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美学与艺术欣赏”课程功能探析

2012-04-08 16:34赵自云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2年11期
关键词:美学应用型人文

赵自云

(黄山学院 文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美学与艺术欣赏”课程功能探析

赵自云

(黄山学院 文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立足于应用性办学特色的基础上,应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基于此,构建“美学与艺术欣赏”课程教学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十分有必要。概括起来,它主要担当三个方面的课程功能:一是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突出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完善个体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生活品格;三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审美的人生态度,提升人生境界。

美学;艺术欣赏;人文素养;创新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核心职能定位是为社会需要培养应用性的高级人才。基于此,学校在专业开设与课程内容设置上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技术理论的应用性,教学过程中偏重实践性操作环节,以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但却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势必会影响到所培养人才的质量。1998年8月29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可见,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立足于应用性办学特色的基础上,还要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力求学生毕业后有继续发展的后劲和创造的潜力,以适应区域或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一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现状与美育问题的提出

由于社会上大多数人对应用性人才之“应用性”内涵缺乏科学性的理解,误以为现代社会需要的应用性人才仅仅表现为具备某种特定的专业知识和应用技术或技能。这反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上,就是明显表现出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人文素养培育的功利主义倾向,一味注重工具理性层面而忽视价值理想层面,即注重“专业成才”,却忽视了“精神成人”。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而言,人类向往追求的理想社会生活应该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完美统一。基于此,所谓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性人才的功能不能仅作用于社会的物质层面,他们还必须具备丰厚的人文素养、良好健康的心态、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对社会观念、价值取向的影响作用于社会的精神层面,显见,后者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更加不可估量。从学生个体发展的角度而言,教育的宗旨应是培养德、智、体、美四育兼备和谐发展的“完全之人物”。[1]这是由20世纪初著名学人王国维首先提出来的,他在当时之所以将四育并举,意在突出美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独立地位和独特功能,认为美育在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其最终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可见,当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这种重专业成“才”轻精神成“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既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又无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1999年6月13日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只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理想兼备的人,才是现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的人。对此,当代教育家杨叔子先生在强调人文教育的基础作用时指出:“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材,而非制造高档器材。是培养中国的大学生,既能服务于中国而又能创新的高级人材。”[2]

因此,北京大学叶朗教授在席勒美育思想的基础上,认为“没有审美活动,人就不能实现精神的自由,人也不能获得人性的完满,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3]他强调美育的根本目标是发展完满的人性,提升人生的境界。[3]清华大学肖鹰教授认为,美育即审美教育活动具体可以通过美学教育和艺术教育两个层次的审美活动来实现。这里,所谓美学教育,就是对大学生进行美学理论的教育;艺术教育一般则具体针对非艺术专业大学生而言,具体包括艺术知识的传授和艺术技能的培训。切实有效的艺术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艺术兴趣,而且有利于塑造学生的艺术品格。所谓艺术品格,就是敏锐的感觉力(观察力)、活跃的创造力(想象力)、宽厚热情的心胸、面向世界的自由精神等积极的心理(人格)素质的综合品格。[4]

对于美学教育的功能,叶朗教授强调指出:“美学和美术研究、艺术欣赏都有密切的关系,但美学并不等于美术研究和艺术欣赏。从根本上说,美学是对于人生、对于生命、对于文化、对于存在的理论思考。”[5]基于此,他认为大学生接受美学教育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完善自身的理论修养,完善自身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二是完善自身的人格修养,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可见,艺术教育重在传“技”,美学教育重在育“心”,两者只有进行有机结合、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美育的根本目标,即完善学生的人格修养,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二 应用型本科院校“美学与艺术欣赏”课程功能探析

在高校美育课程传统设置中,美学教育和艺术教育往往是作为两门课程来开设的,即美学理论是美学理论,艺术欣赏是艺术欣赏。前者因概念的抽象和理论的玄奥容易“曲高和寡”,后者则往往局限于对作品本身的赏析和简单的知识介绍,对提高学生艺术素养意义有限。基于此,我们认为,在现行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课程改革中,针对非艺术专业学生有开设“美学与艺术欣赏”课程之必要。一方面,基于这类院校非专业课程课时量等客观条件限制的考虑,将传统的美学理论和艺术欣赏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合理规划课程结构,能够有效节省学校各方面的资源配置;另一方面,也能为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同时,进行精神层面的建设。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每个学生精神成长的过程。因此,过度重视“才”的教育,排斥情感、意志、直觉等非理性因素,忽视学生的心理素质、价值观念和人生意义等人文素养的培养,不仅致使学生自身能力严重退化,成为“技术异化”的人,而且势必诱导学生的心理更趋于功利和浮躁,完全有悖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

基于此,我们认为,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科学合理地设置“美学与艺术欣赏”课程,可以实现以下三大课程功能:

1.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突出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人类的审美主要是一种“看”的活动,而能引起“被”看的对象是自然物的“形象”。如果说,“形”是自然物的一种客观存在,那么,“象”却是人的一种主观赋予。所以,面对同样一座高山,宋代诗人苏轼才会发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感慨。这说明在审美活动中,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因素诸如审美直觉、审美想象与审美情感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美学与艺术欣赏”教学课堂上,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经典文艺作品的审美欣赏和评价过程,注重学生审美趣味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在精神上处于一种完全自由、独立的状态。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直觉感悟力、想象力和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而且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大量的科学事实证明,科学研究中新的发现往往不仅依赖于逻辑思维,而且也特别需要直觉和想象力。爱因斯坦就特别强调想象、直觉、灵感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6]

2.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完善个体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生活品格。

市场经济社会的激烈竞争,已深刻影响了当代大学校园的生活。大学,本是每个学生“精神成人”的关键时期,但他们现在却被学习、就业、深造等各种现实生活问题压得气喘吁吁。尤其是侧重知识应用、技术实践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校园文化的功利色彩相对更浓。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因过分注重实用功利目的,自身内在的精神需求就被忽视,即便有良好的兴趣爱好,也基于“前途”的考虑,忍痛割爱。单一的学习目标与枯燥无味的生活势必导致学生急功近利的心理,而精神世界的虚无容易引发学生情绪、性格、人际关系上的障碍,甚至导致社会犯罪等一系列教育问题。一个显见的事实是,近年来,大学生犯罪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诸如,2003年6月,北京某大学2000级女学生奚某涉嫌盗窃同学宝来汽车案件;2004年2月,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死4名同学案件;2006年1月,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硫酸伤熊事件;2008年10月,中国政法大学学生付成励砍死程春明教授案件等。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犯罪事实,我们的教育部门及相关教育者应该深思:这些智商高、专业学识能力强的学生为何会走上犯罪道路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即是这些学生对许多事情存在着认知上的缺陷,这与其心理、人格不健全都是息息相关的。

因此,我们的教育要立足于对学生生存状态的关怀,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这正是美学和艺术教育的功能与价值所在。“美学和艺术欣赏”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其主旨即在让学生不仅学会从人文智慧的角度来把握美学的精神和真谛,以打破他们沉闷、平庸、刻板的日常生活,寻找富有诗意的生存方式,而且通过培养学生对于艺术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判断力等能力,提升他们的审美趣味,激发他们的审美动机,进而培养他们自身的审美素质,完善心理健康。可见,艺术具有某种特殊的功能,它既可以使人超然于日常生活的琐屑局限之上,进入一个更高的精神境界;又可以使人重返现实世界,以更高美学视野来重塑现实世界,提升个体、群体乃至全人类的生存的品质。对此,诗人歌德说得极好:“要想逃避这个世界,没有比艺术更可靠的途径;要想同世界结合,也没有比艺术更可靠的途径。”[7]

3.培养学生审美的人生态度,提升人生境界。

因深受叔本华悲观主义唯意志论哲学影响,王国维认为人生是痛苦的,其根源在于人的欲望。人们在生活中欲望得不到满足会痛苦,但欲望一旦满足后,很快又会产生厌倦之苦。于是他设想,如果人能找到一种摆脱世俗功利和欲望的力量,那么人就能消除痛苦,达到解脱。在王国维看来,哲学与美术就是“天下最神圣、最尊敬而无用于当世者”,[1]强调文学艺术的“审美自治”和“无用之用”。“无用”指的是无法满足人的官能欲望、无法实现人的功利目的;“无用之用”则指它能祛除人的世俗欲望、慰藉人的精神痛苦、净化人的情感心灵,这种“用”是精神的、无形的、却是永恒的。基于此,他提出要利用具有审美品格(超功利性)的文学艺术来改变“国民之趣味”,“夫人之心力,不寄予此则寄予彼,不寄予高尚之嗜好,则卑劣之嗜好所不能免矣。而雕刻、绘画、音乐、文学等,彼等果有解之之能力,则所以慰藉彼此者,世固无以过之”,[1]王国维这些“文艺表现人生”的思想理念在启示着我们:人类的物质欲望与功利追求永无止境,人类的真正幸福还在于精神家园的归依。因此,“美学与艺术欣赏”课程就旨在通过“艺术欣赏”这种怡情悦目的形式,让学生从美学中寻求生存智慧,即引领他们摆脱现实名利的樊笼与枷锁,体悟到人生在世的真正意义与价值,从而提升人生境界。

事实上,追求一种高品味的人生境界,是自古以来的人生理想。学者张世英认为,境界对一个人的生活有一种指引、导向的作用。这也就意味着:“一个只有低级境界的人必然过着低级趣味的生活,一个有着诗意境界的人则过着诗意的生活。”[8]毋庸置疑,拥有诗意的生活,铸造诗意的人生,应该是当下每位大学生所孜孜以求的。因此,在现行应用型本科院校进行科学合理的“美学与艺术欣赏”课程教学,不仅能有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缓解当下学生智力发展与情感培养失衡的矛盾,而且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说,它正是引领学生美化人生、创造人生,进而实现诗意人生的重要平台。

[1]姚淦铭,王燕.王国维文集(第三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57,25.

[2]杨叔子.是“育人” 非“制器”—— 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1(2).

[3]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05,428.

[4]肖鹰.美学与艺术欣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4.

[5]叶朗.胸中之竹[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319.

[6]刘仲林.科学臻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0.

[7]周宪.美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57,258.

[8]张世英.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70,80.

ClassNo.:G642.3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OnFunctionsofAestheticsandArtAppreciationCourseintheAppliedUndergraduateColleges

Zhao Ziyun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humanistic quality of students to cultivate their innovative ability besides based upon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characteristics of running a school. Based on this,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esthetics and Art Appreciation curriculum system in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The curriculum can assume three functions;one is to develop the potential of students to train their creative ability, the other is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appreciation ability to improve their mental health, the last is to train the students’ attitude to life to enhance.

aesthetics;art appreciation;humanity;innovation capability

赵自云,硕士,讲师,安徽黄山学院文学院。

1672-6758(2012)11-0024-2

G642.3

A

猜你喜欢
美学应用型人文
盘中的意式美学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外婆的美学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纯白美学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妆”饰美学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