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行走的魅力

2012-04-10 02:47:14彭怀胜
河南电力 2012年2期
关键词:协调员高空作业建设者

/_彭怀胜

作为河南送变电建设公司的一名新闻宣传人员,我的新闻战场就是工程建设一线。一年来,我辗转于送变电公司各大工程建设现场,用文字和图片忠实地记录着建设一线的点点滴滴,不仅见证着一项项重点工程从开工到投运的历程,也切身感受着众多电网建设者的喜乐哀愁。

高空中的风采

由于高压、超高压输电线路绝大多数为架空线路,很多施工作业的地点位于数十米高的铁塔银线上,对于送变电公司的一线员工来说,高空作业是最基本的工作技能之一。高空就像一座展现电建人风采的舞台,人们常用“蜘蛛人”、“高空王子”、“高空舞者”等词汇来赞美高空作业人员。

为了更好地表现“高空舞者”的风采,拍摄高空作业图片是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著名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说。为了实现心中完美的构图,我就尽可能地离目标近些。作为摄影者,我一次次地爬上铁塔,也成了一名“蜘蛛人”。

去年8月12日,500千伏香白线正处于架线施工高峰期。我来到一个正在进行平衡挂线施工的作业点。那时正值三伏天,毒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既热又闷,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我找来一条安全带,戴上安全帽,全副武装地随高空作业人员爬上了铁塔。虽然戴着手套,铁塔摸上去依然十分烫手。我全然顾不上这些,选好位置,打好安全带,不断地寻找着最佳角度,按下快门,记录着电建人挥汗如雨的瞬间。

工作间隙,我与身边的一线员工聊了起来。他们告诉我,为了按期完成工作任务,他们每天早上5点就要起床,6点赶到工地开始工作,午饭现场解决,下午要一直干到天黑。

“觉得辛苦吗?”我问他们。“还行,都习惯了。在上面还好些,风比较大,比下面凉快些。”一人笑着说。

“夏天虽然热,但比冬天要好得多。去年冬天在青海,零下20多摄氏度,我们一次上塔只能干半个小时,然后就要下塔去烤火,换另一班人上来。要不然,人就冻得受不了。那才叫辛苦,像今天这样的还真不算啥。”另一人补充。

不一会儿,地面工作人员用传递绳送上来了矿泉水。我也分到一瓶,抓起瓶子一口气喝了个底朝天。听着他们轻松的笑语,看着他们娴熟的身姿,我换了个位置,继续举起手中的相机。

建设者的豪情

特高压南阳站扩建工程施工现场是我去过的次数最多的工地。构架吊装、跨线安装、主变运输、串补施工、系统调试,一场场攻坚战,或场面恢弘、或技术复杂、或创新突破,建设者们的豪情深深地烙印在了我心里。

92米大跨线安装是扩建工程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跨线安装距地面55米,施工正下方是特高压一期运行设备,施工难度极大。对此,工程项目部制定了“空中接力”吊装方案。

记得那是去年4月1日上午9点30分,试挂开始,两辆吊车在空中进行了三次接力,历时7个多小时,于下午5点完成第一跨作业。

在施工现场,我的感觉只能用惊心动魄来形容。扩建工程项目总工程师周亚辉告诉我,这是他工作多年来遇到的危险系数最高的项目。

这只是南阳站建设过程中无数个精彩瞬间中的一个。面对困难,数百名建设者从未退缩过半步。他们中,有年过半百仍坚守一线的老师傅,也有刚出校门不久却不甘落后的“80后”、甚至是“90后”。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两对夫妻:魏敏、李云夫妻俩,卫霞、陈保军夫妻俩。

魏敏告诉我,她和卫霞所在的公司负责构架工程,李云和陈保军所在的公司负责电气安装。由于专业分工不同,他们很难同时在一个工程工作。这次在南阳站“相遇”,是她们工作近20年来所未有过的。

不过,虽然在同一个工程,但这两对夫妻平时各忙各的,很难有时间在一起,就连住宿也是住在各自的集体宿舍里。因此,他们也被同事们戏称为南阳站的“牛郎织女”。

“你们夫妻双方都长期住在工地,那家里怎么办?”我问。“我们双方父母的身体都还健康,我们下工地了就由其他兄妹照顾。儿子今年17岁了,上高二,周一到周五住校,周末自己在家。”魏敏说。

“那孩子一个人在家,行吗?”我接着问。“没问题,我儿子生活自理能力很强,也特别懂事儿,理解我们。由于我和他爸爸常年不在家,他8岁大时就会自己做饭了,什么家务活都会干。有一次,他爸爸回郑州开会,儿子用电烤箱做了蛋挞让爸爸来工地时带给我吃,味道特别好。所以,我俩也很放心他。”魏敏说。

谈起这种聚少离多的生活,外表文静的魏敏没有委屈,没有埋怨,平静的话语中透着淡淡的豪情。

协调员的压力

在赴一线采访过程中,我了解到,很多项目经理都把施工通道协调问题看做是影响工程进展的最大难题。

以石武高铁配套供电工程为例,送变电公司承担着12条220千伏配套线路的施工任务,工程分布于新乡、信阳、鹤壁、新郑、驻马店等地,点多线长,牵涉面广,线路通道问题能否得到顺利解决至关重要。

去年4月28日,新郑东220千伏牵引站配套供电工程施工项目经理李志军告诉我,自工程开始施工后,村民阻挠施工的情况非常严重,阻挠的理由更是五花八门。有的人认为占地补偿款太少,有的人希望以临时性占地获得永久占地的补偿价格;有的人在线路复测后,一夜之间在通道上栽满桃树苗,借此漫天要价;有的人妄想以极低的价格强行承包工程材料的运输。更离谱的是,有的人阻挠施工就因为他们觉得线路会影响自家的风水,或者是线路辐射会伤害人身。而最让协调员感到头疼的是,有的人反复无常,本已谈好补偿价格,过不了一两天,甚至几个小时,他们就反悔了,继续谈。有时会引发连锁反应,其他人群起效仿,从而造成大面积窝工,极大地影响了施工进度。

复杂的施工环境和棘手的通道问题,使得工程协调员的工作压力与日俱增。对此,新郑东牵引站配套线路工程协调员郭磊深有体会,在他看来,他就是施工单位与老百姓之间的“润滑剂”,一边挨着骂,一边还得陪着笑脸,耐心地给不配合施工的群众做思想工作、讲国家政策。他爱人曾打趣说,郭磊若拿自己为通道协调投入的精力、磨厚的脸皮来办企业,都不知办成多少了。

这正是他们的真实写照。比起铁塔银线上的舞者,他们更像是一个个幕后英雄,为电网建设殚精竭虑,奉献着心智与汗水。

常在一线的采访,让我领略到了行走的魅力,收获到了更为深切的感受。这些魅力,这些感受,已经在我笔下、所拍图片中交织成了一个个鲜活可爱的劳动者,一幅幅生动感人的场景,一则则细节丰满的故事。

猜你喜欢
协调员高空作业建设者
向更深处漫溯
建设者
《金忆元街的建设者》
火花(2022年5期)2022-06-16 11:03:18
建设者
器官捐献协调员培训现状与思考
护理研究(2021年2期)2021-01-05 02:52:53
一款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的设计研究
电子制作(2018年19期)2018-11-14 02:36:42
“劳动者”与“建设者”
高空作业车副车架及支腿结构分析
工业设计(2016年6期)2016-04-17 06:42:51
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的稳定性计算
建筑机械化(2015年7期)2015-01-03 08:08:58
我国器官移植协调员作用发挥受限的原因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