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阳县
【概况】宜阳县地处豫西丘陵山区,属黄河水系伊、洛河流域,总面积1650平方公里,地形地貌特征为“三山六丘一分川,南山北陵中为滩,洛河东西全境穿”。洛河流经全县68千米,境内洛河流域面积1490.72平方公里,伊河流域面积160.1平方公里。全县现有各种水利工程2700余处(项),其中,自流灌溉渠道46条,机电井1312眼,机电灌溉站201处,水库19座,其中,中型水库1座,小(Ⅰ)型水库9座,小(Ⅱ)型水库9座,小型水力发电站19座,塘堰坝32座,人畜吃水工程1117项。全县共有耕地面积6.5万公顷,其中水浇地面积1.3万公顷。2011年,全县认真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全年共解决农村饮水安全6.16万人,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7座,治理水土流失15平方公里。
【防汛抗旱】一是大力开展防汛安全宣传。印制安全宣传彩面2万份,编制《中小学生汛期安全知识手册》1万册,在电视台播放河道安全专题片,在安全隐患重点区域和进出河道主要路口设置固定警示标志200个,切实提高群众安全意识,减少人身伤亡事件发生。二是实施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投资750万元,从3月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建设监测预警系统、强化群策群防体系、完善防御预案,宣传防御知识。至7月30日,共建视频会商室1个,编制县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1个,乡级预案16个,村级预案356个;安装简易水位站64处,简易雨量站209处,发放宣传光盘374份、宣传彩页3万份,宣传画册2万份,明白卡6万张,手摇报警器420个,刷写标语1100条,设立警示标志334处,确保山洪灾害防御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效防范群死群伤事件发生。三是认真落实责任分工、物资队伍储备、防汛值班等各项度汛措施。重新调整了县各级防汛指挥机构,进一步明确了各自责任,加强了队伍、车辆、物资储备,组建了由民兵、预备役人员为主的200多人的防汛抢险突击队,成立了26人的防汛救援队伍,免费向各砂石企业发放150套救生衣,并组织开展防汛演练,严格实行全天24小时防汛值班。9月19日晚,成功解救4名水困群众,确保了全县平安度汛。
2011年春季,全县持续干旱无雨,造成近2万公顷农作物轻旱、4000公顷重旱、6000人饮水困难。面对严重旱情,水利部门积极发挥水利抗旱主力军作用,第一时间启动抗旱应急预案,出动所有抗旱应急服务队,充分发挥河库灌渠作用,科学调度各类水源,投入资金200万元购置抗旱应急设备,投入132万元实施抗旱应急工程建设,使旱情得到有效缓解,保证了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河道治理】一是洛河阳光水岸工程。圆满完成了2期建设任务,建设了两岸5.5千米洛河堤防扩宽加固填筑、3级橡胶坝、太阳岛、和谐岛、泛春阁、人合桥等工程,3级橡胶坝已具备蓄水条件。3期工程于2011年6月24日顺利启动,治理河道5.07千米,南北两岸堤防修筑10.18千米,建设4、5级橡胶坝,实现洛河宜阳城区段水岸与市区洛浦公园西延水岸的无缝对接。截至2011年底,南岸已完成大堤砂卵石土方填筑80万立方米,种植土填筑7万立方米,完成退水涵洞4座、退水管涵10道;完成齿墙4800米,混凝土浇筑5760立方米,完成混凝土护坡500米,浇筑混凝土750立方米;北岸已完成地表清理碾压2500米,完成大堤砂卵石填筑40万立方米。工程完成投资1亿元。二是洛河灵山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工程属灵山风景区开发建设的主要配套工程,治理洛河灵山段河道3.2千米,建设一级水面工程。工程于2011年4月22日奠基,计划2012年2月底完工。截至2011年底,灵山河道南北大堤已完成5.2千米,橡胶坝上游基础齿墙已完成400米,河道工程已完成85%。
【水库除险加固】全县共有中、小型水库19座。2011年2月投资820万元建设东亚、胜利2座水库,6月投资742万元建设周沟、江台2座水库,10月投资686.8万元建设陡沟、水河沟、张延3座水库。截至2011年底,胜利水库、东亚水库主体工程施工建设任务已完成;江台、周沟分别完成总工程的60%和25%;陡沟、水河沟、张延3座小(Ⅱ)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管理房主体工程建设。
【饮水安全】2011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为272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2176万元,省财政专项资金413万元,群众自筹131万元,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81项。工程于2011年8月份完成招标,9月份全面开工,年底已全部完工,共解决15个乡(镇)、44个行政村、37所学校4.36万人和1.8万在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
【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一是投资1710万元实施2010年度项目,完成了宜洛南渠、武坟灌区节水改造和柳泉镇机井高效节水灌区建设,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813公顷,2011年2月9日正式开工,3月底按实施方案完成建设任务。6月19日通过省财政厅和水利厅联合绩效考评。二是投资1885万元实施2011年度项目,对寻村渠、白杨井灌区进行修复和节水改造,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720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60公顷,恢复灌溉面积387公顷,改善灌溉面积547公顷。2011年3月18日正式开工,4月中旬全面完成建设任务,11月20日,通过省财政厅和水利厅联合绩效考评。
【抗旱应急工程】2011年新建抗旱应急工程建设任务共2项,总投资132万元。一是河库灌区水毁修复工程,总投资62万元,其中,寻村渠13万元,寺河灌区10万元,宜洛北渠39万元;二是解决山丘区临时性饮水困难投资70万元,解决锦屏镇大雨淋、赵堡乡田沟、穆册乡关庄、玉皇庙、大尖、年沟、上观乡上观、柱顶石、王沟、梨树沟等4个乡(镇)、13个村、0.49万人饮水困难。工程于2011年3月5日开工,3月底全部完成了建设任务。5月18日,洛阳市财政局和水务局联合组织对工程进行了验收。
【水土保持】2011年,投资68万元完成了韩城河牛裕Ⅲ中型坝建设,投资74万元完成了高韩项目区水土保持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工程年度实施计划,投资40万元完成了水沟庙河、马朝沟河小流域治理工作,全年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5平方公里。
【水政水资源管理】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省委一号文件精神,按照省、市关于开展水资源专项整治的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关注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依法严格开展水资源专项整治活动。成立专门机构,出台工作方案,加强宣传发动,认真开展排查,主动走访企业,专题研究讨论,明确目标责任,注重和谐管理,取得了不错的开局,共征缴水资源费380多万元。
砂石资源整治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下,从2011年1月份开始,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砂石资源综合整治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河道清障。在沿河8个乡(镇)、72个行政村进行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效果最彻底的河道清障,共清除河道内阻水林木200多公顷,拆除违章建筑20余处,撤销或者废止所有涉及河道内占地的协议合同2000余份,解除滩地承包面积203公顷,明确了河道权属,使河道生态环境极大改善,河道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二是资源整合。将洛河河道进行总体规划,划定禁采区、控采区、宜采区,按照“资源整合、保大关小、股份兼并”原则积极实施砂石资源整合,将河道内原有大大小小38家采砂企业整合为现有的20家。同时在县砂石管理指挥部领导下,坚持以砂石资源开发与滩涂治理、土地改良、生态改善相结合的原则,规范河道外滩地和风化石采砂行为。三是秩序管理。实施严格的砂石开采审批程序,严厉打击非法开采行为,使砂石开采经营秩序得到有效规范,各种涉砂信访案件和矛盾明显减少,社会稳定得到明显加强。四是税费征缴。全县砂石资源税费流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砂石税费征收达到2020万元,砂石资源整治工作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的好评。
【水利改革】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及省水利厅、市水务局要求,通过连续3个月的不懈努力,2011年8月份,宜阳县水利服务中心及15个乡(镇)工作站全部挂牌运转,在全市率先完成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各乡镇水利工作站运转以来,对各乡镇水利设施状况进行了普查登记,制定完善了乡镇水利发展近期工作重点及中长期规划,完成了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全县农村饮水情况调查、山洪灾害防御、防汛、农建等各项业务工作,收到了显著效果,为全县水利事业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水利普查】对全县62个普查指导员和357个普查员进行集中培训,按要求对全县的水利工程、地下取水井、灌区、河湖开发与治理保护、社会经济用水、行业能力建设等进行了拉网式的清查,完成了水利普查清查表中各项数据的填报、审核及录入,并顺利通过市、省、国家级审核,走在了全省前列。
(郭笔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