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建,刘科霞*,李建业,杨胜艳,刘志红,吴淑华
(1.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普外一科,河北沧州061000;2.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放射科,河北沧州061000)
盐酸利多卡因在ERCP中的应用
张培建1,刘科霞1*,李建业1,杨胜艳1,刘志红1,吴淑华2
(1.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普外一科,河北沧州061000;2.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放射科,河北沧州061000)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利多卡因;治疗应用
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1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因其创伤小、疗效确切,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在操作过程中,因个别患者肠蠕动增强,影响操作视野,增加操作难度,导致ERCP成功率降低。本研究通过导管向十二指肠黏膜喷洒盐酸利多卡因,达到降低肠蠕动频率、稳定手术视野的效果,旨在提高ERCP的成功率。
1.1 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1年6月我院行ERCP患者36例,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47~78岁,平均68.4岁。胆总管结石患者24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12例,胆囊切除5例。术中因各种原因致肠蠕动活跃,影响正常操作。
1.2 方法
1.2.1 ERCP:术前对患者行血常规、凝血常规、心电图等常规检查,禁食水6h以上,术前30min肌内注射地西泮10mg、山莨菪碱10mg。术中所用器材包括盐酸利多卡因、C型臂X线机、引流管、选择性胆管插管造影管、导丝、乳头切开刀、0.9%氯化钠加适量庆大霉素配成30%~40%的泛影葡胺。
1.2.2 用药方法:对于肠蠕动活跃、影响ERCP操作视野、增加操作难度,且对盐酸利多卡因无禁忌证的患者,通过造影导管或乳头切开刀(弓形刀)向十二指肠喷洒盐酸利多卡因,一般为60mg(浓度2% 3mL),也可根据术中情况酌情加减,一般不超过100mg(浓度2%5mL)。
术中通过向十二指肠黏膜喷洒盐酸利多卡因,1~3min后,可达到降低其肠蠕动的频率、稳定手术视野的效果,本组36例患者ERCP全部成功。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与盐酸利多卡因相关的肌肉震颤、惊厥昏迷、低血压、心动过缓及房室传导阻滞等不良反应。
利多卡因可用于浸润麻醉、硬膜外麻醉、表面麻醉及神经传导阻滞,属酰胺类中效局麻药,具有起效快、作用强而持久、穿透力强及安全范围较大等特点,同时无扩张血管作用及对组织几乎没有刺激性。利多卡因在肝脏被肝微粒体酶水解失活,但代谢较慢,半衰期为90min,作用时间为1~2h[1]。而胃肠道受内在神经(肠神经系统)和外来神经(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共同调节消化道平滑肌、腺体分泌和血管运动,肌间神经丛、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和黏膜下神经丛共同参与对消化道的控制[2]。利多卡因作为一种局麻药主要是阻断电压性Na+通道,使传导阻滞,产生局麻作用[1]。
术前应评估患者一般情况,了解其有无禁忌证,术中应酌情用药,一般不超过100mg(浓度2% 5mL),因为利多卡因的毒性大小与所用药液浓度有关,增加浓度可相应增加毒性反应[1]。利多卡因本身不能形成抗原成半抗原,故引起变态反应者极为罕见[3]。另有文献[4]报道,应用利多卡因致严重不良反应的22例患者中,全身性损害(主要为过敏性不良反应)最常见(40.7%)。因此,用药后应观察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如低血压、心动过缓、惊厥昏迷及呼吸抑制等临床表现。本组患者均未出现与其相关的不良反应,可能与用药剂量较小、病例数较少有关。
总之,对于ERCP中肠蠕动活跃、影响操作的患者,适量喷洒利多卡因,可以提高ERCP的成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1] 杨宝峰,苏定冯.药理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6-127.
[2] 姚泰,吴博威.生理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8-169.
[3] 丰浩荣,许鹏程.利多卡因的不良反应综述[J].临床误诊误治,2006,19(12):82-86.
[4] 刘忠华,周冰.22例利多卡因致严重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1,9(6):53-55.
(本文编辑:刘斯静)
R614.3
B
1007-3205(2012)10-1213-02
2011-12-29;
2012-04-08
张培建(1986-),男,河北河间人,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沧州市中心医院医学硕士研究生,从事肝胆外科疾病诊治研究。
*通讯作者
10.3969/j.issn.1007-3205.2012.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