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博物馆建设与思考

2012-04-10 04:40李吉利赵焕生郝明亮万少欣
河北林业科技 2012年6期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博物馆

李吉利,赵焕生,郝明亮,郑 斌,杨 照,万少欣

(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北 蔚县 075700)

1 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1.1 位置

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西北部,东与北京市门头沟区毗邻,辖区总面积28265hm2。

1.2 地理特征

小五台山地处太行山北端,以东、西、南、北、中五峰为主体的亚高山地貌,山体陡峭,沟纵谷深。海拔变幅大,最低海拔为800m,最高为2882m,海拔2300m以上的山峰有50多座,其中主峰东台海拔为2882m,为河北第一峰。

土壤主要为高山草甸土、山地棕壤、褐土类。

1.3 气候

小五台山属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中的温带亚干旱区,年平均气温6.4℃,1月份平均气温-12.3℃(小五台山顶可达-38℃),7月份平均气温22.1℃,降水量400~700mm,7、8月份占全年降水的49%以上,无霜期因海拔高度不同变化在80~140d之间,9月中旬初雪,冻结期长达5~6个月,最大冻土层达1.5m。

2 自然博物馆的概念

自然博物馆又称自然历史博物馆。是收藏、制作和陈列天文、地质、植物、动物、古生物和人类等方面具有历史意义的标本,供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的机构。自然博物馆即在自然志(自然史)方面收藏很充实的博物馆。

近代自然博物馆的雏型,可追溯到欧洲17世纪。最初是一些私人收藏家或宫廷的藏品供少数人鉴赏,后来逐渐向民众开放,成为宣传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场所,并逐渐发展为现代博物馆的形式。

中国最早的自然博物馆,是法国天主教传教士于1868年在上海徐家汇创办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原称徐家汇博物院),收藏以动物标本为主。新中国成立后博物馆事业迅速发展,到1986年,全国博物馆的总数已近900个,其中属于自然博物馆性质的有400多个。截至2010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各类博物馆已达3020座。北京、上海、天津等许多大城市都有了规模较大的“自然博物馆”。此外,还新建了一些专业性的自然科学博物馆,如四川自贡的“恐龙博物馆”及各省的地质、矿物博物馆等。

3 建设小五台山自然博物馆的必要性

当前,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典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拯救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有效措施。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在保存自然景观、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发展物种资源,促进社区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发挥着良好的生态屏障作用和水源涵养作用,带动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周边旅游等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大量外来游客的涌入,给保护区的保护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益严重,局部生态环境退化,物种减少。采取何种方式让社会大众,特别是当地社区民众认识、了解自然保护区在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方面发挥的基础作用已经非常紧迫和必要。自然博物馆是自然保护区各种生态资源和功能的浓缩,是自然保护区知识科学化、科普化的外在体现,是公众接受自然保护教育的重要场所。建立一座反映小五台山特色,能够让公众接受到良好环境教育,有效进行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播与普及,得到社会认同的自然博物馆既是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需要,又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的需要。

4 小五台山建设自然博物馆的优势

4.1 自然博物馆是保护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区工作的需要

保护、科研、宣教、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保护区工作的灵魂,宣教工作是让社会认识、了解、重视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其中自然博物馆是面向社会公众进行科普宣传和教育的重要场所,是非常重要的宣教基础设施,是现有大多数保护区让公众接受自然保护区科普知识教育的主要形式。自然博物馆是在保护区野外科考(普)活动未能看到、听到、感触到的科考(普)内容的综合体现和补充,通过实物、图片和文字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反映保护区以及周边地区自然历史和现状,包括地质地貌、植被和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公众通过对保护区及其周围自然地理和生物多样性的了解,提高自身自然科学知识水平以及自然生态保护意识。因此,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发展的工作需要是推动小五台山自然博物馆建设的内在推力。

4.2 成熟先进的展馆设计布展意念与技术

当今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创意制胜的时代。“文物、科学技术的价值,在于它能够传承历史、传播科学道理,不管多珍贵多有价值的文物和技术,如果不能让其‘开口说话’,无异于摆设”,社会对博物馆的需求不仅要求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必须突破传统博物馆的展示理念和方法,创造崭新的参观体验,提高观赏、探索的兴趣。

随着国务院发布《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努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后,全国各地、各行业都在投入巨资新建、扩建和改建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规划馆等,极大地带动了布展策划创意理念的进步与创新,小五台山自然博物馆的建设完全能够借鉴这些先进理念,在概念设计阶段就处于相应的制高点。

多媒体高新技术可以生动、形象、准确地反映和展示,弥补了传统陈列展览模式的不足。将多媒体技术手段、设备和所要表现的内容,通过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的灵活运用,通过对视频、音频、动画、图片、文字等媒体加以组合应用,促进观众视觉、听觉及其他感官和行为的配合,提升体验效果。在展厅展馆中能应用到的数字技术有很多,例如地面投影、电子沙盘、互动橱窗、互动触摸屏、互动触摸桌、互动翻书、互动签名拍照、幻影成像、墙面投影、虚拟漫游、增强现实、环幕、球幕、雾幕等,这些先进技术在布展陈列方面的广泛运用,为小五台山自然博物馆的高标准建设提供了可能。

4.3 丰富的自然博物馆资源

4.3.1 丰富的生物资源 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具有华北地区保存完好,林相整齐,类型多样的天然次生林。

据统计,保护区共有高等植物1387余种,属国家重点保护区植物有银杏、核桃楸、野大豆、膜荚黄氏、内蒙黄芪、刺五加等,中国特有植物虎榛子、蚂蚱腿子和文冠果,河北稀有植物臭冷杉。

植被类型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可划分为农田果林带,次生灌木丛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亚高山灌草丛带和亚高山草甸带。

保护区有陆生脊椎动物137种,国家重点保护Ⅰ级动物有5种,中国特有动物世界珍禽——褐马鸡就栖息在这里,国家重点Ⅱ级保护动物还有勺鸡、斑羚等15种,河北省重点保护动物41种。

保护区昆虫资源丰富,森林昆虫已知有2124余种,据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已接近3000余种。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1990年共调查记录真菌和粘菌135属468种,其中新种7个,国内新记录种36个,新组合种1个。

4.3.2 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环境资源 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是华北自然植被保存比较完整的地区之一,由于位于华北植物区系的中心地带,地理成份比较复杂,古老、复杂的自然环境为不同物种的生长提供了多样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多种典型的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丰富。

小五台山地形成于燕山造山运动,地质古老,地质发展史独特,地貌类型丰富多样,属国内驰名的泥河湾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延伸地带,地质科考价值独特。

小五台山山高谷深,涧水飞泻,山峰峻峭,自然风光秀丽,自然旅游景观资源丰富。

5 建设小五台山自然博物馆的原则

5.1 生态理念优先的原则

以宣传小五台山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宗旨,主要体现小五台山周边地区自然历史和现状,包括地质地貌、森林生态系统、植被和珍稀濒危动植物等生态资源。

5.2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长期以来,博物馆注重以“物”为本,以建筑和藏品为核心,而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博物馆能否立足于社会,不仅取决于它的“物”,更取决于“人”。展示内容及形式的设计应当尽可能满足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人群的兴趣和需要,多从参观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将深奥的科学命题科普化,沿着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的思路有针对性地增加科学知识含量,适当加入趣味性内容,通俗易懂。

5.3 采用艺术的表现形式

展示的艺术风格决定了科普馆空间个性。一方面可以与展示主题、展示内容相互呼应;另一方面也提升了空间视觉魅力,使展馆更具吸引力。在保证展示内容科学的前提下,注重艺术表现形式,如通过灯光、色彩、空间、辅助展品和个性化的托架等手段,使各展厅与其展示主题相结合,改变以往科普展馆陈列呆板、灰暗的面貌,营造出层次分明、虚实结合、主次变化的空间艺术效果。

5.4 采用现代科学技术

依据展示内容特点,采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和设备,如3D(4D)、光电影像放映、与参与者互动的电子触摸屏等,以保证参观者最佳的信息接收效果。此外,根据各展厅展示内容的不同可开发一些相关的趣味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加深参观者对展示内容的印象,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6 建设小五台山自然博物馆的作用

6.1 是自然保护区重要的管理手段

通过自然博物馆解说教育活动,使参观者了解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的设立意义、工作目标,从而减少参观者及其接触人群的不当行为对自然保护区管理目标的干扰和影响。

6.2 促使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的参观者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意识

通过参观博物馆,增长关于小五台山的物种与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所处区域的地理条件特征等知识,形成“亲近自然、学习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并思考现代社会当中的公民和社会应该如何应对不断出现的环境问题,以提高国民的环境意识、环境责任感。

6.3 促使参观者更加理解和支持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事业

可以向参观者灌输一种以小五台山为对象的当地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为荣的观念,促发从经济利益、文化价值方面考虑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6.4 使访问者更加方便地欣赏和利用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

通过对小五台山自然博物馆的参观,让访问者整体发现、感受、理解自然保护区之美,更好地实现自然保护区向社会大众提供健康、优质、丰富的游憩机会的可能。同时,通过这种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的促销作用,提升自然保护区的知名度、美誉度,为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及其所在社区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1]李吉利,赵焕生.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教实习评价与分析[J].河北林业科技,2012,(3).

[2]赵建成,郭书彬,李盼威.小五台山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印红,李忠,徐基良,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手册[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4]陈俭.都市型国家地质公园开发战略初探—以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为例[J].中国市场,2008,(11).

[5]董姝.数字博物馆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温州博物馆为例[J].博物馆研究,2011,(3).

猜你喜欢
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博物馆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博物馆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如何保护好兴隆山保护区内的马麝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
浅淡黄岗梁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露天博物馆
涉及各类保护区的项目建设的探讨
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