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信息技术教师价值观与专业化的回归

2012-04-07 22:07陈世灯马晓丹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认同感专业化价值观

陈世灯 马晓丹

(湖南科技学院 信息技术与教育系,湖南 永州 425100)

欠发达地区信息技术教师价值观与专业化的回归

陈世灯 马晓丹

(湖南科技学院 信息技术与教育系,湖南 永州 425100)

社会转型期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化面临着新的挑战,个人价值观的嬗变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文章分析欠发达地区信息技术教师价值观的嬗变影响教师专业化的显性特征,提出教师价值观与专业化回归的理想方法。

社会转型;信息技术教师;价值观;专业化

一 社会转型期的显性价值观

价值观是关于人的生存意义的看法、观点和态度。它是“一定社会群体中的人们所共同具有的对于区分好与坏、正确与错误、符合或违背人们愿望的观念,是人们基于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对于什么是好的或者不好的根本看法,对于某类事物是否具有价值以及具有何种价值的根本看法,是人们所特有的应该希望什么和应该避免什么的规范性见解。”[1]P379

个体的价值观会受到社会经济、政治状态的影响和制约。当前我国正处于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的社会经济体制转型期,政治、经济、文化体制都处于一个“多元化、冲突而融合的构建过程”,市场经济体制下衍生的个体利益至上的价值观深入人心,加上西方文化产品的不断渗入,传统的价值体系正在发生异化。社会价值观嬗变作用在个体身上,引起个体价值观发生多元化、矛盾化的偏移。传统“重集体而轻个人”、“重道德而轻物欲”、“重公平而轻特权”的价值观念,与西方崇尚的“个人主义至上”、“及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发生激烈冲突,正如“沉默的螺旋效应”,在各种传播途径的夹击中,人们的价值观逐渐被强制性同化而发生嬗变。如何适应这种嬗变,对于传播传统文化知识与道德价值的教师来说,是专业化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笔者曾就某欠发达地区部分中学信息技术课进行过实地观摩,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结果显示,各学校的硬件设施基本能满足教学要求,教师的媒体技术能力尚可,但课堂控制力较差,教学方法单一。在访谈中,教师反映工资待遇比其他课程教师低,学科认同感、主动探寻教学改革的热情不高,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偏低,对课程内容兴趣也不高,教师职业价值得不到体现。

二 社会价值观与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需求的背离

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既是千万教师中的普通一员,又具有其特殊性。首先,作为普通教师,信息技术教师的价值观与普通教师无异,都具有“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传承知识”的共性特征。其次,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教师具有信息优势,在个人价值观的构建上,具有开放性、前卫性的特点。一方面恪守教师职业的共性特点,一方面易受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个人价值体系容易发生多元化和矛盾化,表现在专业化的过程中,有如下特点:

(一)社会认同与个人职业追求的冲突

教师是一个高尚的职业,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最高的职业追求。教师置身于当代社会生活中,教学不再是单纯的课堂活动,而是融合社会、家庭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活动。教师是社会人,既要维持“知识技能、道德文化传承者”的角色,又要甘守清贫,承受来自生活中的各种经济压力。理想的职业追求与社会生活的冲突,致使教师无法忽视社会认同感而放弃物质追求。但社会现状导致信息技术教师无法安于个人职业追求。首先,在当前的考试体制下,信息技术课程在绝大部分地区都没有被列入升学考试的范围,致其在课程体系中处于边缘的位置,被重视的程度不及“音体美”。其次,在“注重即时效益”的价值观影响下,教育的人文诉求日益被功利化取代,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时效性低,且未彰显出课程的“独特的且不可替代性”的一面,课程内容的重要性价值并未获得社会、学校、家庭的完全认同。最后,任课教师在学生眼中的认同感较低,加上与同事福利待遇的差距,使得教师的个人职业成就受挫。

(二)现实困境与教育改革理想的冲突

本世纪之初,教育部在“国家十五教育规划”中指出“信息技术是国家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首次正式地将信息技术教育提升到关系国家教育改革成败的高度,一时间全国各地都兴起了“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一系列硬件设施建设、课堂教学改革的热潮。信息技术教师被赋予了崇高的历史使命,是教育改革的开拓者、践行者。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中,信息技术教师是新技术、新理念的拥有者,是其他教师利用新媒体提高教学效果的指导者、促进者。在职前教育中,信息技术教师也总被冠以“教学改革的带头人”的称号,种种价值灌输让从业者深信,信息技术教师将在中小学大有可为。然而,在现实中,教学改革步履蹒跚,信息技术俨然成为其他学科“教学改革”的“外包装”。

(三)传统价值观与教师专业化的冲突

传统的价值观认为,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技能和道德的传承者、传播者,尤其是在当前功利的价值观的影响下,应当固守“重奉献而轻回报”、“重道德而轻物质”的精神园地,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而不是物质上的回报,“社会对教师这个名称赋予了过多的附加意义。在学生眼中,教师严不可亲、高不可近;在社会评价中,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依然一个学识渊博,思想崇高,无私欲私利,甚至无自我意识的‘洁身自好者’;而在自己眼中,必须不负众望,为人师表且师道尊严。教师为师的意义和作用被夸大和神化了,而其作为人的本质却被弱化甚至摒弃了。”[2]传统的观念漠视教师“先为人后为师”的客观事实,将教师看做传授知识技能的“工具”。

教师专业化是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也是教师个体与社会的时代诉求。目前我国已经推行了“教师从业资格制度”,但职业化认同率不如其他行业高,如“职业经理人”、“职业会计师”等社会认同率普遍高于教师的职业化认同。信息技术教师的认同率尤其低,首先,信息技术教师在师资选拔上,存在着一定的盲区。许多都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教师素质专业化程度不高。其次,教师同行、学生之间的认可率低,被看成是“打杂的”、“维修工”、“副课教师”等。最后是自身认同率低,工资福利不理想,个人生活压力导致“职业成就感”低。

(四)管理现状与制度理想化的冲突

制度是实现理想教学环境的手段之一。目前的考试制度下,选拨学生的主要依据是考分,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重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忽视其心理、道德、交往、合作、实践等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家长也看重学生的分数、排名、考学,教师为分而教,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宗旨。理想化的评价制度应当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倡导的“开放、自主、合作”等学习理念恰好是其他学科教学中应当借鉴的。

学校的管理和评价制度上引入了“绩效评价”理念,但在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统一性,“绩效表现”被单一化为考试排名或升学率,忽视了学科的长远价值。信息技术课着重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的价值在短时间内无法体现量化。在评价教师教学表现时也就“无据可依”,加之课程没有纳入升学考试的课程序列,信息技术教师的待遇普遍较低。

归根结底,导致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程度低,职业认同感弱的本质原因,不外乎社会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的异化,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导致信息技术教师今天尴尬的社会和学校定位。

三 教师价值观与专业化的回归

(一)提高职业待遇,保证社会地位

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对欠发达地区教师传统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产生了巨大的挑战,教师在客观上已经不再是封闭在三尺讲台上的知识传授者,主观上也渴望得到社会的价值认同,信息技术教师尤为如此。一方面由于评价制度原因,本身的待遇比其他教师低,另一方面因为考试制度,课程不纳入高考序列,无缘各种额外的奖励和晋升机会。而作为社会人的角色,教师待遇本身比其他行业低,社会认同感也较差。提高职业待遇,是提升信息技术教师职业认同感和社会地位的必备条件。

(二)增加职业培训,提升职业技能

改变信息技术教师在中学课程序列中的地位,满足教师专业化的回归需求,要求教师首先要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职业化的技能包括职业修养、职业认同、职业道德,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致力于改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此外,专业化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具备相应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欠发达地区的中学可以通过定期选送教师参与本地高校的师资技能培训,参与技能证书的考核。甚至鼓励教师参与社会机构的能力培训,提升其职业技能。

(三)完善评价制度,增强专业认同感

目前对中学教师多采用绩效评价,评价依据多来源于知识竞赛、考试成绩排名和升学率。信息技术教师除指导学生参加知识能力竞赛外,几乎没有其他绩效表现。在工作量和投入精力相近的前提下,因为评价制度的不完善,从而导致绩效表现的差异,容易挫伤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认同感。在欠发达地区的中学里,大都数信息技术教师且同时承担着校园网维护、机房维护、多媒体课件制作、学校宣传等专业外的工作,是标准的“勤杂工”,这虽然是对教师专业的一种认可但却增加了日常工作量。因而评价制度可以稍作改进,除统计课时工作量以外,还要对教师的额外工作进行绩效统计,以增强其专业、学科的认同感。

(四)改进课程设置,技能训练体系化

目前在中学教学中,强调的是知识传授、强化,忽视知识的应用和技能训练。信息技术是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中学课程体系中不多的技能型课程。但在教学中,还是以理论讲授为主。在欠发达地区,由于实验设备的不足、落后,大多数实验课教学存在“粗放”的现象,学生在课中大多数是上上网、打打游戏,教师基本上束手无策听之任之。在这种现状下,教师的主观价值观、成就感都受到挫折。因此,一方面要改革课程设置,多加入可操作性、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计算机实用技能训练的内容,一方面要使课程的技能训练体系化,对学生的技能表现有个完善的评价记录袋,并作为升学的组成依据。这既是一个学科存在并能得以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提升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回归的必经之路。

[1]袁贵仁.价值学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程洁.社会生活和教师心态[J].湖南教育,2003,(6).

G451

A

1673-2219(2012)01-0138-02

2011-03-20

湖南科技学院校级科研课题“永州地区中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9XKYTC 024)。

陈世灯(1983-),男,湖北黄石人,湖南科技学院信息技术与教育系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

(责任编校:周欣)

猜你喜欢
认同感专业化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