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炎军
旁采泰西遗失三代
——刍议陈平原《中国大学十讲》
朱炎军
《中国大学十讲》是基于文化的视角研究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一本著作。近代高校的建立和发展是一部移植与传承不断磨合的过程,由此也形成了特殊的教育理念和大学精神。此书阐明了当代高校人文精神滑坡、教育理念模糊的原因所在。
中国大学十讲;大学精神;传统文化
陈平原,北大中文系教授,其在文学领域内遐迩闻名。基于深厚的文学功底,加上对大学发展研究的朝乾夕惕,陈教授所著的《中国大学十讲》值得学教育、乃至学文学的人细细品味。如若寻找当今高校何以缺乏人文精神、大学何以培养不出创新人才乃至一流大师的答案,读完此书,方会恍然大悟。
清末,看到了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也意识到国内教育制度的腐朽,洋务派、以及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均要求改革教育。于是,采用“旁采泰西、上法三代”的方法建立起来的高等教育诞生在满身疮痍的东方大地。“百日维新”打破了知识分子只专注“深训诂、精考据、明义理之作”的精神状态,转而开始参与国事,也由此引发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大学的诞生。国内诸多教育著作对我国大学教育史的界定不清,存在“大学史即高等教育史”的误区,在此先不去界定何为大学史、何为高等教育史,只对近代大学的人文精神建设略作评述。
19世纪末清王朝的改革触及高等教育。1896年,梁启超在《变法通议·学校总论》中写到:“西人学校之等差、之名号、之章程、之功课,彼士所著《德国学校》《七国新学备要》《文学兴国策》等书,类能言之,无取吾言也。吾所欲言者,采西人之意,行中国之法,采西人之法,行中国之意”。[1]此段话表面,梁启超已然将采用西方模式构建清末高等教育作为一条可行之道。其实早在之前,洋务派就已经在教育领域内掀起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改造活动。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指出:“今日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国历代之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厥者用之,西政之可以起吾疾者取之,斯有其益而无害。”[2]李鸿章亦要求坚决效仿西方建立新式教育,目的在于“取彼之长,益我之短”。实用之学在中国教育史上一直难登大雅之堂,但是两次鸦片战争击碎了清王朝的“天朝大国”的美梦,也让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欲报国,须设实学。然为了防止开设实学导致传统伦理道德的颠覆,经学课程依然作为主体而存在:“以忠孝为主,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3]
陈平原教授指出“百年中国,以教育而论,最关键性的转折,其实是在清廷手中完成的”。[4]“旁采泰西”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即引入西方的实用教育课程和采用西方的学制,“上法三代”则指经史之学作为根本。1898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便是典型的这一指导思想的产物。孙家鼐在创办京师大学堂指出要用“明体达用”的思想作为指导方针,即以“经史义理为立身之本,而后博之以兵农工商止学、以致格致测算语言文学各门”培养“通体达用”之才。
在上述指导思想的指导下,清政府参照日本创立了新式高等教育体制。按照《中国大学十讲》里的解释是:明治二十三年(1890年)日本颁布了用儒学和普鲁士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教育敕语》,完成了国家主义臣民教育的设计”。[5]这一精神设计恰恰也符合清政府的思想统治和教育制度创新的需要,即维护礼仪道德并参考西方教育学制建立新式教育。
此后,清政府的腐朽封建体制遭到历史的遗弃。进入民国政府时期,受到政治权力争夺和各种新式思潮的碰撞,高等教育建设理念不断更迭。1912年颁布的《大学令》和《大学规程令》等诸多法令中,规定取消“经学”的独尊地位。这一规定将清末实行的“上法三代”的办学理念扫出历史舞台。加之随后开展的“新文化运动”对“孔家店”的批判,对高等教育内的国学教育进一步产生冲击。幸而,蔡元培在北大坚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学理念,使得持有不同思想主张的国学大师得以授业讲道。此外,还有一些仁人志士为保护传统文化励精图治,如唐文治及其创立的无锡国转。当国内诸多高校高举欧美思潮,大推“实业救国”时,唐文治却将“讲求实业与保存国粹”并重作其奋斗目标。只到建国前夕,在欧美思潮大举进攻和硝烟战火中,传统文化和国学精神依然有形或无形地存在高等教育领域内。建国后,高等教育大调整,短时间内满足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需求,但是割裂文、理、工医以及对文史经的裁剪导致大学理念的严重倒退。
直面“钱学森之问”,为何我国高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主要在于高校人文精神的缺失,而其中的关键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德国高等教育之所以在19世纪引领风骚,在于康德、费希特、哈勒精神遗产的指引;美国高等教育在今日独占鳌头,也是基于对传统国家精神“民主和真理”的坚持。清末“中体西用”的教育改革旨在维护王朝统治,但是以“经史文学”为基础实施的新式教育确实培养了一大批“通体达用”的人才,这些人成为民国乃至新中国社会的顶梁之才。反观当代,高等教育人文精神领域,即没有继承传统文化,也没有创新新的精神理念,按照陈平原教授的说法——“重实用而轻学理倾向十分严重”,必然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目前,我国受高等教育人数和科技人员资源总量跃居世界第一。然而,真正有影响力的科学家数量和水平却凤毛麟角,主要原因是因为教育环境缺少人文关怀和精神培养。
要改变目前的窘局,唯有扩大高校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儒家的非理性思维(情感、想象、直觉和美感)、老子的辩证思维与《墨经》的逻辑思维结合形成的文化思维,是中国科学生长和发现在文化领域的必备条件,也是中国科学生长的沃土。”[6]另外,在市场经济的虚夸、浮躁以及对名利的盲目追求的影响下,高等教育领域内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糜烂,严重阻碍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而传统文化中对伦理道德规范的强调则有助于改变目前这种局面。这一点在晚清教育改革中就已经提及,《学务纲要》指出:“至于立学宗旨,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止血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7]科学教育的前提是培养完善的人,这种人不仅仅在道德品行上没有瑕疵,同时在精神领域是饱满的。而现在高校的培养环境恰恰是有知识的灌输,而没有精神的训练。大学生浮躁、功利化、独立思考能力差、缺少社会责任感依然成为社会各界批评大学教育的重点。
我们在引进西方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同时,并不能引进培养学生精神层面的文化环境。这主要是由于文化传统、思维习惯、意识形态等诸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否则结果便是国将不国。“五四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号要求打到“孔家店”,对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内的传统文化教育是一次致命的冲击。幸而,蔡元培先生倡导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使得国学教育能够在大学继续生存下去。其实,蔡元培先生的根本意愿在于利用西方的教育管理组织和中国传统精神的完美结合,开辟出一条独特的大学之道。就像陈平原教授说的那样“蔡元培的大学理念在于中国传统的孔墨精神,加上英之人格教育、德法之专深研究、美之服务社会能够真正实现”。[8]
目前,在高等教育领域内我们更多的是关心创新,将大学的发展史归结为“新观念的源泉、新知识的源泉和新型专业人才的源泉”。[9]然而,大学的创新基础是对传统文化和知识的继承。一所大学只有先继承、习得和领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才能孕育出创新的环境,才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所以,现在高等教育领域内热衷探讨的教育质量、人才培养等诸多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大学人文精神的创建和传统文化的回归问题。
人文精神的创建和传统文化的回归需要贯穿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利用课堂和各种课外活动为平台,不仅仅让学生习得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领会其中的内涵,养成特殊的精神气质。具体而言,高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是通过开展共同的课程教育,使学生具备基本思维能力、判断能力、适应能力。通识教育的目标是“有效的思考、思想的沟通、恰当的判断,分辨各种价值。”[10]目前,国内也有一些高校将传统国学经典纳入通识教育课程中,如复旦大学2005年成立了复旦学院,所有大一新生需要在复旦学院学习一年的通识教育课程,课程内容就包括传统的儒家经典。利用通识教育这一平台,保证了传统文化普及的速度和广度,改变了高校在利用传统文化构建大学人文环境的消极姿态。但是,其中也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是课程的设置目的必须明确,即主要是为了熏陶学生的情感、开拓其思维;其次,课程面不应只局限某一家或者某一派学说,而是让学生有机会大量接触传统文化;第三,保证传统文化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最后,利用通识教育平台加大传统文化的教育,以此达到人文精神构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一日而就。
2.传统文化贯穿于学校各项活动。
高校的学生活动是学生精神面貌的体现,也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抓住学生活动这一环节,让学生在耳染目睹中感受传统文化,习得人文精神。然而,这一举措不应视为一时的政治需求和个人的良好意愿,而应该成为培养学生的手段和目的,即利用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培养具有气质涵养、明辨是非、思维敏锐的人才。
[1]陈平原.中国大学十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0.
[2]董宝良.中国教育史纲(近代之部)[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44.
[3]周谷平,张雁.中国近代大学理念的转型——从〈大学堂章程〉到〈大学令〉[J].高等教育研究,2007(10).
[4]陈平原.中国大学十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1.
[5]陈平原.中国大学十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4.
[6]罗利建.钱学森之问——大师是怎样炼成的[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219.
[7]董宝良.中国教育史纲(近代之部).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36.
[8]陈平原.中国大学十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38.
[9]刘智强.对当代“大学精神”的思考——从大学的历史角度解读“大学精神”[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1).
[10]周平.通识教育——新时期的高等教育观[J].中国成人教育,2010(5).
Interpretation of Ten lectures of Chinese University Written byChenPingyuan
Zhu Yanjun
TenLectures of Chinese University is written by ChnePingyuan,which is a book to explore the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in China can be regarded as acoalescent between the migration and inheritment of spirit of university.A special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spirit.of university has been developed based on the special educational philosophy.After reading this book,people can understand the reasons why the humanistic spirit is dying down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for contemporary universities.
Ten lectures of Chinese University;sprit of university;traditional culture
I206.7
A
1672-6758( 2012) 03-0105-2
朱炎军,硕士,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研究方向:比较高等教育学。邮政编码:201209
Class No.:I206.7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