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宏斌
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一种基于“社区共建”视角的思考
郭宏斌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国外的引入到膨胀式发展,再到目前的生存困境,并不能否定它的价值与必要性。但是,一些诸如专业定位、方向设置、课程与实践体系安排的问题依然困扰着公管专业的发展。试通过个案分析,对地方高校公管专业的现状进行反思,提出通过对专业进行重新定位、开设社区管理方向,进行社区共建的实践教学,培育专业新的生长点,并对社区共建的形式及组织安排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为破解目前的困局积极寻找出路。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困境;社区共建;实践教学模式;出路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下简称公管专业)在我国的开办历史较为短暂,从99年的试点到2007年500多所的开设规模,其发展速度不可不谓迅猛。如果用膨胀式增长来形容公管专业在我国的发展,一点都不为过。所有开设此专业的高校无外乎都是基于对国家与社会改革所引发的人才需求的一种乐观思考。然而,经过十几年的尝试与摸索,该专业的发展似乎并不乐观,与其开办的设想与初衷越来越远。无论是学生的就业,还是专业方向设置、课程与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都遭遇了一些现实的困难。这些也已严重影响到公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说大学尚且如此,那么地方高校则更是感受到了公管专业发展的“浓浓寒意”。公管专业甚至被网络传言为“十大最没有前途的专业之一”“十大高校恐怖专业之一”。[1]地方高校公管专业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如何破解目前的困局?文章将以安徽省黄山学院(以下简称H学院)为例,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对地方高校公管专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探索适合地方高校特点的“破解之策”。
“公管专业”在中国是个舶来品,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公共事业管理这个概念出现和发展的时间相对短暂。对大多数人而言,甚至还很陌生。不论在社会上还是在高校内部,常有人把它与行政管理或企业管理等相混淆,认为它是培养新型政府官员或企业管理者的学科,这说明社会对该专业的认知是不足的。笔者认为公管专业是一种介乎于“宏观理论”与“微观操作”之间的服务于“公共领域”的“中观应用型学科”。套用原国家教委和教育部提出的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的是“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2]但是现实却是“全才”变成了“废才”、“应用型人才”变成了“理论万金油”。高校为公共领域“量身培养”的管理人才得不到认可,相当多的用人单位甚至表示没有听说过公管专业的
存在。就H院校公管专业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真正从事与专业相关的毕业生少之又少,他们中的大部分都不得不打破专业界线进入企业或自谋职业。
纵览当前众多高校公管专业的方向设置,可谓是各式各样。开办公管专业的院校几乎都是依托原有的资源优势来设置专业方向。医药类、体育类院校因其专业特色比较明显,所以专业方向相对稳定、成熟。现在问题较大的是一批地方综合类高校,这类学校既缺少专业积累,又无优势学科,加之没有成熟的办学模式可以借鉴,以至于为了保证稳定的生源和较好的招生势头,在设置专业方向时,往往以就业为导向,甚至有些高校不顾学科专业设置规范,随意性很大。[3]例如,H学院的公管专业便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础上和其他专业整合而成,以前并无公共管理方面的积累,现主要开设“文化事业管理、公共事务管理、社会保障”等几个方向。但由于师资、课程教学等方面的原因,学生似乎对选专业方向并不积极。“文化事业太空洞、公共事务像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四不像”,这种无特色的方向设置往往导致学生“既不博又不精”,且容易出现学生在考研与本科专业目录脱节,对学生的后续性发展形成阻碍。
课程设置不规范也是公管专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许多高校公管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根据原有的专业与师资,“就地取材”。开设一些有条件开设的课程,而全然不顾课程的规范性。医学类、体育类院校由于专业性原因,专业方向课程、特色课程开设比较多,专业平台课程开设少。与之相反,地方综合类高校的公管专业,往往是特色课程少,大多开设的是基础平台课。常常把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等学科进行“大杂烩”,且多以“基础”“概论”等形式出现。[4]例如,通过对H学院公管专业08、09、10的培养方案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行政管理类与法律类、经济类的课程几乎占到了50%的学时,四年之中竟然没有一门属于类似于“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或入门”这样的总括性课程,所以很多学生对公管专业的感觉便是“公管=管理+政治+法律+经济+社会”。如此安排这就很容易出现课程之间缺乏联系,无法突出其“公共事业”的属性,学生的感觉是“什么都学但什么都不精”,培养出的学生很难做到“术有专攻”。
和很多同类院校相似,H学院公管专业学生的培养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在整个培养方案中所占课时比重不大。如有,也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依托课程,进行专业见习。
H学院公管专业最主要的实践是针对大三学生,依托《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课程,选择与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相关的现象与问题,进行为期一周的集中式校外调查,要求学生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撰写调查报告。相对而言,这种模式针对性强,涉及面广,可对公管专业中一些核心知识进行有效实践,因而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很多学生将其视为大学期间唯一一走出“围墙”进行专业训练的机会,常常充满期待,参与热情很高。但是,这种实践教学在现实操作过程中存在着诸如教学管理重视不够、学时太少、经费不足、团体合作不力的问题,致使专业见习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课堂模拟教学。
该模式就是依托一定的课程,比如社区管理、公共关系学、公共管理案例分析等,选择比较好的案例,给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要求模拟情景并完成自己的角色任务。此种实践教学相对易操作,任课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随时进行,不必另行占用其他教学时段与教学资源,且容易掌控整个环节。但是,该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课堂组织与教学能力要求较高,而公管专业是新办专业,教师基本上是以青年教师居多,因此对如何有效开展课堂模拟教学存在着“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
3.参与社会活动。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公管专业认知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形式是挂靠团总支,以团学活动的方式进行。比较常见的活动包括:(1)“三下乡”服务。(2)配合有关部门到街道办、市中心、广场进行普法、交通协管、文艺演出等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形式的优势在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但是其弊端与缺陷也很明显,比如公管专业学生全员参与性不足,活动基本上以团学干部、学生党员为主,普通学生的热情不高;活动内容大多为志愿性的社会服务活动,与专业相关性不强;活动安排大多带有随机性,缺乏长效机制,处于时断时续的接受上级指派的工作状态。
以上是公管专业常见的几种实践教学形式。笔者多年参与公管教学与实践的经验表明:传统实践教学往往存在着诸多问题,正如上文提到的要么相关部门不重视、经费不足、要么学生参与性不高、要么教师发挥不够等。通过我们与“理想”用人部门的接触交流,同时结合H学院公管专业学生就业数据后发现:社会之所以对该专业的认可不高,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在于该专业“名不副实”,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不强。类似教科文卫等单位在人员选用方面更愿意选择与接收更为专业性的“专才”,如教育类、卫生类、体育类等专业毕业生。公管专业在本应就业的领域遭遇到了“市场的冷遇”,出现了一种“全才”竞争不过“专才”的局面。
公管专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社会大环境,这是公管专业发展的根本所在。我国现行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公共事业组织的发展,进而影响着公管专业的建设。[5]因此,实现公共事业的社会化变革是促进公管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社会大环境的变化需要“时间”,非“一时之功”。解决目前地方高校公管专业面临的困难,我们不能指望“大环境”变化之后再去解决问题,“远水解不了近渴”。我们应主动出击,积极思考,根据地方高校自身的特点,从社会管理的具体情况出发,对公管专业进行改革。
1.明确“社区管理”专业方向。
笔者认为教育部对公管专业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宏大,专业设置应用性不强,在理论与现实之间留有“空白”。现实情况是一方面我国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和公务员制度相似,且职位非常有限,属于稀缺资源;其流动性极小,不可能为社会提供很多的岗位。而另一方面,随着社会改革的推进,大量社会事务剥离出原来的组织与单位,沉淀至社区,社区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小社会,社区居民对“社区管理服务”水平提出了更为专业性的要求。[6]据不完全统计,目前H市社区居委会承担的各类工作任务达200多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一般意义上对社区管理人员短期培训已经不能满足社区公共管理的需要,“培训”不如“培养”。这种背景为公管专业的落脚找了依据,也成为了开办社区管理方向的动力来源。开办以社区管理为主的公管专业,为新兴城市社区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已成为高校公管专业建设新的生长点,也是地方高校进行“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探索的一个重要举措。[7]
公共事业管理落脚点在社区,只有社区这才能集中体现公共领域的各种活动。公管专业学生在大学课堂中学到的各种知识都可以在社区找到用武之地。诸如社区治理、公共关系、社会工作、社会调查、非政府组织管理、文化管理等课程,社区才是真正展示公管“专业性全才”的舞台。
2.以专业基本课程建设为核心,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规范化。
当前公管专业课程设置上的随意性与不规范性都与专业缺乏明确的基本规范有着直接关系。现实中,表面上公管专业课程体系的不规范,所反映的应是专业的基本规范问题。
当前,许多高校依托自身原有的师资或专业背景建立了具有不同专业方向的公管专业,那么如何保证这些专业既不失公管专业的基本规范,又能凸显高校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笔者认为,必须加强公管专业的相关理论研究,明确该专业的基本规范。建议各高校以专业基本课程建设为核心,通过对公管专业平台课程的研究,对公管专业究竟应该开设哪些平台课程达成共识。凡是设置有公管专业的高校,都必须开设这些平台课程,以此来保证专业的规范性。形成以“基础平台课程+方向课程+特色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3.依托社区探索社区共建型的实践教学模式。
当我们对公管专业做出明确的市场定位后,如何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具有较强应用型的人才呢?文章认为除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外,重点应在实践教学环节上下功夫、做文章。[8]如H学院利用与地方政府搭建的“社区共建”平台,充分发挥公管专业在社区管理服务方面拥有的知识优势,与(地方)社区形成互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真实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使其在实践过程中,社会能力与职业能力得以养成,并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高校如何组织引导公管专业参与社区实践,这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应在建立社区实习基地的基础上,认真思考参与社区实践的途径,做实做强“社区共建”的内容,而不是单纯的追求建多少个合作基地、搞多少个合作项目。应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实践性教学:
(1)开展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是社区活动的基础和主体。它以实践成才教育、青少年闲暇教育为主要内容。要完成这一系列教育,单凭社区工作人员是举步维艰。因此,借助高校公管专业在这方面的知识优势,以文化事业管理、公关关系等课程为基础开展专业性管理与服务,通过与合作社区协商沟通,定期化在社区中举行各种结合社会热点的主题教育活动,如知识竞赛、辩论赛、文艺表演等,让学生策划组织、参与整个活动流程。使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
(2)开展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活动是高校与社区共建活动的重要载体。社区服务的主要对象是社区居民,尤其是一些特殊、困难人群。高校在社区的服务,就是带领相关专业(尤其是公管专业)学生关注社区热点,贴近居民需要,以不同的形式去居民中间进行各种形式的服务,既为一些相关课程如社区管理、社区服务提供了难得的见习机会,又增强了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认为工作要做好,制度需先行。如高校与社区的共建委员会应以签约形式,明确双方的责任与工作内容。通过各种制度来保障活动的开展,如明确社区应提供何种服务、学校应提供何种服务、资金如何保障、以何种方式开展等,以确保服务工作的可操作性。
(3)实行社区“顶岗实习”。
传统的顶岗实习主要集中在职业院校与企业层面的合作。普通高校公管专业能否采用这种模式?如果可以,如何保证“顶岗实习”的实效性?高校如何实现在不影响学生正常理论学习的前提下,安排学生进入社区进行“顶岗实习”?文章认为应形成一种政府、学校、社区、学生互动的“四轮驱动”实践教学合作机制。如政府应出台配套政策支持校地社区共建所需要的资金问题;而学校要有明确的质量管理意识,做好“顶岗实习”的质量管理工作;社区应全程指导“顶岗”学生的实习,不能将“学生”视为“免费的劳动力”;学生也应高度重视“顶岗实习”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积极配合学校社区的工作安排。[9]
回顾公管专业的发展之路,如果说地方高校在首轮办学竞争中未能抢得先机,那么“社区共建”将会是地方高校公管专业发展的“第二个春天”。在“社区共建”方面,无论是综合大学、地方高校都没有突出的优势,均在一条起跑线上。因此,地方高校的公管专业如能在社区管理与服务方面有所突破,办出特色,就能够在日趋激烈的办学竞争中,站稳脚跟,树立起自己的专业品牌。
[1]雷丽珍.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基于第三部门的视角[J].焦作大学学报,2010(01).
[2]孙晓娟,赵红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5).
[3]吴劲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困境与出路[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01).
[4][5]翁文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困境与出路[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06).
[6]王丽英.高校与社区互动的资源优势与影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1).
[7]郑彩莲.高校与社区共建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06).
[8]黄继英.国外大学的实践教学及其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04).
[9]杜惠敏.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02).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Public Service Administration in Local Colleges
Guo Hongbin
Since the public service administration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from abroad,it has gone through the swelling development.We cannot deny the value and the necessity of the major although it has been challenged by some problems,such as the position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major,the course and practical arrangement,etc.Based on the reflections on the traditional practical teaching and case study,the major should be re-positioned.Some proposals on the connotations of community-based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and its organizations and arrangements are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public service administration major;development problems;community-based teaching mode;practical teaching mode;solutions
G640
A
1672-6758( 2012) 01-0012-3
郭宏斌,硕士,讲师,黄山学院经管学院,安徽·黄山。研究方向:社会学、公共管理。邮政编码:245041基金项目:黄山学院校级教研项目“公管专业实践教学之社区共建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号:2009JXYJ19
Class No.:G640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