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义哲学研究述评

2012-04-08 05:11陈邵桂
关键词:中庸哲学思想

陈邵桂

(湖南工业大学,湖南株洲412008)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特聘研究员周德义先生先后出版《我在何方:一分为三论》《思辩的哲学》《哲学的深渊》《哲学诗语》等哲学著作,发表50余篇哲学研究论文。本文对周德义先生的哲学研究进行简要述评。

一 周德义哲学研究的主要课题

周德义先生哲学研究涉及中外哲学史论各方面的问题,主要研究了以下课题:

一是欧洲古代哲学研究,研究深入且表述巧妙。例如,在《论哲学意义的一二三》一文中,周德义先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观点,分析笛卡儿“我思,故我在”的命题,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他说:“反思‘我思,故我在’,笛卡儿从‘我思’开始的哲学逻辑学,是问题的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则是‘我不思,我亦存在’。因此,哲学逻辑学的开端应当从‘存在’开始入手、展开。若不存在,哪来的思想?又哪里存在思想呢?”[1]这一段文字耐人寻味,读者在阅读中享受,在享受中思考。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周德义先生在《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社会科学》等学术期刊发表了《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一分为三”思想研究》《黑格尔逻辑学“一分为三”思想研究》《〈康德实践理性批判〉浅解》等学术论文。

二是中国传统哲学研究。周德义先生对中国传统人生哲学思想的研究见解独到,他在《哲学与世界》一文中指出:“中国历代的思想、哲学家,基本的思想是追求一种普遍和谐的世界观,包含了自然的和谐、人类社会的和谐和人自身的和谐,以及人和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并在这个基础上,寻得一个安身立命的处所。”[2]周德义先生在《论哲学意义的一二三》一文中还指出:“孔子创立的中庸之道是儒家哲学的基石。中庸是做人、做事、做学问的一个适宜的‘度’。这种‘适度’,就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与此相悖的是‘过分’与‘不及’。孔子认为‘过’与‘不及’都不符合中庸之道的处事原则。”[1]此外,还在《求索》《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学术期刊发表了《论〈老子〉本体论研究的三个层面及其意义》《中庸的意义及其实践》《〈道德经〉之“一分为三”哲学思想研究》等学术论文。

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的研究。周德义先生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毛泽东的《实践论》等著作都有很深入的研究,在《湖湘论坛》《湖南社会科学》等学术期刊发表了《恩格斯“一分为三”的辩证思维方式——〈自然辩证法〉释读》《关于实践标准客观化问题——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而作》《论〈实践论〉的“一分为三”认识观》等学术论文。

四是“一分为三”专题研究,周德义先生就这一课题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出版了专著《我在何方:“一分为三”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于“一分为三”的渊源,周德义先生认为“古已有之”。他分析了中国文化早期典籍如《易经》《诗经》《中庸》等以及儒、道、法各家的“一分为三”思想。如对《中庸》“一分为三”思想的分析,周德义先生说:“中庸和两个极端构成了对事物认识的‘三分法’。即:‘对立面——中庸——对立面’。孔子终身实践中庸的思想。凡事追求‘无过’、‘无不及’的‘中庸’的理想境界。”[3]3-4

关于“一分为三”内涵。周德义先生概括为六个命题:“一分为三是一个哲学命题”;“事物普遍是一分为三的”;“‘一’为一个事物的整体”;“‘三’为一个事物所包含的三个方面”;“三个方面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一分为三是事物的客观存在,也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最一般规律”。[3]13-15

关于“一分为三”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周德义先生提出“一分为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的命题。他说:“孔孟之道的核心思想是中庸之道。中庸是一分为三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儒家哲学的经书典籍中,一分为三的思想从来是处于指导思想的地位。其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要数《周易》、《论语》和《中庸》。”[3]43

此外,周德义先生在《我在何方:“一分为三”论》一书中还论述了“一分为三”与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思维运动规律、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规律的关系;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一分为三”的思想及现实生活中的“一分为三”现象,等等。

二 周德义哲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周德义先生的哲学研究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主要运用中西比较、以古鉴今、知行结合等方法。

一是中西比较。例如,在《论哲学“三态”》一文中,周德义先生分析比较中西哲学源头的两个重要范畴,说明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共性。他说“‘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由‘Meta’和‘physics’构成的。‘physics’大家都知道,它是‘物理学’,但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物理学’的意义,而是相当于我们今天讲的全部‘自然科学’的含义……‘Meta’,实质上是一个原初的东西,而在这个原初的东西的基础上才能产生科学和知识。这个原初的东西是什么?是道。《易经·系辞上》指出:‘形而下者为之器,形而上者为之道。’意思是说,既然是‘超越’了‘形而下’的,也就是‘形而上’的意思。这一部分内容也就称为‘形而上的学问’……在形而上学这一命题上,中西文化有着共同的默契,也可以说是中西文化的交汇点。所以说,形而上学也是人类的智慧。”[4]再如,在《论和谐理念与和谐校园建设》一文中,周德义先生首先分析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和谐理念的论述”,然后论述了“西方思想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和谐社会理念的论述”,[5]239-255在比较研究中西方思想家和谐理念的基础上论述和谐校园建设,增强了论证的逻辑力量和研究的现实性。又如,在《黑格尔逻辑学“一分为三”思想研究》一文中,周德义先生分析黑格尔与龚自珍思维理论的相似点。他说:“黑格尔的概念体系是随着有(存在)概念的逐步展开而深化的从概念到概念的过程。这种运动他自己说是圆圈形式的,是首尾相接的、相同的,其实不然或不完全是这样的。如果纯粹是直线的或者是上升到平面的水准,但还是无法解决他所预先提出的问题和已经解决的问题。平面的点与点的重合,却是相似于我国学者龚自珍‘万物之数括于三,初异中,中异终,终不异初……万物一而立,再而反,三再如初’的思想。”[5]288

二是以古鉴今。例如,在《论和谐哲学的理论基础》一文中,周德义先生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文化渊源。他说:“在我国,和谐理论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传承的。它是中国几千年道德文化的核心观念和目的价值,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追其源头,和谐理论来自于中道思想。而这种中道思想,可以涵盖道家、儒家和佛教的中道思想。其中,儒家的中庸之道和道家的中道观是这种中道思想的典范。”[5]231再如,在《论和谐理念与和谐校园建设》一文中,周德义先生深入分析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借鉴意义。他说:“古往今来,中国人对‘和谐’的论述浩如烟海,不胜枚举。可以说,‘和谐’‘中庸’一类概念,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主要表现于个人自身内外、人与人(社会)、人与天(自然)的和谐相生、圆融无碍的三种关系或者境界。在中国最早的甲骨文就有‘和’字;在《易经》‘兑’卦中,‘和’是大吉大利的征象;在《尚书》中,‘和’被广泛地应用到家庭、国家、天下等领域中去,用以描绘这些组织内部治理良好、上下协调的状态。从古到今,许多思想家都把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和美好模式。”[5]239又如,在论述《道德经》关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时,周德义先生提出“所以说‘三生万物’,‘三’也就是万物”的命题,并结合陈嘉庚纪念馆一幅楹联进行分析,即:“海潜空飞齐物理以归一,天造地设合人力而成三。”[3]5

三是知行结合。周德义先生在《哲学诗话(三)》一文中说:“人们一旦离开了足踏实地的生活,离开了亲力亲为的社会实践,对于经验、理论与知识的真理性认识,人们也就失去了判断事物真伪的标准,人啊,也就只能想入非非。”[6]这就是说哲学研究必须做到知与行结合,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周德义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在《论哲学的三种理论形态》一文中提出如下命题:“人生最大的矛盾是什么?是人的生命的有限性与思想的无限性的矛盾。”这一命题显然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雷锋在日记中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周德义先生还善于运用生活现象论证理论命题的科学性。他说:“孔子已经逝世几千年了,但他死去的是躯壳,他的思想却与中华民族的精神同在,光照千秋。”[5]181这就是对“人的生命的有限性与思想的无限性的矛盾”的生动诠释。

三 周德义哲学研究的主要特色

周德义先生哲学研究的特色主要表现为:在内容上注重现实关照,在形式上注重语言通俗。

周德义先生长期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工作,十分关注现实生活,重视从哲学的角度研究社会,并进行哲学诠释。他说:“哲学是国家、民族、时代的灵魂。一个国家不可以没有哲学,一个民族不可以没有哲学,一个时代不可以没有哲学。如果你不了解一个人,只是因为你不了解这个人的哲学。如果你了解一个人的哲学,你怎么又能够说不了解他呢?既然你了解了他的哲学,又为何不知道与之相处呢?哲学是简单的,也是复杂的,说其简单,一言一行,举手投足,一目了然,都是哲学;说其复杂,恍恍惚惚,虚虚实实,由表及里,方为哲学。”[5]29周德义先生如是说,也如是所为。例如,在《关于构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的思考》一文中,周德义先生从价值观的角度研究以人为本的理念,既凸显了哲学是时代精神精华的价值,又体现了哲学关注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意义。他说:“价值、价值观的问题,说到底,是一个哲学问题,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的问题。……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认真研究和探讨价值、价值观及其形成的规律及其特点,构建正确的、大众的、普遍共识的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7]关于社会现实生活的哲学研究,周德义先生在《求索》《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学术期刊还发表了《关于建设现代中国文化的思考》《论构建以人为本价值观的基本原则》《关于逻辑起点以及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等学术论文。特别是在《思辨的哲学》一书中,周德义先生运用通俗的语言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哲学思考。

哲学语言通俗化是周德义先生从事哲学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正如他在《世纪哲学的思考》一文中所说:“哲学应该从崇高的神殿里走出来返回到人世间,成为人们生活的指南,使普通人的经验智慧理论化成为人类社会的宗旨、规则和共同信奉的条例。一般的人,不只是学者和圣人,也懂得哲学和创造哲学,哲学应当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8]

例如,在《哲学诗话》中,周德义先生有一段关于唯物辩证法矛盾特殊性理论的通俗而精彩的表述:“世上的问题万万千,由于观察问题的角色、角度和层次不同,没有任何两个人分析、处理问题的行为、结果是完全一样的。《论语》有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好静,智者好动。苏轼《题西林壁》云:‘不识庐山真面貌,只缘身在此山中。’”[9]关于矛盾特殊性原理,毛泽东有一段经典表述:“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这就是世界上诸种事物所以有千差万别的内在的原因,或者叫做根据。”[10]可见,周德义先生运用文学语言将矛盾特殊性理论既形象又通俗地呈现给读者。

再如,在《哲学诗话(三)》中,周德义先生用形象的语言生动地表述了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之一,即:否定之否定规律。他说:“花儿开了,又凋谢了,但是一定还会再度盛开,树叶绿了,又枯黄了,但是一定还会再翠绿起来,南飞的大雁来了,又去了,但是一定还会再飞回来,远方的流水来了,又去了,但是一定还会再流回来,一切都是如此地匆匆忙忙,来来去去,但是,总是在彼此之间循环往返。”[6]在这篇文章中,他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述了唯物辩证法发展变化的观点。他说:“古往今来,变在其中。千古之器皿,确实价值连城,却不可为今日之实用,高祖之法规,真正句句玑珠,仍不可以当代之法典。”[6]这一表述,使读者通过明白如话的阅读体验哲理的深邃性和历史的纵深感

又如,在《关于“方法”》一文中,周德义先生运用几近于日常生活的语言,解说了“方法”这一重要哲学范畴。他说:“一般说来,方法是解决思想、说话、行动问题的门路、程序等。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必须按一定的顺序所采取的步骤。我们也可以从字义上分析,所谓‘方’即是正,方正,方方正正,引申为正确的意思;所谓‘法’即是法则、办法。组合起来,‘方法’即是解决问题的正确的途径与办法。通常人们喜欢把‘说道理’‘讲方法’联系起来。这样一来,我们就把‘讲方法’具体转化为两个问题,一是关于认识问题的途径与办法问题,二是关于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办法问题。”[11]研究者的匠心使读者会惊叹哲学竟然如此通俗易懂。

毛泽东说过:“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12]2009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周德义先生运用通俗的语言表达深奥的哲学道理,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益尝试,也是作者的功力所在,正如明末清初学者李渔所说:“能从浅处见才,方是文章高手。”[13]近人吴獬也说过:“眼前景致平常话,便是诗人绝妙才。”[14]用两位前人的语言评价周德义先生哲学研究的表达方式,恰如其分。

[1]周德义.论哲学意义的一二三[J].湖南社会科学,2006(5).

[2]周德义.思辩的哲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4.

[3]周德义.我在何方:“一分为三”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4]周德义.论哲学“三态”[J].求索,2005(11).

[5]周德义.哲学的深渊[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6]周德义.哲学诗话(三)[J].教师,2010(22).

[7]周德义.关于构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的思考[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8]周德义.世纪哲学的思考[J].云梦学刊,2008(6).

[9]周德义.哲学诗话[J].教师,2010(10).

[1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08-309.

[11]周德义.关于“方法”[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

[12]逄先知,等.毛泽东传(1949 -1976):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325.

[13]李 渔.闲情偶寄[M].长沙:岳麓书社,2000:60.

[14]吴 獬.吴獬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320.

猜你喜欢
中庸哲学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中庸自明
思想与“剑”
菱的哲学
朱子《中庸章句》的诠释特点与道统意识——以郑玄《中庸注》为参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中庸》:裹藏人生大智慧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