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
浅谈道家与儒家之渊源
王红
提起儒家与道家,历来讨论最多的就是两家的对立。近年来,有关研究二者相同之处的成果在不断大量增加。在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着寻找道家和儒家之间的深层关系。
儒家;道家;史官;关系;渊源
说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核心,最精髓,最具有渗透力、影响力的,儒家文化当之无愧。儒家在传统中国中的地位以及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在此不做详细的阐述。但是一提起道家,大家想到的往往是那些高卧云中,逍遥自乐而又自命风流的隐士们。他们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崇尚一切顺其自然,一定程度上还有逃避现实的倾向。简单来说,道家在人们眼里更多的是消极的形象,远远不及儒家的地位崇高。至于原因,自要追述历史。
两千多年来,儒家除了在秦汉之际受到压抑之外,自汉武帝起,基本上是处于“独尊”的地位,其学术观念更是在封建专制的保护下得到了持续的发展完善,成为统治者的御用工具和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反观道家,其发展道路却并不顺利,除了在战国中后期和西汉前期受到重视之外,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不得志的压抑境遇,在封建主义的夹缝中艰难成长。所以,道家一直以来,往往就被人忽视,至少是不被重视的。
然而,班固却并不这么认为。在《汉书·艺文志》谈及诸子各家的源流时,他这样说到:“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可见,班固给道家的评价是很高的。
这里说到了史官,就不得不提起其源远流长的设置历程。自先秦起,随着时代的变迁,史官的构成、职责、功能、地位一直在发生变化。纵观整个漫长的封建时代,特别是在儒学兴盛之后,史官往往就是由那些博学多识,文化功底深厚的鸿儒大家所担当。从“承家学少负不羁之才,习坟典初奠鸿儒之基”的司马迁,到兰台修史的班固,再到出身博学世家的范晔等等,由鸿儒士子担任史官似乎成为了理所当然的事。
而“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出自《汉书·艺文志》)。我们都知道,《春秋》相传是由孔子根据鲁国史官所编写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后被儒家奉为经典。而《尚书》又称《书》《书经》,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终汉一朝儒家的地位是相当高的,可以说,儒家和史官的渊源是显而易见的。那么,为什么班固要说道家也是源于史官的呢?道家和儒家又会有关系吗?
首先来看第一个疑问,即道家和史官的关系。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西汉初年,统治者推行“无为而治”的黄老道政略,这或许是班固给予道家较高定位的一个合理解释。另外,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中的相关记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曾经担任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也就是掌管国家文物典籍的史官,从这点上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似乎也不为过了。
现在重点探讨一下,道家和儒家到底有没有关系,如果有,又会是什么关系呢?对此,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看。
第一,还是先来看《汉书·艺文志》中有关诸子各家的介绍。班固认为诸子之学无不出于王官,“合其旨归”也是“六经之支与流裔”。既然“六经皆史”,诸子各家自然包括道家和儒家,若是究其根本,说两家都是源于史官也不为怪了。从这个层面上说,道家和儒家显然是有关系的。
第二,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道两家只是众多学术派别中的两派。两家各有各的经典,互不相借,并且各有独立发展并且不断地相对完善的思想体系。从表面上来看,两家之间似乎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在某些方面,其差异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南辕北辙。然而,有一点需要强调,那就是不管两家的思想体系有再多的差异,他们同其他各家一样都是在古代中国的文化土壤中发育成长起来的,诸子百家都是同出于一个母体,存在着相互依存和沟通的基础。关于这一点,或许可以从两家的思想共同点中看出端倪,在此仅举几例:在谈到人生境界方面,儒家提倡“君子忧道不忧贫”,道家倡导“圣人被褐而钎玉”,皆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实和提高,反对沉湎于物欲私利之中;在哲学思维方面,两家都对矛盾有着深刻的认识,儒家认为万事“过犹不及”(出自《论语·先进》),道家同样说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道德经》);而在治国问题上,儒道一定程度上都反对君主专制独裁,反对暴政,重视民心向背,提倡“民为贵”“保民而王”(孟子的主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的观点)等等。当然,两家在人生观,人与自然的关系,伦理道德观,甚至是哲学方面都能找到不少相似或者一致的地方,在此不再细述。
第三,两家虽然各有经典,却都与《周易》颇有渊源。《史记·孔子世家》中言:“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吾数年,若是,吾於易则彬彬矣’”。可见孔子对《易经》非常推崇,自然也被儒家奉为经典了。而《汉书·艺文志》在阐述儒家渊源时也说:“儒家者流,……游文于六经之中”“六艺之文……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故曰:‘《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言与天地为终始也”。明确指出,《易经》乃六经之首同时也说明了儒家思想与《周易》的渊源。至于部分道家思想,也极其可能来源于《周易》,如“道”这个概念就和《周易》中的“太极”概念非常的相合。再者,《汉书·艺文志》也提供了这方面的证据,说到“道家合于尧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谦而四溢,此其所长也”。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周易》中提出了两个最基本的概念——阳和阴。阳代表正面、积极、进取、外露……,可以概括为阳刚之性;阴则表示负面、消极、退守、内敛……,概括为阴柔之性。若是用阳刚之性来代表儒家,阴柔之性代表道家确实是恰到好处。所以,两家虽然发展方向相异,却极有渊源。
第四,儒家是引导大家“入世”的,而道家则相反,倡导“出世”,这一点仅仅从其政治主张方面就可以得到例证。比如,儒家主张“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从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道家则主张“无为而治”(《老子》),《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有关老子从周之史官到“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老子,隐君子也”的说法也可以看出其“出世”的态度。再来看《史记·儒林列传》中有关儒士们的说法,“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前面说到老子在创立道家学派之前的经历,先做史官,后成隐士,这么说来,那些隐而不见的孔氏弟子在归隐山林,做逍遥自得的隐士之后,会不会慢慢的在参透万物的同时朝着道家的方向发展呢?这些人在完全归为道家一派之后,其思想会不会还在受儒家的影响呢?这种可能性显然是有的。从这一层面上说,两家有渊源关系也完全是可能的。
第五,关于和老子的个人关系,太史公对孔子问礼于老子一事深信不疑,故在记述二者的对话过程时较为详细,除了载于《老子韩非列传》,且于《孔子世家》中记之,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也说“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不仅如此,太史公还以传神之笔,描述了孔子对老子的评价,“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孔子以师位尊老子,多处资料皆能相合。另外,难得可贵的是,孔子对老子的无为政治也赞赏有加,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在此不得不说两家在政治思想上确实有趋同性。首先,两家都主张以人治代替神治,孔子说:“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出自《中庸》),认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是人而不是神,政治的成败最终取决于人。而从道家的论述中,也可以看出类似的观点,老子认为:“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从本质上说就是“王法道”,这里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人主导政治,但是“道”的“无为而治”并非不治,恰恰是人顺应事物发展大势最后达到大治的目的,归根结底还是人治。再者,两家都注重德治,孔子的“仁”“为政以德”、孟子的“仁政”等等都可以说明儒家重德政。实际上,老子同样充分肯定道德对政治的重要作用,提出:“吾无为而民自化,吾好静而民自正,吾无事而民自富,吾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甚至同时提出了“政者,正也”的论断,与“仁政”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两家都从一定程度上认识到重视百姓利益的重要性,特别是提倡维护人民的经济利益以实现政治上的统治目标,主张当政者应该控制私欲,让利于民。为此,老子提出:“去甚,去奢,去泰”(《老子》),孔子则警示当政者:“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可见,两位伟大的思想家并没有因为观念的不同而拒对方于门外,而是以博大的胸怀去包涵,这也正是两家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高贵精神所在。
第六,王国维提出过“二重证据法”,意思是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量印证,以考古代历史文化,这是公认科学的学术正流。自一九九三年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楚简出土之后,学术界对于道家和儒家的关系进行了重新的审视。郭店简本《老子》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与今本、帛书本的《老子》都有一些明显的差异,反而与儒家所提倡的一次而思想观点基本相近。而且,郭店简本中不仅有道家的经典《老子》《太一生水》,更多的是一些很不常见的儒家典籍如《缁衣》等,为两家同源的论点进一步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其实,早在一九七三年河北定县(今定州市)出土的竹简《文子》中,就可以找到儒道相关的蛛丝马迹。在竹简《文子》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就是“道”和“德”,其中,“道”被提到的次数最多,如“天道”“王道”“人道”等,均可以找到与儒家思想相通的地方。再就是“德”也被多次强调,这与儒家向来大力倡导的的德如出一辙。以上的两例均能作为证明两家同源的强大佐证。
道家和儒家就如阴阳,更像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中国的知识分子大多会随着自身境遇的变化,将其信仰的重心在儒和道之间摇摆不定。顺境时,以儒家为指导,积极主动地建功立业,所谓“达则兼济天下”;当遇到逆境时,往往会选择道家的清净小径,以超然通达的心态静观时变,以作为安慰自己的“心灵鸡汤”。而这种儒道互补式的模式能够使人做到刚柔相济,进退自如。所以,自古以来,中国人基本上都是在这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中选择着自己的人生道路,因而才有了所谓的“大丈夫能屈能伸”(《易经》)以及“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无名氏《看钱奴》第二折)等这一类俗语的广泛流传。所以,儒家和道家虽然分属于不同的思想流派,但是说它们同出一源也不为过,二者互立互补,对古老的中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文化进行了经典的总结,共同谱写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光辉壮丽的篇章。
[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张燕婴,译注.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饶尚宽,译注.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
[6]王弼注.老子注·诸子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2006.
[7]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8]王国轩,译注.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06.
[9]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0]湖北荆门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M].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11]丁原植.就竹简资料看<文子>与解<老>传承[A].道家文化研究第17期[C].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9.
[12]张立文.论简本<老子>与儒家思想的互补互济[A].道家文化研究第17期[C].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9.
[13]黄钊.应当重视对道家思想的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1988(2).
[14]张运华.论道家对儒家的影响[J].管子学刊,1999(3).
[15]钟肇鹏.儒家和道家的人生观[J].浙江社会科学,2001(4).
[16]陈谷嘉.先秦时期儒家和道家政治思想的趋同性[J].湖湘论坛,2002(2).
[17]丁波.试析春秋战国之际史官群体的演变分化[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6).
[18]刘伟.从竹简文子中道与德的关系看早期儒道关系[J].齐鲁学刊,2004(6).
Discussion on theOrigin ofTaoismandConfucianism
Wang Hong
As for Taoism and Confucianism,the focus of people is always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m.In recent years,there are some study in their similarities rather than 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 two school of thought.Based on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research,the paper tries to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oism and Confucianism.
Confucianism;Taoism;historiographer;relationship;origin
K05
A
1672-6758(2012)03-0151-2
王红,在读硕士,新疆大学人文学院历史文献学专业2010级,新疆·乌鲁木齐。邮政编码:830046
Class No.:K05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