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民
脑梗死是指脑部缺血缺氧、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坏死软化,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IS)。其致残率和病死率都非常高。其主要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形成血栓或出现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闭塞或狭窄,导致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或气体、液体、固体等异常物体沿血液循环进入供应脑血液循环的颈部动脉或脑动脉,造成血流量骤减或血流阻断而产生相应支配区域脑组织软化坏死者。脑梗死是脑血管病种最常见者,病死率平均为10% ~15%,约占75%,且极易复发。脑梗死的一条重要治疗原则为在急性期采用即时有效的治疗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预防脑梗死再发,阻断脑梗死的病理进程,降低致残率。同时,早期诊断对及时有效治疗意义重大。本研究对我院诊断治疗的早期脑梗死患者进行CT诊断结果总结分析,探讨CT诊断在早期脑梗死的作用。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我院诊断治疗的38例早期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43~81岁。合并糖尿病3例,冠心病5例,合并风湿性心脏病7例,合并高血压病15例。另有12例患者有烟酒嗜好。所有患者发病均在12 h内,其中17例于6 h内出现意识改变,出现肌力下降2例,出现双眼同向凝视1例,出现失语3例,出现右侧运动及感觉障碍4例,出现左侧运动及感觉障碍3例,出现躁动、烦躁伴精神症状1例,意识模糊2例,出现浅至深昏迷1例。
1.2 CT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第1次头部CT检查均在发病后12 h,第2次头部CT检查在发病后24 h。
CT结果显示:CT表现为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影1例,一侧枕叶低密度改变1例,一侧小脑半球低密度改变1例,大脑后动脉区改变1例,脑池、脑室消失,大片低密度影1例,一侧颈内动脉区征象改变1例,大脑前动脉区征象改变1例,脑室受压变形2例,大脑中动脉区改变2例,脑回肿胀两侧不对称、消失,脑沟变窄3例,脑岛侧方模糊均一低密度阴影,皮质髓质界面不清5例,豆状核境界不清6例,局限性低密度改变8例,另有颈内动脉主干闭塞患者死亡2例,早期脑梗死时CT未显示特征性改变4例,24 h复查后证实脑梗死。
脑局部血流完全阻断后10 min,神经元即可发生永久性坏死,因此,脑组织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脑梗死早期,由于发病时间短,脑细胞本身没有完全变性坏死,血液粘度、血液成分改变尚少,丧失功能的神经元仍可存活6~8 h[1]。早期脑梗死时若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神经细胞可恢复功能并存活。6 h内进行溶栓治疗可实现再通[2]。因此,对脑梗死患者来说,及时准确诊断,及时有效治疗是治疗的关键。
脑细胞坏死一般发生在脑梗死发病后12 h内,发病后24 h进行CT检查可无异常发现,CT能发现梗死病灶的情况只有脑水肿达到一定的程度。一般来说,较小面积的梗死出现低密度区为起病后72 h,而大面积的梗死出现边界不清的稍低密度灶为起病后6~24 h。起病6 h后由于血管性脑水肿,血脑屏障破坏和脑细胞持续缺血缺氧而坏死,CT表现为脑灰白质分界不清,脑裂变窄,脑沟变窄,脑实质出现大片低密度灶[3]。随着病变的发展,低密度灶有随着栓塞或血栓而自行消失的趋势[4]。本研究结果显示第2次进行头部CT检查时有2例患者低密度灶消失,可能与脑水肿自行消失,梗死区出现胶质细胞、吞噬细胞成分,溶栓治疗等有关。
早期脑梗死的CT表现为:(1)脑动脉密度增高征,主要见于基底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平段;(2)脑室受压变形、脑皮质消失等轻微占位效应,与脑水肿消失、脑缺血消失有关;(3)梗死区正常的脑灰白质分界消失,灰质密度降低,可出现岛带征(主要见于岛叶梗死,表现为灰白质消失,岛叶皮质境界不清),豆状核征(主要见于基底节梗死,表现为豆状核部分界限消失或豆状核轮廓模糊),此两种征象为最敏感最早期的指标[5]。
本研究结果显示早期脑梗死时进行CT检查,诊出率89.47%。而在24 h的第2次CT检查时诊出率达到100%。虽然核磁共振在脑梗死诊断中价值高于CT,但是由于其价格较高,不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CT诊断早期脑梗死价格低廉、无创伤、操作简单、检查方便、符合率高,有重要诊断价值。
1 刘周慷.早期脑梗死的CT诊断.现代医用影像学,2010,19:92.
2 张文宇.早期脑梗死的CT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44-45.
3 孙小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中国社区医师,2009,11:173-174.
4 赵红辉.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临床研究的现状.辽宁医学杂志,2001,15:267-269.
5 雷巍,陈茂红,朱均盛.急性脑梗死的早期CT表现(附60例分析).中国厂矿医学,2009,22:605-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