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为人生”的人生关照中的儿童关照

2012-04-08 00:19马艳芳
关键词:鲁迅人生孩子

马艳芳

鲁迅“为人生”的人生关照中的儿童关照

马艳芳

鲁迅是“五四”时期为复兴祖国文学而被时代呼唤出来的第一代作家的卓越代表。鲁迅认为,文学的首要功用是改造国民性。基于这个文艺观,鲁迅先生便以“为人生”的文学主张来关照人生了。而孩子是祖国的希望,“立人”的关键就是在于孩子健康正常的成长。因而,在鲁迅的“为人生”的人生关照中都能或隐或现的看到性格各异、身份各异的孩子的身影,使得读者不难品味出鲁迅先生的一番良苦用意。

鲁迅;“为人生”;人生关照;儿童关照

“鲁迅认为,作家应该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他自己的作品,就‘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①因而鲁迅将文学关注的笔端转向了“人”——所有处在不幸社会中的被“病疫”所感染的各型各类的“人”:农民、知识分子、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及妇女和儿童。

关照儿童是鲁迅对中国的最后希望,也是中国强大的最终力量。笔者认为在鲁迅的创作动机中为儿童提供了很大的关注,细品鲁迅著作,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就会有新的发现。祖国的强大仍在于孩子。几十年前鲁迅“救救孩子”的呼声在今天还是有着激醒人心的现实意义。鲁迅也如同一个历史的先知者和先行者,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在为我们敲响着警钟。

一 复线隐射中的对孩子的关照

1.《狂人日记》中的孩子关照。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小说史的开篇之作,以忧愤悲恨的狂人的口吹响了文化革命的号角。“鲁迅在这第一篇新小说开始,就提出了怎样启发农民群众的觉悟和防止下一代孩子们再受封建主义毒害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狂人日记》可以说是《呐喊》以致整个鲁迅小说创作的一片‘序言’”②

结尾处“救救孩子”的呼声可以说和“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的呼吁珠联璧合,这两种声音的完美结合才是《狂人日记》的主旨。在血淋淋的揭露中,隐含着对孩子的无尽担忧。孩子是清白的,是无辜的,但是中国根深蒂固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已经让清白的孩子沾染了他们所处时代的印记,渐渐失去孩童的无邪而被封建毒瘤所毒害了,所谓一代害一代,代代不息。鲁迅清醒地认识到孩子所身处的危机:教育危机和生存危机。在第十一小节中狂人说自己的妹子已经被大哥吃了,凸显出狂人对家庭的失望,实际是对所处社会的失望。文章最后狂人寄予着自己微小的希望:“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并发出绝望后充满希望的呼声:“救救孩子……”。

2.《孤独者》中对孩子的关照。

《孤独者》的重大意义在于,真切地刻画出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苦闷。时代的落后腐朽,现实的困苦悲惨和人的麻木无知一步步的让魏连殳感到失望,走上了孤独的不归路,孩子却是让他彻底绝望,步入放纵颓废以致癫狂的无底深渊。因此,从魏连殳对待孩子的态度看,由最初纯粹的喜爱,到失望,直至最后的戏耍捉弄,也可成为理顺他最终绝望的另一个脉络。

先前,怎样的吵闹、顽劣、混乱的让人头疼的孩子,冰冷的魏连殳见到他们总是笑脸相迎,天真无邪的孩子让他“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要宝贵”,甚至对“我”关于孩子的评论很是气愤。此时魏连殳是心怀希望与热忱的,因为烂漫无知的孩子是魏连殳心中的希望,是可以继承他的未来的接班人。即使后来生活落魄了,愈发孤寂的他对孩子仍然努力付出着,就如同争取着自己生活的希望一样。生活再苦淡,也会给孩子们送花生米,在遭受冷遇与拒绝后,他最后的一丝希望似乎也泯灭了,生活完全抛弃了他。此时的魏连殳就真正的绝望放纵了。

在《孤独者》中,对孩子教育的担忧也是通过孤僻的异于“常人”的魏连殳表露出来的。无知幼稚的孩子让魏连殳满怀希望,似乎从孩子的身影上能看到祖国的未来。而后因为他被还不会走路的孩子所仇视,小孩儿对他说:“杀!”这时的魏连殳的绝望已初露端倪,在他眼中“儿子正如老子一般”,中国的希望在他心中渐渐熄灭。即使在他交运后,对待孩子也只是戏弄了,让孩子学狗叫,磕响头来换取吃的和穿的,场面热闹有趣。但在这热闹的氛围里我们会感受到魏连殳凄凉与萧瑟的失败。

二 双重身份中对孩子的关照

1.《药》中对孩子的关照。

《药》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中国“民国建国史”的形象化。《药》里的夏瑜,身份既是一位冲锋革命中的革命战士,同时又是一个年轻人,和华小栓一样是个孩子。他们各自活着的目标不同,追求也大不相同,却同样遭遇了死亡的厄运。引发出的都是对孩子命运的思考。

夏瑜,投身于中国翻天覆地的变革中,用年轻的生命来换得中国历史的崭新一页,却得不到群众的理解与支持而遭遇迫害。然而最为悲哀的是,革命者的死并不是年轻生命的最后归宿。封建迷信所谓的“人血可以治痨病”,让无知的人理所应当地、心安地舔舐了烈士的鲜血。年轻的革命者是挽救中国的希望,可就连这微薄的一点点希望也被国人亲手扼杀了。

普通百姓的孩子,因为父母和周遭人的愚昧,在无知中抱病死去,死亡的最后一刻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教育是:“人血馒头可以治病”。孩子是无辜、无罪的,来自父母的启蒙教育、社会的现实教育决定着孩子的成长。我们无奈、悲哀地看到华小栓小小年纪却已中封建之毒至深。

两个孩子都是中国的希望。一个冲出封建桎梏,却被现实残忍的斩断稚嫩的双翅,还未一展宏图就夭折于同胞之手;一个是封建教育浇灌成的小苗,在吮吸毒汁后又怎能长成参天大树呢?通过这样的双重身份,鲁迅先生可以抒发两种不同的忧愤情绪。让读者在对夏瑜的悲和小栓的忧中考虑中国该何去何从?

2.《故乡》中对孩子的关照。

《故乡》反映的是农民问题。主人公闰土代表着所有的中国农民,反映出身受压迫的无限苦痛,闰土的成长史也是他的被害史。所以说,《故乡》也站在孩子的立场,揭露着孩子成长命运的危难。

孩子对这个世界是一无所知、一无所感的,他们所知道的就是在生活中本能地寻找最简单的快乐。孩子拥有的健壮、活力、灵气,和创造力的天性,却在那充溢着血腥味的时代里,一点点的遭受了后天因素的扼杀。本来一个有着“紫色圆脸”“红活圆实的手”的健康活泼的孩子,犹如含苞待放的花朵,有着怒放精彩人生的希望,却在“凄风苦雨”中凄凉萧瑟的凋蔽。如果说封建礼教是“吃人”的,那么“吃”掉本该茁壮成长的孩子更让人感到灵魂的震动与心情的沉重!

而《故乡》的结尾处,“我想: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这样写不仅呼应篇首,更重要的是对孩子未来的希望,也是对中国未来命运的希望。只有健康有魄力的孩子才能创造出崭新的生活,鲁迅为后人打开了放眼未来的天窗,新生活是怎样的?未来还是有希望的,而希望正在于这些充满活力的年轻生命。

3.《社戏》中对孩子的关照。

《社戏》一直是了解鲁迅同农民密切关系的重要篇目。对于这篇文章中的主人公们,他们既是农民身份也是孩子身份。

在文章中,鲁迅以充满诗情画意的笔调书写令人神往的童年生活,描绘出一群天真烂漫、纯洁无私、热情厚朴、真诚好客、勇敢无畏的农民后代。他们是农民的身份,但最为重要的是他们是孩子,他们身上担负的是未来的希望。充满活力的生命力给当时麻痹无知的社会无疑是一股清新愉悦,奋发激情的空气。

这种淳厚聪明的、讲义气的孩子的稚气天真,站在农民立场呼吸到的是充满泥土气息的农民那朴素、慷慨、豪情的阶级感情,但跳出以农民立场画出的小圈子,看到的应该是普天下所有孩子的影子。在这群孩子身上,鲁迅寄托着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希望。鲁迅以一腔的真诚、热情,乐观积极地描写着美丽的江南乡村景色,和至真至纯的孩子们,这一切既是对美好童年的无限怀念,也是对身处可悲可恨现实的无奈,面对黑暗残酷的现实,鲁迅把未来的重任寄希望于这些坚强勇敢的孩子们。

三 历史题材中对孩子的关照

《铸剑》中对孩子的关照。

《铸剑》在嬉笑游戏的气氛中上演了一部雄浑侠义的复仇故事。黑衣人所体现的充满侠义精神的革命思想,隐含了鲁迅先生的某些理想境界。

在鲁迅笔下,眉间尺是一个十六岁的孩子,在母亲眼里他也只是一个令人担心的无知、无力的少年,根本不能担负起复仇的重任,在母亲连声的叹息声中能感受到她内心的隐隐忧虑。然而,眉间尺就是在这种没有积极支持者的孤单境况下踏上了危机四伏的复仇之路。这样一个稚气未脱、勇气不够的孩子却在黑衣人帮助复仇的许诺下,毫不犹豫地砍下自己的头颅,并在大鼎中与大王的头颅血拼撕杀,虽然最终在黑衣人的挺力相助下才完成了复仇大计。但是,一个十六岁的孩子能做到如此勇猛,其精神是可肯定的。

鲁迅自己曾经用“忧愤深广”这四个字来概括《呐喊》等作品的基调。③“鲁迅虽悲观却仍然愤激,虽无所希冀却仍奋力前行”。④也许支撑鲁迅孤独前进的力量就是对孩子的希望,“鲁迅所期待的中国现代化,不能复旧,也并非西化,而是对传统批判继承,对外来的文明有选择的借鉴吸取,而这一切努力的指向,就是要落实到思想启蒙,改造国民性,从根本上‘立人’。只有‘立人’才能最终‘立国’”。⑤而要发展健全进步的人文环境就必须从娃娃抓起,在今天也是有着不可颠覆的现实意义。

注 释

①程帆.鲁迅讲文学[M].中国致公出版社,2002,9(第1版):37.

②严家炎.论鲁迅的复调小说[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7(第1版):7.

③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A].鲁迅全集第6卷[C]. 人民文学出版社:239.

④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5(第1版):111.

⑤温儒敏,赵祖谟.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第1版)17.

参考文献

[1]梁实秋.梁实秋批评文集[M].广东:珠海出版社,1998.

[2]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3]陈涌.鲁迅与五四文学运动的现实主义问题[J].文学评论,1979.

[4]吴颖.《故事新编》的思想意义和艺术风格[M].上海: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7.

[5]竹内好.鲁迅(中译本)[M].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

[6]汪晖.反抗绝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7]鲁迅.小说史大略[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ClassNo.:I210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StudyofCaringChildrenConceptRaisedbyLuXun

Ma Yanfang

LuXun w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excellent writers in China , who insists the aim of literature is to change the national character . Based on the view on literature and art , LuXun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life itself . The key of cultivating the children lies in their growing up healthy for children are seen as the hope of a nation .The real intention of “For the Life” made by LuXun is to make people paid much more attention to the growth of children .

LuXun;“for the life”;caring life;caring children

马艳芳,硕士,兰州大学,甘肃·兰州 。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邮政编码:810007

1672-6758(2012)01-0116-2

I210

A

猜你喜欢
鲁迅人生孩子
鲁迅,好可爱一爹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鲁迅《自嘲》句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独一无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