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方高校图书馆推动全民阅读的思考

2012-04-08 00:19朱晓琴
关键词:国民全民图书

朱晓琴

对地方高校图书馆推动全民阅读的思考

朱晓琴

阅读是传承文明、更新知识,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途径。针对我国近年来阅读的现状和特点,地方高校图书馆应在对外开放、馆藏建设、宣传引导等方面积极与当地公共图书馆加强合作与联系,把推动全民阅读作为一种义务和责任,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和谐社会”发挥更大的导向作用。

全民阅读;阅读推广;地方高校图书馆

阅读是生命的一种光合作用,生命的质量需要用阅读来锻造。读书,能够帮助我们走出自我的狭小,畅游历史的长河,触摸时代的脉搏,关照广阔的生活。地方高校图书馆是本地区规模最大、馆藏最丰富、馆舍条件最好、档次最高的文献信息资料中心,理应为地方的文化繁荣,特别在倡导全民阅读活动应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 全民阅读的意义

阅读是公民的一项权利,早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口号。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和新闻出版总署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古语道“养心莫如静心,静心莫如读书。”读书能够驱散心中的阴霾,走出自我的狭小,使人常保淡泊宁静的好心境。近两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就读书问题多次发出号召。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温家宝在2009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说,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1]习近平2009年5月13日在中央党校研讨班开学典礼讲话中说:“书籍是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领导干部要真正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2]

二 我国国民阅读的现状

1.国民阅读率呈上升趋势。

在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从1999年首次调查中发现国民阅读率为60.4%,此后六年我国国民阅读持续走低,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2005年为48.7%,面对国民阅读率持续下降的情况,有学者甚至指出,阅读问题已成为中华民族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3]好在从2008年第六次国民阅读调查中,国民阅读率持续上升。2008年图书阅读率为49.3%,比上一年度的48.8%增长率0.5个百分点,增幅为1.02%。成人人均年阅读图书4.72本,比2007年的4.58本多0.14本。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为69.7%;[4]2009年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图书阅读率为50.1%,同比增长了0.8个百分点,增幅为1.7%。成人人均年阅读图书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2%,比2008年增长了2.3个百分点。[5]2010年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图书阅读率为52.3%,比2009年的50.1%增长了2.2个百分点,增幅为4.4%。我国18—70周岁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7.1%,比2009年增加了5.1个百分点。[6]

2.阅读方式发生变化。

美国文化学者波兹曼说:信息化载体对于传统阅读具有颠覆性影响。2010年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增长较大,由2009年的24.6%增加到32.8%,增长了8.2个百分点,增幅为33.3%。[7]数字化浏览阅读方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家》副主编韩旭认为,网络阅读信息量大,因此功能性更强,读者很可能坐在乌烟瘴气的网吧里,像苦行僧一样追随在网络作品屁股后面“苦中作乐”;纸上阅读成了生活品质的象征了——相比网络阅读,他显得“慢”,正是这种慢,才显出纸质阅读的“精”。

3.阅读倾向的改变。

(1)浅阅读倾向。

在一项调查中显示,中国25岁至35岁群体习惯通过网络阅读虚构和非虚构作品的阅读率达到76%,大学生达99.7%。网络已经成为年轻人最重要的阅读途径。[8]网络阅读给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带来便捷、经济、快速的同时也带来了肤浅、浮躁、品质参差不齐等问题,而且掺杂了太多“娱乐化”的成分,大大削弱了阅读本身应有的“厚重感”。因此凤凰卫视知名评论家邱震海说:“网络只是获取资讯的方式,是一种‘浅阅读’,真正的阅读应该是纸质的。”

(2)功利性阅读倾向。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各种压力和竞争日益激烈,为就业、升学、学习实用性技术的阅读越来越越多,而为陶冶情操、提升个人修养的经典图书阅读淡化。有关专家在一所大学调查发现,有80%的大学生未完整读过中国的四大名著,17%的学生1年中未购买1本课外书,8%的学生几乎未进过图书馆。[9]在图书馆阅读的大学生大多数也是为了英语过级、计算机等级考试、各种社会招聘考试而备战。有调查显示,我国许多青少年整个成长环境中没有阅读氛围。从小阅读的目的被灌输为好好念书,长大后考取好的文凭,找好的工作,阅读的动机具有功利性,青少年从“我爱读书”变成了“我被读书。[10]在书店里,最多的、摆在醒目位置的也都是与考试有关的书,如中小学教材同步辅导书、托福、MBA、GRE、公务员考试方面的辅导书和参考书。

公共阅读资源缺乏、图书价格高,影响大众阅读。近几年来,社区文化建设和“农家书屋”惠民工程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但由于经费、管理人员的欠缺,许多社区图书馆和农家书屋的资料十分有限,而且增加、更换很缓慢,导致公共阅读资源缺乏,不能较好的满足阅读需求。有51.0%的国民认为当前图书价格“比较贵”或“非常贵”,人们认为能够接受的电子图书的平均定价只有3.45元,能够接受的纸质图书的价格为11.17元,80%的农民希望图书价格控制在6元至10元。[11]而我国图书价格2007年平均价为21.25元,近年又有较大涨幅,2010年我国能够接受一本200页的文学类简装书的平均价格为12.75元,因此虽有63.8%倾向于“买一本纸质图书阅读”,但由于价格等方面的原因,有53.8%更愿意接受付费下载阅读。

三 地方高校图书馆推动全民阅读的措施

地方高校图书馆是一个地区文献资源最丰富最全面、也是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地方,推动全民阅读、营造全民阅读氛围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

1.大力宣传全民阅读,营造良好阅读风尚。

全民阅读活动的显著特征是它的社会性和自觉性。阅读行为不是先天带来而是后天养成的。阅读不是一朝一夕和人生某一阶段的事,而是生活的常态,是一辈子每日必需的功课。我国汉代大学者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全民阅读教育是图书馆建设“学习型社会”与“和谐社会”的使命,地方高校图书馆应联合公共图书馆和周边社区图书馆,面向社会组织各种读书活动,如读书沙龙、阅读评论、演讲比赛、好书推荐、读书讲座等,大力宣传全民阅读活动,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树立文化品位。如深圳市,高校及公公共图书馆自2000年起,连续十几年经常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每年举办读书月,为阅读提供各种周到服务,如今读书为成为这座城市新的文化风尚,被誉为一座书香浓郁的城市。“读书,是深圳这座城市‘高贵的坚持,’也是深圳市民‘幸福的享受。’”[12]

2.向社会开放,引导全民阅读。

2011年4月23日第十六个世界读书日的主题仍是“书香中国:分享阅读·分享幸福。”新闻出版总署图书管理司司长吴尚之认为,阅读和幸福联系在一起。而我国2010年国民人均阅读图书仅4.25本,虽比2009年有所增加,但与俄罗斯、瑞典、韩国、芬兰等国家相比,还相差较远。从阅读数量上看,全世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最多的民族——犹太民族为64本,平均每年每人读书最多的国家——俄罗斯为55本,韩国人均阅读在2006年就达到12册。据统计,英国平均每一万人就拥有一个公共图书馆;德国平均6600人就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而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截止2009年底,全国只有公共图书馆2833个,相当于约50万人才能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还有3368个县没有图书馆,有600家图书馆常年不买新书,西部地区每步行30公里至100公里才能找到一个图书馆。[13]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特别西部贫困地区,应该在服务好本校读者的同时面相社会开放,与当地院校、公共图书馆建立合作共享关系,多为地方服务,引导民众阅读。杭州图书馆馆长褚树青的一句话:“我无权拒绝他们(乞丐)入内,但读者有权选择离开。”[14]一夜间在微博上被转发了1.6万次,使他成为100多家媒体关注的焦点。

3.充分利用馆藏设施,吸引大众阅读。

地方高校图书馆在满足本校读者阅读需求,充分发挥藏书、借书外,还应当承担社会阅读责任。通过丰富的馆藏、优雅舒适的馆舍空间、高雅宁静的阅读环境把大量的社会民众吸引、聚集到读者中来,并持续组织、发展校外读者,以缓解公共图书馆经费不足的困境。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全国公共图书馆图书购置费为88685万元,按13亿人口计算,人均年增加藏书仅为0.018册。国际图联规定,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应为1.5册到2.5册。而据《中国文化报》报道:2008年中国人均仅有图书0.4册,人均购书费只有0.7元。[15]而地方高校图书馆近年来由于评估、扩招等原因,经费投入相对较多,在馆藏建设方面除了满足当前学校教学科研需求外,应有针对性地选择、收集、订购一些适合地方经济的文献信息资料,并通过加工、整理,为社会民众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多种多样的信息服务。

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全民阅读是一项长期的基础工程,也是图书馆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图书馆除了良好的服务和各种读书推广活动外,更重要的是从根本实施全民阅读教育,培养阅读能力及信息素养。如举办各种主题读书活动、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读者掌握阅读技巧,理解图书评价标准、选择适合自己的图书;通过开展书目推荐、图书展览、新书快报、读书交流等活动,帮助读者理解经典阅读与浅阅读的区别,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地方高校图书馆应在“世界读书日”“全民读书月”“图书宣传周”等特殊时期,与当地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群艺馆等文化单位举办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尽可能多的吸引民众注意,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全民阅读习惯,共建书香社会。

总之,“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风度。”地方高校图书馆在推动全民阅读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和谐社会”应发挥积极导向作用,更快、更稳健推动我国向“全民阅读”社会发展。

[1]赵成,李斌.温家宝参加“世界读书日”活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4-24.

[2]习近平.领导干部读书“三要”[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5-19.

[3]方婧,邱锦.论图书馆推动全民阅读[J].内蒙古经济与科技,2008(19):155-157.

[4]中国新闻出版报.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EB/OL].http:/www.chinanews.com.

[5]徐国升.数字时代你怎么读书——从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看国民阅读趋势[N] .光明日报,2010-4-20.

[6]中国出版研究院.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EB/OL].[2011-4-21]http:/www.chuban.cc.

[7]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十大结论[J].出版参考,2011(13) .

[8]朱一村.让阅读在网络与现实中穿行[N].大学生周刊,2010-11-11.

[9]王洋.公共图书馆推进社会阅读再思考[J].图书馆学刊,2009(9):83-85.

[10]沈丽英,王彩霞.全民阅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12):20-22.

[11]《中国新闻出版报》编辑部.农家书屋与农民阅读情况调查[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5-30.

[12]深圳“书香” .一座城市的“高贵坚持”[N].光明日报,2010-11-2.

[13]寇爱哲.我所知道的中国图书馆[J].中国新闻周刊,2011(7):26-28.

[14]沈茜蓉.天堂杭州:一座城市和它的图书馆精神[J].中国新闻周刊,2011(7):22-25.

[15]寇爱哲.中国图书馆现状解剖:经费紧张 服务态度令人诟病[EB/OL] http://www.qthdaily.com/news/content/2011-02/25.

ClassNo.:G258.6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ConsiderationofLocalUniversitiesLibraryinPromotingNationwideReading

Zhu Xiaoqin

Reading is the basic approach to pass down the culture 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opulation .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nationwide reading ,the local college libraries should play a big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 society and the harmonious society by the cooperation with local public libraries.

朱晓琴,硕士,副研究馆员,商洛学院图书馆,陕西·商洛。研究方向:信息资源管理与读者服务。邮政编码:726000

1672-6758(2012)01-0155-2

G258.6

A

猜你喜欢
国民全民图书
全民·爱·阅读
中国民藏北宋宫廷用瓷鉴赏(4)
一直难忘
高地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可持续全民医保
国民健康 国家强盛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