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浩,贺文华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湖南 娄底 41700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社会对计算机技术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由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目前我国高校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由于各种弊端不能完全符合社会的需要,人才培养目标和业界需求脱节。因此,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计算机应用人才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目前,计算机专业已经成为知识结构发展最快、社会影响最广的专业之一。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和最终目标,既要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核心技术的科研人才,也要培养能够满足企事业单位的应用人才,从不同层次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各种需求。从我国现在的高校招生与人才培养状况来看,科研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研究生阶段和重点大学的本科阶段;而大多数的二本类高校应该以应用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
应用人才又可分为技能型应用人才与创新型应用人才。技能型应用人才主要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熟练操作技能的技术人才。创新型应用人才主要是指既具有某种职业岗位的技能,又具有专业技术创新和开发能力的应用人才。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对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获取与运用,积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意识。众所周知,计算机专业的知识更新速度快、学科内容发展快。因此,计算机专业应用人才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作为普通二类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培养创新型计算机应用人才,使其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
近年来,尽管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创新实践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人才培养模式整体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目前,我国的高等院校大多采用统一的标准和模式来进行教学活动,用统一的考核形式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效。将本来具有不同潜质的个性化学生塑造成统一的产品。因此,在培养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足够的体现。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更新速度是任何一种技术都不可比拟的,而目前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我们所采用的教材和实践内容却多年不变,新的计算机技术和知识引进速度很慢,学生所学的知识在毕业后几乎用不上。
教学过程中,大多实行灌输式教学,教师在上课前把所要讲授的内容制作成电子课件,课堂上只是如何把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把知识的传授和讲解作为主要目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培养。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不完善,不具有应有的创新能力和自主能力。
一般情况下,大学本科生在前面三年半是学课程、修学分,只有到了最后一个学期才有毕业设计(论文)导师。对学生实施科研和工程实践训练的时间不多,在我们普通本科院校中,本科生直接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就更少了。因此,很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动力,学生的知识结构也过于偏向理论,不能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在创新型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坚持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使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经济、社会需求相一致。
教师是实施教学活动的第一核心要素,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必须要有优秀的教师队伍做基础。如果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不佳,就不可能在教学活动中去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达不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不仅要具有计算机相关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专业教育和实践相关的知识与能力。一方面可以通过科研促进教学,鼓励和引导教师利用各种渠道争取科研课题,通过对科研课题的研究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可以送教师去有关的企事业单位培训学习,以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
按照词频分析及三峡地区实地调研,经筛选后,本文选择的39个景区节点为:成都锦里、九寨-黄龙、武汉东湖、重庆红岩、重庆夜景、解放碑、重庆三峡博物馆、武当山、大足石刻、恩施大峡谷、昭君故里、神女峰景区、宁厂古镇、神农架、大九湖、西陵峡风景区、三游洞、张飞庙、武隆一日游、名山、雪玉洞、涪陵新城、石宝寨、白帝城、万州新港、小寨天坑、小三峡、小小三峡、大昌古镇、神女溪、神农溪、当阳大峡谷、红池坝、葛洲坝、三峡大坝景区、清江画廊景区、三峡人家景区、三峡大瀑布景区、长寿古镇。
自主能力是指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和思考。教学中采用以问题、实例为主线是教学改革的良好方法之一。
实例教学就是将课堂内容划分为几个主题实例,课堂上从实例出发,引导出所要讲授的知识点,同时提供若干种解决该实例的参考方案,并给出若干个相关的问题。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最后,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可做出客观中肯的评价和建议。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也可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主线,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在一个班级或者学习小组等集体内,形成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的良好风气是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必要的学风。
计算机专业的知识发展很快,因此要结合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按照业界发展的需要,突出应用型的原则,不断更新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要突出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基础理论课的内容要以应用为目的,专业课内容要结合业界的需要,增强针对性与实用性,实践教学要与业界相联系,必要时可请业界人士来学校指导。
在课程体系的不断更新过程中,也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可通过和计算机业界的企业合作,每四年一个周期进行更新、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缩小学校和业界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从而解决学校教育培养和业界需求脱节这一根本问题。
科研与实践教学是大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为了达到创新型计算机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建立多元化科研与实践教学体系。
对于大一的学生,要注意加强他们程序设计和各类基础实验的训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为了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应鼓励任课教师既上理论课又担任实验实训的指导工作。
对于大二、大三的学生,主要是加强课程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计算机专业的特点,每门专业课程都要设置实验和课程设计方面的内容。这个阶段的实验,应该要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减少验证性实验的比例。对于大型综合课程设计,一方面要给学生选择不同设计方向的自由,另一方面所提供的课程设计要基本覆盖计算机专业的大部分主干课程。学生通过大量的系统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大三阶段,可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如:数学建模比赛、程序设计竞赛和电子设计竞赛等;也可以鼓励学生申报创新型实验项目等,广泛利用课外科技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于大四的学生,主要是通过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创新应用能力。这个时期,可将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引导他们参与一些应用系统的开发,或者让他们参与教师的一些科研项目。这样使学生的不同潜力得到了挖掘和发挥,也将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动性。
创新素质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进取心、自信心和创新意识。在某种程度上,一个人的进取心和创新意识是他具备创新能力的第一要素。创新素质教育可从三个方面考虑。
首先,在课堂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素质教育。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也要注意对学生思考方法的引导。如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采用一些辩证法的分析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形成综合归纳知识的能力。
其次,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实际项目和应用系统的选取要科学、合理,难度要适中。一般情况,实际项目和应用系统要和计算机专业紧密相关,要具有一定前沿性。难度适中是指能够在学生的能力解决范围之内,但是不能太容易;使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后能够解决。这样能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最后,学校要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环境,通过不同渠道鼓励学生参与各类课外科技活动,使学生的进取心、创新意识在锻炼中逐步形成。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不足,对创新型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为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在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还有许多具体的问题值得研究与分析,如学生成绩的科学评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等等,这将是我们今后的研究工作之一。
参考文献:
[1]车葵,路玲,薛海燕.高校计算机专业设置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21(7):5874-5875.
[2]李莉莉,石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福建电脑,2007(1):59-65.
[3]张建明,谭新良,杨格兰.计算机学科本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J].计算机教育, 2007(2):5-9.
[4]欧阳津,申秀民.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育,2008(2):79-80.
[5]徐光伟,史有群.培养创新能力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7(7):7-9.