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世生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特别是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冲击下,党报如何走出困境,做大做强?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新闻研究所所长江晓军和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培琳撰写的《多媒体融合——以湖南日报为例看党报的改革与发展》(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为我们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实现多媒体融合。党报等传统媒体面对新媒体的崛起和冲击,不是打压、抗拒新媒体,而是主动寻求与新媒体融合,为我所用。正如该书序言所说:“多媒体融合是任何单一媒体做大做强的生存法则,也是党报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事实上,媒体间除了融合已别无选择。任何单一媒体如果固步自封,作茧自缚,不寻求与新兴媒体等其他媒体的融合,其覆盖面和影响力只会越来越窄,越来越小。只有媒体之间彼此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才能弥补单一媒体自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1]
这本以《湖南日报》为典型个案研究党报改革发展的专著,在写法上与一般学术著作不同,不是对该书的主旨“多媒体融合”进行论述,而是以《湖南日报》的创业、改革、发展为主线,以时间为经,以史料和报社的实践为纬,以丰富的材料和细致的解读,描绘了一幅《湖南日报》创办63年来,不断改革创新,孜孜不倦朝前发展的辉煌图景,对当代党报改革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作者不辞劳苦,翻阅了大量的档案文件,真实再现了《湖南日报》的历史足迹,对研究《湖南日报》发展史的后来者也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特别是该书使用了很多生动形象的历史图片,引导读者“返还”历史现场,以图证史,以图叙事,增强了历史的真实性和研究的可靠性,也适合了新的文化消费语境与阅读环境下读者阅读的新需求。通过阅读湖南日报的史料和改革、发展、创新的生动实践,让读者得出结论:多媒体融合确实是党报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作者在梳理湖南日报社由一张对开4版的报纸,发展壮大为拥有5报3刊2网站10大传媒机构的“传媒舰队”的辉煌历程时,不是记流水账,而是撷取其中的重点和亮点加以阐发,特别是有些史料一般读者知之甚少,作者更是重点加以介绍。如湖南省委机关报《湖南日报》是一份有着光荣传统的报纸,创办时叫《新湖南报》,毛泽东主席曾三次为之题写报头。这在全国省级党报中是绝无仅有的,作者对个中详情进行了认真考证和重点介绍。
又如,《新湖南报》在创刊初期坚持舆论监督,实行开门办报,不仅对社会的各种丑恶现象多有鞭挞,也开通了工农通讯员的投稿渠道,密切联系群众,成为群众监督政府,密切干群关系的滑润剂。而当时的政府也能开门纳谏,所有被报纸公开批评的单位和个人都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回应,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否则便会受到上级部门的追究。这是《新湖南报》创刊初期新闻报道的一大亮点。可惜,新闻界、学术界却少有人对一现象进行研究,作者应是较早涉猎这一领域的。所以,该书用了较多篇幅来阐述这一现象,特别是对《新湖南报》在创刊初期即20世纪50年代初、中期推出的栏目《小品文》进行了研究。《小品文》是一种经典舆论监督形式,这些文章与小小说类似,写得生动活泼,既有故事性,还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但另一方面,这些文章又都是真人真事,并且在文章中指名道姓,因而更增强了监督的效果。
为了避免冗长的叙述给阅读带来的沉闷感,作者巧妙地在书中穿插许多生动的故事、典故和新闻报道的“经典回放”,让文本显得轻松活泼。如在《改革篇》写“人事改革”时,就从一则发人深省的故事开始,给人身临其境之感。2006年1月23日,在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的2005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上任才三个月的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覃晓光掷地有声地说:“三湘都市报记者尹挺工作业绩非常突出,这样的记者我们不给他解决待遇问题,怎么行?我们现在就给他解决社聘问题。”那时,尹挺只是一个临聘人员,按照之前的规定,临聘人员不能评先。覃晓光社长在大会上拍板,给尹挺授予先进称号,打破了临聘人员不能获得先进称号的惯例。看起来这好像是解决了一个优秀记者的待遇问题,实际上这传达了一个即将展开重大人事改革的信号。果然,书中紧接着,阐述了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攻坚克难的一系列改革举措。
透过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的诸多改革措施,不难看出,这些改革举措的方向都是为了摆脱旧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积极拥抱市场逻辑。走向资本运营的努力带来了过去不敢想象的效益和成绩,所谓“体制一变天地宽”。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的发展道路启示着所有的党报,在改革的道路上选择市场机制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媒体融合和集团化多样经营,党报改革的方向当已明了,其前途亦当无法估量。
该书通篇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靠翔实的史料和鲜活的实践案例说话。如在谈到“从一报独秀到多媒体融合”时,作者全方位地展示了湖南日报社试办、创办、接收子报刊,打造报媒发展新品牌,形成子报刊蓬勃发展新格局到建设新媒体,抢占制高点的全过程,并着重介绍了《湖南日报》群工部与“湖南在线”网站联合推出《投诉直通车》频道,与读者随时互动,让党报与读者零距离的成功做法,让读者对报网互动有一个直观的认知。同时,让读者认识到:其实,多媒体的融合并不难也不神秘,只要媒体决策者认清媒体发展变革的大趋势,顺势而为即可。只有实现了多媒体融合,形成了拥有平面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户外媒体等多种媒体融合联动的传媒集群,才能促进营销的整合与融合,完善媒体产业链条,发展多样化经营,进军其他实体经济、非实体经济领域,增强媒体的综合竞争力,以其丰厚的利润来反哺难以盈利的传统报业,如此才能实现报业集团的永续发展,这是被所有报业集团印证了的“真理”。湖南日报报业集团近几年来,不仅努力拓展广告、发行、印刷产业链,还积极进军文化创意收藏领域,开发房地产和物业服务,并构筑以华声在线上市为标志的资本平台,初步走出了一条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新的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发展之路,也证明了这一点。
概言之,《多媒体融合——以湖南日报为例看党报的改革与发展》,以《湖南日报》作为研究对象,追述其创业历史,重点探究了《湖南日报》的改革和发展路径,为党报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个鲜活的例证与现实的镜鉴,特别是在报刊面临产业化、新技术更新和读者阅读多元化转型等诸多挑战的新环境下,对于深化党报改革,探寻新的发展之途,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值得一读。当然,对于党报及其《湖南日报》的研究是一个系统的大课题,涉及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作者对许多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但限于篇幅等原因,并未全面展开,我们期待作者在今后的研究中能有更为深入的探讨。
[1]江晓军,张培琳.多媒体融合——以湖南日报为例看党报的改革与发展[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