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亚(许昌市颍汝灌溉管理局)
长期以来,水利工程在防洪、排涝、抗旱、减灾等方面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在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等生产经营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加快水利工程管理的步伐,促进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健康发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水利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使用是目的。“三分建,七分管”,工程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效益发挥以及工程的正常运行。一个再好的水利工程,如果管理不善,不断损坏,也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确保已建工程安全并处在最佳工作状态,发挥、挖掘工程的潜力,是水利工程管理的首要工作。
工程管理是整个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管理工作,水利工程管理的内容一般包括工程的科学运用、检查和观测、养护和维修以及防汛抗旱和抢险工作等。
水利工程具有多变性和复杂性。要根据其变化规律、根据工程规划设计、防御洪水方案和工程实际情况,在兴利服从防洪、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科学调度水资源,对工程进行合理运用,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发挥最大效益。工程的科学运用主要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工程防汛调度计划和工程管理运行方案等。
水工建筑物的检查和观测工作,是工程管理工作中的耳目,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基本工作。建筑物在运用过程中,其状态和工作情况随时都在发生变化,有的是正常变化,对建筑物安全影响不大,但是,也有的属于异常现象,一旦处理不及时或不当会引起失事。为了及时掌握水工建筑物的变化状况、性质及其规律,应对建筑物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即汛前检查、汛后检查、日常检查;以及对水工建筑物进行全面检查与局部检查。对水工建筑物进行经常的、系统的、全面的检查和观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分析处理解决存在的问题,改善和提高工程运用条件,验证设计情况,从而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管理水平。
工程养护细则明确要求,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对各个养护项目要有计划、有目的安排实施,明确维修养护工作岗位职责,做到工程维修养护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评比。由此可见,随着水管体制改革的全面进行,水利防洪工程维修养护工作也正在逐步走向专业化、规范化和市场化。
由于各种主观原因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水工建筑物在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存在薄弱环节,使其在运用过程中出现各种缺陷和问题。特别是水利工程长期处在水下工作,自然条件的变化和管理运用不当,将会使工程发生意外的变化。因此,要对工程进行长期的监护,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消除隐患,保持工程的完好状态和安全运行,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水利工程防汛措施是指利用水利工程拦蓄调节洪量、削减洪峰或分洪、滞洪等,以改变洪水天然运动状况,达到控制洪水、减少损失的目的。防汛抗旱工作要建立健全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5个方面的责任制,即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负责制、分部门负责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并贯穿到防汛抗旱工作和各个环节。
防汛抢险工作是全社会的公益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领导,采取措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也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动员社会力量,做好防汛抗洪和洪涝灾害后的恢复与救济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防洪工程设施和依法防汛抗洪的义务”。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对于存在隐患的建筑物,特别是大中型病险工程,更应注意日常的管理,防患于未然。因为水利工程一旦失事,将引起毁灭性的灾难,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及时作好防汛抗洪的各项准备工作,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做到思想、组织、抢险技术、工具料物和责任制五落实,才能确保工程的安全运用。
我国的大中型水利工程或灌区大多数都是在20世纪50-70年代建成的,主要是运用大搞群众运动的方式,受当时技术、资金条件的限制,普遍存在设计要求低、建设标准低、施工质量不高、渠道防渗不配套等问题。经过几十年的运行,造成水利工程老化失修、跨塌水毁严重、水的利用率低、水资源损失浪费惊人,并且存在重大的水利工程安全隐患。
近年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央关注的重点,为了保障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转和保护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国家将不断加大水利工程病险水库的整治力度和大中型灌区的干支渠配套改造防渗力度,以利于水利工程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水管单位一定要抓住这一发展自己、壮大实力、提高社会地位的机遇,迎接挑战,在加强自身综合经营管理的同时,争取上级各部门在政策、项目、资金方面的支持,以便对于原有水工建筑物不能满足新技术、新设备、新的管理水平的要求以及在运用过程中发现建筑物有重大缺陷需要消除时,及时对原有建筑物进行改建和扩建,从而提高工程的基础能力,满足工程的运行管理的发展和要求。
水利工程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又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安定团结的基础。加强水利工程管理是发挥工程最大效益的关键,根据新形势下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把水利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管理工作上来,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提高发挥工程的综合效益,是水利管理工作永恒的主题。
[1]师忠耀.加强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思考[J].水利技术监督,2010(2):23-24,54.
[2]徐勤勤,句广东.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主要工作及成效[J].人民长江,2010(4):37-40.
[3]韩发旺,李守业,周特奇.浅谈水利工程施工管理[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3):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