营的方向。同时,应该采取联营模式,吸收国际模式先进经验。联营有国际联营,也有国内联营。合同分为承包或者分包,方式多样全面。无论采取哪种方式经营,都要坚持合同管理的核心做法。联营能够增强企业实力,对水电工程的质量有了双重保障。
水电工程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行业,水电工程管理的水平是一个国家建设水平的体现,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水电工程管理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内容。水电工程的稳定进步必然会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
[1]黄丽,张习平,王金.浅谈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经营管理理念[J].建筑与文化,2012(2).
[2]曹永强,倪广恒,胡和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人民黄河,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