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90例临床观察及护理

2012-04-09 20:37:53王慧敏段光堂
河北中医 2012年7期
关键词:肾衰竭药液灌肠

孙 斌 王慧敏 段光堂

(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肾病科,河北 唐山 063000)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90例临床观察及护理

孙 斌 王慧敏 段光堂

(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肾病科,河北 唐山 063000)

灌肠;肾功能衰竭,慢性;中药疗法;护理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由于肾功能损害而引起体内氮质及其他代谢产物潴留和水盐代谢、酸碱平衡紊乱时所出现的症候群。CRF属中医学溺毒、虚劳、关格等范畴。中药灌肠方法通过通腑泄浊、清热解毒等方法,可降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水平,进而使CRF患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或减轻。近年来我科对CRF患者采用常规治疗配合中药保留灌肠,起到了保护残余肾单位,延缓肾衰竭的进展,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参照《肾脏病学》确诊[1]。

1.2 一般资料 全部150例为我院肾病科2008-06—2010-06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0例,男56例,女34例;年龄29~80 岁,平均(57.86 ±11.28)岁;病程最长48 年,最短5 年,平均(16.69 ±8.67)年;其中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33例,高血压性肾损害24例,糖尿病肾病20例,慢性间质性肾炎9例,原因不明4例。对照组60例,男 37例,女 23例;年龄 28~83岁,平均(58.11±12.29)岁;病程最长 46年,最短 7年,平均(17.03±8.10)年;其中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1例,高血压性肾损害17例,糖尿病肾病15例,慢性间质性肾炎5例,原因不明2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复方α-酮酸片(开同,北京费森尤斯卡比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737)(0.4 ~0.6 g/kg·d)饮食;严格控制血压达标,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联合钙拮抗药(CCB)等;Cr>250 μmol/L首选CCB,联合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控制感染;纠正贫血、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调脂治疗;治疗并发症;辨证施治中药汤剂口服等。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灌肠制剂灌肠治疗。保留灌肠药物组成:生大黄30 g,芒硝10 g,六月雪15 g,蒲公英30 g,煅牡蛎30 g。将中药浓煎成200 mL灌肠液备用,使用时加热至38~40℃。操作方法:每晚患者睡前进行,操作前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做好心理护理,以取得合作,嘱患者排空大、小便,以利于药液吸收。协助患者取右侧卧位,将一次性吸痰管连接好灌肠袋,末端涂少量石蜡油,缓慢轻柔从肛门插入直肠约30 cm,药液滴速控制在60~80滴/min,灌肠器的高度应30 cm左右,最后注入无菌蒸馏水5~10 mL,灌肠完毕抬高肛管停留2~3 min再缓慢拔管。拔管后协助患者取胸膝位、右侧卧位30 min后改平卧位。嘱患者卧床休息,保留药液80~100 min后排出。每日1次。

1.3.3 疗程 2组均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1.5 疗效标准 显效:症状减轻或消失,BUN和Cr下降值≥30%;有效:症状减轻或消失,BUN、Cr下降值≥20%;无效:BUN、Cr及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2]。

2 结果

治疗组90例,显效31例,有效40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78.9%;对照组60例,显效14例,有效22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6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CRF患者病程长,预后差,患者情绪多抑郁、焦虑、失望,尤其是初次灌肠时易产生恐惧心理,可出现气促、肛门括约肌收缩增强,勉强插入后,也由于腹压升高,影响药物保留时间。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体贴患者,帮助患者面对现实,正确认识慢性肾衰竭的诱发加重因素,充分讲解治疗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已取得的成功经验和临床疗效,消除患者恐惧心理,耐心解释治疗效果和注意事项,使患者树立信心,密切配合治疗。灌肠后应尽量嘱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并不断与患者交谈以分散其注意力,使患者消除紧张情绪。疗程中嘱患者保持心情愉悦,静心休养,以提高疗效。

3.2 灌肠护理 灌肠前向患者说明目的及配合方法,关闭门窗,遮挡患者。灌肠中患者如有心慌、腹痛、憋气者应立即停止灌肠,嘱其大口呼气,放松腹肌,降低腹腔内压力,消除肠道痉挛。同时,由于灌肠液入直肠后直接由肠黏膜吸收,故灌肠时必须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灌肠后协助患者采取相应的卧位,以利药液保留,并解释其必要性,使之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我们以细、软而长的吸痰管代替肛管插入肛门,深度为30 cm,药液直接灌入直肠以上结肠内,避免了药液直接进入直肠引起的刺激排便反射,减少了对肛门括约肌的刺激强度,使药液在肠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同时应注意观察排泄物,如发现异常,应查明原因,及早采取相应治疗和护理措施。

3.3 饮食护理 慢性肾衰竭患者应给予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瘦肉等,一般蛋白摄入量为0.5~0.7 g/(kg·d)。保证充足的热量,尤其要限制动物脂肪,烹调宜用植物油。供给富含维生素C、B族维生素、叶酸和钙质等食物,以满足机体需要,如卷心菜、胡萝卜。应禁食富含磷的食物,如鱿鱼、虾子、河蟹、豆类、豆制品。

3.4 一般护理 病室环境宜整洁、舒适、安静、室内清洁消毒,减少探视,以防感染。

4 讨论

中医学认为,CRF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脾肾虚损为本,湿浊瘀血壅扰为标。而脾胃衰败、升降失常又多贯穿始终,清气不升,浊气上逆,表现为恶心、呕吐等症状。中药灌肠剂多由通腑泄浊、清热解毒药物组成,煎汤浓缩高位保留灌肠,可降逆泄浊,减轻恶心、呕吐症状,增加患者的食欲。同时可保持大便通畅,促进毒素从肠道排泄,从而控制BUN、Cr等毒性物质的升高。

临床观察亦表明,中药灌肠治疗CRF,在临床症状改善、降低BUN、Cr方面有明显优势[3]。我们使用的灌肠方具有降逆泄浊、清热解毒之功。其中大黄荡涤肠胃,宣通气血,能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肠道毒素的产生和吸收,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其他炎症细胞增殖,其导泻作用使氮质排泄,从而降低血中BUN、Cr等毒物浓度;芒硝通腑泄热,荡涤肠胃积滞;蒲公英清热解毒,祛湿泄浊;六月雪活血散瘀,通经利水,清热解毒,有效降低 BUN、Cr水平[4];煅牡蛎收敛固涩。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

通过本研究的进行,深切体会到要保证灌肠的顺利进行,护理技能和操作也相当重要,总结护理的要点有:灌肠时插管的深浅要适度,这对治疗效果有很大影响,过深容易损伤肠道,过浅则易刺激肛门,过早引起便意使药液喷射,不易保留足够时间,影响疗效;灌肠时应取右侧卧位,使药液由升结肠流入横结肠;滴入速度为60~80滴/min,保留时间越长越好;中药灌肠时动作要轻柔和缓,避免因动作粗暴使患者感到插管的痛苦,刺伤肠黏膜;灌肠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药液温度,过热、过冷均可刺激肠蠕动及损伤黏膜;中药灌肠过程中施用的护理措施应使患者身心愉悦,使患者接受治疗时充满信心,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才能更好地配合治疗。总之,CRF患者使用中药保留灌肠,同时配合合理有效的临床护理,可改善CRF的临床症状,减轻、阻止或延缓肾功能的损害,从而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1] 王海燕.肾脏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151.

[2] 叶任高,陈裕盛,方敬爱.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及疗效标准专题讨论纪要[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4(6):355-357.

[3] 黄燕林,滕艳娟,林带舅,等.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40例疗效观察[J].内科,2009,4(2):225-226.

[4] 孙伟.泄浊之品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治疗中的应用[J].江苏中医药,2007,39(7):7 -8.

R277.525;R452;R692.505.31;R692.5

A

1002-2619(2012)07-1079-02

孙斌(1975—),女,主管护师,学士。研究方向:肾病临床护理。

2012-01-09)

猜你喜欢
肾衰竭药液灌肠
药液匀速滴落的原理
张建伟辨治慢性肾衰竭临证经验
灌巢法毒杀红火蚁
农技服务(2020年7期)2020-12-17 20:45:50
治斑秃
妇女生活(2018年12期)2018-12-14 06:43:30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现代农业(2016年4期)2016-02-28 18:42:27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缓解慢性盆腔痛的作用
利肠汤在慢性肾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益肾降浊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