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体例研究与古书辨伪——以孙德谦、刘咸炘、余嘉锡为中心的考察

2012-04-07 22:07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孙氏古书刘氏

赵 争

(上海大学 历史系,上海 200233)

以《古史辨》的出版 为 标志,众多 学 者 参 与其中的对我国古 书 进行大 规 模审查的疑古辨伪活动,取得了相较以往更为令人 瞩 目的成就,被称为对古书的第一次反思。①这里借用李学勤先生的讲法,将以“古史辨”为代表的疑古辨伪活动视作对古书的第一次反思,将大批简帛文献出土背景下开展的对古书的重新审视视作对古书的第二次反思。此次对古 书 的反思,其精彩之 处 除了其 规 模、方法上的突破之外,更可 贵 之处 还在于考辨古 书 的同 时 ,对考辨活动本身所进行的方法论反思。如1924年出版的吕思勉《经子解题》一书就将古书体例 与 古 书 辨 伪 的 关 系作 过 探 讨 ,其“近二十年来,所 谓 ‘ 疑 古’之 风 大盛, 学 者 没 訾 议 古 书 之不可信,其 实 古书自有其读法,今之疑古者,每援后世书籍之体例,訾议古书,适 见 其卤 莽灭 裂耳”之 语 令人印象深刻。[1]6胡适开疑古辨伪风气 的 同 时,对有关 问题 保 有了足 够 清 醒 的认识,其于1931、1932、1933年的三篇有 关 老子 问 题的文章中进行了有 关 方法 论 的思考。②三篇分章分别为《与冯友兰先生论老子问题书》、《与钱穆先生论老子问题书》、《评论近人考据老子年代的方法》。同样,傅斯年的态度也有前后的转变,尤其是其写于1930年的《战国文籍中之篇式书体——一个短记》一文,明确提出古 书 自有不同于 现 代之体例,“已发展出一些足以破解疑古思想的论述”,[2]289“几乎可以说是迄今为止可以破解疑古 过 勇的唯一有效途 径 ”。[3]37其 实 除来 自“古史辨”派内部的省思外,已有学者较早注意到了古书体例与古书辨伪的关系问题。本文即论略孙德谦、刘咸炘、余嘉锡有关古书体例的研究。

一孙德谦的古书体例研究

孙德谦(1869—1935),字受之,一字寿芝,号益葊,江苏元和(今苏州吴县)人。少喜高邮王氏之学,通声韵训诂,后 转 治 诸 子之 学 。于 清 儒 独 契章 学 诚, 进 而上及 刘 向、歆父子之学。1911年后,寓居上海,60岁后历任上海政治大 学 、大夏大 学 教授及广州 学 海书 院教 席。1935年因胃疾卒于上海。孙氏精于校雠学③校雠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校雠指校正文字,其涵义同校勘;广义的校雠或校雠学以南宋郑樵《通志·校雠略》、清章学诚《校雠通义》为代表,实为古代的治书之学,其范畴 基本可等同于文献学。如无特殊说明,本文均指广义校雠学而言。,读书务玩大体。其惜俞樾《古书疑 义 举例》一 书 ,“ 仅 求之一字一句”而“无能 观 其 会 通”,故撰作《古 书 读法略例》,除欲 为 初学 指示门径、指示体例外, 对 近人疑古之 说 也辟之甚力。其谓近世《新学伪经考》之作,而“吾 国 古书 几皆可以 伪 造废 之矣”,如能谙熟类 例,推究古 书 宗旨, 则 “决 不敢 轻 易言之曰 伪 书、伪 书矣”。[4]91方今疑古者 为 多,然 则 疑古可也,而不辨其宗旨,“特不过自逞臆 断 耳”,此亦“古 书 之厄”。[4]97-98

孙氏所列“事同 义 异” 、 “文同意 异 ” 例 均涉及古书之“诸书 互见 ”现象,即先秦、秦 汉 的不同古 书 之间 ,乃至同一古书的篇章之 间 ,有 许 多文意相近甚至字句相同的文字。如“事同 义 异”篇略 举 三例:一 为《尹文子·大道上》与《 吕 氏春秋·壅塞》同 载 齐宣王好射而 悦 人之 谓 己能用强弓,实不 过 用三石之弓而人皆 虚 誉其能用九石之事;二是《孟子·梁惠王下》、《庄子·让王》、《淮南子·道 应 训》同载太王亶父避狄 迁 岐而民 从之事;三 为《管子·戒》、《列子·力命》、《 吕 氏春秋·贵公》同 载管仲 有病而桓公 问归 政之 人,管仲退 鲍叔 而荐隰朋一事。此三例所 记文 字有 异而 事件基本相同。孙氏大致 认 为虽或事 同或文同,但因 学 术流略不同,诸书互见的 事件或文字,所含宗旨不同。如 齐 宣王好射事互 见于 《尹文子》、《 吕 氏春秋》,孙氏以 为尹 文 为 名家 之 学 ,要在“循名 责实 ”,此引 齐宣 王好射之事旨在 讥 刺“悦名而丧 实” ,为名家正名之义;《 吕氏春秋》主旨不在辨其名 实, 而 为 有慨于左右阿主而直士不 进,遂为乱 国之大患。[4]3-4对于“文同意 异例”孙氏也大体作如是 观,认为“ 古人立言,各有宗旨”,虽文字从同而“用意自异”。孙氏认为唯有明了古书体例,才能真正读懂古 书 ,而不至于一见 诸书 互见之文 便“疑 为 绝无异同 者”而目之 为 伪书。

又“ 传闻”、 “阙疑” 及“寓言” 诸例所 言 为 古书中之 常见情况。“传闻”篇,《论语· 述而》中孔子对 公西 华谦言不厌不倦之 语 , 《孟子·公 孙丑上》 则记 为孔子与子贡之语 ;《说苑·建本》所及孔子之言,按之《论语》实则为 有子 之语。其“阙疑例”,申论此“传闻异辞” 的现象并总结出古书阙疑之例。且古 书 中同记一事,其人 则此书作甲而 它书 作乙者,不可 胜举 , 诸 如此类而无从判别 ,则 “守阙疑之义 , 而又明乎寓言之例”,才于古 书可 通。孙氏谓古书中“寓言”之例为“依托”,即“其人或据相 传 之学 说而 笔之于术 ,或 不必相 传 者,而欲使吾之 学 说见信于 人,遂不 复自留姓名,以古人 称 之,所 谓寄辞于人也”。在 孙 氏看来 ,此 亦 为其所总结 “言公”之例。孙氏此“言公”之 说 本之 章 学 诚而分类 转精,包括有书为后人所撰而仍署古人之名者,有其 书体 裁各 异而 文全 袭前 人者,有古 书不 提撰人而作者不可考者等,其于古 书为 后人所撰而托名古人例云近人好辨 伪书,但当思 古人有此言公之识,故学者当知古 书 有此依托之例,不必 视 依托为伪 造, 如此则可“毋轻言伪 书” 。[4]248

孙氏认为这些具体而微的条例,均是由更为根本的古书类例来决定的。孙氏早年另著有《刘向校 雠学繤微》一书,较为集中地展示了其有关见解。《纂微》所论古书类例, 孙氏目 为校雠之要 。其 书“分部 类 ”条即引郑樵语:“士卒之亡者,由部伍之法不明也; 书 籍之亡者,由 类例 之法不分也。类例分, 则 百家 九流,各有 条 理,虽 亡而 不能亡也”,认为部 类 之分诚为 校雠之要务。孙氏认为 部类 剖 别 定自刘向,由其首分六略,举其大纲,略下 设目,从而使古书“按部就班,有 条不 紊”、“次第秩然”,故以此部类条别而能推 寻 书之要旨、 学之界略者, 为刘 向校雠之所以可 贵 也。

二刘咸炘的古书体例研究

刘咸炘(1896—1932),字 鉴泉, 别号宥 斋 ,四川 双 流人。祖父 刘沅 ,字止唐,父 亲梖 文,字子 维 ,均为蜀 中知名学者。刘氏自幼从父兄就教,于1926年受聘于成都大学,此后便一直任教蜀中。刘氏不广交游,一生短暂而简 单,但其笃学静思,著书共235部,475卷,总为《推 十书》。 刘氏著作探究校雠之学者,略有《续校雠 通义 》、 《 目录学》、《校 雠 述林》、《 旧书 别录》等。《 续校雠 通义》一书始 作于1919年,越九年乃初成,其 书 核心内 容在 于 讨论 古书由 七略到四部的部 类流别及相关问题。古 书部类、体义之别, 实关乎 对古书真 伪的判 断 ,刘氏谓“ 大氐 经有传授 ,史本实事,皆不易 伪 ”,而为子家“多古 书术 数”,本“ 传述依讬 之体 ,说理之文,可恣己意”,故 伪者独多。[5]294然 书 籍之质素 本多混合,古 书 部类之分 当 从 何而 定? 刘氏谓其标准,曰体 与 义。体者,著述之体裁,义者,学术之统系, “条 别著述 以 义 为主,而分别部居则 以体为主”。刘氏认为 标准 既定,则一切 分 类 均应 依此而不 当 杂用其他 标准。在 刘 氏看来,昔之著 录 家往往歧据他端以 乱 部类 ,此最 为 可戒。刘氏认为六经有传记,然六经之 传 记非一体,内传依经,外传旁衍 ,另六籍之外有 传说 故事亦名 为 传,与附经之传,同取 传 述之义, 只是其言多不雅驯,即多虚 诞 之异说而不似 经及附经 之传为合理、可信。且不 仅 经有传,史部正 书 中也 分 经 纬,子部同 样别 分经传,亦取大 纲委细之义。[6]114-115《校 雠述林 ·子 书原论》论 治子之法,刘氏认为 后世 考 论 战国诸子者,为不解 子 书 体例,几至于无 书不伪之境地,故 刘 氏以 此原 论子书之篇,条论子书不皆手著、子 书多 非成于一人一手而多后世裒 辑、 子 书 多重复零碎而不 贯等 等,若考辨 诸子 者明乎 诸 子之为集录, 则治诸子者可祛“ 时代不合之疑”之蔽,因子 书 自有其体例,故今世考辨 诸子 者惟恃考 检年 代,而根本之 误则在认子书皆 由自作,故而考辨益密而 纠 纷益多,竟至无 书 不伪 。

刘咸炘《目 录 学》成书 于1928年。 刘 氏认为目录学 即为古所称 之校雠学 ,其荦 荦大者在部次 书籍,次而及 书之 真伪、名目、篇卷,至于校勘 异本 、是正文字, 则为 其末 务。刘氏 对古书体例颇 有会 心, 对古 书 辨伪 理论 和方 法有较为清醒的 认识 。首先,对于古书辨伪之学, 刘氏提出了一 个看 似已无需讨论而 实则 极为 根本 的问题——何 为“伪书 ” ?在刘氏看 来,古书 考辨之事自古及今,由疏而密,至于近世几于无 书不伪的境 地,其中多有不了解古 书体例 ,“于不 伪处 疑伪 ,以 非 伪为 伪 者”, 故 刘氏 云“欲辨 伪书 ,当先明 伪书二字之义”,而刘氏之 真伪标准至为简明:“伪书者,前人有此 书 而已亡,或本无此 书 ,后人以意造 伪书 而冒其名,实非其人之作也”。[5]287标准底定,然后才可 论 真伪,在刘氏看来 ,昔人辨 伪 往往 以非 伪为 伪,其原因即在于对真伪标准“囫 囵 不析”。

刘氏以前 对辨伪方法讨 论较详者当属明胡 应麟 《四部正伪》 。 对 于伪书 情状,刘咸炘在胡氏所 论基础上作 了 总结 和补充,分“体别”(缀古事、挟古文、传 古人 名、蹈古书名)及“意别”(惮自名、耻自名 、假重、祸 之、 诬之、 求利与济私)。 对 于胡 应 麟所总结的辨伪“八核”之法①胡应麟辨伪“八核”之法大略为核之《七略》以观其源、核之群志以观其绪、核之并世之言以观其称、核之异世之言以观其述、核之文以观其体、核之事以观其时、核之撰者以观其托、核之传者以观其人。,刘氏谓前四条可 并 谓核之著 录 及他 书 ,而核人之 说 , 刘 氏 谓 不可信凭。且对于考据家所据以为 主 的考证方法,刘氏认为“实不足为证者”有三:一曰史志未 载 ,因古 来 目 录 皆有未及之 书 不载著 录 ;二曰篇卷不同,因篇卷体 别 且分合不定;三曰他 书 文同,或“传 述同源”,或“裁 证 己 说 ”,书有言公之例。至于近世辨 伪 书者,古文家多以 词 气,今文 经 学家多以 经 说,刘氏谓经说偏畸,词气 虚 幻,皆不如考证之可凭,刘氏认为,考辨古 书 , 经 说、 词 气均不可凭,考 证 盖可据,然 须 具“校 雠 之识”。 刘 氏所 谓 “校 雠 之 识 ”,除精 详 经子、 研 析部 类 外,其要当在于熟知古 书 体例,此即 为 “ 凡论 古 书 ,必以辨宗旨体例为先”之意。[5]291

章 学 诚在《淮南洪保辨》中已 论 及有 关 古 书 体例,如其论“古人有依附之笔”、“旁 讬 之言”、“伪 撰之 书 ” 及 “ 杂 拟之文”,刘咸炘在此基 础 上作了更加 详 细的总 结,计有六 类 :一曰事之乖谬,谓古书——尤其子书——记事,间或时代抵牾,或一事而 异 说兼存,或 发 抒己意,往往借古事以重其 说 ,年岁舛 谬 ,事 实 颠倒,甚且 虚 造伪 事,近于寓言,似此之 类 实多,“事 虽 伪而书 则非伪 ”,若“以所言之 误 而疑其人之非,则 乖矣”;二曰文有附益,谓一书 流传 写刻,非 经 一手,或 笃 古者掇舍而 误 入他 书 之文,或好事者改 窜 而妄加一己之意,更有后人注 识 之语 误入正文而致 书 中之事延及后代者,固不能以偏概全;三曰 传 述,概谓古书 多非自著,往往口耳相 传 而后著之竹帛,其 书 往往 为 其 门 人、宾客纂 辑 而定,故 题 某人之 书 不必 为 其自著而多 为 其学派一家之言,此不 当 以伪 论;四曰依托, 概 谓古书 多有依托古人 为 言者,口耳相 传 以至著于竹帛,中或不能无得失,然 虽 本无其 书 ,而旨有所出,言有所承,无所 谓 造,也无所 谓 冒;五曰补阙, 谓 以己意 补 古 书 之 阙 ,补者非作者, 既 非冒名,亦不自 讳 ,故亦不为伪;六曰 讬 古,谓己意不自抒而 讬 古人以言之,借名不同冒名,故不合 伪 书标准。考辨古 书 ,于以上六 类 古书 体例 当 详察,世之不明此古 书 体例而辨 伪 书者多矣,其误即在于“不明古人著述之情状”。尤其是以上传述、依 讬 两类,世多不明于此,以 为 古书 题名即 为 其人自著,以后世著述之例推古人,而疑 伪 寖多,几若古子无非 伪 本,皆不明此 传 述、依 讬 类例之 误 。

三余嘉锡的古书体例研究

余嘉锡(1884—1955),字季豫,后号狷庵,或称狷翁,湖南常德人。光 绪 二十七年(1901)中乡试举人,后应常德官立中 学 、西路 师 范学 堂之聘,教授文史。辛亥后,受聘于常德师范学堂授课。1927年到北京,馆 于 赵 尔 巽家,同时辅佐审阅《清 史稿》初稿。后 与 时为辅仁大 学 校长 的陈 垣结识,即受聘 为 该校讲 师,同 时 于北京大 学 、女子 师 大、中国大 学 等高校兼 课 , 讲 授目 录 学。1931年被聘为辅仁大学教授, 并 兼任 国 文系主任。1948年以《四 库 提要辨 证 》一书当选为中央 研 究院院士。解放后受聘 为 中国 科学 院语 言研 究所 专 门委员 ,于1955年除夕在京逝世。余氏 学 问得于目录学甚深,且其 终 生之 学 问,也主于目录之学。余氏认为,目录学 的 最 终 目的在“辨章 学 术,考 镜 源流”。余氏所谓的目录学, 实 非狭 义的甲乙簿记的目录之 学 ,而是能考辨 学 术的“学术之史”也。余氏 认 为“目 录 不 专 是校 雠 版本耳”, 谓 “古人之备致 众 本,原以供 雠 校。……且校 雠 文字,辨 别 版本,虽为目 录 之所有事,今皆 别 自专 门名家,欲治其 学 ,当 著专 篇”,[7]82可 见 余氏所 谓 之目 录 学,实亦涵盖校 雠 文字、辨 别 版本的内容,余氏之目录学范畴实近于郑樵、章学诚之校雠学。郑、章校雠学实为古代治书之学,其包罗宏富,然其核心内容即在于部 类 条别,编次类 例,故余嘉 锡 对目录 学的理解可谓得郑 章精髓。

余嘉 锡 对古书 体例的 总 结集中体 现 在其《古 书 通例》一书中。此书 虽 为余氏授 课 讲义,但考 虑 到其 时 疑古辨伪活动之情状,其授课及成书当有所针对。余氏在《古书通例》一书绪论中论 辨古 书 真伪有三法及三 难 ,方法一曰:考知史志及目 录 以定其著述之人及其 书 曾否著录。然周秦之书不皆手著,史志所 载 之撰人不 尽 为著述之人,且即便不 论 史志记载是否能 尽 举天下之 书 及或有 讹 误之处 ,古 书 自有 别 称、单篇别行及后世 复 出、 献 自外 国 等 种 种情 况 ,故此法不尽可凭,此其难一也。方法二曰:考之本书以验其记载之合否。然古书有不出自一人者,或成于 众 手,或 编 次于身后,故“学 案与语录同编 ,说解与 经言并 载”,又有“笺 注标 识,混入正文,批答 评 论,咸 从 附录 ”者,以致“ 语 不类生平,事 并 及于身后”,又古 书 多有 拟 托者,“造作 语 言,设为主客之 辞 ,鸣其荒唐之说,既属寓言,难可庄 论 ”,[8]186故此法容有未 尽 ,此 难 二也。方法三曰:考之群 书 之所引用,以 证 今本是否原书。然古书不免 阙 佚,加之 传 抄讹 误,编次不同及分合不定,又或后人重 辑 ,疏漏之所 难 辞而言 伪 造则 非其罪,故此法 尚 非其至,此 难 三也。以此三 难 ,是生四 误 :不知家法之口耳相 传 而概斥 为 依托,误一;不察 传 写之简 篇讹 脱而并 疑为 赝本,误二;不明古 书 之体例而律以后人之科 条 ,误三;不知 学 术之流派而 绳 以老生之常 谈 ,误四。余氏所 总 结之辨 别 古书 真伪的三法、三 难 及四 误 可谓 简赅,以之 审 视当时的辨 伪 方法,可见其只眼独具。

余氏《古 书 通例》共分四卷,每卷涵括 数 条通例,每条中 详 列事例,可 谓 条分 缕 析。其卷一 为 “案著 录 ”,下分“诸 史经籍志皆有不著 录 之 书 ”、“古 书 不 题 撰人”、“古 书 书名之 研 究”、“ 汉 志著 录 之 书 名 异 同及 别 本 单 行”四 条 ,每 条 下 条 列事例,如“诸 史 经 籍志皆有不著 录 之 书 ” 条, 以下分 别就 正史之经籍、艺 文六篇之志及四 库 提要 举 例 说 明 诸 史 经 籍志有不著录之 书 。即以《 汉 书·艺文志》 为例 ,余氏 总 结 其 有不著 录 之书原因有三:一 则为 民间所有 而秘府未收,如《元王 诗》 也;二 则为 国家法制不入校雠,如 叔 孙通之《 汉仪 》 ;三 则为 西汉末年时 人著 作,未入中秘者,《七略》不 录 ,《 汉志 》亦不补入。又有可稍加注意 处,以《新唐 书 ·艺文志》论书有不著 录 例, 谓 有“古 书 往往不入秘府,而 复出于民 间 ”的情 况 ,[8]196以敦煌石室所出唐 写本书为 例,其间即有出于新 旧《唐书 艺文志》之外者,此 处 以出 土材料 为 据,自更具说服力。

卷二“名体例”,下分“秦 汉 诸子及后世之文集”、“ 汉魏以后诸子”、“古书多造作故事”三 条。前两 条论子、集源流及其分野,畅论源出六经诸子之说。余氏此论子、 集之异同及源流嬗变,除可知古今 学 术之得失外,于古 书不皆手著、古书单篇 别 行及多有附益等情 状多 所 关 涉,且 对后世以集之体制观照 诸子 著作以致抵 牾处,也颇 资鉴镜。“ 古书 多造 作故事”条大要 谓诸 子之书,百家之 说 ,因文 见 意, 随物赋 形, 或引书以 证 其言 ,或 设喻 以宣 其 奥 ,若必 为之训诂 ,务为穿凿, 不惟事等刻舟,亦且味同嚼蜡矣。[8]253余氏 将 古书多造作故事之故之端 归为 七: 一曰 讬之古人以自尊其道,二曰造 为古 事以自 饰其 非,三曰因 愤 世嫉俗乃 谬引古事以致其 讥 ,四曰心有 爱 憎,意有所向,则多溢美溢 恶 之言 ,叙事遂 过其实, 五曰 诸 子著书,词人作赋 ,义有奥衍,辞有往复,则设谓故事以 证 其义,假为 问答以尽 其辞 ,不必 实 有其 人,亦不必 真有此 问 ,六曰古人引 书,唯于 经史特为 谨严,至 于 诸 子用事,苟有助于文章,固不 问其真伪 也, 七曰方士 说 鬼,文士好奇,乃 虚 构异闻,造为 小说也。 由此七端,则可知诸 子所记, 多出古 书,虽有讬词,而不 尽伪 作; 若 虽意有未安而事不可尽考,则姑云 未 详 细以待定 论。如曰 断 之自 我,是 谓尤 而效之,曰“盖厚 诬古人, 与贻 误后学,其揆一也”。[8]264

卷三“ 论编次”,其中分“古 书单 篇别行之 例”、“ 叙刘向之校雠编次”、 “古 书之分内外篇” 条。如 其“古 书 单篇 别 行之 例”归之有三:一 为本是单 篇, 后人收入 总集,其后又自 总集内析出 单 行, 二 为 古书 数篇,本自 单行,后人收入全 书,而其单行之本,尚并存不废 ,三为本是全 书, 后人于其中抄出部分以便 诵读 。 “ 古书之分内外篇” 条例 举古书分内 外篇 之例,条别其 状,推求原由,谓以内外篇分 为二书者,必其同 为 一家之 学 而体例不同者也;凡一 书之内自分内 外者 ,多出于 刘向 ,且其外篇大抵 较为 肤浅,或并疑为依托者。至 谓 古书之分 内外篇,犹后世之文集之有 内外也,诗文之 见 于外集者,特多为作者不存之稿及 删去 之文,少年之作、未定之 论往往杂 出其 间 ,所以大致 较内 集为肤浅,然何可即指 为造伪,且内集不皆手定,亦何可 尽 信, 诸子亦类 是。 若因书中有可疑之处而 尽 指为伪作,则唐、 宋人之集,又何 异于古书 ,而其中即一无可信耶?[8]286余氏《 论 附益》篇总结后人辑 著者言行之状有 数端:一曰 编 书之人记 其生 平行事附入本 书, 如后人文集附列 传 、行状、碑志之 类 也; 二曰古 书 既多后人所 编 定,故于其最有 关 系之议论 ,并载同时人之辩 驳,以著其 学之废兴,说之行 否,亦使 读者互相印 证 ,因以考 见其 生平,即后世文集中附 录 往还书札赠答诗文之例也;三曰古 书中所载 之文 词 对答,或由 记 者附 著其始末,使 读 者知 事之究竟,犹之后人奏 议 中之 录批答,而校 书 者之附案 说也;四曰古 书之 中有 记 载古事、古言者,此或其人平日所 诵说 ,弟子熟 闻而笔记之,或是 读 书时之札记,后人 录 之以为书 也; 五曰 诸子 之中,有 门人附记之语,即 后世之 题跋也。余氏以 为 “当先明古人著作之体,然后可以读古书”,[8]296若不明古人著作之体例,不能深察著述 变迁 之迹 ,而好 执当 时之例以 议古人,则考 辩 论说,不胜其纷纷 矣。

结语

由于近代疑古辨 伪 活动的刺 激,校 雠学 以其特有的方式参与了对古书的反 思。以上 孙德谦、 刘咸炘 、余嘉 锡 三位 学者 关 于古 书体 例的 研究 ,其直接 动 因大致皆出于对疑古辨伪活动的回应,且其均深谙校雠之学,故可据之以为资源而发论。其古书体例的论述多瞩目于两个层面: 古书部类 条别—— 经 、史、子、集源流部别和较为具体的古书通例——名目、篇卷、撰述体例等,基本明确了古 书 体例研究的大致范 畴。

孙 德谦是较早的 一位以校 雠学 义 例观照疑 古辨 伪的学 者,其对古书体例的总结 及古 书 体例 与 古书考辨 关系的申述,可 谓 筚路蓝缕 。与孙氏相 较, 刘咸炘不单以校雠学为资源 观 照疑古辨 伪活 动,更能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校雠 学展开审视,故相关见解更加入微、更具条理,也更为自觉。刘氏将古书部类条 别领出而专论 ,古书体例另 书论 列的 做法,最能凸 显其对古书体例研 究更 加自 觉的体认 ,实为其后余嘉锡《目 录学 发微》专论 部类 衍 变 、《古 书通 例》专论古书体例这种更加 专门 的做法开了先河。余氏二书堪谓疑古辨伪思潮之下传统校雠学转型的某种标志。传统校雠学出于“辨章学术,考镜 源流 ”之旨,其 学实 多瞩目于 部 类 条别及编次之法,于具体的古书通例论列相对薄弱。余氏将涵盖于传统校雠 学中的 对象独立领出,廓 清了各自的 研 究范畴,实际参与并推动了校雠学 从传统学问 形态向近代 学 术转型的过 程: 《目录学发微》 一 书作为近代学 术转型意义上较早期的 阐扬 目录 学的著作,从校雠学 的角 度 对 目录学进行了 思考,将这一工作带入了较 为深入的 层面,丰富了近代目 录 学理 论, 参与了近代目录学的形成;《古书通例 》将古书体例 作 为专 门的研 究对象,这一创造性 的工作,在丰富了 传 统治书之学内 涵的同时,使相 关研 究更系 统 、全面及精 细 ,而更重要之处在于,以古 书体 例 研 究为进路,开展了对疑古辨伪活动的方法论反思,明确了一种有效的 研究方向。

总之,对古书疑伪运动的回应与 古书疑伪活动一道 ,成为 对 古书 第一次反思的重要 组成 部分。更精确些,可以说是这 两 条线索相 反相成,辩证地完 成了此次对古书的反思。在古 书 疑伪 活动 的刺激下,古书体例研究作为回应古书疑伪活动的核心问题被提出,进而 将对古书的这 次反思带向更广阔、更深邃的思考 层面。伴随此后出土文 献的问世,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新文 献 大批量出土的情况,对古书进行新一轮思考的条件日益成熟,而古 书 体例 研究 作为其中一个有效的思考进路和重要的研究方向,仍然有着 较为 鲜活的生命力。对于古书体例的研究,其重要渊源在于传统的治 书之学——校雠学。在对古书所做的第一次反思中,以古书体例研究为核心 ,校 雠 学作为回应及审视古 书 疑伪 活动 的重 要资源,发挥了独到的作用。在此过程中 ,传统校雠 学的各有关领域逐渐学 科化、建制化,从而开启并逐渐完成了校雠学由传统学问形态向近代 学术 形态转型的过 程。

[1]吕思勉.先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王汎森.傅斯年 对 胡适文史 观点 的影响[A].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 与学 术的系谱[C].石家庄:河北 教育出版社,2001.

[3]张京华.古史辨派与中国现代学术走向[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

[4]孙德谦.古书读法略例[M].桂林:广西 师 范大 学出版社,2006.

[5]刘咸炘.刘咸炘学术论集· 校雠学编· 目录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刘咸炘.经传定论[A].刘咸炘 学术论集·校雠学编· 校雠述林[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7]余嘉锡.目 录 学发微[M].北京:中华书局,2007.

[8]余嘉锡.古书通例[M].北京:中华书局,2007.

猜你喜欢
孙氏古书刘氏
陆九渊行书《宋故孙氏夫人墓志铭》
我和古书
古书
往顶上跑
孙氏手术治疗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的主动脉疾病初步经验
《野隐好读上古书》(美术作品)
追爱就要厚脸皮
追爱就要厚脸皮
后母
少年宋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