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胜利渠
【概况】人民胜利渠灌区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下游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引黄灌区,位于河南省北部,南起黄河,北至卫河,西界共产主义渠,东沿黄河故道延伸至柳卫、丰庄一带,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流域,灌区控制范围1486.84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12.32万公顷,主要承担新乡、焦作、安阳3市9县(市、区)的农田灌溉、城市生活、工业供水、生态供水和防汛除涝任务,并承担灌区地下水补源的任务。灌区由灌溉、排水、沉沙和机井4套工程系统组成。灌溉系统主要由总干、干、支、斗、农5级渠道及其建筑物组成,总干渠1条,长52.7千米,干渠5条,长82.5千米,各种建筑物4767座;灌区排水系统以卫河为总承泄区,内有东、西孟姜女河两条干排;井灌系统由机井1.5万多眼和相应的田间工程组成;沉沙系统主要由沉沙池、引水渠、退水渠及其建筑物组成,自流沉沙,1987年后开始浑水灌溉。灌区自1952年4月开灌以来,经过60年的建设与管理,已逐步形成“井渠结合”的灌溉网络和干、支、斗齐全的排水体系,特别是1999年实施节水续建配套改造工程以来,对骨干渠道进行了防渗改造,渠道利用系数显著提高。在农田灌溉、抗旱补源、沉沙改土、灌溉科研、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经过灌区几代人的共同奋斗,人民胜利渠灌区先后被水利部和河南省水利厅评为“部一级管理单位”、“全国先进灌区”、“全国大型灌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水利经营先进单位”、“河南省水利系统文明单位”,被新乡市评为“支持新乡农业发展先进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主席、江泽民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先后来人民胜利渠视察。此外,还有30多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以及联合国官员、水利专家、外交使团等来到人民胜利渠参观、考察,对灌区的突出成就和各项管理工作给予很高的评价。
【抗旱】2011年上半年灌区缺少有效降雨,旱情严重,管理局采取多种措施,为夺取夏粮丰收做了大量工作。一是积极与黄河河务部门沟通,多次向河务部门领导汇报灌区旱情,随时关注黄河水量,及时向河务部门上报用水计划,争取用水指标。二是积极安排部署灌区抗旱灌溉工作,按照河南省二级、三级抗旱应急预案,加强水源的统一调配,搞好计划用水、科学用水、节约用水,并加强调配及跌水值班人员安排,保证灌区灌溉工作顺利开展。三是积极做好灌区渠道排查及渠道清淤工作,要求各单位对管辖范围内渠道进行及时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渠道输水安全;渠首分局做好对清淤机械的维修与养护,利用3台水陆挖掘机和2台清水泵开挖疏通引水渠2800米,开挖土方3万余立方米,想方设法创造引水条件。为实现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620公顷,增加引黄灌溉面积2246.67公顷的建设目标,管理局还组织全体工程技术人员迅速投入实施方案的编制和抗旱应急工程的建设中来,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完成了抗旱应急工程的建设任务。全灌区实际疏浚干、支、斗渠道39条,总长73.2千米,土方50.96万立方米;完成三七灰土18620立方米,砌体540立方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80.5立方米,干抛石1280立方米,混凝土修补308.37立方米;清除建筑及生活垃圾9125立方米,斗门配套49座,维修改造补源退水1座,桥梁2座,实际完成工程总投资1124万元。
【节水技术改造】2011年,管理局以灌区骨干工程续建配套及节水技术改造为主线,抓好节水技术工程的建设与研究,搞好工程建设和管理。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进行招投标;严格执行国家资金管理制度,节水技术改造工程资金实行独立核算,设立了工程建设专户,实行专款专储,专款专用,认真执行国家基本建设资金管理规定,确保资金使用安全;严把工程质量关,全面落实基本建设“四项制度”,确保工程质量。截至本年底,国家共下达人民胜利渠灌区11个年度18期投资计划,工程总投资19843.19万元,到位资金13683万元,完成投资约13400万元,截至年底已支出资金9765.34万元,完成了骨干渠道改造108.684千米,骨干渠道上各类建筑物改造314座,其中,桥梁61座、水闸20座、涵洞10座、渡槽2座、倒虹吸1座、斗门217座;管理房2240.67平方米,共完成土方149.96万立方米,砌体5.6万立方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14.02万立方米。
【水利科研】灌区自开灌以来一直重视科研工作。1953年成立了忠义引黄灌溉试验场,“六五”期间成立了灌溉科研小组,后发展成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管理局科研中心。2008年12月,人民胜利渠灌区进行水管体制改革,改名为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管理局节水灌溉试验站。60年来,在中央、省、地有关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参与和帮助下,取得了大量的优秀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省水利科技进步奖多项。通过开展灌溉试验研究,指导了计划用水和农业生产;通过对泥沙的观测研究,为灌区泥沙的处理和利用开辟了道路;通过进行水盐运用监测预报研究,对盐碱地改良及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起到了重大作用;通过井渠结合研究,为灌区综合治理旱、涝、碱、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灌区综合技术改造研究,为老灌区获得新生做出了典范;通过农业节水技术措施的研究和推广,使灌区节水灌溉得到了长足发展;通过农业灌溉持续发展研究,为灌区调整农业产品结构,推动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通过对新技术、新科学的研究应用,使灌区管理走向现代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11年完成了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对灌区灌溉利用系数进行了分析计算,编写了测算说明,按时进行了上报;完成了粮食核心区节水灌溉标准研究课题的项目实施方案编写工作,对试验区和示范区进行了选点,并对部分基础设施进行了建设;结合抗旱应急工程,在东一干、西三干、西一二分干进行了固结土堤防加固技术推广试验,通过项目实施,使固结土的施工工艺逐步完善,也使该项技术进一步得到成熟;对灌区中上游地下水位进行了观测,同时对地下水质、土壤盐分分别按汛前、汛后两个时段进行了化验,为摸清灌区水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杜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