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动脉加压灌注巨脾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2012-04-08 16:38:56吴利和齐莉丽吴显清
护理与康复 2012年8期
关键词:回输脾脏动脉

吴利和,齐莉丽,吴显清

(衢州市人民医院,浙江衢州 324000)

·手术室护理·

脾动脉加压灌注巨脾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吴利和,齐莉丽,吴显清

(衢州市人民医院,浙江衢州 324000)

巨脾切除术;脾血回输;动脉加压灌注;手术配合

10.3969/j.issn.1671-9875.2012.08.041

巨脾患者的脾脏体积明显增大,尤其在门脉高压时,脾脏血流受阻,脾窦开放,脾脏淤血,肿大的脾脏内潴留了大量血液,甚至高达数千毫升[1],患者多伴明显血三系减少(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目前临床常采用手术切除巨脾[2,3],同时考虑到临床用血比较紧张,脾血是理想的输血资源,手术治疗时采用脾动脉加压灌注方法进行脾血自体回输,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脾血回输彻底、节约血源及经费等优点。2007年3月至2011年2月,本院外科对21例巨脾患者行脾切除术,术中采用脾动脉结扎加远端灌注,以促脾血自体回输,效果理想,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男17例,女4例;年龄31~58岁,平均43岁;门静脉高压症19例(肝炎后肝硬化12例,血吸虫病肝硬化4例,混合性肝硬化3例),原发性脾肿大2例;平卧位时患者脾脏超过脐平线或/(伴)横径超过腹中线,患者均有脾功能亢进。

1.2 手术方法 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左肋缘下弧形切口。常规离断部分脾胃韧带,于胰腺上缘脾动脉搏动明显处剪开腹膜1~2cm,剪开脾动脉鞘,游离显露1.5~2cm脾动脉后,穿双股7号慕丝线,一股结扎近端,同时,向远端置入静脉留置针,用另一股7号线固定,连接输血器,用加压泵使压力保持在100~130mmHg;因脾血较正常体血的血浆少、血细胞和血小板多,血液黏稠,处于高凝状态,通过脾动脉灌注等渗盐水,可以稀释脾血,降低门静脉血液黏稠度及血小板浓度,对术后血栓形成有预防作用[4],因此通过输血器快速滴注等渗盐水,半小时内输入500~1 000ml后,见脾包膜由红色变为较苍白或手感发凉为止,拔除导管,结扎脾动脉远端。在灌注同时不停止手术操作,由下向上处理脾结肠韧带、脾肾韧带、脾膈韧带,然后处理脾胃韧带。托出脾脏,最后于脾门处分别结扎脾动静脉分支,切除巨脾。

1.3 结果 本组患者术中失血量140~350ml,平均失血量230ml;17例单纯行巨脾切除患者未予输血,4例并行脾肾分流术患者术中输红细胞悬液3U。术后体温<38℃16例、≥38℃5例,经对症治疗,短期内恢复正常范围;术后1周复查血红蛋白82~114g/L,红细胞压积0.28~0.36,其中18例上升;术后1周行彩色超声检查未见膈下积液及脾静脉内血栓形成。全组无死亡,无胰瘘、脾静脉血栓形成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4例行脾肾分流联合断流术患者彩超检查显示吻合口通畅,均痊愈出院。

2 手术配合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访视 术前1d巡回护士到病房查阅病历,了解患者的相关资料,特别是血小板、红细胞计数及凝血功能情况;由于巨脾患者病程长,有忧伤、焦虑、恐惧等情绪,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疏导,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麻醉、手术过程,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类问题,告知术前准备内容和注意事项,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

2.1.2 手术器械及物品准备 常规大器械包,悬吊拉钩,自动拉钩,吸引器,高频电刀,加压输液泵,输液器,输血器,1、4、7号幕丝线,18G穿刺针,手术簿膜1张,洁净袋1只,腹腔引流管2根,引流袋2只,22号刀片2片。

2.2 术中配合

2.2.1 巡回护士配合

2.2.1.1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 患者入室后,在左上肢开放1条外周静脉通道,协助麻醉医生建立1条中心静脉通道(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用于术中监测中心静脉压(CVP)的动态变化,保持静脉通道通畅对手术成功至关重要,妥善固定并注意保护,术中随时观察防止针头脱出。

2.2.1.2 安置适宜的体位 安置患者平卧位,左季肋部用软枕垫高,切除脾脏时使患者向右倾斜20~30°。

2.2.1.3 保持患者合适体温 因患者全身麻醉,手术暴露面广且手术时间长,补液量较大,易导致体温过低,而低体温可导致凝血因子活性下降,易引发术中大量出血。因此,手术间温度宜保持恒温,输血制品时注意加温,以保持患者体温恒定。

2.2.1.4 脾血回输护理 术中观察调控加压泵的压力,控制在100~130mmHg,以保证将等渗盐水通过输血器快速滴入脾动脉;灌注同时减慢静脉输液速度,同时观察中心静脉压、外周动脉血压、尿量、心率的变化;大量血液回输,增加血容量,增加心脏和肾脏的负荷,容易引起急性左心衰竭、肝性脑病及电解质紊乱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在回输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尿量等情况,注意患者有无寒颤、发热等反应。本组患者加压灌注30min,使脾血回输,并在动态观察CVP及血流动力学指标下减慢静脉输液速度,未发生血压、心率的明显波动,无肺水肿或急性左心衰竭发生;4例巨脾切除并行脾肾分流术患者因术前贫血相对较严重,术中渗血多,脾血回输后再输入红细胞悬液3U,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2.2.2 器械护士配合 术前准备好用物、术中默契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5]。提前15~20min洗手上台清点、整理器械,将加压皮管递给巡回护士连接好,调试压力至100~130mmHg,并排气备用;检查18号浅静脉穿刺针的质量;左肋缘下弧形切口常规进腹后,递组织剪切脾胃韧带,于胰腺上缘脾动脉搏动明显处剪开腹膜1~2cm,剪开脾动脉鞘,游离显露1.5~2cm脾动脉后,递双股7号慕丝线,一股线结扎近端,同时,向远端置入一根浅静脉留置针,用另1股线固定,连接加压皮管或输液器,另1头交给巡回护士加压输液,30min内输入等渗盐水500~1 000ml后,见脾包膜由红色变为较苍白或手感发凉为止,然后拔除导管,协助医生结扎脾动脉远端,于脾门处分别结扎脾动静脉分支,切除巨脾;递温盐水冲洗腹腔后清点手术器械[6],放置腹腔引流管,关闭腹腔。

2.3 术后患者护理及用物处理 术后注意患者保暖,在麻醉未清醒前固定四肢,保证患者安全,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待患者完全清醒后送回病房,与病房护士交接生命体征、手术情况、各种管道、输血等情况。整理仪器,器械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去污、清洁、灭菌[7]。

3 小 结

脾动脉加压灌注在巨脾切除术中脾血回输较彻底,并且脾血不接触空气,减少了血液污染的可能,又可防止血细胞破坏,减少异体输血机会,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避免异体输血不良反应。器械护士要具有娴熟、快速的手术配合技巧,熟悉手术器械性能、使用方法,了解手术步骤,在术中做到传递器械快捷,以缩短手术时间。巡回护士要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安置患者合适体位,注意保暖,加强脾血回输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1]黄志强.腹部外科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74-685.

[2]乔海泉,姜洪池,孙备.巨脾切除12例体会[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1,10(4):368-370.

[3]姜洪池,赵宪琪.脾脏外科的最新进展[J].临床外科杂志,2008,16(1):8-9.

[4]李艳娟,倪萍,封华,等.下肢静脉压和最大血流量对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意义[J].护理与康复,2006,12(6):405-406.

[5]吕瑞芳,李金英.腹腔镜下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9.7(7):593.

[6]宋烽,王建荣.手术室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68-170.

[7]上海市消毒品协会.医院消毒技术规范[M].上海.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176-185.

R472.3

B

1671-9875(2012)08-0790-02

吴利和(1970—),女,本科,副主任护师,科护士长.

2011-11-16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基金项目,编号:2009B165

猜你喜欢
回输脾脏动脉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胰体尾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对诊断脾脏妊娠方法的研究
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对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防治探讨
消化液回输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12例闭合性腘动脉损伤的治疗
大型脊柱手术中应用控制性降压复合自体血回输的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