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服务体系的构建

2012-04-09 04:52周海鸥
关键词:服务体系图书馆资源

周海鸥

(河北经贸大学 学报编辑部,河北 石家庄 050061)

我国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服务体系的构建

周海鸥

(河北经贸大学 学报编辑部,河北 石家庄 050061)

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系统对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分析我国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服务体系的几点建议。

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系统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当文化的重要作用和国民对公共文化生活的热切需求日益显现,文化治理和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提出和建设应运而生。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要“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捐助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1]的决定。党的十七大把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①见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到二0二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是: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②见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国家公共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是国家进行文化治理的有效方法,更是一种文化制度的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是政府的公益文化事业建设,更是一个涉及文化制度和体制、服务质量、人力资源、文化产品和服务创新、基础设施、资金保障、监管评估等诸多环节的系统工程,是由许多不同的具有特殊功能的子系统组成的完整体系。逐步建设完善不同的子系统并形成稳定的网络体系,是建设成熟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必由之路。

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系统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子系统,是社会公益性基础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用是整合利用全社会的文化信息资源,以满足人民群众各类文化信息资源需求为目的的服务网络,实现全社会信息资源的无障碍利用,提高全民信息素养,为民族创新力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撑平台。

因此,我国公共文化信息资源体系的建设和规划,是实现全社会优秀文化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途径,是完善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效方法,是进行有效文化治理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

一、我国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及特点

(一)我国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我国从1999年开始以北京大学为管理中心,启动了全国高校文献信息保障系统(CALIS)建设,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高等教育“211工程”以及“九五”“十五”总体规划中3个公共服务体系之一。CALIS以实现高校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为目的,逐步建立了省级文献服务中心和高校数字图书馆基地,目标是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开放式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国家文化创新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于2002年4月正式启动,由文化部和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把整合和数字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实现公共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作为最终目标。国家图书馆于2004年启动了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目标是“逐步建设具有模块化、开放性、互相联通并且稳定可靠、可扩展的计算机网络与存储体系”。2007年,国家图书馆倡议建立了“全国文献提供协作网”,发展馆际间的协作与联盟,以达到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目的。一些省级的公共文献信息资源网络以共商协作的方式逐步建成,如早在1999年上海市采取了协作网和中心图书馆加盟两种模式进行公共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2004年由湖南图书馆、湖南大学图书馆、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发起启动了湖南省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2006年建立的“广东省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2008年4月成立的吉林省图书馆联盟等。各种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系统对发展模式进行的探索,为构建成熟的公共文献信息资源系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我国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特点

通过对公共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情况进行梳理发现,目前我国公共文化信息资源系统的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其发展有2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公共文化信息资源的建设主体各不相同,隶属不同的系统部门。如以全国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CALIS等为例。全国文化共享工程以行政区划为单位,建设由国家级管理中心、省级分中心和基层中心系统组成的网络平台,对具有本国本省特色的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数字化。CALIS针对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的需求特点,建立了文理、工程、农学、医学4个全国性文献信息中心,构成CALIS资源保障体系的第一层。另一种模式以省级公共文献共建共享协作网、图书馆联盟等形式出现,将不同行政主体领导下的公共图书馆、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等横向联合,通过协作共建共享的方式尝试将本地区的部分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利用。其组织机构的实质是类似民间合作协议的松散形式,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信息资源利用中的条块分割的固有矛盾。比如上海目前参加协作网的成员单位已达110家,中心图书馆的各类分馆和基层服务点已经达到123家,其中有14家大学分馆,但是上海协作网的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无法实现统一管理是制约其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因素。

二是资源建设各有特点。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例,据统计其资源类型主要有戏剧戏曲、专题讲座、影视作品、专题片、曲艺作品、综艺晚会、动漫类节目、专题资源库[2]45。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站上,共设置了35个服务内容子目,其中涉及影视、曲艺文化艺术的子目就达13个,可见其资源建设的重点在“整合贴近大众生活的社会文化信息资源”。CALIS在资源建设上以重点高校和国家重点学科、重点专业为主,引进国外数据库、建设专题特色数据库和重点学科导航库,进行了“中英文图书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简称CADAL)、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图书馆(China Academic Digital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CADLIS)等项目的建设。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我国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要问题:第一是系统建设以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为主要特征,各行政部门纵向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不能化解不同行业、部门之间在信息资源利用上固有的禁锢,封闭式的信息资源服务模式阻碍了公共文化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第二是横向的协作网虽然进行了跨行业跨部门的合作,但类似一种松散的民间组织,在组织规划、统一管理、技术支持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不能从实质上解决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利用上存在的问题。第三是各种形式的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各有特点,但缺乏资源的有效整合,资源建设出现“小而全”“大而全”的发展模式。总而言之,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服务体系的发展模式还禁锢于行政上的条块分割和封闭式服务中,没有成熟的稳定的系统,难以满足公众对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

二、完善我国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如何满足各类人群在休闲、求知、研究等方面的多层次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值得我们深思。打破旧有的“各自为政”“自给自足”的运行模式,建立一个基于开放环境下的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系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作用

从国外的建设经验来看,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系统有多种发展模式,有同行业间协作共建的单一型系统,也有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型系统;有美国式的高度市场化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也有日本式的高度组织化制度化的发展模式及英国式集中型发展模式。发达国家在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系统建设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可以根据国情选择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但不可忽视高等院校在公共文化信息资源系统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例如德国的“联邦德国跨区域文献的收集与保证体系”,起源于德国研究协会(DFC)资助下的6所大学的藏书建设合作活动。日本的学术情报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Science 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NACSIS)是在原东京大学文献信息中心的基础上建立的,由国立、公立、私立大学等共同参加,涵盖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各领域学术信息的全国性综合信息共享系统。他们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高等院校在所有社会文化资源中占据着绝对优势的地位,在人力资源、设备资源、信息资源、专业优势等方面的优势是其它机构无法比拟的,在知识经济社会中这些资源都是制胜法宝。在我国,长期以来高校服务社会的主要形式是科研成果向社会生产力的转化,对高校图书馆开放信息资源服务社会存在很多争议。大多数人认为在同质同量的信息资源前提下,为越少的人服务所获得的服务质量才能越有保证。事实上,公共文化产品不是普通的产品,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文化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并不会对其本身造成减损,反而有可能是增益的效果。封闭和独占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不利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不利于公共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造成信息资源的极大浪费。“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命题理念中,开放性公共文化生活空间乃是政府文化治理的前提性存在条件”[3]56。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一分子,理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发挥自己的优势,为推动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建立复合型的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系统

公众的公共需求是公共服务的基础和出发点,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系统建设也必须立足于公众的文化信息需求。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用户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休闲、求知和研究等方面,一些普通用户以休闲娱乐、增长知识提高素质为目的,另一些研究型用户需要得到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信息资源支持,对某些学科专深的研究前沿信息非常关注。人们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多样化,单一的资源很难满足。建设高效的复合型公共文献信息服务体系,整合社会资源,才能充分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多样化信息资源的需求。一个新型实用的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系统,应以已取得的相关成果为基础,化解发展模式中的不利因素,整合全社会的优秀信息资源。笔者构想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领导单位,以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为核心,建立一个包括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高等院校、学术研究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复合型的立体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系统网络。

(三)加大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投入与协调力度

在一个成熟的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系统中,具有行政和技术权威的组织管理领导力和稳定的资金来源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行政和技术权威,在整个系统的运营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建有完善的三级网络平台,具有广泛的覆盖力和影响力。由于这个系统隶属于国家财政部和文化部以及各级政府,在资金来源上有一定的优势。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作为系统的组织领导者对组织内部的发展运行进行协调和管理,促进不同行政主体之间的合作,克服条块分割和各自为政的禁锢,使公共文化信息资源真正为大众提供服务。

(四)加强文化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建设

文化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建设也是公共文化信息资源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建立一个高效运行的、信息资源满足率较高的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系统,资源建设必须突出“复合型”的特点,将以前资源建设中各自为政的劣势转变为优势,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为核心,把各系统自建的多种特色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公共文化信息资源系统的网络协作,建立丰富的可以满足不同信息资源需求层次的服务系统。尤其要发挥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优势,借助网络平台和数字化资源,不断扩大面向社会用户的数字资源服务能力,尤其是面向学术型、研究型、技术型读者,为他们提供定题服务、推送服务、推介OA资源和自建资源,提供专业的学科导航、网上实时咨询等。

三、结 语

建设成熟的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系统,组织领导、资金来源和信息资源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三驾马车。除此之外,一个成熟的公共文化服务系统是涉及人才、设备、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服务评价监管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1]吴邦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N].人民日报,2006-10-20.

[2]夏雁.河南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理论与实践[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9.

[3]王列生,郭全生,肖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论[M].北京:文艺出版社,2009.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Culture Information Resources Service System in China

ZHOU Hai-ou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Shijiazhuang,Hebei 050061,China)

Public culture information resources service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our cultural competitivenes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culture information resources service system,and it puts forward some proposals to perfect this system.

public culture;information resources;service system

G203

A

1005-6378(2012)04-0153-04

2012-01-18

周海鸥(1963-),女,天津市人,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图书馆学。

[责任编辑 王雅坤]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图书馆资源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资源回收
图书馆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