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春
我科2009年11月收治1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患者,经过及时诊断治疗和精心护理后病情稳定出院。本文将该疾病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1.1 病例资料 患者,女,51岁。主因6 d前出现发冷、发热、伴咳嗽、气短,2009年11月20日转入我院。既往有“血压间断升高”史1年。入院查体:体温38.2℃,脉搏8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50/70 mm Hg,神清,喘息,不能平卧,咽充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较多湿啰音,以右肺为著,右肺底可闻及干啰音,查肺CT示:双肺片状高密度影,纵膈可见肿大淋巴结。急查血常规:WBC 1.46×109/L,中粒细胞72.7%,淋巴细胞16.1%,HB 107 g/L,血气分析:pH 值 7.525,PO252 mm Hg,PCO234 mm Hg。心电图示:广泛T波低平、倒置。咽试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血钾:3.34 mm Hg,GOT、LDH、HBDH、CPK轻度升高。初步诊断:甲型H1N1流感,危重型;双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Ⅰ型呼衰;粒细胞减少症;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
1.2 结果 患者治疗20 d后,生命体征及各项检查结果基本正常,流感症状消失,无后遗症,准出院。
2.1 病情观察 专家体会:绝大部分肺炎死亡患者肺部病变以病毒为主,晚期可能合并了细菌感染;而呼吸衰竭死亡主要由病毒诱发迅速进展的肺内炎性反应致呼吸衰竭[1]。因此呼吸系统的监护至关重要。我们重点要观察呼吸频率、缺氧的表象,有无呼吸窘迫、口唇紫绀,呼吸系统体检要注意肺部呼吸音、罗音以及实变体征。是否存在肺炎导致的胸水。痰液主要观察性状、颜色、量,注意有无细菌感染的症状。护士24 h连续观察和监护,加强治疗和护理。对意识状态进行监测,持续监测心电图、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监测,水电解质平衡的监测,体温的监测,尿量的观察,详细书写护理记录。
2.2 基础护理 病室要定时通风或每天进行紫外线照射2次,每次30 min,做好口腔护理,尿管护理,皮肤护理,定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
2.3 症状护理 (1)发热:嘱患者卧床休息,减少消耗。遵医嘱补充平衡盐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2)咳嗽、咳痰:给予雾化吸入,局部用药以减轻水肿,湿润呼吸道,同时静脉滴注0.9%氯化钠溶液100 ml,喘定0.5 g,氨溴索90 mg。(3)呼吸衰竭: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主要是确保重要器官的氧气充足供应。对于阻塞性气道疾病所致呼吸衰竭,通常通过文丘里管(24% ~28%)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及时清除痰液,鼓励患者用力咳痰,痰液黏稠时,要加强雾化,稀释痰液,咳嗽无力者定时协助翻身,拍背,促进排痰。按医嘱选择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呼吸道感染,按医嘱使用呼吸兴奋剂,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防药物过量。对烦躁不安,夜间失眠患者,慎用镇静剂,以防引起呼吸抑制,密切注意生命体征及神志改变,及时发现肺性脑病及休克。注意尿量及粪便颜色,及时发现上消化道出血。
2.4 治疗及用药护理 治疗上首先强调保持呼吸道通畅,床头抬高45°,予患者翻身排背,以促进排痰,限制液体入量,抗炎使用三代头孢菌素+莫西沙星。因肺渗出较多,甲强龙6 h 1次静脉滴注,每天查1次胸片,查痰培养,病情明显变化时查胸部CT,查病毒系列。给予无创通气时,面罩紧贴皮肤,不能漏气,观察呼吸频率、呼吸形态、有无呼吸疲劳和意识状态改变,监测SpO2和血气。免疫抑制剂以及激素的使用可使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易致感染,因此,我们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加强皮肤和口腔护理,严格无菌操作[2]。
2.5 消毒隔离 住单人间,医护人员严格执行三级防护制度,进行吸痰等护理操作时戴护目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病室每日空气消毒2次,地面每日用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病室所用物品每日用25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或浸泡消毒,出院转科等做终末消毒。告知患者消毒隔离的必要性,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2.6 心理护理 护理过程中给予患者理解和关心,为患者解除思想顾虑及恐慌心理,使其在治疗期间,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热敏感,56°条件下30 min可灭活[3]。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人群普遍易感的新型流感,通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咽痛、流涕、鼻塞、咳嗽、咳痰、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部分病例里出现呕吐和/或腹泻。由于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可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致使人们“谈甲色变”。但是,现代医学告诉我们,甲型H1N1流感完全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在临床治疗甲型H1N1患者过程中,加强护理,实施心理抚慰,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做好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为缩短疗程,及早发现和减少重症危症病例的发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朱月香,崔书君,杨飞,等.重症甲型H1N1流感胸部CT表现.河北医药,2011,33:2910-2911.
2 浏览分,张炎.一例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患者的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52-53.
3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第3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